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1:33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出版单位或适用范围1教育发展战略郝克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著作广东教育出版社2教育心理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教育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4基础教育魏国栋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研
导读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出版单位或适用范围1教育发展战略郝克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著作广东教育出版社2教育心理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教育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4基础教育魏国栋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研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 名次 | 学科 | 姓名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发表出版单位或适用范围 |
| 1 | 教育发展战略 | 郝克明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 | 著作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 2 | 教育心理 |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 | 著作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 | 教育发展战略 |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 | 教育部 |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4 | 基础教育 | 魏国栋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 | 研究报告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5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陈玉琨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评价学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6 | 教育心理 | 莫雷 | 华南师范大学 | 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的系列实验研究 | 论文 | 心理学报 |
| 7 | 体育卫生美育 | 杨贵仁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 | 研究报告 | 大中小学校 |
| 8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杜育红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 著作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9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吴康宁 | 南京师范大学 | 课堂教学社会学 | 著作 | 南京师大出版社 |
| 10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廖哲勋 田慧生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 课程新论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11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石中英 | 北京师范大学 | 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12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刘海峰 | 厦门大学 | 中国考试发展史 | 著作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3 | 国防军事教育 | 雷渊深 | 军事科学院 | 中华人民共和事教育发展史 | 著作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 14 | 国防军事教育 | 于清吉 | 总参军训和兵种部 | 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类型结构研究 | 研究报告 | 、各总部 |
| 15 | 国防军事教育 | 向德全 | 空军工程大学 | 军事教育评价发展研究 | 研究报告 | 总部机关、军事院校 |
二等奖(73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 名次 | 学科 | 姓名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发表出版单位 |
| 1 | 高等教育 | 陈洪捷 | 北京大学 |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 著作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2 | 比较教育 | 周满生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世界教育发展基本特点和规律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3 | 比较教育 | 陈向明 | 北京大学 | 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4 | 高等教育 | 王孙禺 | 清华大学 | 工程教育与工业竞争力 | 著作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5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丁小浩 | 北京大学 | 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6 | 教育心理 | 周宗奎 | 华中师范大学 | 儿童的社会技能 | 著作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7 | 德育 | 王健敏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道德学习论 | 著作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8 | 教育发展战略 | 谈松华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 | 著作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 9 | 教育心理 | 方俊明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 论文 | 中国特殊教育 |
| 10 | 高等教育 | 徐小洲 | 浙江大学 | 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1 | 高等教育 | 周作宇 | 北京师范大学 | 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12 | 教育心理 | 张文新 | 山东师范大学 |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 | 论文 | 心理学报 |
| 13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郑金洲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教育文化学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4 | 职业技术教育 | 石伟平 | 华东师范大学 |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 | 著作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5 | 高等教育 | 柯佑祥 | 华中科技大学 | 适度盈利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 著作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6 | 教育心理 | 叶浩生 | 南京师范大学 | 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 论文 | 心理学报 |
| 17 | 基础教育 | 张楚廷 | 湖南师范大学 | 课程与教学哲学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8 | 教育心理 | 卢家楣 | 上海师范大学 | 学习的苦乐关新论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9 | 高等教育 | 陈昌贵 | 中山大学 | 人才回归与使用 | 著作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20 | 教育心理 | 蔡笑岳 | 广州大学 | 西南少数民族青少年智力发展与教育 | 著作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1 | 基础教育 | 张爱芬 | 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 | 脑瘫儿童躯体形态功能的康复训练 | 论文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
| 22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李从松 | 清华大学 | 中国大学贫困生研究 | 著作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 23 | 比较教育 | 冯增俊 | 华南师范大学 | 走向新纪元的粤港澳台教育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24 | 职业技术教育 | 蒋作斌 | 湖南省益阳 |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与模式 | 著作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25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曾天山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现象剖析 | 著作 | 广西教育出版社 |
| 26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陈平原 | 北京大学 | 中国大学十讲 | 著作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27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方晓东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纲 | 著作 | 海南出版社 |
| 28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王红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主导 多元筹资 制度创新——“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 | 论文 | 教育发展研究 |
