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挂篮拼装操作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7:39
文档

挂篮拼装操作规程

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菱形挂篮拼装安全操作规程江肇高速公路G1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挂篮拼装操作规程一、编制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未包括挂篮的使用、拆除及静载试验的操作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是针对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进行编制的。本规程包括菱形挂篮主要拼装施工流程中的行走系统拼装、承重系统拼装、提升系统拼装、底篮系统拼装、模板系统拼装施工等。二、准备工作1、布设后锚预埋筋及预留孔图10#块预埋筋布置图因箱梁两外侧腹板为斜腹板,无法采用已有的竖向预应力筋做后锚,在0#块施工前须提前
推荐度:
导读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菱形挂篮拼装安全操作规程江肇高速公路G1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挂篮拼装操作规程一、编制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未包括挂篮的使用、拆除及静载试验的操作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是针对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进行编制的。本规程包括菱形挂篮主要拼装施工流程中的行走系统拼装、承重系统拼装、提升系统拼装、底篮系统拼装、模板系统拼装施工等。二、准备工作1、布设后锚预埋筋及预留孔图10#块预埋筋布置图因箱梁两外侧腹板为斜腹板,无法采用已有的竖向预应力筋做后锚,在0#块施工前须提前
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菱形挂篮拼装

 

安全操作规程

江肇高速公路G1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0九年十二月

挂篮拼装操作规程

一、编制说明

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未包括挂篮的使用、拆除及静载试验的操作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是针对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进行编制的。

本规程包括菱形挂篮主要拼装施工流程中的行走系统拼装、承重系统拼装、提升系统拼装、底篮系统拼装、模板系统拼装施工等。

二、准备工作

1、布设后锚预埋筋及预留孔

                         图1  0#块预埋筋布置图

因箱梁两外侧腹板为斜腹板,无法采用已有的竖向预应力筋做后锚,在0#块施工前须提前按挂篮设计图纸做好预埋,布置好各锚固槽钢和预留孔。

2、桥面清理

0#块施工完毕并完成纵横向、及竖向预应力张拉压浆后清理桥面,主要清理施工过程时桥面所堆放的材料及机具,将桥面杂物全部清理干净,清理竖向预应力钢筋张拉槽口内的残余砼,保证预应力钢筋外露。

3、材料清点

为使施工工序衔接紧凑,在主桥0#块施工的同时,根据材料数量表清点材料,材料清点由施工段长监督实施。

4、材料的转运

挂篮制作完成后构件均存放在指定桥位场地处,转运材料分批次进行。首先将承重系统及行走系统的材料利用平板车、工程船及塔吊装运至0#块墩顶处。然后将底篮材料装运至桥墩旁上。最后利用平板车装运模板系统及其他系统材料。

工作流程:挂篮拼装前的准备工作由工班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施工技术员负责过程监督;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施工技术员负责复检;经检查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工段负责人,经施工段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始拼装工作。

三、挂篮拼装

1、行走系统拼装

(1)、行走系统拼装准备工作

A、轨道拼装前先由机务组织检查塔吊各项性能状态是否完好,塔吊固定是否完好。

B、检查箱梁顶面是否有杂物,若有则应先全部清理。

C、检查张拉千斤顶是否标定。

D、液压泵站电源、线路有无故障,检查是否配齐、是否完好。

E、由测量组放样定出轨道中心位置及标高,每条轨道放样不少于3个点,同时将轨道中心线位置画线示意。

F、检查吊装用钢丝绳是否完好,卡环是否满足要求。

G、检查需要安装的行走系统各部件材料是否齐全且是否转运到位。

工作流程:行走系统拼装准备工作由工班、机务及测量组按照操作规程规定完成,施工技术员负责过程监督;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施工技术员负责复检;经检查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工段负责人,经施工段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始拼装工作。

