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中文名称: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与检修
课程英文名称: The Structure And Repair for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课程编号:
学分: 6 学时:96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别:主修课
面向对象:2009级 专业: 汽车运用技术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属于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发动机电控元件拆装、检测能力;并掌握发动机电控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等知识。具备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和诊断及检修能力;并掌握相关电控系统组成、结构原理、故障的诊断与检修方法和电控电路图的识读等知识。同时,通过各项目的实训,培养学生相应的操作能力、社会能力和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
本课程是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课程,学生在项目分析和实施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本课程把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和拆装、检测及故障诊断、排除等知识嵌入到项目中进行讲解和实训。教学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项目分析。针对每个教学项目,分析项目所应用的实际环境、项目教学的目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结合项目,利用项目(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具体讲解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原理的实用性。
3、课堂模仿操作。每个项目应该有学生的模仿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使教、学、做有机结合。
4、学生课内实践。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项目要求,设计类似项目,让学生练习。
5、综合项目实训:在每个教学项目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项目,让学生完成项目要求。
二、课程能力目标
1、素质和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
(2)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健康的身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职业精神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3)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6)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3、知识和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电控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2)掌握汽车各电控系统的类型、特点、主要组成。
(3)掌握汽车各电控系统主要部件的类型、作用。
(4)理解各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分析简单电路的逻辑思维能力。
(5)基本掌握汽车电控故障诊断的程序与基本方法。
(6)能识别汽车电控各系统的主要元件,了解其在车上的布置及连接关系。
(7)掌握电控汽车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具备检测电控系统主要部件的实际操作能力。
(8)具备电控汽车初步的故障诊断和分析能力。
三、本课程的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5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结束后,针对所学内容,学生22次课内实践。5个模块用18个教学项目融合讲解。课程结构如表所示
表1 课程结构表
教学
| 模块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习内容 | 学习目标 | 课内实践 | 学时 |
| 电控系统基础模块 | 1 | 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控系统 | 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2、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3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4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 1、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 2、了解控制方式 3、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 1、发动机电控系统总体认知; | 4 |
| 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检修 | 2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安装 |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及系统组成; 2、不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安装特点与基本原理 | 1、了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组成; 2、掌握不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 | 2、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认知; | 4 |
| 3 | 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和检修 | 1、空气供给系统组成; 2、节气门体的检修; 3、进气管的检修; 4、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 5、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检测; 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7、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 1、了解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元件检修方法; 2、掌握系统中的传感器(AFM、TPS、MAP、IATS)的检测方法; | 3、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 4、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检测; 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6、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 8 | |
| 4 | 汽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和检修 | 1、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2、电动燃油泵的检修; 3、燃油分配管总成的检修; 4、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检修; 5、燃油滤清器及油压脉动阻尼器的检修; 6、喷油器的检修; 7、系统燃油压力的检测; | 1、掌握电动燃油泵的结构原理、控制电路及检修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3、掌握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检测方法。 | 7、电动燃油泵及其控制电路的检修; 8、喷油器的及其控制电路的检修; 9、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检测; | 8 | |
| 5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与主要元件的构造和检修 | 1、燃油喷射控制; 2、继电器的检修; 3、电子控制单元(ECU)端子识别与检测; | 掌握电控主要元件的检测方法; | 4 | ||
| 6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控制过程 | 1、喷油正时的控制; 2、喷油量的控制; 3断油控制 | 1、了解喷油正时控制、喷油量控制过程; 2、掌握断油控制的工作过程; | 8 | ||
| 发动机电控点火系检修 | 7 | 电控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1、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2、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 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10、电控点火系组成的认知; | 4 |
| 8 |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 1、CPS、CIS、DS类型、结构原理; 2、CPS、CIS、DS的检修; | 掌握CPS、CIS、DS等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 11、AJR发动机曲轴与凸轮位置传感器的检修; 12、DS的检修 | 4 | |