| 29 | 基础教育 | 应俊峰 | 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型课程 | 著作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 30 | 德育 | 安云风 | 首都师范大学 | 性伦理学新论 | 著作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1 | 基础教育 | 罗星凯 | 广西师范大学 |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32 | 德育 | 谢海光 | 上海交通大学 |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 著作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33 | 比较教育 | 陈永明 | 华东师范大学 | 日本教育——中日比较与展望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34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马永霞 | 北京理工大学 | 个人高等教育投资论 | 著作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35 | 高等教育 | 杨德广 | 上海师范大学 | 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36 | 高等教育 | 赵婷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37 | 德育 | 胡珍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 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与性教育研究 | 著作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38 | 德育 | 郑永廷 | 中山大学 | 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 著作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 39 | 基础教育 | 华国栋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差异教学论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40 | 成人教育 | 王蓉 |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 成人高等教育学 | 著作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41 | 德育 | 程天权 | 中国人民大学 | 全国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调研 | 研究报告 | 内部报告 |
| 42 | 基础教育 | 郝德永 | 渤海大学 | 课程研制方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43 | 体育卫生美育 | 廖文科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 研究报告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44 | 基础教育 | 张文涛 |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加大课堂密度促进分层教学的实效性 | 论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45 | 比较教育 | 汪霞 | 南京大学 | 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 | 著作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46 | 职业技术教育 | 邓 | 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 | 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47 | 德育 | 杜时忠 | 华中师范大学 | 德育十论 | 著作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48 | 高等教育 | 张尧学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教育部 |
| 49 | 高等教育 | 刘献君 | 华中科技大学 | 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 论文 | 高等教育研究 |
| 50 | 高等教育 | 戚业国 | 华东师范大学 | 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 | 著作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51 | 基础教育 | 李光树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小学数学教学论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52 | 职业技术教育 | 李进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上海高职人才报告 | 论文 | 职业技术教育 |
| 53 | 基础教育 | 熊川武 | 华东师范大学 | 反思性教学 | 著作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54 | 基础教育 | 郭思乐 |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教育走向生本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55 | 体育卫生美育 | 王耀华 | 福建师范大学 |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 研究报告 | 中国音乐教育 |
| 56 | 基础教育 | 杨荣 | 上海市实验小学 | 超越“围墙”——小学开放教育初探 | 研究报告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 57 | 体育卫生美育 | 于可红 |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个体评价标准的研究 | 著作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58 | 高等教育 | 肖海涛 | 深圳大学 | 大学的理念 | 著作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59 | 职业技术教育 | 王军伟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教材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60 | 教育发展战略 | 张力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世纪初我国教育与人才战略研究 | 研究报告 | 教育部 |
| 61 | 基础教育 | 张先亮 | 浙江师范大学 | 中学生语文水平标准研究 | 著作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62 | 基础教育 | 杨明华 | 上海市大同中学 | 走向创新,走向未来——大同中学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研究报告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63 | 基础教育 | 王素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青少年科普创新在行动中 | 研究报告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 基础教育 | 平 | 安徽省教育厅 |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 研究报告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65 | 国防军事教育 | 刘志辉 | 国防大学 | 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 著作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 66 | 国防军事教育 | 袁文先 | 国防大学 | 院校教育学 | 著作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 67 | 国防军事教育 | 李元奎 |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 临战及战争时期院校教育对策研究 | 研究报告 | 总参谋部 |
| 68 | 国防军事教育 | 车先明 |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 军事创新教育论 | 著作 | 国防大学出版社 |
| 69 | 国防军事教育 | 陈庆华 |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 | 军事装备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 研究报告 | 总参军训和军种部 |
| 70 | 国防军事教育 | 方 江 | 海军司令部军训部 | 海军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 研究报告 | 海军 |
| 71 | 国防军事教育 | 桂剑国 |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 指挥院校跨世纪教员队伍建设研究 | 著作 | 指挥院校 |
| 72 | 国防军事教育 | 孙大淮 |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 军校创造性教学方法研究 | 研究报告 | 院校 |
| 73 | 国防军事教育 | 库桂生 | 国防大学 | 关于调整改革院校和训练机构编制的建议 | 研究报告 | 总参谋部 |
三等奖(197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
| 名次 | 学科 | 姓名 | 单位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发表出版单位 |
| 1 | 教育心理 | 郭秀艳 | 华东师范大学 | 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2 | 教育心理 | 张庆林 | 西南大学 | 创造性研究手册 | 著作 | 四川教育出版社 |
| 3 | 教育心理 | 郭永玉 | 华中师范大学 | 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 | 著作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4 | 教育心理 | 王晓均 | 深圳大学 | 情绪智力——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 |
| 5 | 教育心理 | 王沛 | 西北师范大学 |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研究 | 著作 | 甘肃教育出版社 |
| 6 | 教育心理 | 桑标 | 华东师范大学 | 超常与普通儿童元记忆知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 论文 | 心理科学 |
