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1:35
文档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秦皇岛市第十七中学卢文杰一、教材分析(一)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本节内容包括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第三单元“氧气的制取”,属于一节专项复习课。氧气、二氧化碳气取的研究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它们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等思路形成的最好范例,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
推荐度:
导读《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秦皇岛市第十七中学卢文杰一、教材分析(一)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本节内容包括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第三单元“氧气的制取”,属于一节专项复习课。氧气、二氧化碳气取的研究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它们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等思路形成的最好范例,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第十七中学  卢文杰

一、教材分析 

(一)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本节内容包括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第三单元“氧气的制取”,属于一节专项复习课。氧气、二氧化碳气取的研究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它们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等思路形成的最好范例,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考指南”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的反应原理,探究反应的发生装置。

(2)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探究反应的收集装置。

(3)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巩固药品取用、装置气密性检验和验满等实验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2)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开放、创新、合作的学习品质。

(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教学难点: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建立与理解。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教学宗旨,正是围绕这个主导思想,在本节课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教法突出以学生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精选例题,引导启发、分析讨论、评价方案、归纳结论。运用了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学法指导

从学情分析:

这节课虽然内容较多,涉及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但学生在新授课时已经在各单元中学习过了,作为一节复习课,学生能够将各部分知识综合在一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联想能力、实验能力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

基于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分析综合法。

四、教学过程

1.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这节课我围绕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这一主线展开。重点放在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并对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检验方法、操作步骤、装置气密性的检验进行复习。

2.教学流程

解读课标,出示目标——-精选例题,创设情景----小组讨论,方案探究----班级交流,归纳拓展----巩固练习,知识反馈----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

3.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解读课程标准,出示本节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具体内容包括:1.会选择反应药品;2.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会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4.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5.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6.重要的操作步骤。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药品选择】

(探究活动一)

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选取了2009年河北省中考试卷中的实验题做为例题,开门见山引入新课。请看题:

(2009河北省中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小明对下列药品进行了选择: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1)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2)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3)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最好选择第     组药品, 为什么?                                                                                          

2、下列哪个反应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A   C+O2   ====  CO2             B   C+2CuO  ===  2Cu+CO2

  

C   CaCO3+2HCl === CaCl2+H2O+CO2           D   CaCO3  ===  CaO+CO2  

 

E    NH4HCO3  ==== NH3  +H2O +CO2

(设计意图:该道题是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药品选择的最佳例子,学生很感兴趣,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应考虑哪些因素?

(总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应考虑:

1、反应速率要适中 2、反应条件要容易满足 3、制得的气体要较纯

2、

【知识点二: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探究活动二)

请任意选择下列仪器,设计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并画出图型。

(小组讨论,方案探究)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仪器,探究不同方案的发生装置并画出图形。教师巡视,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碰撞与交流的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并且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适时的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讨论,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班级交流,归纳拓展)

(学生活动)

(1)写出反应原理:并分析反应物的特点及条件,发生装置应该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2)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教师引导学生)

(1)分析“固--液,不加热型”;

(2)小组代表交流:本组选用了哪些仪器来组装气体的发生装置。

有4种答案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套装置:                                                                                                                                                                                                                                                                                                                                                                                                                                            

a这两套装置各有什么优点b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答案要考虑:加入药品前要检验那装置的气密性;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总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设计意图: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拓展为一类气体的发生装置,从个别到一般,教会学生学会类比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对每套发生装置能认真评价,针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创新能力。) 

【知识点三: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教师提问)如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

(学生活动)收集二氧化碳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并对同理:也从这四个方面对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进行分析,选择仪器进行组装。

(总结)适用于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注意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顺便引出向下排空气法的方法。

(设计意图:将氧气的收集装置拓展为一类气体的收集装置,从个别到一般,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养成学生爱思考的好习惯。)

【知识点四:制取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组装

(学生活动)

智力比拼:(1)实验室利用该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如何操作?

分析操作步骤:查、装、收

(教师提问)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分析两种气密性的检验方法。

(2)该套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对你收集的气体如何进行检验?

(学生讨论)后回答,从而引出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验满方法。

(设计意图:将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组装在一起,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综合能力)

【课堂反思反馈】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包括

1)药品选择及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     4)验满方法

5)检验方法         6)操作步骤

(学生反思并回答)

(设计意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反思)

【知识点五:制取气体的装置拓展】

1、气体的发生装置

(教师引导)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活动)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教师提问)加热高锰酸钾的发生装置能与制取二氧化碳 的发生装置一样吗?从而引出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

‘固体加热型’

(教师引导)

学生分析:(1)使用该装置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上有什么区别?(3)酒精灯火焰加网罩可用于书上的哪个实验?

(小结)我们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归纳有两类:

(1)固液不加热型     (2)固体加热型

2、气体的收集装置

(教师引导)学生对三种收集方法具体分析:

第一类:排水集气法

a为什么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收集氧气时,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满?C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注意哪些问题?d此方法适于收集什么样的气体 ?

总结规律:不(难)溶于水且不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 

第二类:向上排空气法

同理:也从这四个方面对向上排空气法进行分析:学生也从四个方面分析。

从而总结:适用于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的气体;注意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顺便引出向下排空气法的方法。

(设计意图:将氧气的收集装置拓展为一类气体的收集装置,从个别到一般,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养成学生爱思考的好习惯。)

(小结)气体的收集装置取决于----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气体是否和水以及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

【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要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反馈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1、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⑵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2、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

(1)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选用收集装置____(填编号)能收集到一瓶较纯净的氢气。

(2)小明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装药品前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该步骤的具体操作为 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现要制取一瓶氨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 (填编号)。

(设计意图:我选取历年来的中考题进行了复习效果的测试,这能让老师明白学生底细,学生明白中考的实验基本技能考查,从而树立信心,强化兴趣。)

【回顾反思,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课堂前出示的教学目标,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看自己已经完成了哪项目标?还有哪项目标没有完成?

(设计意图:总结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升华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而且以开放的形式总结,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为今后的课程做好铺垫。)

文档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秦皇岛市第十七中学卢文杰一、教材分析(一)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本节内容包括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二氧化碳的制取”、以及第三单元“氧气的制取”,属于一节专项复习课。氧气、二氧化碳气取的研究在本书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历届中考的热点。它们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对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等思路形成的最好范例,上好本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气体的制取、提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