(2)、轨道安装

A、按照中线位置铺设枕木。

轨道枕木采用20cm×20cm×80cm规格,间距设计为80cm,在挂篮的前支点处(离已浇砼前端60cm处)轨道下铺设钢枕。轨道枕木位置按照设计间距铺设(轨道中心线的位置见下图),在与竖向预应力钢筋相冲突的位置适当调整枕木的位置,保证竖向预应力钢筋外露。在钢枕位置铺设钢枕前,先用沙浆将该位置调水平,然后铺设钢枕。轨道枕木铺设完成后采用水平尺统一调整枕木的标高,局部高度不够的地方采用2cm厚及5cm厚木板调平,高度小于2cm的采用相应厚度的钢板调平,保证同一条轨道的枕木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注意所有调整木板面上必须放一块钢板。并复核枕木中心线位置应与轨道中线位置对中。 图2 承重系统在0#块的横断面布置图

B、安装轨道

利用塔吊将轨道起吊安装到已经铺设好的枕木上(轨道前端悬臂3m),轨道安放到位后不能马上将塔吊松开,先在轨道末端(桥面上部分)加设3条竖向锚固。锚固采用精扎螺纹钢与扁担梁,将轨道与竖向预应力钢筋锚固在一起,此处锚固采用手动10t千斤顶打紧,在打紧的过程中调整轨道的中线位置,保证轨道中线位置与测量放样位置对准,同时调整轨道标高,保证轨道面水平,轨道水平调整采用在轨道与枕木间塞填钢板的形式。待轨道调整完成后,按图纸要求装扁担转换锚固装置,拉紧竖向锚固钢筋后将塔吊松开,然后在轨道其它部分加2条精轧螺纹钢锚固,如下示意图。

 图3  轨道安装布置图

铺设完成一条轨道后按照同样的方法铺设其它几条轨道,铺设过程中采用水平仪统一调整轨道的标高,并采用交叉拉线控制两条轨道之间的间距,保证轨道纵向平行,一条轨道交叉拉线控制处数不少于3处。

(3)、反扣装置安装

箱梁在横向分四条轨道,在纵向又各分为两条轨道,即同一主墩共有轨道。待轨道安装完成后将反扣装置按图纸要求安装在轨道后端离轨道末端3m的位置,并利用木楔将其与轨道塞紧,保证反扣装置不转动。

注意:塔吊的操作必须遵守起重安全操作规程,塔吊起重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

工作流程:行走系统的安装必须由施工工段长同意后实施,安装工作由工班及测量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任何操作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员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

2、承重系统拼装

(1)、准备工作

A、检查桥面有无杂物,确保桥面施工场地整洁。

B、轨道拼装前先由机务组织检查塔吊各项性能状态是否完好,塔吊是否完好。

C、检查箱梁顶面是否有杂物,若有则应先全部清理。

D、检查吊装用钢丝绳是否完好,卡环是否满足要求。

E、手拉葫芦的检查。

F、螺旋千斤顶的检查。

工作流程:准备工作由工班、机务及测量组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施工技术员负责过程监督;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施工技术员负责复检;经检查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工段负责人,经施工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始拼装工作。

(2)、主桁的安装

主桁的安装按照由远及近的原则,先安装距离塔吊最远处的那片菱形主桁。最远处的菱形主桁距离塔吊中心约26米,重量达到8吨。塔吊无法整体起吊,须把桁架解体安装。

A、在已锚固好的轨道上,两端距离已浇箱梁端头0.6m和6.48m处共设置2处枕木垫块支点,高度约为44cm,宽度为40cm。并将枕木与轨道用骑马螺丝固定。

B、利用塔吊将主桁的后三角(重5.5吨,塔吊在此位置可起吊。如下图)安装于轨道之上。在安装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主桁与轨道中心线重合,通过塔吊来调节主桁的位置。待主桁定位无误之后即加四道后锚钢筋。后锚钢筋为已预埋好的竖向φ32精扎螺纹钢。现场施工员一定要检查后锚钢筋是否锚固到位,待锚固钢筋锚固之后才可松塔吊,再将桁架的前三角起吊,待与后三角对好位置后穿好连接销进行固定。

注意:主桁安装过程中始终须采用风缆绳固定,确保安装时的稳定性。

 图4 主桁安装布置图

(3)、第二、三、四片主桁

第二、三、四片主桁的安装采用整体起吊的安装方法,其操作方法及要求同第一片主桁的安装一样。重量约为8吨,采用整体起吊,一次就位。注意:在安装过程中注意要确保主桁与轨道的对中。

