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03-24 21:47
|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那么,有第五大佛教名山吗?如果有,谁是第五大佛教名山呢? “第五大佛教名山”,本来是没有这个说法的。虽然绝大多数山有佛教文化和佛教寺庙,这个是自然的。“天下名山僧占多”嘛。 但是,“第五大佛教名山”这个帽子是有含金量的。它能够提升一个山在宗教界的地位,能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能够提升旅游接待人数,能够提升捐赠收入和旅游业收入。 有含金量的东西当然有人要了。就和一些“十大杰出青年”、“劳动模范”、“剑桥世界名人”、“美国克来登大学毕业”一样。 云南大理说,宾川县鸡足山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因为它是如来佛大弟子迦叶的道场; 浙江宁波说,奉化市雪窦山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因为它是弥勒佛的道场; 贵州铜仁说,梵净山是第五大佛教名山,它才是佛家未来佛弥勒道场; 辽宁鞍山说,千山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因为它有身高70米的天成弥勒大佛,终于揭开了两千多年来弥勒佛无道场之迷,千山是继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之后的中国第五佛教圣地。 浙江天台说,天台山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因为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一直在寻求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问题,直到隋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佛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本土化; --------- 到底谁是?我也不知道。 佛教界也没有说过有没有第五大,没有说过谁是。 好在他们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地位。没有相互间打起来。唯有雪窦山,委托一个机构,专门编制了《争创“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概念规划》,计划用2-10年时间实现。辽宁千山提出的是5年建成佛教第五大名山。看来竞争会慢慢激烈起来。 不过,仔细看来,它们的候选人资格似乎有点问题。四大佛教名山是菩萨的道场,但是雪窦山、梵净山、千山说自己是佛的道场(究竟到底谁是还有争议),与菩萨不是一个等级。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并列,似乎“屈尊”了。鸡足山是迦叶的道场,迦叶的身份只是大弟子,不是菩萨,似乎“高攀”了。 从“四大佛教名山”,我想到中国的“五岳”。似乎还没有人说自己是“第六岳”。说出来,大众接受否? 第五大佛名山,充其量是想沾“四大佛教名山”的光,即便是占了,也只是排名第五,在人们心目中,四大名山根深蒂固,“第五大”就是第五了。市场营销中有行话说:数一数二,好酒好肉;不三不四,残羹冷炙。即人们往往只记住第一,就象人们只记得刘翔获得了冠军,而不记得第二名是谁,这就是“第一效应”。 还是黄山做得好。它不说自己是“第六岳”。你不是“五岳归来不看山”吗?我来个“黄山归来不看岳”! 高啊。 不要直接去拼。最好自己做一个帽子。我是独一无二的! 天台宗作为本土化第一佛教宗派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所以,天台山应当成为“东土佛教第一名山”或“中国本土佛教第一名山”。这也和天台宗在佛教上的地位相符合。 争一个已有的的帽子,群众自然会把其它的来对照比较。有些酒店,说自己是“准五星”、“五星级标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些酒店是没有达到五星级的。因为,你要是达得到,为什么拿不到?为什么不拿一个五星级牌子挂在大堂给我看看? 拿到帽子又怎样?五岳里面、四大佛教名山里面,宗教收入和旅游收入差距大着呢! 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内在品质。游客认可黄山,是因为它有“四绝”。其它“佛教名山候选人”有什么绝的? 看国内的佛教胜地,其实还有好几个。一个无锡灵山,每年接待200万人。一个三亚南山,接待的人也不少。 旅游规划泰斗、北京大学教授陈传康先生说过,寺庙分为宗教地位、历史地位与信仰地位。 如果信仰地位高,你的收入自然就高。庙小也不怕。 不是修高高的大佛就一定行的。 河南的卢氏县,明明知道不允许修露天大佛,还指望走这条路来发展旅游业,借佛生财,结果花费巨资修建的大佛一直不能“开光”。可笑啊可笑。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宗教界也一样。 还是先练好内功吧! 你的分量到底多大,排第几,是什么档次,公道自在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