| 9 | 点火电路分析与检测 | 1、有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的电路分析与检测; 2、无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的电路分析与检测; | 掌握点火电路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 13、AJR和JZ-GE发动机点火控制电路的检修; | 4 | |
| 10 | 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的控制 |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2、闭合角的控制 | 了解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的控制原理; | 14、点火提前角的检测; | 4 | |
| 汽油机的辅助电控系统 检修 | 11 | 怠速控制系统检修 | 1、怠速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类型; 2、节气门直动式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 3、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 | 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 15、AJR与JZ-GE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检修 | 4 |
| 12 | 排放控制系统检修 | 1、汽油蒸发排放(EVAP)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2、废气再循环(EGR)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3、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转化(TWC)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4、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 掌握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 16、AJR发动机汽油蒸发排放(EVAP)控制系统的检修; 17、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转化(TWC)控制系统的检修; | 8 | |
| 13 | 进气控制系统检修 | 1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2、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 掌握进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 4 | ||
| 14 | 增压控制系统检修 | 1、进气惯性增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2、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 1、掌握进气惯性增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2、掌握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 18、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检修; | 4 | |
| 15 | 其它辅助控制装置检修 | 1、故障自诊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故障信息显示; 2、OBD-Ⅱ 3、发动机自诊系统的应用; | 1、了解自诊断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OBD-Ⅱ的应用。 | 19、OBD-Ⅱ与故障码的读取与消除 | 4 | |
|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 16 |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1、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 2、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 了解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20、“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诊断 | 4 |
| 17 | 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 1、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 2、故障诊断的注意事项; 3、故障码的正确运用; | 掌握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 21、“发动机怠速不稳、易熄火”的故障诊断; | 8 | |
| 18 |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 常见故障的类型、故障规律、诊断步骤与排除方法。 | 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 22、发动机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 | 8 |
1.教材选取原则
选用能较好体现工作过程或较好结合职业、行业标准或较好体现职业能力递进的教材;涉及的概念讲解要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实例,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推荐教材
《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与检修》自编讲义
3、教学参考资料
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张西振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
2.《汽车发动机电控原理与维修》曹红兵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3.《电控发动机维修》冯渊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五、教师要求
1、具有本专业“双师型”素质的教师
2、能够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
3、能够保证学生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现场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的获得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4、具备设计、应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能力。
5、具备生产实践经验。
六、学习场地和设施要求
1、教学场地要求
1)能容40-60名学生同时教学的多媒体教室;
2)能容40-60名学生同时实训的电控发动机实训室;
2、教学设施设备
各类型电控发动机总成12台
各类型现代轿车8台
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动燃油泵、喷油器、怠速控制阀等)各8 套
电控发动机多媒体测控实验系统一台套
发动机综合检测仪(OTC-3955)
故障诊断解码仪一台套
汽车万用表8个
手持真空测量仪(带真空泵)一套
燃油压力表3个
常用工、量具8套
电烙铁8个
3、消耗材料:
燃油、保险丝、继电器、金属导线、焊丝、绝缘胶布等若干。
七、考核方式与标准
表2 考核方式与标准
|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成绩比例(%) |
| 1 | 项目考核 | 考核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详见表3 | 20 |
| 2 | 实践 | 考核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技能的运用,详见表4 | 20 |
| 3 | 综合项目实训 | 考核学生综合技能的运用,详见表5 | 15 |
| 4 | 笔试 | 综合测试学生对发动机电控技术掌握的程度。详见表5 | 30 |
| 5 | 口试 | 根据给定的实训项目,进行口头描述,表达流利 | 5 |
| 6 | 小组互评 | 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其在小组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 5 |
| 7 | 自评 | 自我评价 | 5 |
| 合计 | 100 | ||
|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成绩比例(%) |
| 1 | 学习态度 | 职业素养、实训态度、效率观念、协作精神 | 5 |
| 2 | 工艺过程 | 操作规范 | 25 |
| 3 | 实训报告 | 文档写作能力、文档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 20 |
| 4 | 操作能力 | 能够按照项目操作规范完成实训项目 | 50 |
| 合计 | 100 | ||
|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成绩比例(%) |
| 1 | 工具、仪器的准备 | 工具、仪器等准备齐全正确 | 20 |
| 2 | 工具、设备的使用 | 合理选用工具、仪器、正确使用 | 20 |
| 3 | 维修与检测工艺步骤 | 符合项目操作工艺规程 | 20 |
| 4 | 分析与诊断能力 | 故障部位或元件判断的正确性 | 20 |
| 5 | 检测或维修工艺方法 | 正确、灵活运用检测与维修方法处理问题 | 10 |
| 6 | 安全文明生产 |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无机械与人身事故 | 10 |
| 合计 | 100 | ||
| 序号 | 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 | 成绩比例(%) |
