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科目: 《劳动法规与》第5章至第10 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法律将集体协商的每方代表确定为( ),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A、1至3名
B、B、2至5名
C、3至10名,双方人数对等
D、2至5名,双方人数对等
2、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应( )。
A、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B、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C、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D、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
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 )
A、企业工会的全体会员
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代表
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工
D、企业全体职工,包括没有参加工会的职工
4、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事故责任由下列哪个主体承担( )
A、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B、劳动者
C、用人单位
D、视具体情况由三方承担
5、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主体是( )
A、用人单位
B、劳动保障部门
C、财政部门
D、工会组织
6、根据《劳动法》规定,以下关于工资支付表述错误的是( )
A、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
B、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C、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D、工资一般应每月支付一次
7、根据《劳动法》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B、
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常委会
D、工会
8、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A、24
B、36
C、48
D、72
9、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
C、安全就是生产力
D、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 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作业。( )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 )
A、合法原则
B、平等协商原则
C、义务对等原则
D、全面履行原则
2、确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应当参考的因素有( )
A、劳动者本人及本人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的生活需要
E、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3、以下关于劳动报酬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
B、其主要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其中工资是劳动报酬的基本形式
C、奖金与津贴也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
D、工资的约定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E、工资的约定标准不得低于本单位集体合同中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17日)规定,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D、同时维修
5、劳动者依法享受( )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A、年休假 B、探亲假 C、婚假 D、病事假 E、丧假
6、不定时工作日主要适用于以下人员( )
A、百事可乐(中国)副总经理 B、某公司销售科科长
C、大众出租车司机 D、靖西矿务局第三掘进队职工
E、纺织厂女工
7、某有限责任公司在春节前接到大宗货物订单,由于量大和客户要求交货的时间较短,公司决定要求职工加班加点,该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
A、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B、如果延长工作时间需要超过1小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C、如果星期六和星期日安排工人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须支付工人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
D、如果春节需要安排工人工作的,须支付工人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
8、目前在我国现阶段,能够作为集体协商谈判主体的有( )。
A、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B、用人单位职工代表
C、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表
D、数个用人单位的联合代表
E、行业或者企业组织的代表
9、我国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包括( )。
A、矿山井下作业 B、森林伐木作业
C、国家标准中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D、夜间作业 E、电信行业高处架线作业
10、以下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的工资( )。
A.用人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用人单位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C.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扶养费、赡养费
D.应债权人请求代扣欠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 。
2、集体合同由 与 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
与企业签订。
3、工资分配应当遵循 原则,实行 。
4、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一次事故中死亡 的事故属于重大死亡事故。
5、最低工资率的确定,实行三方民主协商原则,即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省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 和 研究确定。
6、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调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 个月。
7、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 。
8、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 和 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集体合同:
2、最低工资:
3、职业培训:
4、集体协商:
5、工资: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的依据有哪些?
2、简述集体合同的特征。
3、简述工资的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
1、职工李明与某食品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某合资企业与李明接洽,许诺支付高薪给李明。为此,李明以收入过低为由,向食品厂口头提出解除合同,食品厂未予答复。过了一周,李明就不来上班,食品厂曾打电话通知他上班,但一直没有答复。在此期间,李明与合资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食品厂在得知具体情况后曾与合资企业联系,希望李明回原单位上班,未果。为此,食品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问:(1)李明与食品厂的劳动合同是否已解除?为什么?
(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某企业招用了一批合同制工人,其中有两名刚满15周岁。另有一名尚未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人入厂时,需交身份证以作抵押,合同期限为5年,其中试用期为1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不能胜任工作,企业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工资不变。每三个月发放一次工资。
试分析:
(1)企业的招工行为中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2)劳动合同的内容有那些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阶段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D 3、D 4、 C 5、 A 6、B 7、 A 8、B 9、 A 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 2、ABCE 3、BCDE 4、ABC 5、ABCE 6、ABC 7、ABCD
8、ABC 9、ABE 10、 A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 最低工资标准 。
2、集体合同由 工会 代表职工与 企业 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 由职工推举的代表 与 企业 签订。
3、工资分配应当遵循 按劳分配 原则,实行 同工同酬 。
4、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一次事故中死亡 3人以上 的事故属于重大死亡事故。
5、最低工资率的确定,实行三方民主协商原则,即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由省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 同级工会 和 企业家协会 研究确定。
6、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调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 1 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 12 个月。
7、我国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8、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 工会 和 劳动者 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集体协议,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
得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3、职业培训:又称职业技术培训,是指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4、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5、工资: 是指基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的依据有哪些?
答:(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3)劳动生产率。
(4)就业状况。
(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简述集体合同的特征。
答:(1)集体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2)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
(3)集体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
(4)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务合同。
(5)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3、简述工资的特征。
(1)工资是指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取得的劳动报酬。
(2)工资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由用人单位向本单位的劳动者支付的。
(3)工资是用人单位支付给本单位的劳动者的货币报酬,不包括实物报酬。
(4)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取得工资则必须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义务。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
1、职工李明与某食品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履行期间,某合资企业与李明接洽,许诺支付高薪给李明。为此,李明以收入过低为由,向食品厂口头提出解除合同,食品厂未予答复。过了一周,李明就不来上班,食品厂曾打电话通知他上班,但一直没有答复。在此期间,李明与合资企业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食品厂在得知具体情况后曾与合资企业联系,希望李明回原单位上班,未果。为此,食品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问:(1)李明与食品厂的劳动合同是否已解除?为什么?
(2)合资企业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答:(1)李明与食品厂的劳动合同未解除。因为不符合法定条件,李明只以口头形式提出解除合同,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的条件。同时,食品厂对其要求未作答复,因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不成立。 (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合资企业应承担连带责任。因为合资企业明知李明与食品厂的合同未到期,仍与李明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并拒绝食品厂要求李明回厂工作的要求。
2、某企业招用了一批合同制工人,其中有两名刚满15周岁。另有一名尚未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人入厂时,需交身份证以作抵押,合同期限为5年,其中试用期为1年,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不能胜任工作,企业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定节日需照常工作,工资不变。每三个月发放一次工资。
试分析:
(3)企业的招工行为中有哪些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4)劳动合同的内容有那些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答:(1)该企业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招用尚未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这两点违反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2)企业的劳动合同中有下列违反劳动法规的的条款:
以身份证作抵押物,违反劳动法规定;
该劳动合同规定的试用期为1年,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的规定;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需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该劳动合同规定法定节日照常工作,但工资不变是违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