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人:金矿
参与人:夏凯生
企业人员:刘凯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JQKC012 适用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
学 时 数:72 学 分:4
先修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景区市场营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后续课程:《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
课程性质:本专业重点培养从事旅游及景区的营销策划、景观设计、景区接待与讲解的专业人才。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培养熟悉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方法、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工作程序、旅游景区形象设计与营销规划、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相关知识。
2.1知识目标(Knowledge)
2.1.1基础知识
A1:掌握景区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知识
A2:了解景区规划管理与规范专业知识
2.1.2专业知识
B1:K1掌握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技术
B2:掌握景区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
B3:熟悉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B4:熟悉旅游景区形象策划与营销规划
B5:熟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B6了解项目筹资与施工建设管理的基础知识
B7熟悉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决策。
2.2能力目标(Ability)
2.2.1专业能力
C1: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运用景区规划的相关思想进行实践指导
C2: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服务设施
C3: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基础设施
C4: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规划景区游线
C5:根据所学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景区形象地策划
C6:能够分析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C7:能够分析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8:能够分析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C9:能够判断景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
C10:能够指导景区营销规划中的不足
C11:能够分析景区项目直接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率润率
C12:能够看懂景区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2.2.2社会能力
D1:参与编制景区总体规划文本
D2:参与编制景区目的地形象策划
2.3素质目标(Quality)
2.3.1 思想政治素质
E1:端正学生在景区服务活动中的政治立场
E2:学生能够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法规
2.3.2人文素质
F1:教育学生在旅业中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的思想理念
F2:让学生在工作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F3:培养学生在行业服务中有高度的奉献精神
2.3.3身体素质
G1:让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在旅游景区服务行业中的重要性
2.3.4心理素质
H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
H2: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
H3:在工作中能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H4:能够适度的控制自己的工作情绪
H5:保持人格的和谐和完整
2.3.5其他素质
I1:能够将德、智、体、美、劳结合起来全面发展
3.课程设计思路
依据对导游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性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
3.1课程的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景区规划与开发工作项目设置。其总体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突了实践能力的训练,并融入了实操项目任务要求。课程设计以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流程做为线索来进行。
3.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原因在于低成本,高回报。同时,旅游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综合带动力很强。然而,景区做为一种旅游资源的载体在旅游业中充当着基础性的角色。没有科学规划的景区,旅游业无从发展。所以,本门课程按照景区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程序来设置课程内容。具体为:培养在旅游管理行业中懂技能、会理论的应用型员工,提高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竞争能力,保质保量完成旅游景区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结合本专业高职学生考取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实际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中选取了景区规划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空间规划、项目可行性分析和决策、权益资本的筹措等内容。
3.3课程目标
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修养和文化素养,较好的掌握本专业公共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此,《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课程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课程组依据岗位分析而确定的素养、知识、能力要求,形成本课程的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课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策划原理和方法,以及旅游景区空间规划的格局模式;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运用;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来分析认识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模式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和作业,来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3.4课程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上,选择设置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思想、可行性分析研究与决策、空间规划、产品生命周期、形象地策划、景区施工项目资金筹措与预决算。
4.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4.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表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 序号 | 行动领域 | 学习领域 | 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理实一体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 参考学习学时 |