(4)、主桁横联的安装

主桁安装完成之后,利用塔吊将主桁横联吊至第一片主桁前段和第二片主桁前段之间,将横联螺丝孔与主桁前段的螺丝孔对中,然后用螺丝机把全部螺丝上紧。然后将第二片和第三片及第四片之间的横联按照同样的方法安装。注意: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作业应遵守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5)、两主桁间后上横梁的安装

利用塔吊将后上横梁中间段吊至两片起步主桁之间,并通过塔吊来调节其水平位置和高度的调节,使后上横梁中间段与主桁上的连接板螺丝孔对准,并利用螺丝机将连接螺丝安装上。

(6)、后上横梁悬臂段的安装

用塔吊使后上横梁(左侧)的螺栓孔位与后支点处横梁连接板上的螺丝孔对接好,然后用螺丝机将螺丝全部上紧。后上横梁(左侧)安装完之后,即安装后上横梁(右侧),其安装方法和操作规程与后上横梁(左侧)相同。

(7)、前上横梁的安装

A、 准备工作

在吊装前上横梁前,首先在前上横梁上焊接安全过道,在前上横梁的内侧工字钢下端翼板的上方,间隔90cm焊接长为50cm的[12.6槽钢,并每间隔2条槽钢利用一条短槽钢将其焊接于工字钢的腹板上。护栏钢筋为6分镀锌水管,护栏高120cm,高度方向设两道栏杆,竖向钢筋间距为90cm。

B、 安装前上横梁

利用塔吊将前上横梁中间段吊上主桁前节点板上安装,注意前上横梁的调平及螺栓孔的对位,待连接板的螺栓孔与前节点板上螺栓孔对好位后,上紧螺栓。同样方法将悬臂段的前上横梁装上 。

(8)、前后上横梁间的横联安装

同(4)点安装方法,按图纸布置要求将6片横联依次吊装,使前后横梁形成一框架。

工作流程:承重系统安装操作必须在准备工作完成且经检查合格且同意后方可实施。安装工作由工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及过程监督,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员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个步骤的实施。安装完成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施工工段负责人复检,然后由施工工段负责人报总工,由项目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3、提升系统安装

此处提升系统的安装只包括部分安装,其余部分在底篮系统及模板系统安装过程中安装。此处要安装的提升系统构件包括:前主吊带、后吊杆及其相应的扁担梁等。

(1)、提升系统安装准备工作

A、安装前先由机务组织检查塔吊各项性能状态是否完好,塔吊固定是否完好。

B、检查吊装用钢丝绳是否完好,卡环是否满足要求。

C、检查安装用麻绳是否完好。

D、桥面清理,保证箱梁顶无无关的杂物。

E、检查需要安装的提升系统各部件材料是否齐全且是否转运到位。

F、检查安装用手拉葫芦是否完好。

工作流程:提升系统拼装准备工作由工班、机务按照操作规程规定完成,施工技术员负责过程监督;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施工技术员负责复检;经检查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工段负责人,经施工段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开始安装工作。

(2)、提升系统安装

A、前主吊带的安装

 图5 前吊带布置图

此处先安装最外侧的两条前主吊带。吊带长14.34m,重约700kg。先将前主吊带在平台上连接好,并将吊带与吊带接头之间的连接销上好,插上保险销。然后在吊带顶端下来第八个销孔中绑一条长为40m的麻绳,在吊带顶端下来第十个销孔中穿上起吊用钢丝绳。利用塔吊起吊吊带,并人工牵引住麻绳,将吊带吊到前上横梁吊带安装位置下,通过人工牵引钢丝绳将吊带从上横梁吊带下扁担梁的吊带孔中穿过,在吊带顶端下来第三个销孔中穿入一条吊带销子,并上好保险销。然后在吊带的顶端套入吊带扁担梁,在扁担梁上方安装一条吊带销支撑在吊带扁担梁上面,并上好保险销。将扁担梁利用千斤顶顶高,使吊带伸高,直到方便拆除吊装钢丝绳及麻绳为止。注意在前上横梁上操作的人员必须绑好安全带,遵守高空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B、后吊带的安装

