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安全风险的分级
1、安全风险的定义
安全风险是指某一或某些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其将造成后果的综合。
2、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
通过识别生产经营 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为达到以上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被称为安全风险管理。
3、安全风险的分级
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排查结果,预判初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根据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将其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安全风险分级表
| 序号 | 风险因素 | 可导致 事故 | 风险级别 |
| 1 | 基槽开挖深度超过5m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 坍塌 | A |
| 2 |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 坍塌 | A |
| 3 |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 | 坍塌 | A |
| 4 | 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 坍塌 | A |
| 5 |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 物体打击 坍塌 | A |
| 6 |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 坍塌 | A |
| 7 | 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A |
| 8 | 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A |
| 9 | 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A |
| 10 | 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 爆炸 | A |
| 11 | 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 爆炸,中毒 | A |
| 12 |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 物体打击 | A |
| 13 | 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 A | |
| 14 | 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 高处坠落 | A |
| 15 | 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 坍塌,高处坠落 | A |
| 16 | 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 高处坠落 | A |
| 17 | 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 A | |
| 18 |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 A | |
| 19 | 疫情传染 | 人身伤害 | A |
| 20 | 施工现场临近的高压线路 | 触电伤害 | A |
| 21 |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 坍塌 | B |
| 22 |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 坍塌 | B |
| 23 |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 坍塌 | B |
| 24 | 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2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 坍塌 | B |
| 25 | 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 坍塌 | B |
| 26 |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 物体打击 | B |
| 27 |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 物体打击 | B |
| 28 | 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 物体打击 | B |
| 29 | 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B |
| 30 | 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B |
| 31 |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B |
| 32 | 吊篮、施工电梯。
| 高处坠落 | B |
| 33 | 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 高处坠落 | B |
| 34 | 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 坍塌 | B |
| 35 | 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 高处坠落 | B |
| 36 | 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 高处坠落 | B |
| 37 | 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 中毒 | B |
| 38 | 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 中毒 | B |
| 39 | 预应力工程。
| 物体打击 | B |
| 40 |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 B | |
| 41 | 降水、排水 | 坍塌 | B |
| 42 | 人工挖孔 | 坍塌或窒息 | B |
| 43 | 孔内振捣混凝土 | 坍塌或窒息 | B |
| 44 | 上料来往车辆的行驶 | 车辆伤害 | C |
| 45 | 电焊、气焊作业过程的高温材料容易伤人 | 灼伤 | C |
| 46 | 工件翻倒、物料掉落 | 物体打击 | C |
| 47 | 液化气的使用/储存 | 火灾、爆炸 | C |
| 48 | 防水材料的施工产生有毒物质 | 中毒 | C |
| 49 | 电焊作业 | 触电、火灾 | C |
| 50 | 电气割焊过程中金属物、焊渣飞溅 | 灼伤 | C |
| 51 | 机械设备的缺陷 | 触电、机械伤害 | C |
| 52 | 沥青面层铺装高温沥青混凝土倾洒 | 烫伤 | C |
| 53 | 重体力劳动时间过长影响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 职业病 | C |
| 54 | 油漆作业 | 火灾、爆炸 | C |
| 55 | 夜间连续作业 | 各种事故 | C |
| 56 | 管线吊装作业 | 物体打击 | C |
| 57 | 搅拌机作业过程中的噪音 | 职业病 | D |
| 58 | 插入式振动器作业过程的噪音 | 职业病 | D |
| 59 | 输送泵作业时的噪音 | 职业病 | D |
| 60 | 振动棒的使用 | 职业病 | D |
| 61 | 平板振动器的使用 | 职业病 | D |
| 62 | 泵车运转过程的振动 | 职业病 | D |
| 62 | 垂直运输设备及塔吊在吊送混凝土过程对人员和物的伤害 | 起重伤害 | D |
| 63 | 冲击钻使用发出的噪音 | 职业病 | D |
| 切割机在使用时发出的噪音 | 职业病 | D | |
| 65 | 中暑 | D | |
| 66 | 沥青面层铺装高温沥青混凝土倾洒 | 烫伤 | D |
1、项目风险的汇总
各项目部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本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进行分级,编制《项目风险汇总表》(见附件一)。
2、对各级风险进行检查存档
各级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制定好的不同级别的风险进行检查、监控,对于A级B级风险要进行跟踪检查管理。A级风险项目部每周至少检查两次,公司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集团公司每月至少检查两次;B级风险项目部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公司每两周至少检查一次,集团公司进行不定期抽查;C级风险由项目部自行组织检查,公司不定期抽查;D级风险由项目部不定期抽查。每次检查都要留有记录,存在重大隐患的要开具隐患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按《管理制度汇编》进行处罚。检查记录存档备查。(各级检查记录表见附件二)
3、风险控制建档立卡
对于D级风险由项目部自行控制;C级以上风险上报所属公司,要求所属公司进行管控,项目部、公司保留记录备查;B级以上风险上报集团公司施工安全部,由集团公司负责管控,项目部、公司、集团公司保留记录备查;A级、B级风险项目部需在施工现场相应位置做标示。
4、奖惩方法
自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风险控制到位,各项资料齐全,各项制度落实到位,现场布置合理,无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不超过1起,奖励1万元;
未在开工前编制并上报《项目风险汇总表》的罚款3000元;
未建档立卡的罚款1000元;
未按要求进行监控的罚款1000元;
未按要求上报过程监控材料的罚款1000元
附件一:《项目风险汇总表》
项目风险汇总表
项目名称:
| 风险等级 | 施工阶段 | 风险位置 | 风险描述 | 控制措施 |
| A | ||||
| A | ||||
| …… | ||||
| B | ||||
| B | ||||
| …… | ||||
| C | ||||
| C | ||||
| …… | ||||
| D | ||||
| D | ||||
| …… |
附件二:各级检查记录表
A(B、C)级风险跟踪检查记录表
| 项目名称 | 跟踪级别 | ||||
| 结构类型 | 风险类型 | ||||
| 风险名称 | 风险位置 | ||||
| 风险计划 持续时间 | 开始时间 | ||||
| 结束时间 | |||||
| 监控日期 | 存在问题 | 限期整改时间 | 复查日期 | 整改效果 | 备注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