| 1 | 发动机电控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 20 |
| 2 |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0 |
| 3 | 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元件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检测方法 | 30 |
| 4 | 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测方法 | 30 |
| 合计 | 100 | |
| 学习项目1 应用在发动机上电控系统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与控制方式的认知技能 | ||||
| 教学任务 |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 2、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 ||||
| 步骤 | 教学环节 | 教学方案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AFM、TPS、MAP、IATS、CPS、CIS、DS、喷油器、ECU等汽车常用电控元件认知和列举现代汽车如:STN2000、丰田佳美等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2、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2、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电控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通过学生对汽车电控系统及主要元件的认知,教师做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发动机电控系统总体认知 | |||
| 学习项目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安装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组成的认知与系统原理的理解能力 | ||||
| 教学任务 | 1、了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组成; 2、掌握不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元件观看与诱导提问,介绍不同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差异性。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及系统组成; 2、不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安装特点与基本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2、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认知 | |||
| 学习项目3 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和检修 学时:8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认知和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1、了解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元件检修方法; 2、掌握系统中的传感器(AFM、TPS、MAP、IATS)的检测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AFM、TPS、MAP、IATS等传感器,规格、型号的差异性观看,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1 | |
| 2 | 决策计划 | 1、空气供给系统组成; 2、节气门体的检修; 3、进气管的检修; 4、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 5、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检测; 6、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7、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6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1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3、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检测 4、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的检测 5、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 6、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 |||
| 学习项目4 汽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和检修 学时:8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汽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认知和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1、掌握电动燃油泵的结构原理、控制电路及检修方法。 2、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3、掌握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检测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动燃油泵、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分配管总成喷油器、燃油滤清器及油压脉动阻尼器观看与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1 | |
| 2 | 决策计划 | 1、燃油供给系统组成; 2、电动燃油泵的检修; 3、燃油分配管总成的检修; 4、燃油压力调节器的检修; 5、燃油滤清器及油压脉动阻尼器的检修; 6、喷油器的检修; 7、系统燃油压力的检测;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6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1 | |
| 7、电动燃油泵及其控制电路的检修; 8、喷油器的及其控制电路的检修; 9、燃油供给系统压力的检测 | |||||
| 学习项目5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与主要元件的构造和检修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认知和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电控主要元件的检测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动燃油泵、传感器喷油器、继电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观看与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燃油喷射控制 2、继电器的检修 3、电子控制单元(ECU)端子识别与检测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学生课内实践 | 10、电控点火系组成的认知; | ||||
| 学习项目6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控制过程 学时:8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的理解能力 | ||||
| 教学任务 | 1、了解喷油正时控制、喷油量控制过程; 2、掌握断油控制的工作过程;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发动机总成、多媒体模拟仿真、发动机电控系统启动观察和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1 | |
| 2 | 决策计划 | 1、喷油正时的控制; 2、喷油量的控制; 3、断油控制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6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1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
| 学习项目7 电控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的组成的认知与控制原理的理解能力 | ||||
| 教学任务 | 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发动机总成、多媒体模拟仿真、发动机电控系统启动观察和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2、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
| 学习项目8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的认知与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CPS、CIS、DS等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发动机总成、多媒体模拟仿真、发动机电控系统启动观察和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CPS、CIS、DS类型、结构原理; 2、CPS、CIS、DS的检修;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1、AJR发动机曲轴与凸轮位置传感器的检修; 12、DS的检修 | |||