后上横梁安装后,在后上横梁的左右段上用6分镀锌水管焊接一个安全护栏,护栏高度为1.2m。同安装前吊带的方法将后吊带从后上横梁下端伸入,达到高度后固定。利用千斤顶将吊杆顶高,直至方便拆除起吊钢丝绳为止。

注意:1.起吊前检查钢丝绳是否与吊带锁紧,防止吊带在起吊的过程中脱落。

2.在后上横梁上操作的人员必须绑好安全带。

工作流程:提升系统拼装工作由工班按照操作规程规定完成,施工技术员负责过程监督;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施工技术员负责复检;经检查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工段负责人检查。

4、底篮系统的拼装

底篮系统的安装采用整体吊装提升的模式。底篮系统在平驳船上拼装好之后整体吊装。

平驳船采用公司自有的80吨浮吊,该平驳船长37.5米、宽17.5米,承载能力为800吨。

图6 800T平驳船

图7 底篮在船上的布置图

(1)、准备工作

A、检查船上是否有杂物,若有则清理。

B、检查提升系统中的吊带和吊杆是否安装好。

C、卷扬机的检查:包括电路的检查,钢丝绳的检查,动滑轮的检查和制动刹车灵活度的检验。

D、检查桥面预埋拉环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E、底篮系统材料的清点。

F、测量放样出前下横梁和后下横梁的安装中心线位置。

(2)、后下横梁的拼装

A、安装准备

在后下横梁的安装中心线位置(距离船边1.5m),距离船两端头5m及梁中间位置(如图8),利用贝雷片搭设三个安装平台。一个平台两片贝雷,两贝雷平台间距90cm,用花窗连接,并用8#槽钢将贝雷片卡焊于平驳船上。因两端为桁架式,支撑高度不一样(相差337mm),则中间平台在贝雷上还需加一36工字钢来放平,两端平台用钢板调平。36工字钢两边用8#槽钢做好支撑,防止侧翻。

 图8 后下横梁拼装图

B、后下横梁的拼装

利用浮吊将后下横梁吊装到已放出的中心线位置,并与中心线位置对正。利用8#槽钢将后下横梁卡焊与贝雷片上。然后在后下横梁两端距离梁端头3m的位置及各贝雷之间中心位置,利用枕木和木尖垫于后下横梁下方,防止下挠并使其稳固。

(3)、前下横梁的拼装

A、安装准备

在前下横梁的安装中心线位置,距离前下横梁端头8m的位置,利用贝雷片搭设两个安装平台。一端两片贝雷片,贝雷间距90cm,两端头用花窗连接。并用8#槽钢将贝雷片卡焊于平板船上。平台在贝雷上还需加一1.2m长36工字钢来放平,使底篮趋于水平。36工字钢两边用8#槽钢做好支撑,防止侧翻。

B、前下横梁的拼装

利用浮吊将前下横梁吊装到已放中心线位置,并与中心线位置对正。利用8#槽钢将后下横梁卡焊与贝雷片上。然后在前下横梁两端距离梁端头3m的位置及两贝雷之间中心位置,利用枕木和木尖垫于前下横梁下方,防止下挠并使其稳固。

 图9 前下横梁拼装图

(4)吊带铰座、吊杆铰座安装

A、安装准备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在后下横梁和前下横梁上用不同的标记分别标志出吊带耳座、吊杆耳座的位置。

B、耳座安装

耳座安装应分类安装,避免安装混淆。安装时将底座上的螺丝孔和横梁上的螺丝孔对中之后,用螺丝机将全部螺丝上紧。

(5)、纵梁的安装

首先安装腹板下纵梁,再安装底板下纵梁。利用浮吊将纵梁用钢丝绳八字形绑扎吊至前后横梁相应位置上,使纵梁和横梁的螺栓孔对中,然后拧紧螺栓。

注意:安装过程中避免对前、后下横梁及耳座的碰撞。

(6)、安全过道的安装

利用浮吊将安全过道起吊缓慢放到相应的位置,将螺栓孔对中,如果无法对中用手拉葫芦调节。对中后上紧螺栓。

注意:安装过程中避免对前、后下横梁及耳座的碰撞。

图10 底篮拼装图

(7)、底模拼装

 根据底模设计图按要求在底篮上拼装模板,每块模板与底篮点焊固定,各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

