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7:33
文档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西北地区》第一课时--高二地理组业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说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2干旱的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2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推荐度:
导读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西北地区》第一课时--高二地理组业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说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2干旱的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2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第二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西北地区》第一课时--高二地理组业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说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1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

2干旱的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协调发展。

重点、难点1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归纳法、读图分析法和分析对比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及知

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

导入

师:展示中国地理地图师:我们从哪些要素学习中国地理概况的。

师:中国是个复员辽阔的国家,各个要素在不同地区是一样的吗?

师: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师:请同学们分析以下所描写的是中国哪个地区的景观。“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北地区。

生: 温故而知新(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

生:西北地区

通过复习已有的知识,唤起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目标导航自主学习

活动

师:学习一个新的区域的第一步是要学习什么?

请同学在学案第1页,在西北地区空白图中标该区域主要的山脉。

另外请一位同学在黑板的空白图将各个山脉标注出来。

生:从学习区域的位置、地形、范围等自然地理特征开始。

生:自主填注山脉:大兴安岭、贺兰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天山、阿尔泰山、阴山等山脉。

通过活动,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用手画一遍更能加深学生对地形区的空间分布。

归纳区域的突出特征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及其地形等自然要素,现在请同学观察一组图片,说明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什么?

师:播放一组西北地区景观风物的图片。

学习边看图片边思考,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干旱”

通过图片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美,同时锻炼学生的观感思维培养

分析干旱的成因

活动: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

师:西北地区的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师:提示从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来分析。

分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什么古人会这么说?

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地形:西北地区地形是以高原、盆地为主,这两种地形外围都有高大山脉,高大的山脉阻挡海洋水汽进入。

深居内陆,山脉阻挡夏季风很难达到西北地区。

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的,是有因果联系的。

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其他各要素的影响

师:西北地区如此干旱,那么对西北地区其他各要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地貌、气候、河流)

教师:投影“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提问:西北地区干旱程度一样吗?那么植被分布受什么影响?如何分布?

 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什么为主?(风力、流水、冰川)

干旱地区:河流的水位特征是怎样的?

分组讨论:将班级学生分为三组。

(地貌组、植被组、水文组)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在干旱的影响下这些要素表现出的特点。

生:植被受降水分布而影响,大于400毫米---森林,400-200毫米 草原,200--50毫米 荒漠草原,50毫米以下 荒漠。由东向西递减。(强调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意义,同时提示它和长城的走向一直)

风力作用强,所以是风蚀、风积地貌为主。

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水文特征:流量少,夏季气温高形成汛期。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分析总结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规律

师:以上我们学习的自然地理特征中,涉及了哪些自然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活动:学生扮演各个要素,让学生用箭头组建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生:8个学生上讲台扮演各个要素并且组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师:学习一个区域不仅仅要掌握区域的自然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抓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要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灵活运用。

进一步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总结归纳知识的体系。

加深对区域地理学习一般方法的认识,懂得如何归纳方法,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的方法。

展示和评价学生的活动师:通过提问等方式来获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锻炼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掌握学习的方法

归纳总结"

师: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怎么影响的。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农业、工业活动、人口分布、交通线路等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剩下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在研究。

自然引出人文地理知识(包括西北地区农业、工业、人口、交通等特点),为下节课内容埋下伏笔。

教学

反思整体教学设计比较有主线,是围绕着西北地区突出特征——“干旱”展开的,往前推成因,往后分析影响。然后得出一个区域地理学习的模式来分析青藏地区。

活动也是紧贴教学内容,符合新课程要求。

不足,在组建要素联系的活动时没有展开,在分析青藏时给学生时间稍短。

"

课堂

练习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①是         ,其西侧的地形区是         。

 

(2)图中实线②是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也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3)长城为什么建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附近。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文档

西北地区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西北地区》第一课时--高二地理组业教学目标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说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及其成因。2干旱的气候特征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原因及其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2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2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