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0:35
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
推荐度:
导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刀具后角是指 。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 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

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 与 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 与 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钻床)。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p应不低于(二级、三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 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3,4,5)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                                                               

                                                                              。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

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8分)

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0.16mm,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8分)

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12分)

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mm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均方根偏差为0.04mm,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

1.20

1.25

1.30

1.5

F0.38490.39440.40320.4332
试题1参

一.

1.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减少 ,YT5

4.增加,增加 软,紧密 ,T好,麻花钻

8.字母,数字,车床 附加运动,成型运动 切削油,退火

11.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 系统,二级 螺旋,圆偏心

14.1,4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二.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六个基本角度是:ro、αo、kr、kr’、λs、αo’

三.

变形规律:ro↑,Λh↓;Vc↑,Λh↓;f↑, Λh↓; HB↑, Λh↓

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

四.

最高转速约1400r/min,最低转速约10r/min

五.

刚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与法向的变形Y的比值。

机床刚度曲线特点:刚度曲线不是直线;加载与卸载曲线不重合;载荷去除后,变形恢复不到起点。

六.

L=

七.

Δ定=0.022mm,定位装置可行。

八.

工序1:粗车各外圆、端面、Φ60圆孔;精车Φ200外圆与端面,精镗Φ60孔;精车Φ96外圆、端面B与端面C(车床)

工序2:插槽(插床)

工序3:钻6-Φ20孔(钻床)

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

九.

尺寸分散范围:17.859-18.099mm

废品率:      17.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2)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工序是指                                                                   

 。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增大,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大,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CA6140车床可加工 、 、 、 等四种螺纹。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选配法)。

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增加,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增加、减少)。

7.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最好,最差);粗磨时应选择(硬,软)砂轮。

8.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 、 。

9.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

10.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 方向。

1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相反),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靠近,远离)工件加工表面。         

14.辅助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过定位)。

15.磨削加工时,应选择(乳化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二、端面车刀的切削部分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表示端面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

三、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减少金属切削变形?(8分)

四、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速组的四种传动比。(8分)

五、加工下述零件,要求保证孔的尺寸B=30+0.2,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工序尺寸L。(8分) 

六、磨一批d=mm销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工件的平均尺寸X=11.974,均方根偏差σ=0.005,请分析改工序的加工质量。如何加以改进。(8分)

1.00

2.00

2.50

3.00

F0.34130.47720.49380.4987
七、滚斜齿时需要多少种运动?列出每条运动链的首末端元件及计算位移。(8分)

八、制订下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体条件:45钢,圆料ф70,单件生产。(12分)

九.在一杆状形工件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50-0.2mm与34.8-0.16mm,设计该工件的定位方案,并进行定位误差分析。(10分)

试题2参

一.

1.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多个)零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减少,减少 硬质合金,Y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

5.互换性 减少,减少 最好,软

8.尺寸,运动,动力 成型运动,附加运动 表面层几何形状特征,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 基准位置,基准位置 随机,误差敏感

13.相同,靠近 ,过定位 乳化液,调质

二.

端面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构成。

端面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ro、αo、kr、kr’、λs、αo’

三.

被切金属在刀刃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剪切滑移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程。要减少切削变形,可增大前角,提高速度,增大进给量,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四.

u1 = 18/45×15/48,            u2 =28/35×15/48          u3 = 18/45×35/28

u4 = 28/35×35/28

五.

L = 

六.

废品率等于2.28%,改进措施:将算术平均值移至公差带中心,即使砂轮向前移动Δ,

Δ=0.0035mm。

七.

滚齿时需要四种运动:

1.主运动    电动机(n电)- 滚刀(n刀)

2.范成运动  滚刀(1/k r)- 工件(1/Z k)

3.进给运动  工件(1 r)  - 刀架(f)

4.差动运动  刀架(L)  -  工件(1 r)

八.

工序1:粗测各外圆、端面、钻Φ14孔,精车Φ40外圆及端面;以Φ40为基准面,精镗Φ30孔,精车Φ60及端面(车床)。

工序2:铣键槽(铣床)

工序3:钻4-Φ6孔(钻床)

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

九.

用V型块及支承钉定位,定位误差等于0.0034mm,符合要求,定位方案可行。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3)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刀具前角是指 , 用符号                  表示。

2.当工件材料硬度提高时,切削力(增加,减少);

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

3.制造复杂刀具宜选用(高速钢、硬质合金);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采取(淬火,退火)处理;对不锈钢(淬火,调质)处理。

5.粗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切削油),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

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                                                         。

7.进给量越大,表面粗糙度(愈高,愈低);精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

8.机床的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 与 两大类。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10.在CA6140车床上加工公制螺纹时,所用挂轮是(63/100×100/75, 100/100×100/100)。

11.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远离)工件的加工表面;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完全互换法适用于(大量,单件)生产,所有零件公差之和应(大于,小于)装配公差。

13.工艺系统刚度等于(Fy/y,Fz/y),工艺系统刚度大,误差复映(大,小)。

14.一个支承钉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消除六个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过定位)。

15.生产类型通常分为             、           、          三种。

二、切断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切断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8分)

三、量度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能否全面衡量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8分)

四、列出切削公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基本变速组的八种传动比。(8分)

五、在热平衡条件下,磨一批Φ18-0.035的光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现测得平均尺寸X=17.975,标准偏差σ=0.01,试计算工件的分散尺寸范围与废品率。(8分)

1.00

2.00

2.50

3.00

A0.34130.47720.49380.4987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七、指出下列定位方案所消除的自由度。(8分)

八、根据所学知识,列出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措施。(10分)

九、图示拨叉零件,材料HT300,单件小批生产(12分)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制订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试题3参

一.

1.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ro) 增加,减少 高速钢,YT5

4. 退火,调质 水溶液,软 基准重合、统一、自为、互为、可靠原则 愈高,拉刀 成型运动,辅助运动

9. 附加运动,成型运动 ×1靠近,基准位置

12.大量,小于 小 ,完全定位

15.单件,成批,大量生产

二.

切断车刀切削部分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切断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ro、αo、kr、kr’、λs、αo’

三.

量度方法有两种:1.变形系数(简单,直观但结果近似,从塑性压缩方面分析)。

 滑移系数(复杂,结果较精确,从剪切变形考虑)。

两种方法都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

四.

u1 = 26/28             u2  = 28/28         u3 = 32/28         u4 = 36/28

u5 = 19/14             u6  = 20/14          u7 = 33/21         u8 = 36/21

五.

分散范围:Φ17.945-Φ18.005mm,废品率为6.2%

六.

L=

七.

,, ,, ; , 

,,; ,,,,, 

八.

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减少误差,误差补偿,误差分组,误差转移,就地加工,误差平均,误差控制。

提高表面质量措施:采用合理的切削用量与刀具参数,采用冷压强化与光整工艺,采用良好的切削液,减少积屑瘤、鳞刺和震动。

九.

工序1: 粗精铣尺寸40左右端面(铣床)

工序2: 钻绞Φ24孔(车床)

工序3: 粗精铣尺寸12左右端面、R25圆弧面(铣床)

工序4: 钻攻M8螺纹孔(钻床)

工序5: 去毛刺(钳工台)

文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