(8)、底篮的整体吊装

A、吊装考虑

底篮加模板总重约46T,吊装采用卷扬机起吊,共6个吊点,其中后下横梁2个吊点,分别布置在梁的端头,前下横梁2个吊点,分别布置在两端距离梁中心7.27m的位置。另两个分别布置在导梁位置纵梁上,距离后横梁1m的位置,布置吊点的两条纵梁要焊接加固。具体如图11。各吊点位置有模板挡住的地方应钻孔,底篮安装到位后再补焊回来。

结合现场设备实际情况,拟采用6台5T卷扬机,为保证底篮的平稳起吊,每个卷扬机挂设2个三轮滑轮组,采用6倍率钢丝绳悬挂,以降低起吊的速度,不会因惯性过大而产生较大晃动。吊装时采用φ32的钢丝绳绑扎,卷扬机的钢丝绳采用φ21.5的钢丝绳。把吊点全部分布在箱梁外,避免在箱梁上开预留孔,起吊可控性好,操作方便 。

查得5T卷扬机性能状况如下表:

型号JJM5额定拉力5000kg
平均绳速9.9米/分钟

卷筒规格300*870
钢丝绳直径21.5mm重量1500kg
容绳量300m电机功率11kw
编号出厂日期
从表中数据可知,绳速为9.9米/分钟,则起吊提升速度约为9.9/6=1.65米/分钟。提升速度在可控状态。

起吊前组织相关人员对起吊设备,已安装挂篮部分及底篮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起吊。

图11 底篮起吊吊点布置图

图12吊点受力图

图13吊点挠度图

从计算可知,后下横梁端头位置的吊点受力较小,为21.6KN,前下横梁两吊点次之,为73.9KN,导梁上的两吊点受力最大,达到129KN。挠度较小,最大为21mm。

B、底篮吊装

6台卷扬机按编号设置,后下横梁两端卷扬机为1、2号,在纵梁上的为3、4号,前下横梁上两台为5、6号。起吊前指定6人负责6台卷扬机的操作,另设置一专职指挥员。卷扬机的操作要听从指挥,统一同步起吊。

利用卷扬机将底篮缓缓吊起,在吊起之前,应用麻袋将各个吊点包裹起,减少横梁对钢丝绳的磨损。注意:在起吊过程中禁止作业人员站在底篮的下方去,起吊前按照附表5、6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在起吊过程中按照人员岗位表中表2要求派人值班。

C、底篮的锚固

待底篮提升接近吊杆和吊带时,即停止继续提升。作业人员从已浇箱梁上通过爬梯下至后下横梁上和前下横梁的各个吊点处。然后将各个吊带和吊杆穿过底篮上的吊杆和吊带的底座上。如果吊杆位置不能对中,应利用手拉葫芦来调节吊杆和吊带的位置,使其对中,然后插入连接销和上保险销。

注意:作业人员应挂好安全带,必须遵守高空作业管理规定。

图14  后下横梁及导梁位置吊点布置图

图15  侧面图

 图16前下横梁吊点布置图

后下横梁端头的吊点,上支点设置在后上横梁端头,先利用25工字钢骑在横梁上,再把上支点固定在工字钢上绑紧。导梁位置吊点,其上支点采用2条25工字钢悬臂伸出已浇注的箱梁边缘1m,在离边缘40cm的位置放一25工字钢骑在两条悬臂工字钢上做起吊的支点。前下横梁两吊点的上支点设置在前上横梁上。采用φ32钢丝绳绑紧固定。

(9)、提升系统剩余吊杆和吊带的安装

底篮固定好之后,将未安装的吊带和吊杆全部安装。安装时要调整吊带和吊杆的位置与耳座上销孔的位置对中,然后插入连接销和上保险销。

工作流程:底篮安装工作由工班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及过程监督,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员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个步骤的实施。底篮起吊前由项目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实施起吊。安装完成后先由工班自检,然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施工工段负责人复检,然后由施工工段负责人报总工,由项目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操作。