| 1 | 规划主要指导思想及其方法 | 项目1:景区规划概述 | 多媒体教室 | 16 |
| 项目2:景区规划方法与技术 | 多媒体教室 | |||
| 2 |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 项目1:景区空间规划 | 校外实训基地 | 36 |
| 项目2:景区形象地策划 | 校外实训基地 | |||
| 项目3:景区产品生命周期 | 校外实训基地 | |||
| 项目4:景区可持续规划 | 多媒体教室 | |||
| 3 | 景区规划的经济活动位 | 项目1:景区规划可行性研究与决策 | 校外实训基地 | 12 |
| 项目2:景区规划项目的资金筹措 | 校外实训基地 | |||
| 项目3:景区规划项目的资金预决算 | 校外实训基地 | |||
| 项目4:景区规划项目管理 | 校外实训基地 |
5.1教学条件
实验实训时所需要的校内或校外设备情况
表2:校内实训条件
| 名称 | 条件 | 实训项目 |
| 景区室模拟实训室 | 良好 | 景区要素布局认知 |
| 景区规划开发实训室 | 良好 | 景区空间规划、景区形象策划 |
| 名称 | 条件 | 实训项目 |
| 酉阳桃花源景区 | 国家5A级景区 | 景区旅游要素认知 |
| 黔江小南海景区 | 国家4A级景区 | 景区规划与开发认知 |
| 濯水古镇景区 | 国家4A级景区 | 景区产品策划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
5.2教师能力要求
本课程需要专任专业课教师1名,具备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需要实践指导教师1名,必须具备一年以上的旅游企业从业经验或者规划企业从业经验;具有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意识和责任心。
5.3教学方法与建议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贴近行业市场,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着眼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景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职业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5.3.1讨论式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作了关于讨论式教学的尝试。我们以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三十分计算,以讨论式作业方式完成。具体做法是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对授课教师所给出的案例或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写出书面意见,分工明确,推荐一名同学发言。再由授课教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意见加以点评,并请部分学生参与交流,效果着实不错。学生们反映,这样的交流方式生动活泼、记忆深刻。不少学生还因此对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相关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3.2案例教学。把抽象的规划理论具体化。实施过程:先提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实施效果:学生学习景区规划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很好。
6.3.3利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光盘等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增强了教学效果。
5.4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建议:为配合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推荐使用考证系列教材,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考证的通过率。
推荐教材:《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吴忠军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5.5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5.5.1考核标准:
课程总评由两部分考核组成:平时作业成绩(包括实训)和卷面考试成绩。总评成绩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实训成绩评估(30%)+考试成绩评估占70%。实训成绩评估由下列部分组成:案例训练结题报告占15%;在项目教学中的学生课堂表现占15%。
5.5.2考试方式:笔试型
本门课程属于笔试型:笔试试题应由任课教师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抽取重要的知识点构成A、B两套笔试题。试卷由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判断和名词解释填空题)和主观性试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构成。知识点的分布情况、难度系数应具有层次性,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两套试卷中相同的试题不应超过30%。具体题型、数量、分值由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6.实务考试
附录: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参考表
表4 实务考试考核标准
| 考核项目编号 | 考核点及分值比 | 建议考核方式 | 评价标准 | 项目成绩比例 | ||
| 优 | 良 | 及格 | ||||
| 1、方案设计 | 方案设计的完整性 | 方案设计 | 能完成方案设计,体系完备、预算合理、可行性强。 | 方案设计体系比较完备、预算较合理、有较强可行性。 | 方案设计体系基本健全、预算初入在30℅之内,有一定可行性。 | 20% |
| 方案设计的创意 | 方案评比 | 创意令人拍案叫绝、创意同主题衔接好、创意主题健康。 | 有创意、较和主题、 有一定吸引力 | 创意不明显、但呈现合理。 | 10% | |
| 2、方案设计汇报 | 汇报方案PPT制作 | PPT制作 | 汇报PPT制作精良、文字精练、动画、色差处理合适。 | PPT语言处理较好、动态、色差比较满意。 | PPT能准确表现策划方案、动态、图文不足。 | 10% |
| 汇报设计方案 | 方案设计汇报 | 着装得体、语言精练、表达流畅。 | 着装合理、语言较准确、逻辑较清晰。 | 能准确表达。 | 15% | |
| 3、方案设计执行 | 方案设计操作流畅性 | 模拟演练 | 能够顺利执行方案设计。 | 能够完成方案设计执行。 | 能够基本完成方案设计。 | 20% |
| 人财物配置合理性 | 分析对比 | 人财物安排合理,误差10%以内 | 人财物安排较合理,误差20%以内 | 人财物安排基本合理,误差30%以内 | 10% | |
| 4、方案设计总结报告 | 汇报方案设计讲解 | 方案方案设计 | 着装得体、语言精练、表达流畅,有总结、提升明显。 | 着装合理、语言较准确、逻辑较清晰,有较明显的提升。 | 能准确表达,有改进。 | 10% |
| 5、参与度 | 参与积极性评价 | 过程考核 | 积极、主动、踊跃 | 较为积极、主动、踊跃 | 能完成整个流程 | 5% |
| 合计 | 100% | |||||
表5:子项目设计表
| 子项目:景区景点项目筹资 | 学时:2 | |||
| 项目目标 |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项目筹资方式、计算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 |||
| 知识目标:掌握筹资方式(权益资金、自有资金)、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 ||||
| 项目任务 | 景区项目资金来源清单 | |||
| 学生知识 与能力准备 | 熟悉课本内容 | |||
| 教学材料 准备 | PPT、景区现金流量表、景区资金来源表、黑板 | |||
| 步骤 | 师生活动内容 | 主要知识点 | 教学方法建议 | |
| 回顾上节课内容 | 教师提问 | - | — | |
| 教师讲解 | 自有资金和权益资金的关系 | 自有资金、权益资金、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 讲授法 | |
| 案例分析 | 现金流量表 | 自有资金、权益资金、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 讲授法 | |
| 归纳总结 | 相关利润率的计算 | 自有资金、权益资金、投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 | 讲授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