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8:52
文档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3、认识岩石实验名称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稀释)胶头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放大镜水铁板实验方案1、到山脚、河边等地方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的岩石。2、用水冲洗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及结构层理:用锤子敲开岩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结构各有什么特点?是一层层还是一粒粒的?是同种颗粒组成的还是有不同种颗粒组成的?4、观察岩石的硬度:(参考教材P8页的资料卡)观察岩石遇酸的反映: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看是否冒泡?实验现象
推荐度:
导读3、认识岩石实验名称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稀释)胶头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放大镜水铁板实验方案1、到山脚、河边等地方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的岩石。2、用水冲洗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及结构层理:用锤子敲开岩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结构各有什么特点?是一层层还是一粒粒的?是同种颗粒组成的还是有不同种颗粒组成的?4、观察岩石的硬度:(参考教材P8页的资料卡)观察岩石遇酸的反映: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看是否冒泡?实验现象
3、认识岩石

实验名称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
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 盐酸(稀释) 胶头滴管  锤子 小刀  铜钥匙  放大镜水 铁板

实验方案1、到山脚、河边等地方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的岩石。

2、用水冲洗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3、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及结构层理:用锤子敲开岩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结构各有什么特点?是一层层还是一粒粒的?是同种颗粒组成的还是有不同种颗粒组成的?

4、观察岩石的硬度:(参考教材P8页的资料卡)

观察岩石遇酸的反映: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看是否冒泡?

实验现象及结论看(颜色 结构)

摸(光滑程度刻(硬度)滴盐酸
花岗岩花斑  块状

很硬无反应
页岩红褐色或灰色  薄层状

较软无反应
石灰岩青灰色或褐色  颗粒状

较硬冒泡
大理岩纯白色或有花纹 颗粒状

较软冒泡
砂岩黄褐色或黑色  颗粒状

非常硬无反应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实验名称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带胶塞的玻璃管、锥形瓶、热水、气球、线、酒精灯、火柴、固体体胀演示器、其他固体材料、烧杯、铁架台和毛巾等
实验方案实验一: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用线把小气球扎于玻璃管口。(玻璃管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2、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3、把锥形瓶取出放入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  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1、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2、点燃酒精灯,把金属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然后放在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3、把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片刻,再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一、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垂下的气球会竖立胀大,放入冷水中后逐渐变小,

实验二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能通过,金属球加热后再放入金属环不通过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金金属环。

实验结论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岩石的风化

实验名称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页岩、石灰岩)烧杯、冷水
实验方案1、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有什么变化?

2、照上述方法反复做几次,观察这块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岩石的表面出现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石屑。
实验结论当岩石受热时,体积膨胀,由于岩石从表面到内部受热程度不一样,因此整块岩石各部分的膨胀程度也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内部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的程度不同。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产生裂缝,甚至脱落下碎石屑。
10、保护土壤

实验名称水土流失实验
实验材料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有青草,喷壶、烧杯、木块、水槽
实验方案1、两块木板,上面铺着同样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把两块木板倾斜相同的角度放在水槽里。

2、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流下的水收集起来。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要板上流下的水比较多且比较浑浊。
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容易使水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的也不能生存。
8、土壤的种类

实验名称土壤性质实验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砂质土、黏质土、漏斗、集气瓶、水等
实验方案1、把三个漏斗分别放在三个集气瓶里,并把漏斗里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停止滴水后,盛砂质土的瓶里水最多,盛黏质土的瓶子里水最少盛壤土的瓶子里水适中。
实验结论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

壤土:渗水中,保水性能中

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7、土壤里有什么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 酒精灯 胶头滴管 铁盘  石棉网  试管夹  土壤 水 玻璃杯 水槽 玻璃片 三角架 等

实验方案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静置后观察现象。

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水烧干后观察现象。

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有气泡冒出。

2、静置后,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3、水烧干后,发现玻璃片上有一些“脏”的痕迹。

4、把土壤在铁盘里加热,先看到由气体冒出,闻一闻没有气味;继续加热冒烟,闻一闻有糊焦味。

实验结论土壤里含有空气、沙、黏土、空气、腐殖质及溶入水的物质,如:盐类等
11、认识光

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材料硬卡纸(吹塑纸) 火柴  蜡烛  木板  小刀; 水槽 水 激光器  牛奶;

纸 电灯(蜡烛或某一观察点)。     

实验方案实验一: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孔,固定在木板上。

1、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

2、调整硬纸卡,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

实验二:

1、在水槽中加上水,在滴上几滴牛奶。

2、用激光灯从水槽的一侧通过水照向另一侧,观察水槽里的现象。

实验三:

1、用纸卷一个直径比眼睛稍大一点的圆筒。

2、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支沿线通过这个筒观察灯光,然后将直筒的前端弯折后观察。

