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4:15
文档

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含答案

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D.以上都对2.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增加失业,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3.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
推荐度:
导读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D.以上都对2.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增加失业,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3.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
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

期末考试试卷(A)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

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

D.以上都对

2.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增加失业,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

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3.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这将导致()。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设某国的总人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的失业率为()。

A.17%

B.34%

C.25%

D.20%

5.如果人们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货币的交易需求

B.货币的预防需求

C.货币的投资需求

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任何一种

6.因为(),所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A.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B.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D.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7.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20元的时候每周挣800元,每小时30元的时候每周挣1350元,由此可以断定()。

8.A.收入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B.替代效应起着主要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没有发挥作用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劳动的工资率小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可以断定()。

A.产品市场是垄断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B.要素市场是垄断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C.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D.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垄断的

E.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卖方竞争

2.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加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能抵制垄断购买

B.工会与资方建立工资合同或规定最低工资能够减少或消除垄断剥削

C.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剥削程度高于其他类型的产品和要素市场D.当某种生产要素的VMP>MRP>PL时,既存在垄断剥削,又存在垄断购买剥削

E.当某种生产要素的VMP3.随着工资率的不断上升,在()条件下,劳动的供给曲线就是向后弯曲的。

A.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同方向的

B.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反方向的

C.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D.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E.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

4.工资率提高时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下列关于劳动供给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曲线将向上倾斜

B.如果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曲线将垂直

C.如果替代效应起主导作用,曲线将水平

D.如果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曲线将向下倾斜

E.如果收入效应起主导作用,曲线将水平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必然引起失业

B.当工资率上升时,工人不一定愿意多劳动

C.收入效应使得闲暇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化

D.即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一个常数,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E.替代效应使得闲暇需求量与工资成同方向变化

三、名词解释题

1.劳动的替代效应:在劳动供给曲线中,曲线向后弯曲是由劳动者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的变化造成的。在工资率提高时,劳动者在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存在着替代效应。工资率的提高使每小时的劳动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也就是使每小时的闲暇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存在着用较高收入所能购买的商品替代闲暇的倾向。在工资率提高时,劳动代替了闲暇,闲暇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这就是替代效应。

2.劳动的收入效应:劳动供给曲线中,工资率提高时,劳动者在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存在着收入效应。当工资的提高时,劳动者感到自己较为富裕,因而希望能够享受更多的闲暇,在工资率提高时,闲暇代替了劳动,闲暇的需求量与工资同方向变化,这就是收入效应。

四、简答题

1.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参]

答: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主要包括:(1)劳动供给水平。这涉及总人口中的劳动力数量、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构成等;(2)工资率水平。显然,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供给曲线一般是自左向右上方上升的,即工资率越高,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就越多。但是,当工资达到一定的高度,即劳动的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后弯曲。

3.为什么会出现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参]

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供给可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供给增加就是闲暇需求减少,并且劳动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价格。从替代效应看,工资上升使得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代价提高,劳动者会愿意用劳动来替代闲暇,即会导致闲暇需求量减少,而劳动供给量增加。但从收入效应看,工资上升时,劳动者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从而越不愿意增加劳动供给,而对闲暇需求便会增加。一般说来,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闲暇的需求量会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供给量会增加,但工资较高时,则工资上涨引起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收入效应会逐渐大于替代效应,因而劳动供给会减少,使得劳动供给曲线由向右上倾斜转为向左上倾斜,即劳动供给曲线呈后弯状。

4.形成工资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参]

答:形成工资差异原因大致有:(1)劳动质量不同,这种差别存在会使劳动者边际生产力不同,并导致工资差异;(2)非货币利益不同,即工作在安全性、辛苦程度、环境、声誉等方面差异而造成劳动心理成本不同,这就要求有工资差异来给予补偿;(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劳动者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流动受阻,并形成工资差异;(4)种族、性别、籍贯等不同而造成的歧视。

五、论述题

1.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参]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曲线具有特有的形状,一般说来,它向后弯曲。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之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六、计算题

1.假定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最大时应使用的劳动人数。(2)劳动边际产量最大时的产量。(3)假定每个劳动者的工资W=360元,产品的价格P=30元,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应使用的劳动人数。

[参]

解:(1)APL=-0.1L2+6L+12APL’=-0.2L+6=0,L=30(2)MPL=-0.3L2+12L+12MPL’=-0.6L+12=0,L=20(3)MRP=MPL∙P=-9L2+360L+360=360L=40

2.假定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函数分别为Ls=-6+2W,Ld=16-2W,试计算:(1)均衡的L和W值。(2)假定规定最低工资率为6元,计算新的均衡,有多少人愿意工作,存在失业吗?(3)假定代替最低工资规定的是同意厂商每雇佣一个工人就向厂商支付3元,计算均衡条件下新的W和Z值及的津贴额。[参]

解:(1)根据Ls=-6+2W=Ld=16-2W,即得,4W=22,W=5.5,L=5(2)根据Ls=-6+2W,W=6时,Ls=6,有6人愿意工作,Ld=16-2W=4但企业只需要雇佣4人,有2人失业。(3)厂商每雇佣一个工人就补贴3元,劳动需求增加了,于是,Ld=16-2W就变为Ld=22-2W,W=7,L=8,支出E=24元。

3.假定劳动市场是垄断的,劳动的需求曲线函数为:Ld=10-W/2,劳动的供给曲线函数为:Ls=W+4,这里W为每小时的工资率,L为每天的劳动供求的小时数。试计算:(1)垄断厂商支付的工资为每小时2元,垄断厂商雇佣工人的劳动小时数;(2)现在假定制定了最低工资法,规定每小时工资不得低于4元,在新情况下劳动小时数。

[参]

解:(1)W=2时,Ls=W+4=6,Ld=10-W/2=9,垄断厂商雇佣工人的劳动小时数:L=6(2)W=4时,Ls=W+4=8,Ld=10-W/2=8,得,W=4,L=8此时,垄断厂商雇佣工人的劳动小时数:L=8

 

单项选择题[参]

题号1234567
答案CDDCDDB
多项选择题[参]

题号12345
答案ABDBCDBCADABD

文档

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含答案

安徽大学2020级金融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D.以上都对2.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增加失业,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实现?()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3.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生产方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