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活动一:
| 执教老师 | 梁水英 | 活动形式 | 分组 |
| 活动内容 | 蒙数活动:6、7的加法 | ||
| 活动目标 | 一、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和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二、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 ||
| 活动准备 | 幼儿用书、操作用具 | ||
| 活动过程 | 一、复习6、7以内的分解和组合。 二、教师出示图卡,通过观察图片的变化来认识加法的意义。 三、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 四、幼儿完成练习册。 | ||
| 活动反思 | 幼儿对加法运算比较熟练,大部分幼儿都能完成,只有两名幼儿对其概念含糊,所以需要老师知道完成。 | ||
| 执教老师 | 李秀娟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主题:碰到了好多洞(语言、社会) | ||
| 活动目标 | 1、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 ||
| 活动准备 | 挂图、幼儿用书、图画纸、水彩笔 | ||
| 活动过程 | 1、出示挂图《碰到了好多洞》,请幼儿仔细观察。 (1)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好多洞洞,你知道他们躲在哪里吗? 引导幼儿自主观察画面,理解画面的情景。 (2)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一起分享。 2、分享幼儿原有经验。 (1)你们坐过火车、地铁,过地下道、逛过地下街道吗? (2)那里的商店与地面的商店有何不同? (3)应该怎样安全地经过这些地方? 3、何幼儿一起认识地下设施的标记。 4、绘画:我最喜欢的洞。请幼儿将自己最感兴趣的洞洞画下来。 | ||
| 活动反思 | 在本次活动的学习中,幼儿均能按照图画内容讲述,不过语言的表达还不够连贯,需要老师引导才能完整的表述出来,需要多加强语言表述的练习。 | ||
| 执教老师 | 梁水英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游戏:看谁站的稳 | ||
| 活动目标 | 增强幼儿的下肢力量,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 | ||
| 活动准备 | 幼儿每人一张报纸 | ||
| 活动过程 | 一、热身。 二、教师讲解幼儿玩法和示范。 三、幼儿尝试玩游戏。 四、幼儿总结经验并评价幼儿表现。 | ||
| 活动反思 | 幼儿对活动感兴趣,大部分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较好,但活动的常规比较乱。 | ||
| 执教老师 | 李秀娟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主题活动:洞洞玩具来约会(语言、社会) | ||
| 活动目标 | 1、探索洞洞玩具的玩法。 2、懂得爱护大家的玩具并遵守游戏规则。 | ||
| 活动准备 | 一些洞洞玩具 | ||
| 活动过程 | 1、展示所有的洞洞玩具,请幼儿将洞洞玩具归类摆放。 2、分享各种有洞的玩具,请幼儿向大家介绍玩具。 (1)这是什么玩具?玩具哪里有洞?玩具上的洞洞有什么作用? (2)请幼儿为大家展示玩具的玩法。 3、幼儿选择玩具玩。 (1)讨论玩时要注意什么?收玩具时应该怎么做? (2)一起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 | ||
| 活动反思 |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认识到更多的洞洞玩具,在介绍玩具时,都很积极的参与。在分享洞洞玩具时,幼儿均能懂得爱护玩具并遵守游戏规则。 | ||
活动一:英语活动
活动二:
| 执教老师 | 李秀娟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阅读活动:兔子王国运动会(故事) | ||
| 活动目标 | 1、感知有许多事情是需要合作完成的,体会合作的必要性。 2、能根据自己的合作经验进行有目的的谈话,且表述清楚明白。 3、自然识字,体验合作的快乐。 | ||
| 活动准备 | “合作做事”图片;“应该怎么办”图片;幼儿用书;字卡。 | ||
| 活动过程 | 1、生活中的合作。 (1)出示“合作做事”图片,请幼儿看看图上有谁。 (2)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做同一件事情吗?他们做的事情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使幼儿明白大家互相配合做事情叫做合作。)出示“合作”字卡,引导幼儿认读。 (3)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合作的? 2、我会合作。 (1)你何别人合作过吗?和谁合作?合作做什么事?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2)你与人合作时心情是怎样的?与你合作的人呢?为什么你们会是这样的心情呢? (3)合作时你们有没有出现问题?有不高兴或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吗?你们是怎样处理的? (4)出示“应该再怎么办”图片,请幼儿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并说说应该怎样做。 3.、欣赏故事,理解合作。 (1)请幼儿看书,听老师讲述故事《兔子王国运动会》。 (2)这是怎样的一次运动会?为什么大家都很快活,而只有兔子多多不快活? (3)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讲述,并在表现合作的情景时,请幼儿出示学具“合作”字卡。 4、延伸活动:完成幼儿用书课后操作活动。 | ||
| 活动反思 | 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合作做事”与“应该怎么办”的图画,懂得做事情时合作的必要性,对于自己合作的经验,幼儿能简单的讲述出来。 | ||
活动三:
| 执教老师 | 梁水英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主题活动:爱吃的洞(音乐) | ||
| 活动目标 | 1、尝试学习将垃圾分类。 2、了解、关心环境卫生,要从自身做起。 3、大胆运用身体表现。 | ||
| 活动准备 | 幼儿用书、各类废旧垃圾 | ||