实验现象实验一: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

实验二:发现激光灯在水槽中留下一条笔直的光束。

实验三:通过直纸筒可以看到灯光,通过弯纸筒看不到灯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9、土 壤 与 植 物

实验名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实验材料砂质土  壤土  黏质土  花盆   豆苗

实验方案1、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里,分别加入同样多的砂质土、壤土、黏质土。

2、同时栽入三棵生长情况相同的豆苗,同时浇同样多的水。

3、观察豆苗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壤土中的豆苗生长的最好,砂质土中的居中,黏质土中的最差。
实验结论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
12、玩镜子

实验名称玩各种各样的镜子
实验材料凸面镜 凹面镜(不锈钢的勺子) 平面镜  温度计

实验方案实验一:用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找出各种镜子中自己的样子,并记录下来。

实验二:将多面平面镜的反光聚集到一点,用温度计测出聚光处的温度的变化,记录下来。

实验三:将一物体放在两个平面镜前,观察平面镜里物体的像。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
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
镜子中自己的样子大小相等,左右相反,正立的像倒立的像正立的像
描述镜子中的景物居于凹面镜和凸面镜之间反射范围最小反射范围最大
实验二:参与聚光的镜子所排列的形状是一个弧形时,聚的光最强,温度计的温度最高。

实验三: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想的数量也会有所改变。

13、筷子“折”了

实验名称光的折射实验
实验材料玻璃板 橡皮泥 激光器  硬卡纸;烧杯 白色的薄纸 剪刀 尺子 彩笔 手电筒 水

实验方案实验一:用激光器透过玻璃板射在硬卡纸上,观察现象。

实验二:1、把白纸剪成长等于烧杯的周长,宽等于杯高的长方形,将纸的右半边涂黑,再涂黑的部分竖着刻一条直缝,把纸贴在烧杯的外壁。

2、让手电筒的光通过直缝射入杯内,从缝的对面观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并做下记号。

3、把杯内倒入水,不改变光射入的方向,观察光射入杯壁上的位置是否有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一:光点偏了。

实验二:倒入水后,光点的位置发生偏移。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14、彩虹的秘密

实验名称彩虹的成因
实验材料三棱镜  纸屏 ;水槽  水 平面镜  橡皮泥  纸屏; 喷雾器  水。

实验方案实验一:让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并在三棱镜的对面放一个纸屏,观察现象。

实验二:把一面镜子斜放在水槽中,让镜子反射的阳光投射在纸屏上,观察现象。

实验三:手拿喷雾器背对着太阳喷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一、实验二:在纸屏上出现了彩虹。

实验三:空中出现彩虹。

实验结论实验一、二:三棱镜能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实验三: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阳光照射在小水珠上,这些小水珠把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15、飞旋的陀螺

实验名称玩陀螺
实验材料卡纸 彩笔  火柴棒  剪刀  胶水  彩纸等

实验方案一、做陀螺(两色、三色陀螺的做法仿照教材上的做法)

二、玩陀螺:学生自由玩陀螺并记下自己的发现。

实验现象和结论两种以上的色彩混合以后,会产生一种新的色彩。如: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淡蓝;红色+蓝色=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是不能用其他色光相混产生的。

1、温度计的秘密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带胶塞的玻璃管  锥形瓶  烧杯  冷水  热水  温度计  红墨水  酱油等

实验方案实验一:1、了解温度计的构造,知道温度计里是什么?

2、把温度计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里,观察液面的变化。

实验二:1、做个“温度计”模型。把锥形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把带玻璃管的胶塞放入锥形瓶里,塞紧。在玻璃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

2、将“温度计”模型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

3、再将温度计模型放入冷水中,观察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一:温度计的液柱随着水的温度的高低上升或下降。

实验二:水受热是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0、苹果为什么落地

实验名称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
实验材料细线   小木块    皮球    钩码    火柴    铁架台

实验方案1、根细线拴住一个钩码,吊在铁架台上,用火柴把细线烧断,观察现象。

2、用手托住一个木块,松手观察现象。

3、用手拍皮球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钩码落回地面,木块落回地面,皮球弹起很高后落回地面。
实验结论在地球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1、测量重力

实验名称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实验材料测力计、钩码、各种被测物体
实验方案1、认识测力计。

2、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1)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整到零刻度。力的单位“牛顿”用“N”表示。

(2)每个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量程,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

(3)用右手握住测力计的提环,让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把重物提起,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测量记录

物体

钩码文具盒课本。。。
重力(N)

文档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

3、认识岩石实验名称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稀释)胶头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放大镜水铁板实验方案1、到山脚、河边等地方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的岩石。2、用水冲洗每块岩石,摸摸每块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3、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及结构层理:用锤子敲开岩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结构各有什么特点?是一层层还是一粒粒的?是同种颗粒组成的还是有不同种颗粒组成的?4、观察岩石的硬度:(参考教材P8页的资料卡)观察岩石遇酸的反映: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看是否冒泡?实验现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