5、模板系统安装

(1)、模板系统安装准备工作

A、模板系统安装前先由机务组织检查塔吊各项性能状态是否完好,塔吊固定是否完好。

B、检查吊装用钢丝绳是否完好,卡环是否满足要求。

C、再一次检查挂篮锚固是否满足要求。

D、检查螺丝机是否完好,线路是否畅通。

E、检查安装用手拉葫芦是否完好。

F、检查需要安装的模板系统各部件材料是否齐全且是否转运到位。

G、卷扬机安装前先检查卷扬机的线路有无故障、检查卷扬机马达等电气设备是否完好。

H、检查卷扬机刹车能否正常工作。

I、检查卷扬机钢丝绳、卡环等是否完好。

J、检查卷扬机所用滑轮组的滑轮是否满足要求。

K、检查卷扬机底座是否固定。

工作流程:模板系统安装前的准备工作由工班、机务按照操作规程规定完成,施工技术员负责过程监督;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工班进行自检,施工技术员负责复检;经检查合格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工段负责人,经施工段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开始下一工序施工。

(2)、高边外侧模板骨架安装

外侧模板桁架采取单片安装的方式(每片重955kg),每侧共6片,装完后在每片桁架与桁架之间加不少于四道用φ20圆钢或角钢焊接的定位卡,使之固定。然后在底模上采用焊接φ25的粗钢筋的方式将外侧模板固定,焊接道数不少于5道,同时在安全过道处将外侧模板桁架支撑在安全过道上。

(3)、翼板处吊挂梁安装

先在后浇段翼板预留孔位置穿入吊杆,上端装好扁担梁并上紧螺母。同时在前上横最外端位置穿好吊带。将吊挂梁在中间用φ21.5长8m的钢丝绳八字形绑扎,用于塔吊起吊。塔吊吊起吊挂梁从外侧模桁架前端穿入,然后转换吊点将吊挂梁往后缓慢移动到安装位置后,后端上紧吊杆, 前端插好吊带连接销。

安装翼板模板及外模,将外模桁架与翼板模板及外侧模板焊接在一起,并在每片外模桁架与侧模之间加不少于四道用φ20圆钢或角钢焊接的定位卡,将外模骨架与模板之间固定,同时在外模桁架与翼板模板之间加设不少于两道利用φ20圆钢或角钢制作的定位卡,将外模骨架与翼板模板固定。

(4)、顶模托架安装

顶模托架采用钢管支架搭设,搭设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5)、顶板模板安装

顶模板托架固定后可开始安装内顶模板。内顶模的安装从中间往两侧装,在模板上开两个吊装孔,穿好钢丝绳后利用塔吊进行安装,注意将模板安装到模板端头离托架0.2m的位置。将模板与托架电焊住,安装两侧的模板时候注意将该模板与中间模板之间的螺栓必须全部上紧。

(6)、内侧模板安装

完成底腹钢筋绑扎及预应力管道施工且通过验收后,通过测量组配合调整内顶模板,调好后可开始安装内侧模板。

内侧模板首先在箱梁内组拼好,并将模板骨架焊接在模板上。待其它工作做完后安装内侧模板。内侧模板采用散拼方式,用钢管支架支撑,待内侧模板与内顶模板之间的螺栓全部上紧后,按照设计要求将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的对拉螺栓安装到位,同时将中间腹板内模之间的对拉螺杆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位。待检查验收合格就可开始绑扎顶板钢筋,及预应力波纹管施工,经验收合格后开始砼的浇注工作。

工作流程:模板系统的安装操作由工班及测量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及过程监督,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必须经过现场施工技术员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个步骤的实施。安装完成后由施工技术员上报施工工段负责人复检,然后由施工工段负责人报总工,由项目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验收。

四、附表

挂篮在0#预埋件检查记录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边腹板后锚精扎螺纹钢预埋是否满足要求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1cm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2轨道锚筋预埋是否满足要求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1cm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3卷扬机预埋[10槽钢是否满足要求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2cm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4底篮提升悬臂梁预埋[20槽钢是否满足要求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2cm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5翼板端部吊杆预留孔2个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1cm 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6翼板根部吊带预留孔2个

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1cm 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7导梁滑轮箱吊杆预留孔6个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1cm 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8底板吊带预留孔6个与图纸位置误差控制在1cm 以内

卷尺检查及目测
检查:                                                       复检:日期: 
表1:挂篮在0#预埋件检查记录表

