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在进行民间游戏之前,做了前期调查、整理。
民间游戏虽然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的玩具和游戏的出现,使民间游戏的空间受到不断冲击。另外,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热衷于对幼儿进行特长的培养,剥夺了孩子们游戏的时间,更有一些家长考虑到安全问题,给孩子购置了一些高档玩具,将孩子“圈”在家中,导致民间游戏濒临失传。首先我们老师在家园联系栏中张贴一些民间游戏的小知识,先向家长宣传了民间游戏的优点与重要性,同时也像家长收集一些民间游戏素材。再次,老师之间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最后将这些收集来的素材进行整理、修改创新并记录,方便接下来在幼儿园的实施。
(二)民间游戏在区域中的运用
为了让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想结合,我们将民间游戏的一些素材放到区角内,方便幼儿游戏、探索。在区域内可以投放很多简单的材料供幼儿游戏,以下的表格只是例举了区域中的一些民间游戏。
| 区域 | 游戏名称 | 投放材料 | 玩法 |
| 益智区 | 挑棒子 | 细细长长的棒子一捆 | 随意将棒子竖直散开,幼儿小心的挑出棒子,要求不能使其它棒子动,动则输,游戏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采取小组形式。 |
| 挑花绳 | 绳子 | 将绳子套在手上编出各种形状,如:床、筷子、方块。 | |
| 美工区 | 剪纸 | 彩纸 剪刀 | 用剪刀剪出各种花样的窗花。 |
| 编织 | 线或绳子 | 利用绳子或线,编出各种样式的东西,如:手链 | |
| 科学区 | 抽陀螺 | 陀螺、鞭子 | 用鞭子抽陀螺,进行观察。如:陀螺为什么越抽转的越快。 |
| 玩具区 | 踩高跷 | 自制竹筒 | 幼儿踩在竹筒上,拉住竹筒上的绳子,向前行走。 |
| 跳房子 | 在地面上画上有格子的房子 骰子 | 幼儿扔骰子,看骰子上的数字是几就跳到数字几的格子上,跳不到规定数字则输。 | |
| 娃娃家 | 过家家 | 砖头 沙子石头 | 用砖头搭出灶头,用沙子和石头来代替菜饭,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就不难看出,幼儿民间游戏开展起来非常方便,因为大多不需要什么游戏材料,任何时候都可以就地取材进行游戏。因此,我们将幼儿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在晨间游戏时,我们能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抓小偷”等游戏;午间游戏还可以和幼儿玩“木头人”“红绿灯”“炒年糕”等游戏;放学前,我们可以和幼儿玩“东南西北”“石头剪子布”“你拍一我拍一”等游戏。总之,幼儿在园的一天中,我们可以开展诸如此类的很多民间游戏,这样的游戏不仅小朋友喜爱,老师也减轻了负担,不用准备繁琐的玩具,还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下表格例举了我们幼儿园小朋友在园一日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民间游戏。
| 游戏名称 | 规则、玩法 |
| 斗鸡 | 两人面对面站立,各把一条腿弯起来,用一只手抓住弯起来的脚,用另一条腿跳着去顶撞对方,使对方站立不稳,抓住脚的手送下来,但不可以用手推,弯起来的脚落下来为输 |
| 抬轿子 | 3人一组,2人当轿夫,1人当新娘。当轿夫的幼儿将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在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蹲下,扮新娘的孩子分别将两只脚跨入两轿夫的双手臂之间,两只手分别搭载轿夫的肩上,“轿夫”立起,开始行走,大家一边说儿歌边走,儿歌停,新娘下轿。 |
| 编花篮 | 3-6人参加游戏,参加者伸出右脚,勾住千面人的脚,形成一个编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边念儿歌,边单脚往前跳,直至念完儿歌。 |
| 绑手绢 | 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绑在圈上小朋友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绑好的手绢解下,绑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绑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绑好被追上则输,与被绑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
| 炒黄豆 |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接走地向左右协调的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