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的
对标段内的钢筋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在完全达到验收规范的基础上,提高隐蔽工程检查合格率,加强施工进度,锻炼出一批质量过得硬的钢筋队伍。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21标段主体、附属结构钢筋工程。
三、职责范围
3.1主管工程师:认真审核设计图纸,按设计及施工规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提出正确的钢筋采购计划,指导试验人员做好钢筋性能检验工作。
3.2材料员:根据材料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顺序,购进合格材料,协助试验员做好钢筋性能检验工作。
3.3试验员:根据技术要求,对钢筋性能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力学性能检查,及时提供试验依据。
3.4钢筋班长:按技术交底书要求,进行钢筋下料制作、绑扎工作的分工,指挥各工序的衔接,优质快速的达到隐检标准。
3.5钢筋工:必须熟练地看懂施工图,掌握原材料性能,各种操作工艺和初步计算方法,了解钢筋的一些验收规范,做到技术过硬。
四、作业指导书引用的规范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
《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99-1999
五、施工机具配备
|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 1 | 除锈机 | 2 | |
| 2 | 调直机 | GJ6-4/8 | 2 |
| 3 | 卷扬机 | 8 | |
| 4 | 切断机 | 1 | |
| 5 | 弯曲机 | GJ7-40 | 2 |
| 6 | 对焊机 | 2 | |
| 7 | 电焊机 | 4 |
6.1钢筋进场时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者不得验收。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进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6.2每批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6.3在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在其上各取一套试样,每套试样各制2根试件,分别做拉伸(含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6.4经检验合格的钢筋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如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时,应作化学成分分析,予以鉴定。
6.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Ⅰ级热轧光圆钢筋制作。
6.6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Ⅰ级热轧光圆钢筋代换Ⅱ级热轧带肋钢筋。
6.7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钢筋应储存于地面以上0.5m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上,采用防雨措施进行覆盖,以免下雨淋湿锈蚀,并应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
七、施工步骤
7.1加工:
7.1.1调直,并应做到:
①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②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③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
7.1.2弯制和末端的弯钩:
①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35°的弯钩;弯钩长度不得小于10d。
②受拉热轧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
7.1.3要求: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设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为此,对Ⅱ级及以上的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
7.1.4盘筋和弯曲钢筋,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II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应事先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要先打样板,然后再批量加工;钢筋弯曲时发现有裂痕时应报废,重新补料。
7.1.5;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全长±10mm;弯起点位移±10mm。
7.1.6钢筋应按图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除设计另有许可外,所有钢筋均应冷弯,钢筋的弯曲半径应按图纸规定操作。
7.2钢筋焊接: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和选择不同的参数。Φ20以上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钢筋在切断过程中有严重压伤和刻痕及端头不平时,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满足5d,单面焊接长度满足10d。在焊接时无论采用哪种焊接工艺,都必须先焊试件,待检验合格后方能批量焊接。
7.3钢筋绑扎及安装:
7.3.1绑扎搭接:搭接长度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符合以下规定:
Ⅰ级钢 受拉区 30d 受压区 20d
Ⅱ级钢 受拉区 35d 受压区 25d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
7.3.2 绑扎一般要求:
7.3.2.1 底板内
①单向为主筋的钢筋网,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都要扎牢;
②双向为主筋的钢筋网,则必须将全部交叉点都扎牢;
③底板钢筋网层间加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上层钢筋网的弯钩朝下,而下层钢筋网的弯钩朝上,切不可以倾斜躺倒;
④钢筋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绑扎三处,并必须单独绑扎后,再和交叉钢筋绑扎;
⑤主筋和分布筋,除变形缝处2~3列骨架全部绑扎外,其他可交叉绑扎;
⑥主筋之间或双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
⑦墙、柱主筋与底板水平主筋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如悬臂较长时,交叉点必须焊牢。
⑧钢筋网片除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牢固。
⑨箍筋位置应正确并垂直主筋,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和开焊。
7.3.2.2立柱、边墙等内
立柱纵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个角的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绑扎牢固,而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 叉点可间隔扎牢。
7.3.2.3板与梁
①注意板上部抵抗负弯矩的钢筋,位置放正确,不能踩倒;
②板与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梁的钢筋在下。
7.3.3安装:
7.3.3.1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浇注混凝土时应用支承将钢筋牢固地固定,钢筋应牢固地连在一起,不容许在浇注混凝土时安设或插入钢筋。
7.3.3.2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泥砂浆块支垫,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垫块间距宜采用0.8m~1.0m。
7.3.3.3根据安装需要可配以必要数量的架立钢筋。
7.3.3.4安装钢筋骨(网)架时,应保证其在模型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亦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7.3.3.5安装在预制构件上的吊环钢筋,只允许未经冷拉的I级热轧钢筋。
7.3.4钢筋的代用
7.3.4.1经设计同意,屈服强度高的钢筋可以代替屈服强度低 的钢筋,但代用钢筋的总面积和总周长分别不小于原图所用钢筋。
7.3.4.2不得用多种直径的钢筋代替原有同一直径的钢筋。
7.3.4.3圆钢不得代替螺纹钢。
八、质量检查
8.1按照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等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8.2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8.3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和钢筋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8.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没有松动、扭曲、变形等现象。
8.5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渍、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8.6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加工检查项目
|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 查 方 法 |
| 1 |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 ±10 | 按受力钢筋总数30%抽检 |
| 2 | 弯起钢筋位置 | ±10 | 抽检30% |
| 3 | 箍筋宽和高 | +5,-10 |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
|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 查 方 法 | |||
| 1 | 受力钢筋间距(mm) | 两排以上排距 | ±5 |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用尺量 | ||
| 同排 | 梁板 | ±10 | ||||
| 基础、柱 | ±20 | |||||
| 灌注桩 | ±10 | |||||
| 2 |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 ±20 |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 |||
| 3 | 箍筋骨架尺寸 | 长 | ±10 | 按骨架总数30%抽检 | ||
| 高、宽、直径 | ±5 | |||||
| 4 | 弯起钢筋位置(mm) | ±10 | 每骨架抽检30% | |||
| 5 | 保护层厚度(mm) | 柱、梁 | ±5 |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 ||
| 板 | ±3 | |||||
| 项次 | 检 查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 查 方 法 | |
| 1 | 网的长、宽(mm) | ±10 | 用尺量 | |
| 2 | 网眼尺寸(mm) | ±10 | 用尺量,抽查3个网眼 | |
| 3 | 对角线差(mm) | 10 | 用尺量,抽查3个网眼对角线 | |
| 4 | 骨架的宽、高(mm) | ±10、±5 |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 |
| 5 | 骨架的长(mm) | ±10 |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 |
| 6 | 箍筋间距(mm) | ±10 | 用尺量,每个方向抽查3~5个 | |
| 7 | 受力钢筋 | 间距(mm) | ±10 | 每断面每间距用尺量,每构件二个断面 |
| 排距(mm) | ±5 | |||
| 项次 | 单位 | 接头型式 | ||
| 帮条焊 | 搭接焊 | 闪光对焊 | ||
| 接头处弯折 | ° | 3 | ||
| 接头处钢筋偏移 | mm | 0.1d | 0.1d | 0.1d |
| 3 | 3 | 2 | ||
| 焊缝厚度 | mm | 0.05d | 0.05d | |
| 焊缝宽度 | mm | 0.1d | 0.1d | |
| 焊缝长度 | mm | -0.5d | -0.5d | |
| 横向咬边深度 | mm | 0.5 | 0.5 | 0.5 |
|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偏移 | mm | 0.5d | ||
成都地铁2号线土建21标段项目部
2009年8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