| 学习项目9 点火电路分析与检测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点火电路分析与检测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点火电路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发动机总成、多媒体模拟仿真、发动机电控系统启动观察和诱导提问;汽车专用解码仪和万用表;及示波器;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有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的电路分析与检测; 2、无分电器的点火控制系统的电路分析与检测;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3、AJR和JZ-GE发动机点火控制电路的检修; | |||
| 学习项目10 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的控制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的控制原理的理解能力 | ||||
| 教学任务 | 了解点火提前角与闭合角的控制原理;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发动机总成、多媒体模拟仿真、发动机电控系统启动观察和诱导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2、闭合角的控制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4、点火提前角的检测; | |||
| 学习项目11 怠速控制系统检修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电控发动机总成、多媒体模拟仿真、发动机电控系统启动观察和诱导提问;汽车专用解码仪和万用表;及示波器;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怠速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组成类型; 2、节气门直动式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 3、旁通空气式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5、AJR与JZ-GE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检修 | ||||
| 学习项目12 排放控制系统检修 学时:8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1 | |
| 2 | 决策计划 | 1、汽油蒸发排放(EVAP)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2、废气再循环(EGR)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3、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转化(TWC)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4、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检修;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6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1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6、AJR发动机汽油蒸发排放(EVAP)控制系统的检修; 17、氧传感器及三元催化转化(TWC)控制系统的检修; | |||
| 学习项目1 3 进气控制系统检修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进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2、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8、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检修; | |||
| 学习项目14 增压控制系统检修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的对发动机增压控制系统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1、掌握进气惯性增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检修; 2、掌握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检修;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进气惯增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2、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检修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19、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检修; | ||||
| 学习项目15 其它辅助控制装置检修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的对发动机辅助控制装置检修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1、了解自诊断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掌握OBD-Ⅱ的应用。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故障自诊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故障信息显示; 2、OBD-Ⅱ 3、发动机自诊系统的应用;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20、OBD-Ⅱ与故障码的读取与消除 | |||
| 学习项目16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学时:4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与判断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了解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0.5 | |
| 2 | 决策计划 | 1、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 2、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3 | |
| 4 | 检查与评估 | 讨论与讲评法 | 0.5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21、“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故障诊断 | |||
| 学习项目17 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学时:8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故障分析与判断的基本技能 | ||||
| 教学任务 | 掌握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与注意事项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1 | |
| 2 | 决策计划 | 1、故障诊断的一般程序; 2、故障诊断的注意事项; 3、故障码的正确运用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6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1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22、“发动机怠速不稳、易熄火”的故障诊断; | |||
| 学习项目18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学时:8 | |||||
| 项目目标 | 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判断能力 | ||||
| 教学任务 | 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 ||||
| 步骤 | 工作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建议 | 学时 | |
| 1 | 资讯 | 以AJR、AHP电控发动机台架;JD和STN2000及丰田佳美等轿车为例诱导性提问 | 讲授法 | 1 | |
| 2 | 决策计划 | 常见故障的类型、故障规律、诊断步骤与排除方法。 | 多媒体教学法 提问引导法 | ||
| 3 | 实施 | 1、通过实物教学模型展示与讲解认知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2、采用多媒体的仿真演示来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通过现场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检修工艺步骤 | 多媒体教学法 实物教学法 | 6 | |
| 4 | 检查与评估 | 分组练习、讨论、讲评。教、学、做成一体,学生基本上全能达到这节课的各项目标,教师给出总结评价 | 讨论与讲评法 | 1 | |
| 5 | 学生课内实践 | 23、发动机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 | |||
标准编写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组
标准编写人(组):刘宜 刘玉良 杨希箴
标准编写执笔人:刘宜…
标准批准人: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
标准编写时间:201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