| 活动过程 | 一、以“猜猜是什么洞”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念儿歌,请幼儿猜猜儿歌里说的是什么洞。 2、它们是吃什么的?怎么吃的? 3、“最爱吃的洞”是什么?引导幼儿注意到垃圾桶等物品。 二、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各种洞。 三、探讨垃圾分类。 1、讨论给不同的垃圾分类。 2、在垃圾分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
| 活动反思 | 通过生动形象儿歌,幼儿对“洞”更加感兴趣了,由此引入的垃圾分类,幼儿也很感兴趣,对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垃圾也知道分类的方法。 | ||
活动一:英语活动
活动二:
| 执教老师 | 李秀娟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主题活动:听!洞洞在唱歌(科学、艺术) | ||
| 活动目标 | 1、探索环境中会发声的洞。 2、运用肢体动作进行表达。 | ||
| 活动准备 | 洞洞物品图片、各种声音(吹口哨声、煮开水声等) | ||
| 活动过程 | 1、欣赏洞洞发出的声音。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在哪里听过这样的声音? (2)这样的声音像什么?是那一种洞洞在唱歌? 2、猜想、表现洞洞在唱歌。 幼儿用肢体及声音模仿所想到的有洞物品。请其他幼儿猜一猜。 3、寻找生活中会唱歌的洞洞 (1)你还发现过什么样的洞洞也会唱歌? (2)把自己知道的有声音的洞洞画下来。 | ||
| 活动反思 | 通过本次活动的探索学习,幼儿发现了更多能发声的洞,且观察力比较集中。在用肢体动作进行表达时,幼儿多为模仿教师,少数幼儿能创新动作。 | ||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活动一:
| 执教老师 | 李秀娟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阅读活动:一个人(诗歌) | ||
| 活动目标 |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的道理。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自然识字,体会和理解相关词语的含义。 | ||
| 活动准备 | 诗歌《一个人》挂图及贴图;字卡。 | ||
| 活动过程 | 1、图片感知。 (1)出示贴图,请幼儿观察并说说他们是什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数量词进行表述。 (2)出示《一个人》挂图,请幼儿分别将与背景图相关的贴图放到背景图中,并进行比较,感知一棵树与树林、一只鸟与鸟群、一条河与海洋、一棵草与草原有什么不同。 2、自然识字。 (1)一棵小树离开树林是怎样的?(出示字卡“孤独”)说一说孤独时怎样的一种心情?什么时候你会觉得孤独? (2)一只鸟儿孤独吗?很多鸟儿凑到一起会变得怎样?(出示字卡“热热闹闹”)什么时候你会觉得热闹? (3)江河不停地奔流要流向哪里?如果一条小河汇聚到大海,它会觉得怎样?(出示字卡“快乐”)什么时候你会觉得快乐? (4)一棵小草很容易就被风吹倒了,小草怎样才能不拍狂风呢? (5)小树、小鸟、小河、小草都要和大家在一起,我们小朋友呢?你和大家在一起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学习朗诵诗歌。请幼儿跟着诗歌一起学习朗诵。 4、延伸活动:完成幼儿用书课后操作活动。 | ||
| 活动反思 | 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幼儿通过老师的引导,均能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的道理。在朗诵诗歌时,女生比男生能力要强,男生需要课后多多练习。 | ||
| 执教老师 | 梁水英 | 活动形式 | 分组 |
| 活动内容 | 蒙数活动:6、7的减法 | ||
| 活动目标 | 一、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和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二、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 ||
| 活动准备 | 幼儿用书、操作用具 | ||
| 活动过程 | 一、复习6、7以内的分解和组合。 二、教师出示图卡,通过观察图片的变化来认识减法的意义。 三、教师引导幼儿自编应用题。 四、幼儿完成练习册。 | ||
| 活动反思 | 减法的概念相对幼儿来说不够加法的熟悉,通过指导幼儿完成练习,发现幼儿对分解的运用不够熟练,所以导致很多幼儿需要数手指,下次活动继续加强。 | ||
活动三:
| 执教老师 | 梁水英 | 活动形式 | 分组 |
| 活动内容 | 主题活动:来和洞洞做运动(健康) | ||
| 活动目标 | 1、发展走、跑、跳、钻的能力。 2、学习在竞赛活动中遵守游戏规则。 | ||
| 活动准备 | 各种有洞的体育活动器皿 | ||
| 活动过程 | 一、热身活动。 二、探讨各种洞洞器皿的玩法。 1、寻找有洞洞的运动器皿。 2、探讨洞洞器皿的玩法。 3、分享洞洞器皿的玩法。 三、分组障碍比赛。 1、幼儿分成四组。 2、幼儿通过不同的方法越过洞洞器皿的障碍。 四、放松活动。 | ||
| 活动反思 | 这次活动幼儿兴趣很大,尤其是分组进行竞赛活动时,幼儿的参与热情很高,遵守游戏规则,但障碍物设置的不够多,可以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适当增加。 | ||
活动一:英语活动
活动二:
| 执教老师 | 梁水英 | 活动形式 | 集体 |
| 活动内容 | 美术活动:洞洞王国(手工) | ||
| 活动目标 | 一、学会合作完成作品。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作。 | ||
| 活动准备 | 各种废旧物品 | ||
| 活动过程 | 一、出事各种山洞的图片吸引幼儿进行创作的愿望。 二、介绍各种废旧物品,把制作要求告诉幼儿。 三、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创作。 四、评价幼儿的作品。 | ||
| 活动反思 | 废旧物品数量不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创作效果。但这次活动幼儿的合作意识较好,在过程中没有发生争执的情况。 | ||
活动三:书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