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6.C 7.A 8.A 9.B 10.D 11.B 12.B 13.C 14.B 15.A 16.B 17.B 18.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 3.ABC 4.DE 5.AB 6.ABCDE 7.ABCDE 8.ABD 9.ABC 10.ABCDE 11.AC 12.ABCD 13.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五、计算题
1.解:
高点(2100,80000),低点(1000,62000)
b= (80000-62000)/(2100-1000)=16.363
a=62000-16.363×1000=45636.36
y=45636.36+16.363x
2. 解:
b=(1000-600)/(18-10)=50(元/件)
a=1000-50×18=100(元)
或a=600-50×10=100(元)
成本模型为:y=100+50x
3.解:
(1)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7=22
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22+4 000÷1 000=26
(2)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4 000+1 000+600×4=7 400
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1 000+600×4=3 400
(3)变动成本法销货成本=22×600=13 200
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26×600=15 600
(4)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6×600-3 400=5 000
(5)因为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多吸收固定性制造费用1600元[400×(4000/1000)],而期初存货成本为零,因此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多1600元。
(1)
4.解:
损益表(完全成本法)
| 项 目 | 2003年 | 2004年 |
| 销售收入 制造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 毛利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变动 固定 小计 营业利润 | 70000 0 50400 50400 84.12 28494.12 3500 13000 16500 11994.12 | 80000 84.12 46800 55694.12 3342.86 278.74 4000 13000 17000 108.74 |
| 2003 | 2004 | |
| 销售收入 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 变动性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贡献边际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 合计 营业利润 | 70000 16800 3500 49700 30000 13000 43000 6700 | 80000 19200 4000 56800 30000 13000 43000 13800 |
5.解:
(1)单价=15/30%=50(元)
(2)销售量=63000/15=4200
固定成本=(50-15)×4200-18000=129000(元)
(3)2004年的保本额=129000/70%≈184285.71(元)
(4)保利量=(129000+98500)/35=6500(件)
(5)安全边际额=50×4200×(1+8%)-184285.71=42514.29(元)
(2)
6.解:
经营杠杆系数=(25000+10000)/10000=3.5
产销量变动率=(25000-20000)/20000×100%=25%
预测利润额=10000×(1+25%×3.5)=18750(元)
7.解:
(1)目标利润基数=20%×600000=120000(元)
(2)保利量=(400000+120000)/(200-150) =10400(件)
(3)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200-(400000+120000)/10000=148(元)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额=150-148=2(元)
(4)保本量=400000/(200-150)=8000(件)
安全边际量=10400-8000=2400(件)
安全边际率=2400/10400×100%≈23.08%
8.解:
(1) 固定成本=(18-10)×10 000-40 000=40 000(元)
保本量=40 000/(18-10)=5 000(件)
(2) 目标利润=40 000×(1+20%)=48 000(元)
保利量=(48 000+40 000)/(18-10)=11 000(件)
9.解:
(1)三年变动成本法单位成本分别为8元,7元,10元.;
三年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分别为4元,4元,4元.;
(2)三年变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8000元,0元;
三年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14000元,0元;
(3) 三年变动成本法期初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0元,8000元;
三年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成本分别为0元,0元,14000元 ;
(4)三年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分别为6000元,6000元,6000元;
三年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分别为6000元,12000元,0元。
《管理会计》第6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B
二、多项选择题
1.BCE 2.ABC 3.ACE 4.ABCE 5.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计算分析题
1.解:
(3)
(1)
方案
| 项目 | 继续加工 | 直接出售 | 差异额 |
|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机会成本 | 27×5000=135000 21000 4×5000=20000 1000 | 20×5000=100000 0 0 0 0 | 35000 21000 |
| 差别损益 | +14000 | ||
应继续加工,这样可多获利14000元
(2)
方案
| 项目 | 继续加工 | 直接出售 | 差异额 |
|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专属成本 | 27×5000=135000 45000 4×5000=20000 25000 | 20×5000=100000 0 0 0 0 | 35000 45000 |
| 差别损益 | -10000 | ||
(3)
方案
| 项目 | 继续加工 | 直接出售 | 差异额 |
|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 27×2500=76500 10000 4×2500=10000 | 20×5000=100000 0 0 0 | -32500 10000 |
| 差别损益 | -42500 | ||
2.解:
(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20+4+1=25(元)
(2)因为单位变动成本25<外购单价26元,所以应当自制
(3)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26-25)×1000=1000(元)
(4)自制的相关成本=25×1000+6000=31000(元)
(5)由于自制的相关成本31000元,而外购的成本是26 000元,外购比自制可以节约成本5000元,所以应当外购。
3.解:
(1)X<5000件
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元
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2=8元
(4)
因为a1>a2; b1<b2
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8-5)=4000件
X<4000件,应外购
4000件≤X<5000件,应自制
(2)X≥5000件
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元
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2=7元
因为a1>a2 ;b1<b2
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7-5)=6000件
当5000件≤X<6000件,应外购
当X≥6000件,应自制
4.解:
| 相关成本 | 自制 | 外购 |
| 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 | 19000-7000=12000 2000 | 2000×8=16000 |
| 合计 | 14000 | 16000 |
5.解:
相关损益分析表 单位:元
方案
| 项目 | 接受追加订货 | 拒绝追加订货 |
| 相关收入 | 70300=21000 | 0 |
| 相关成本 | 18500 | 0 |
| 其中:增量成本 | 30055=16500 | |
| 专属成本 | 1000 | |
| 机会成本 | 1000 | |
| 相关损益 | 2500 | 0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