表2:挂篮行走系统安装检查表

挂篮行走系统检查记录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支点处钢枕是否满足要求钢枕垫水平、底部垫密实水平尺检查及目测 
2轨道是否全部垫在枕木上轨道枕木与轨道垫紧铁锤敲击 
3轨道中心线是否满足要求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吻合测量组复核 
4轨道是否水平轨道顶面水平水平尺复核 
5轨道锚固是否满足要求锚固位置准确、数量符合要求、锚固力满足要求目测及检查锚固施工记录 
6三条轨道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轨道标高保证挂篮安装水平为准测量组复核 
7轨道枕木是否稳固多层枕木间固定稳固敲击检查 
8油泵、油缸是否正常运转能正常运转试机
检查:                                                       复检:日期: 
表3:承重系统检查表

挂篮称重系统检查记录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全面检查行走系统各构件满足表2要求

见表2

 
2主桁与轨道中心线是否对中主桁与轨道中心线重合测量组复核 
3三片桁架横向是否重合三片桁架各构建横桥向在同一直线上最外两片拉线检查 
4后锚锚固是否满足要求后锚位置准确、数量符合要求、锚固张拉力满足要求目测及检查锚固施工记录 
5起步主桁与主桁前段之间的螺栓连接是否满足要求螺栓数量满足要求、螺栓预紧力满足要求目测及测力扳手检测 
6后上横梁与主桁前段之间的连接螺栓是否满足要求螺栓数量满足要求、螺栓预紧力满足要求目测及测力扳手检测 
7前上横梁与主桁前段之间是否支撑密实支撑密实目测、敲击
8前上横梁是否与主桁前段之间焊接撑杆已焊接目测
9主桁前段上焊接的安全护栏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规范要求目测
10前上横梁上焊接的安全护栏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规范要求目测
11塔柱与轨道之间有无安装滑块已安装目测
检查:                                                       复检:日期: 
表4:提升系统检查表

挂篮提升系统检查记录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全面检查承重系统各构件满足表3要求

见表3

 
2检查各连接销是否完好连接销完好目测 
3检查吊杆及螺母是否完好吊杆螺纹及螺母未损伤,吊杆未变形目测 
4检查吊带是否完好吊带未损伤,未变形目测
5检查吊带接头是否安装好连接销穿好,保险销上好目测 
6检查吊杆上螺母是否满要求螺母数量符合设计数量,螺母支撑牢固目测 
7检查吊带上销子是否满足要求吊带销子数量满足设计要求,支撑稳固,保险销上好目测 
检查:                                                       复检:日期: 
表5:底篮系统提升准备工作检查表

挂篮底篮系统提升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全面检查承重系统各构件满足表3要求

见表3

 
2全面检查提升系统各构件满足表4要求

见表4

 
3检查箱梁顶面是否有杂物桥面无杂物目测 
4检查卷扬机底座是否满足要求卷扬机底座与预埋件焊接牢固目测及敲击 
5检查卷扬机线路有无故障、卷扬机马达等电气设备是否完好线路无故障、马达等电气设备能正常运转电工班检查 
6检查卷扬机所用钢丝绳及滑轮组钢丝绳、滑轮组完好机修班检查 
7检查卷扬机刹车能否正常工作卷扬机刹车正常工作机修班检查 
8检查手拉葫芦能否正常工作能够正常工作试用
9塔吊各项性能是否完好性能良好机修检查
10吊装用钢丝绳、卡环是否完好性能良好机修检查
11检查安装用麻绳是否满足要求能满足要求试拉
12箱梁预埋环是否满足要求能满足要求试拉
13检查钢丝绳是否保护好用麻袋垫好目测
14检查吊点位置是否正确位置正确拉尺测量
15平板船是否锚固已锚机务检查
16是否按当地航道要求设置警示标志已设置安全检查
17检查吊杆预留孔位置是否正确位置准确卷尺
检查:                                                       复检:日期: 
表6:底篮系统检查表

