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6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9:03
文档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6

模拟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个体的需要在生产管理中表现为对不同目标的追求,其中个体追求“地位、名分、权利、责任、与他人薪水的相对高低”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2.谈到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人们最容易想到精神分析学家C.G.荣格的哪个概念(  )A.初始意象(primordialimages)          B.自我(se
推荐度:
导读模拟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个体的需要在生产管理中表现为对不同目标的追求,其中个体追求“地位、名分、权利、责任、与他人薪水的相对高低”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2.谈到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人们最容易想到精神分析学家C.G.荣格的哪个概念(  )A.初始意象(primordialimages)          B.自我(se
模拟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个体的需要在生产管理中表现为对不同目标的追求,其中个体追求“地位、名分、权利、责任、与他人薪水的相对高低”属于(   )

A. 生理需要     B. 安全的需要     C. 社交需要     D. 尊重需要  

2.谈到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人们最容易想到精神分析学家C.G.荣格的哪个概念(   )

A.初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s)           B.自我(self)

C.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D.阿尼玛斯(animus)

3.“在选择各种行动时,某人会选择他认识到的结果的价值乘以结果实现的概率后得到较大值的那种行动”。这句话是对G.C.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中哪一个命题的解释(   )

A. 理性命题

B. 剥夺——满足命题

C. 攻击——赞同命题

D. 成功命题 

4.以下对模仿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 模仿是对外显行为的模仿  

B. 人们可以模仿他人的内隐心理,例如模仿他人的气质、性格等  

C. 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是主动的   

D. 被模仿者的行为不全都是被动的、无意的

5.社会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s)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类,其中主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   )

A. 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B. 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C. 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D. 表现对他人喜爱、友善

6.某家的父亲很有生活情趣,经常会将一些自己的感受写在及时贴上,分散于家中各处,与妻子儿女分享,这属于(   )

A.单向沟通    B.口头沟通    C.下行沟通    D.Y型沟通 

7.我们经常通过学生是否按时上课、上课时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能否认真即时完成、能否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等行为来预测行为主体对学习的态度,这在菲什拜因和埃杰(S.R.Ascher)于1957~1977年根据他们的研究提出的预测与行为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属于(   )

A. 即时行为准则        B. 态度的特定准则   

C. 单一行为准则        D. 多重行为准则  

8.科学家研究发现,被动物抚养长大的人类诸如狼孩、熊孩等没有自我意识,其根本原因在于(   )

A. 他们存在生理缺陷

B. 他们没有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C. 他们并没有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D. 他们的生理发展不成熟 

9.有关社会化的理论中,属于精神分析学说取向的理论是(   )

A. 科尔伯格(L. Kohlberg)的道德发展论     

B. 埃里克森(E. H. Erikson)的心理发展论     

C. 班杜拉(A.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J. 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10.莫雷诺社会测量法能够发现群体中(   )

A. 最受喜欢的人    B. 最有见解的人    C. 最普通的人   D. 最优秀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1.5分,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共12分)

1.文化的基本特征一般包括(          )

A. 文化是普遍的、共享的

B. 文化具有整体性

C. 文化带有一定的固着性

D. 文化是学而知之、后天习得的

E. 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2.以下群体中,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

A. 大学同乡会

B. 机关的科室

C. 学校的班级

D. 集邮兴趣小组

E. 工厂的班组

3.下列行为中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的有(           )

A. 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

B. 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C. 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

D. 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E. 一个蓄意杀害他人的人,在仓皇中未能将刀子扎在谋害对象的身上

4.下列有关社会认知的观点,正确的有(          )

A. 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B. 从动态上说,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

C.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认知产生的前提条件

D. 社会认知既包括对人的认知,又包括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

E.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情境因素三类

5.下列有关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行为的动机可以在主体无意识状态下起作用

B. 没有目标,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动机

C. 动机的有许多特性,包括强度、活动性、复杂性和外显性等

D.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

E. 在一定条件下,动机可以转化为行为目标,行为目标也可以转化为动机

6.中学期间,个体所经历的入团教育与实践,属于(          )

A. 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B. 道德社会化     C. 政治社会化   

D. 预期社会化                E. 成人期社会化

7.目前一般认为,每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要遵循以下三条伦理原则(         )

A.“风险最小化”原则

B. 被试者自愿原则

C. 对受到重大和永久性伤害的被试予以经济补偿

D. 研究者要进行“风险——获益分析”

E. 可以允许研究者对被试有适当的隐瞒和欺骗

8.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应用社会心理学在美国迅速地发展起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呈现出一些新的研究特点,这些新特点包括(           )

A. 研究瞄准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取向

B. 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应用社会心理学家大都保持价值中立

C. 应用社会心理学家非常重视探索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不太关心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D. 研究的问题广泛,涉及到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

E. 研究方法大都摈弃实验法而采用准实验法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陈述句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请在括号内打√,若认为错误,则请在括号内打×,并且在原题上做出改正(共10题,答对给1.5分,不答不给分也不扣分,答错扣1.5分,共15分)

1.群体规范都是由群体领导人根据该群体的情况制定的。(   )

2.无意识模仿并非是绝对的无意识,而只是意识程度相对低一些。(   )

3.利他行为是指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自损性行为。(   )

4.贝姆自觉理论认为,虽然不排除潜意识的作用,但从总体上而论,态度的形成与变化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理性评价的基础之上。(   )

5.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室朗格(J.S.La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   )

6.阿特金森(J. W. Atkinson)的“期待—价值”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以及诱因价值三因素的积函数。(   )

7.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它是自我意识发动和维持的条件。(   )

8.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它属于个体观念形态。(   )

9.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是以乔治•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为主要标志。(   )

10.Markus等人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两种。(   )

四、填空(每个填空1分,共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依据理论内涵的不同,可将“边际人”划分为两类,一是______,二是______;前者是______的结果,后者是______的产物。

2.当一个群体受到挫折时,往往把他们中间的某一位越轨者推出来作为“替罪羊”来发泄群体的愤怒与不满。被当作“替罪羊”的人一般具有______和______两个特征。

3.个体的态度通常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而是嵌套在一个包含多个其他态度的认知结构中,这种结构有两种方式,即_____、_____。

4.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_____和_____。

五、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2.责任扩散

3.非正式沟通

4.自我评价

六、简答题(每个5分,共15分)

1.简述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请简要介绍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多重三角形原理。

3.何谓“自我表现”,简述自我表现的原因和意义。

七、综合论述题(共21分)

1.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试论述刑事犯罪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降低刑事犯罪率?(10分)

2.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出现过欺骗被试者、让被试者在实验中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以及实验研究中把被试者置于生理和心理压力之下(如不让被试者吃饭、喝水、遭电击或噪音过强)等情形,并因此而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请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必须注意哪些方面的伦理问题。(11分)

文档

社会心理学模拟试卷—6

模拟试卷—6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个体的需要在生产管理中表现为对不同目标的追求,其中个体追求“地位、名分、权利、责任、与他人薪水的相对高低”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2.谈到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人们最容易想到精神分析学家C.G.荣格的哪个概念(  )A.初始意象(primordialimages)          B.自我(se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