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确产品检验判定标准,有效管控产品的品质,确保产品满足正常的生产与客户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质量检验人员
3、作业内容
3.1外观检验条件:
光照度:800±200LUX(约40W日光灯下),距被测物60CM
检验距离:人眼距被测面25-35CM
观察角度:测物被检测面与视线成45度,上下左右转动被测物15度以内
观察时间:每面检察3-5秒
视力要求: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3.2 检验依据:
有效的客户样板、图纸、有关技术文件。
3.3 抽样方案:
按MIL-STD-105E的正常检验2级水平单次抽样方案
允收水准:CR=0 MA=0.40 MI=1.0
3.4检验仪器:
游标卡尺/表卡、塞尺、医用纯酒精(乙醇95%)、3M(600)胶纸、铅笔(中华牌)、百格刀、
RCA耐磨测仪及专用的纸带、拉力计
3.5检查面分类
| A检查面 | B检查面 | C检查面 | D检查面 | |
| 定义 | 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如产品的正面 | 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非直视区域但通过变换角度可看到的面,如产品的侧面/背面 | 整机装配后,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如取出电池后才能看到的表面 | 需拆开整机才能看到的面,此面一般不作检验 |
3.6.1 颜色核对:根据标准样板及色差限度样板进行核对检验
3.6.2 结构、尺寸核对:根据产品图纸及标准样板进行核对检验
3.6.3 试装配
3.6.4 外观、包装要求的检验
3.6.5 可靠性检验/试验
3.7 缺陷代码对照表:
| 代码 | 名称 | 代码 | 名称 |
| N | 数目(个) | D | 直径(mm) |
| L | 长度(mm) | H | 深度(mm) |
| W | 宽度(mm) | DS | 距离(mm) |
| S | 面积(mm2) |
| 序号 | 项目 | 缺陷描述 | 检察面 | 接收标准 | CR/MA/MI | 检验方法 |
| 1 | 同色点 | 与产品表面颜色一致的点 | A | D≤0.5, N ≤3 两点距离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B | D≤0.6, N ≤5 两点距离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 C | 无刮手的点即可 | MI | 目视 | |||
| 2 | 异色点 | 与产品表面颜色不一致的点 | A | D≤0.4, N ≤3 两点距离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B | D≤0.6, N ≤3 两点距离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 C | 无刮手的点即可 | MI | 目视 | |||
| 3 | 无感划伤 | 目视不明显且无手感 | A | L≤5mm W≤0.2mm N ≤ 1 | MI | 对比菲林 |
| B | L≤15mm W≤0.2mm N ≤2且DS≥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 4 | 有感划伤 | 目视及手感均很明显的划伤 | A | L≤2mm W≤0.1mm N ≤ 1 | MI | 目视 |
| B | L≤5mm W≤0.1mm N ≤3且划伤需距离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 C | L≤7mm W≤0.2mm N ≤3且划伤需距离100mm以上。 | MI | 目视 | |||
| 5 | 批锋/毛刺 | 批锋指在分型面、顶针孔、镶件等处溢出的多余胶料,外表可见的或可触摸到的。 毛刺是指五金件内外冲切边缘存在锐利的多余的物料 | A | 不允许 | MI | 目视 |
| B | H≤0.2而且不影响装配 | MI | 对比菲林 | |||
| C | 不影响装配、人身安全、产品性能即可 | MI | 目视 | |||
| 6 | 缩水 | 指塑胶件冷却时在表面形成的凹陷。 | A | 不接收 | MI | 目视 |
| B | S≤0.4mm2,H≤0.1mm N≤2 且两点距离在100mm以上 | MI | 对比菲林 | |||
7 | 夹水线 | 指塑胶件成形时流料分流汇合,界面未完全熔合而形成的在表面可见的线状痕迹。 | A | L≤5mm W≤0.1mm N ≤ 1 | MI | 对比菲林 |
| B | L≤7mm W≤0.15mm N ≤2且划DS≥100mm以上。 | |||||
| 8 | 发白 | 泛指胶件出模时顶白、拉白及贮存、运输过程中受压、受折而产生的痕迹。 | A&B | 不接收(具体情况可参考限度样板) | MI | 目视 |
| 9 | 气纹、流纹、阴阳纹 | 气纹:因气体干扰使胶件表面形成一种雾状发暗痕迹。 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胶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痕迹。 阴阳纹:胶料表面呈现的光洁度不同或光泽不同痕迹。 | A&B | 不接收(具体情况可参考限度样板) | MI | 目视 |
| 10 | 烧焦、银纹 | 烧焦:指局部温度过高而在表面留下的发黄或碳化痕迹。 银纹:胶件表面因受气体溢出干扰而形成的在光照下呈银色的泡点痕迹。 | A&B | 不接收(具体情况可参考限度样板) | MI | 目视 |