底 篮 系 统 检 查 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修补栏处有无铺木板、木板有无固定能满足规范要求目测
2安全过道能否满足要求能满足规范要求目测
3横梁上的耳座的规格和位置是否和设计相同和设计相同目测
4横梁上的耳座螺栓是否上紧螺丝全部上紧扳手
5纵梁与底座的连接销是否上紧,是否上保险销全部上紧,并全部上保险销目测
6安全过道与底座的连接销是否上紧,是否上保险销全部上紧,并全部上保险销目测
7底模的螺栓是否全部上紧螺丝全部上紧扳手
8底模是否固定固定目测
9底模有无调平已调平水平尺
表7:模板系统检查表

挂篮模板系统检查记录表
序号检查内容规定值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吊杆与承重梁前端之间螺母是否安装紧固紧固且装好保险卡目测 
2吊杆与翼板承重梁滑动箍之间螺母是否安装紧固紧固且装好保险卡目测 
3吊杆与顶板承重梁滚动箍之间螺母是否安装紧固紧固且装好保险卡目测 
4承重梁后端是否加有限位卡已焊有目测
5检查吊杆上螺母是否满要求螺母数量符合设计数量,螺母支撑牢固目测 
6外模桁架与模板之间连接是否牢固连接紧固敲击 
7外模有无变形无变形目测 
8内模有无变形无变形目测
9模板之间螺母是否全部上紧全部上紧扳手检测
10对拉螺杆有无按照设计要求间距布置满足要求卷尺检测
11对拉螺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满足要求卡尺检测
检查:                                                       复检:日期: 
五、挂篮安装人员安排

本人员是挂篮安装时人员安排以及根据此操作相应的岗位职责。

挂篮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定人定岗制度。

挂篮操作人员安排(一只挂篮) 
操作项目技术管理人员(个)工班人员(个)
挂篮五大系统安装219
底篮系统提升616
该表中为最少人员配置,当实际施工人数超过该规定人数时,可让相同工种人员在同一行中签名。

表1、挂篮五大系统安装岗位安排(一只挂篮)

工作位置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主墩上指挥负责指挥、控制各系统安装按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主墩上工班长负责指挥、控制本班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主墩上测量组负责挂篮的轨道放样及定位控制、主桁定位控制、主桁中心线控制、模板调整等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主墩上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安装操作人员负责各大系统的各构件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挂篮上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木工负责模板系统中的模板安装、调整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注:每个系统一张表签名。

表2、底篮提升安装岗位安排

工作位置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主墩上总指挥现场领导负责底篮提升操作的各项协调工作。
指挥一工段长负责主墩上指挥、控制底篮系统提升时按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安全员专职安全员负责底篮提升过程中的安全值班。
机务负责提升所用机械设备各项性能检查及值班。
电工负责提升所用机械设备电气性能检查及值班。
平板船指挥二施工技术员负责平板船上指挥、控制底篮系统提升时按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主墩上工班长负责指挥、控制本班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各项操作。
 主墩上操作人员负责卷扬机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卷扬机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起吊钢丝绳、滑轮组等吊具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起吊钢丝绳、滑轮组等吊具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起吊钢丝绳、滑轮组等吊具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起吊钢丝绳、滑轮组等吊具安装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平板船上操作人员负责底篮吊具安装操作规程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底篮吊具安装操作规程操作。
主墩上观察员负责上水底篮提升过程中钢丝绳、滑轮组等吊具的观察工作。
观察员负责上水底篮提升过程中钢丝绳、滑轮组等吊具的观察工作。
平板船上观察员负责底篮提升过程中钢丝绳、卡环等吊具的观察工作。
观察员负责底篮提升过程中钢丝绳、卡环等吊具的观察工作。

文档

挂篮拼装操作规程

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菱形挂篮拼装安全操作规程江肇高速公路G1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挂篮拼装操作规程一、编制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未包括挂篮的使用、拆除及静载试验的操作说明,本《挂篮拼装操作规程》是针对江肇高速西江特大桥进行编制的。本规程包括菱形挂篮主要拼装施工流程中的行走系统拼装、承重系统拼装、提升系统拼装、底篮系统拼装、模板系统拼装施工等。二、准备工作1、布设后锚预埋筋及预留孔图10#块预埋筋布置图因箱梁两外侧腹板为斜腹板,无法采用已有的竖向预应力筋做后锚,在0#块施工前须提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