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设计任务书
| 设计名称 | 数控实训 | 班级 | 08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 | 地点 | CAD室 金工实训基地 |
数控实训是在修完《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后的一次大型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的操作技能,加深和巩固数控编程的知识,熟悉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了解数控加工有关刀具、夹具的知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车床加工任务
车削零件时,注意分析零件形体和功能结构,以选择合适的刀具;编程时注意尺寸公差的处理;注意零件装夹,是否需要调头加工;所有表面粗糟度均为Ra3.2;未注倒角C1。对如下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图T-01
图T-02
图T-03
图T-04
2.铣床加工任务
(1)茶杯垫
二维图形的数控编程是CAM软件自动数控编程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数控编程。图M-01为茶杯垫的2D几何图形,其材料厚度为2mm。要求对其轮廓进行手工数控编程。编程后,在仿真系统中运行并调试正确,确定加工参数,形成完整的数控加工工艺。最后要求在机床上加工该零件。
表1为2D几何图形的节点坐标和各段圆弧的半径值。
表1 茶杯垫图形节点参数
| 节点 | A | B | C | D | E |
| 坐标(x,y) | (0,0) | (-11,-15) | (-30,-19) | (-21,-56) | (-13.5,-57.5) |
| 圆弧 | AB | BC | CD | DE | EF |
| 半径R | 12.000 | 12.500 | 29.122 | 9.332 | 15.216 |
| 节点 | F | G | H | I | J |
| 坐标(x,y) | (-5,-58) | (2,-56.5) | (9,-43) | (9,-19) | (-5,-14) |
| 圆弧 | FG | GH | HI | IJ | JA |
| 半径R | 6.810 | 23.608 | 13.000 | 24.000 | 12.000 |
| 图M-03 连杆2D图形及仿真加工结果 | |
图M-02
(3)连杆
除外形轮廓加工以外,工件铣槽与孔加工是数控加工中经常要处理的加工过程。图M-03为连杆的2D几何图形,要求对其外轮廓、深8mm槽以及Φ25孔进行手工数控编程。编程后,在仿真系统中运行并调试正确,确定加工参数,形成完整的数控加工工艺。最后要求在机床上加工该零件。
| 图M-03 连杆2D图形及仿真加工结果 | |
| 黄石理工学院 | ( ) 加工工艺卡 | 产品名称 | 零件编号 | 零件材料 | 图号 | |||||
| 工序号 | 程序编号 | 夹具名称 | 夹具编号 | 使用设备 | 车间 | |||||
| 工步号 | 工步内容 | 加工面 | 刀具号 | 刀具规格 | 主轴转速(r/min) | 进给量(mm/min) | 背吃刀量(mm) | 备注 | ||
| 01 | ||||||||||
| 02 | ||||||||||
| 03 | ||||||||||
| 04 | ||||||||||
| 05 | ||||||||||
| 06 | ||||||||||
| 07 | ||||||||||
| 08 | ||||||||||
| 09 | ||||||||||
| 10 | ||||||||||
| 产品名称 | 零件图号 | 程序编号 | |||||
| 工序号 | 刀具号 | 刀具名称 | 刀具型号 | 刀片 | 刀尖半径(mm) | 备注 | |
| 型号 | 牌号 | ||||||
| 程序名: | 程序编号: | 零件图号: | 时间: | ||||
| 序号 | 程序 | 说明 | 序号 | 程序 | 说明 | ||
1.第一周:数控车床编程及仿真加工训练;
2.第二周:数控铣床编程及仿真加工训练;
3.第二周:周五进行答辩。
四、基本要求
1.具有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能力,掌握数控加工的装夹、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的能力。能熟练进行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2.了解使用CAXA、MasterCAM等常用CAM软件进行造型及辅助编程的过程;
3.掌握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完成数控程序编辑及仿真加工;
4.采用SIEMENS 802S数控车床,能正确开关机及熟练进行对刀操作,会调试编辑程序并完成自动加工,完成1件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5.采用FUNC 0i数控铣床,能正确开关机及熟练进行对刀操作,会调试编辑程序并完成自动加工,完成1件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
6.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有关教师安排及指导;
7.实训期间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进行严格考勤,并计入平时成绩;
8.每日实训结束需归还物品,打扫清洁,经当日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五、成绩评定方法
1.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0%,考勤采取随机考勤制度,设计期间考勤次数不少于5次。
2.进度安排占总成绩的20%,每天学生要按课程设计的进度进行设计。
3.课程设计说明书(实训报告)占40%,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后1周之内上交课程设计说明书(实训报告),报告的装订格式:封面、任务书、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小结、答辩记录表及成绩评定表、封底。报告内容不少于20个标准页码。
4.课程设计答辩占总绩的30%,课程设计的答辩在课程设计安排中的最后一天进行,考核时,由学生随机抽取典型零件进行仿真加工,加工后由指导教师对加工过程、零件质量、程序编写、工艺分析等方面随机提出4个问题。
机械电子教研室
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