11 | 积油 | 油漆聚积在产品表面 | A | 不允许(点状可参照点状不良接受标准) | MI | 对比菲林 |
| B | D≤0.4, N ≤2 DS≥100mm | MI | 对比菲林 | |||
12 | 油漆脱落 | 油漆脱离于产品表面 | A&B&C | 不允许 | MA | 不允许 |
13 | 变形度(平面度) | 产品的翘曲度 | 平面度≤0.3mm 且不影响装配 | MA | 塞尺 | |
| 14 | 装配间隙 | 上下合盖后有离缝 | ≤0.3mm | MI | 塞尺 | |
| 15 | 错位/断差 | 上下合盖不能完全吻合 | ≤0.5mm | MI | 对比菲林 | |
| 16 | 色差 | 与标准样板颜色有差异 | A&B | 具体参照限度样板 | MI | 目视 |
| 17 | 水口不平 | 水口位没有削平 | 水口位 | 凹或凸起的大小参照点状不良的标准,但要不影响装配,不刮手 | MI | 目视 |
| 18 | 缺漏丝印 | 丝印的内容不完全 | 丝印面 | 不允许 | MA | 对比图纸或样板 |
| 19 | 丝印牙边/针孔/起泡 | N/A | 丝印部位 | D≤0.2mm,N≤2,DS≥100mm且不超出字体线的1/3 | MI | 对比菲林 |
| 20 | 丝印偏移 | 丝印位置与要求位置存在偏差 | 丝印部位 | 任何方向,丝印偏移≤0.3mm | MI | 对比菲林 |
| 21 | 丝印(镭射)字体模糊 | 丝印的字体模糊,不清晰 | 丝印字体 | 不允许 | MA | 目视 |
| 22 | 洁净度 | N/A | A&B | 不允许有不可擦拭的脏污及手印 | MI | 目视 |
| 序号 | 项目 | 接收标准 | CR/MA/MI | 检验方法 |
| 1 | 尺寸测量 | 符合图纸规格 | MA | 卡尺/投影仪 |
| 2 | 试装配合 | 配合离缝≤0.3mm,运动部位不允许有干涉或阻力.按键手感良好,按下可顺畅弹回 | MA | 实物装配 |
| NO | 检验项目 | 试验方法 | 判断标准 | 抽检频次 |
1 | 附着力测试(表面处理表层) |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0个1mm×1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油漆或电镀层的底层;再用3M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络,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以90°角度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试验; |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4B时为合格 | 3PCS/LOT |
| 2 | 附着力测试(印刷字体) | 先对印刷部位脱脂,后将3M胶纸粘在印刷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之接触面积,静置90±30秒后,用手抓住胶带的一端,在垂直90度方向迅速拉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3次 | 丝印字体内容不完整且模糊不清晰为不合格 | 3PCS/LOT |
| 3 | 耐醇性测试 |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5%),包在专用的500g/cm2砝码头上,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擦试(一个来回为一次). | 普通油漆触摸件60次、非触摸件40次循环产品表面无异常为合格(产品表面出现表层脱落、严重变色、裂痕、起皱、分离异常)。 | 3PCS/LOT |
| 4 | 硬度测试 | 用HB铅笔(中华牌),将笔芯削成长5MM的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 长,速度10mm/s,不同位置划5次(每个位置划一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 | 产品表面无明显划痕 | 3PCS/LOT |
| 5 | 低温 贮存 | 将恒温箱设定为-30±2℃然后将试料放入恒温箱中,24小时后再拿出,在自然条件下放置2小时,最后观察部品状态及性能做判定。 | 产品表面出现膜层脱落、变色、裂痕、起皱为异常 | 首次生产、每个月抽测任一款机型,每次试验3PCS |
6 | 高温 贮存 | 在温度(70℃±2℃)条件下,存放4小时,试验结束后,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25℃±5℃)恢复1~2小时,进行外观检验,并测试百格测试 | 产品表面出现油膜有脱落、变色、裂痕、起皱、分离为异常。 | 首次生产、每个月抽测任一款机型,每次试验3PCS |
| 7 | 打螺钉测试 | 将产品使用同规格的螺钉,使用螺丝批反复打三次(扭力:1.8-2.0KGf) | 检查是否有螺丝柱脱落、变形等 | 3PCS/LOT |
| 序号 | 缺陷名称 | 描述 |
| 1 | 产品混装 | 不同产品或不同模号的产品混装在一起 |
| 2 | 无标识 | 内包装袋或外包箱未贴标签纸,现品票或环保ROHS标签(此项依客户具体要求而定) |
| 3 | 标识错误 | 标识的产品名称、编码、数量等与内装产品不符,或标识内容不全 |
| 4 | 包装材料不符 | 胶袋外箱、珍珠棉、纸箱、吸塑盘的规格尺寸不合要求,或未按规范包装 |
| 5 | 包装材料破损 | 包装材料破损,难以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 |
| 制作/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