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7:45
文档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尔王庄中心小学李国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教材分析:“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
推荐度:
导读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尔王庄中心小学李国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教材分析:“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尔王庄中心小学 李国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他们知道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加之前面对100以内连加连减的学习,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注意以旧带新,通过类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尝试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设计理念: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尝试计算,掌握计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达标测评设计多层次的练习题,通过闯关的形势,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简便写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1、笔算:90-58-30=       7+59+20=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学生完成后,引导交流,强调运算顺序。

   2、列式计算:

图书室里有8本故事书,借出5本,又买来4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

图书室里有8本故事书,老师又买来6本,借出去7本图书室里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

学生理解题意,列算式,说出运算顺序。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一辆公交车缓缓地进站了。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图意: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

师:你会列式吗?

学生列出算式:67-25+28

尝试计算。(学生试做。)

交流做法。(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做法。)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比较做法,找出简便写法。)

2、尝试练习。

完成28页做一做。

56+34-20=                    78-24+39=

学生完成,交流怎样才能做的又对又快。(加减混合的运算题,在笔算过程中把两个竖式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计算过程中能口算的要口算,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还要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第一关:我的基础最牢。

学生完成,全班交流,强调运算顺序

第二关:我的速度快。

1、56+8-20=                    65-9+40=

2、25+36=(   )-47=(   )+58=(   )-23=(   )+19=(   )

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第三关:我会解决问题。

   停车场上有50辆汽车,开走了13辆,又开进19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多少辆汽车?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第四关:我会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请你根据生活情境编一道加减混合的问题,并解答。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30页练习五,第10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不含括号的)

                        

车上原有67人,          67-25+28=

下去了25人,

又上来28人,            (学生列竖式)

现在?人?

文档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尔王庄中心小学李国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页的例3及做一做。教材分析:“加减混合”是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本内容在教科书第28页,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学生一般都有乘车和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