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大家来劳动》
授课教师: 丁维玲 授课年级: 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 教材分析 |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的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因近些年来,在儿童歌曲中大多常见活泼欢快、优美抒情的歌曲,这种劳动号子般的歌曲在课本中出现的少,孩子们需要通过演唱对这种音乐情绪进行体验。 | ||
| 学习者 特征分析 | 这是一群刚迈入小学门槛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多在5—7岁之间。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在音乐欣赏这一块,教材安排了一些比较轻快、又朗朗上口的乐曲,因此学生在仔细聆听后能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我们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 ||
| 学习资源 |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 ||
| 学习内容 | 1、复习、巩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聆听《三个和尚》 3、唱、表演歌曲《大家来劳动》 | ||
| 学习目标 |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三个和尚》,感集体劳动的快乐,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会合作。 2、过程与方法:尝试创编动作表演,表现“劳动” 的主题。 3、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用轻巧、有力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准确表达歌曲的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 ||
| 教学 重难点 | 1、用轻巧、有力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尝试创编动作表演,以及“集体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集体劳动”的主题。 | ||
| 教学模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个性优化 |
| 律动热身 | 1、音乐问好。 师:欢迎孩子们有回到我们的音乐王国 2、播放歌曲《洗手娟》,老师律动。 (老师加入身体律动,带领孩子们变换形式进行热身运动,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准备活动。) | 跟随老师做律动,要求动作尽量伸展、夸张。 | 针对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充分将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
| 音乐欣赏、 目标激趣 |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太好的,那么今天老师要奖励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完故事以后告诉老师故事当之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师:播放音乐,并随着音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三个和尚》:在过去的一个山定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矮小的和尚要去山上的破庙,途径一条河流,由于天很热,便到附近的水池喝水,他来到庙中,看见庙里的缸没水了,便挑水,给观音的瓶子中加了水,那干枯的杨柳也死灰复燃。不久后,一个胖和尚也来到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两人都不愿挑水,后来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不行,于是两人就挑水了,但是分配总是不均匀,都想占便宜,最后两人在竿子上画了一跳线,总算平息了风波。不久后,一个瘦和尚来到了庙中,由于天热,到水池边喝水,他来到了庙中喝完了庙中的水,又挑了一桶,之后三人都不愿挑水,杨柳也谢了,最后风干物燥,老鼠横行,引起了一场大火,三人奋力救火。风波平息后,三人通力合作打水。) 师:对,我们的三个和尚一点都不懂得合作,他们在最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到合作的重要性。那小朋友在学校会一起劳动吗?有哪些小朋友帮助过我们的老师或者同学劳动的呢? 师:看来我们的小朋友都能够帮助老师和同学一起劳动,现在呀这里就有一群小朋友他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劳动呢! (引入今天学习的课堂内容) | 生:三个和尚都不挑水最后寺庙被烧了,如果他们懂得合作的话寺庙就不会有事了! 生:(回答) | 老师绘声绘色的将出这个故事,让孩子在音乐盒语言的刺激下,感受到劳动中合作的意义。 |
| 快乐节奏、 领悟旋律 | (课件演示) 师:我们看到有三位同学在ding dang! |ding dang!的修钉课桌,有两位同学在shua-shua-!的扫地,还有两位在ca!ca!的擦桌子。 从画面上看,这些小朋友有没有怕累呢?(没有,他们都面带微笑)。 那么他们是怎样钉课桌、扫地、擦桌子的? 师:看来小朋友都是劳动小能手,表现的都不错,但是有一点不足就是没有节奏性,没有关系,我们先来复习下以前学过的“跑跑”和“走”的节奏练习。(教师用双响筒打节奏) x x x x│ x x│ 跑 跑 跑 跑 走 走 师:小朋友真棒,“跑跑”和“走”的练习都学的很好,那现在我们用“ding dang”来代替“跑跑”,用“ca”来代替“走”,看看小朋友们反应快不快。(出示ppt) x x x x │x x │ ding dang ding dang │ca ca │ 师:同学们真不错,各个反应都很快,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知识 PPT揭示 X — 走 (欧)(教师用双响筒打节奏) 师: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走欧”,那同样我们换成刚才的“唰”试试。(老师带领孩子边做动作边说节奏。) X — ‖ shua - ‖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三大组,第一组是来表演修桌子的节奏,第二组来表演擦桌子的节奏,第三组来表演扫地的节奏,大家要看老师的手势老师点到哪组,哪组就开始表演,注意节奏念的要整齐,反应要快。 (让学生熟悉这三个节奏型,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为歌曲做铺垫) 师:小朋友真棒,看来这点小问题是一点也难不倒你们了,不过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你们有没有信心过关?(先让学生用“跑跑”与“走”把前两小节熟悉,慢慢进一步熟悉后,PPT再加入歌词进行学习) x x x x │x x │ 嗨 呦 加 把 劲 呦 x x x x │x x │ 嗨 呦 加 把 劲 呦 x x x x │x x │ 嗨 呦 里 格 嗨 呦 X — │x 0 ‖ 嗬, 嗬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一一过关了。那么看看丁老师在做什么呢?(PPT播放《大家来劳动》音乐,老师有节奏的表演擦桌子、扫地等动作) 师:我希望现在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下这个歌曲(音乐反复两边) 师:同学们,听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你们一句句学唱。(老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是否轻巧、有力的演唱,注意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一定要唱出劳动号子的感觉,) (学生学唱以后再放伴奏,老师与学生一起演唱) | 学生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 学生演唱节奏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演唱 学生跟读 学生模仿跟读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演唱节奏。 学生演唱跑跑走的节奏,在换成歌词演唱。 生:(老师在劳动) 学生跟唱 学生学唱(轻巧、有力的演唱) 学生进行演唱 | 先解决学生的节奏问题,再带入歌词,学唱。正果过程当中老师应该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要轻声但有力的演唱。 (老师表演唱歌曲动作设计) 嗨哟加把劲哟(左边手叉腰右边做招手的动作),嗨哟加把劲哟(右边手叉腰左边做招手的动作),嗨哟里格嗨哟嗨(做劳动的动作,扫地、擦桌子、擦玻璃),我们大家来劳动哟(双手展开招手示意大家一起劳动)。嗨哟里格嗨嗬,嗬。(重复劳动动作) |
| 激情创编、 创作汇报 | 师:同学们的歌曲演唱的真不错,那么我们现在分小组进行动作创编,小组内的孩子可以做不同的劳动,来进行劳动情景创编。 (教师控制时间,并到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 老师及时对小组进行评价。 | 学生小组进行有序的创编活动。 学生小组汇报演出 | 这个主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团队的合作能力。 |
| 点评升华 |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个个都很能干,都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大家能做到吗? 最后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唱响这首劳动歌曲。 | 学生演唱歌曲。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