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砌体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重庆市万州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总监办
二零零九年三月
石砌体监理实施细则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及重庆市建设工程监理有关规定。
2、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50236-2001)
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J55-2000)
5、建筑基坑与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7、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DB50/5029-2004)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0、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006)
11、重庆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2006)(以下简称《验收规定》)
1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二、专业工程特点
墙体为砌石、砂浆建造。结构及施工工艺要求严格,材质要求质地坚硬、抗风化强的条石或块石,且要表面无泥垢等特点。开挖形式一般采用分段、跳跃式砌筑。石砌挡墙在施工过程中易对砌块产生松动,这是本工程中要求最严的环节,必须杜绝。
施工单位要有专业地质人员对地基地质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如发现不良地质问题及时报业主及设计单位现场处理。
三、监理工作流程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签发《技术文件报审表》
修改重 报
不同意
检查进材料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外观质量,签认《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同意
退场
材料抽样复试(见证取样)
不合格
材料物质报验,签发《工程物质进场报验表》
合格
基槽开挖
验槽并形成验收记录
签发《不合格项处置记录》
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不合格
分项工程验收,签发《分项工程施工报验表》和《分项工程施工报验表》
合格
四、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质量目标值
质量控制要求主要有:墙体位置原尺寸、砌体及砂浆强度、砂浆饱满度、伸缩缝及进水孔设置、回填土质量控制等。
4.1基坑开挖和墙背填土要求
4.1.1 岩腔基坑(槽)宜跳槽开挖,分段施工。基底沿纵向有斜坡时,基底纵坡应不陡于5%,否则应将基底凿成台阶,台阶高度不大于600mm,每台阶长度应大于2m。
4.1.2 岩腔基坑(槽)开挖过程应进行地质编录,记录滑面(带)的位置,对各类地层进行描述,记录颜色、颗粒形状、组成、密实度、湿度、结构及层理特证。对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完整性,采取岩土样的位置。对滑面(带)应有影像资料。
4.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4.1.4 基坑(槽)开挖至设计高程,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4.1.5 基础施工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
4.1.6 墙体砌筑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开始填土。
4.1.7 墙背后填料应采用透水性材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植土、淤泥等不良材料,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草皮、树根等杂物和生活垃圾。
4.2石砌挡墙
4.2.1 一般规定
1)石材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泥垢等杂质,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
2)砌体的灰缝厚度,毛料石和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20mm,细料石砌体不宜大于10mm。
3)砂浆初凝后,如移动已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砌筑。
4)挡墙内侧填土必须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应大于300mm。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流水向挡土墙外侧。
4.2.2 主控项目
1)砌筑砂浆原材料(水泥、砂)等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和方法应按《验收规定》附录B执行。
2)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和方法应按《验收规定》附录C执行。
3)砌筑石料的规格和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的石材每2000m3砌体至少检验一组。
4)泄水孔孔径尺寸、排水坡度及反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2.3 一般项目
1)砌筑砂浆应饱满,饱满度不小于80%。
检验数量:每步架抽查不应少于一处。
检验方法:观察
2)墙体轴线位置、断面尺寸、坡度、高程、沉降缝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中的规定。(见后页)
3)砌体表面平整,砌缝完好无开裂,勾缝平顺无脱落。
4)泄水孔坡向外,无堵塞现象。
5)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标准要求见“浆砌石挡墙质量检验标准”附录B、C.
4.2.4 质量目标值: 按验收规定组织验收,全部工程合格。
五、监理控制方法和措施
5.1 监督检查质保体系的落实情况,质保人员持证上岗并检查质保措施落实情况。
5.2 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会议,并作好会议记录。
5.3 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落实会议精神。
5.4 测放线(点)必须作到定位准确,做永久性标志。检查墙基轴线、地形标高、及坐标图成果,检查复测记录,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5.5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巡视,检查监测人员工作到位情况,检查机械开挖基槽对地基土的扰动情况。
5.6 基坑开挖至预定标高,参加验槽。验槽前详细抽查施工单位的有关图表和自检报告单,检查地质编录、影像材料及复核测量放线资料。要做好记录,满足验收规定要求。
5.7 验槽过程中如需变更原设计,要严格按设计变更程序上报。
5.8 浆砌块石挡墙施工前对砂浆配合比、试块强度作见证取样送检,施工中巡视检查砂浆的饱满度,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砂浆不能在施工使用。
5.9 砌筑石料要求见证取样送检,对施工中的砂浆见证取样。
5.10 检查质检员的工作责任感,如发现砌筑过程中经常震动未初凝的砌体、或砌体内填干碎石,应立即停止施工,要求全部返工或局部返工,并通知质检员作出书面质量事故报表及保证质量的措施。检查石料强度检验报告要求旁站监理。
5.11 巡视沉降缝、伸缩缝充填物的做法,阴缝要求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巡视检查排水孔的做法,抽查排水孔的畅通效果,对问题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直至合格。
5.12 抽查反滤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回填土的压实检验报告,实施旁站监理。
5.13 在多雨季节施工,要求施工单位作好对未初凝的砌体防冲涮措施并参加质检员组织的检查雨后砌体的松动情况。
5.14 块石厚度不小于20cm,错缝砌筑,转点处宜用长条石砌筑,用巡视目测和尺量法控制。
5.15 参加验收工作,每个分项工程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准转入下道工序。
浆砌石挡墙质量检验标准
| 项目 | 序号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 检查数量 | 检验方法 | |||
| 单位 | 数值 | |||||||
| 主控项目 | 1 | 原材料 | 设计要求 | 按有关规范检查 | 查质量合格证,复验报告 | |||
| 2 | 砌筑砂浆强度 | 在合格标准内 | 按有关规范检查 | 查试验报告 | ||||
| 3 | 泄水孔及反滤层 | 设计要求 | 施工单位全线检查,监理单位抽查20﹪ | 炮棍法测排水坡度、尺量 | ||||
| 4 | 墙背后填料 | 每5000m3同一产地填料不少于1次,不足此量按1次计取 | 查施工记录、检验报告 | |||||
| 5 | 填料压实度 | 设计要求,≥90﹪ | 每压实层不少于1处 | 灌砂(水)法、查施工记录或土工试验报告 | ||||
| 一般项目 | 1 | 长度 | mm | ±100 | 全数 | 尺量 | ||
| 2 | 断面尺寸 | mm | 0,+50 | 每15~20m不少于2个断面,且每个抽查高度不超过1m测1处 | 尺量 | |||
| 3 | 轴线位置 | mm | ±50 | 全数 |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它测量仪器检查 | |||
| 4 | 泄水孔间距 | mm | 50 | 每沉降段不少于3处 | 尺量 | |||
| 5 | 顶面高程 | mm | ±20 | 每沉降段不少于3处 | 用水准仪测 | |||
| 6 | 基底面高程 | mm | ±50 | 每沉降段不少于3处 | 用水准仪测,每15~20m检查3处 | |||
| 7 | 沉降缝的位置 | mm | ±50 | 全数 | 尺量 | |||
| 8 | 沉降缝宽度 | mm | 0,+10 | 每条缝不少于3处 | 尺量 | |||
| 9 | 墙面坡度 | ﹪ | 0.5 | 每15~20m不少于2个断面 | 用坡度尺或吊线锤尺量 | |||
| 10 | 表面平整度 | 浆砌石挡墙 | mm | ±30 | 每15~20m不少于3处 | 2m靠尺检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