| 7 | 教育心理 | 姚本先 | 安徽师范大学 | 儿童心理辅导 | 著作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 8 | 教育心理 | 方平 | 首都师范大学 | 儿童心理综合量表的特点及中国城市修订版常模的研制 | 量表 | 首都师范大学 |
| 9 | 教育心理 | 张明 | 东北师范大学 | 学习困难学生视空间工作记忆提取能力的多指标分析 | 论文 | 心理科学 |
| 10 | 教育心理 | 李伟健 | 浙江师范大学 | 目标定向与进步反馈对优差生写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 | 论文 | 心理科学杂志 |
| 11 | 教育心理 | 才让措 | 青海师范大学 | 青海同仁地区藏族小学生藏汉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中国藏学 |
| 12 | 教育心理 | 李宏翰 | 广西师范大学 | 预期记忆的老化研究:理论与实验 | 著作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3 | 教育信息技术 | 何克抗 | 北京师范大学 |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 著作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4 | 教育信息技术 | 张舒予 | 南京师范大学 | 视觉文化概论 | 著作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15 | 民族教育 | 胡春梅 |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 | 民族教育发展研究 | 著作 |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 16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刘复兴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的价值分析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17 | 高等教育 | 刘莉莉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 著作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18 | 教育信息技术 | 丁新 | 华南师范大学 |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 | 论文 | 中国远程教育 |
| 19 | 成人教育 | 孙绿怡 | 广播电视大学 |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若干专题研究 | 研究报告 |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20 | 基础教育 | 张维忠 | 浙江师范大学 | 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21 | 成人教育 | 黄健 | 华东师范大学 | 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22 | 比较教育 | 吴遵民 | 华东师范大学 | 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23 | 高等教育 | 谢安邦 | 华东师范大学 | 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 研究论文 |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
| 24 | 基础教育 | 马云鹏 | 东北师范大学 | 近现代课程研究范式的演变及其启示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25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陶天麟 |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云南教育史 | 著作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 26 | 基础教育 | 何金娣 | 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 | 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著作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27 | 民族教育 | 李黎明 | 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云南少数民族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研究 | 论文 | 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采用 |
| 28 | 基础教育 | 虞永平 | 南京师范大学 | 学前课程价值论 | 著作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29 | 高等教育 | 高耀明 | 上海师范大学 |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研究 | 著作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30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毛亚庆 | 北京师范大学 | 从两极到中介——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本主义教育方研究 | 著作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1 | 民族教育 | 吴晓蓉 | 西南大学 | 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 著作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2 | 基础教育 | 陈富昌 | 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教育办 | 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 研究报告 | 湖南省教育厅 |
| 33 | 成人教育 | 余凤英 | 长江大学 | 7省市14所三级医院护理队伍的需求调查与相应对策 | 论文 | 中华护理杂志 |
| 34 | 基础教育 | 吴子健 |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 学生创新力培养序研究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35 | 基础教育 | 刘志军 | 河南大学 | 课堂评价论 | 著作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6 | 民族教育 | 刘玉彬 | 大连民族学院 | 语码转换理论在民族高等院校多层次双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研究报告 | 大连民族学院 |
| 37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黄书光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38 | 高等教育 | 张德祥 | 辽宁省教育厅 | 高等教育社会学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39 | 高等教育 | 范文曜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以学科费用及绩效评估为基础的高水平大学拨款模式设计 | 研究报告 | 教育部 |
| 40 | 教育信息技术 | 张少刚 | 广播电视大学 |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引论 | 著作 |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41 | 高等教育 | 杨志坚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 扩招后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现状、问题与今后的对策 | 研究报告 | 教育部 |
| 42 | 德育 | 詹万生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43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董泽芳 | 华中师范大学 | 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意向调查 | 著作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45 | 高等教育 | 方展画 |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市场经济国家与大学关系的比较研究 | 论文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 46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王炳照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 | 著作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 47 | 高等教育 | 石亚军 | 中国大学 | 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如何走向成熟的思考 | 论文 | 中国高等教育 |
| 48 | 高等教育 | 张继如 | 内蒙古大学 |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 著作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 49 | 教育信息技术 | 祝智庭 | 华东师范大学 |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 50 | 教育信息技术 | 符美瑜 | 贵州省教育学会 | LOGO技术用于西部中学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研究 | 研究报告 | 实验学校 |
| 51 | 德育 | 孙来斌 | 武汉大学 |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 | 著作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52 | 德育 | 戴钢书 | 电子科技大学 | 德育环境研究 | 著作 | 人民出版社 |
| 53 | 高等教育 | 李福华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 54 | 基础教育 | 张静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历史学习方略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55 | 高等教育 | 高向东 | 华东师范大学 | 当前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状况调查 | 论文 |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56 | 职业技术教育 | 牛征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 | 著作 | 天津教育出版社 |
| 57 | 高等教育 | 袁韶莹 |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 吉林省高等教育史 | 著作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 58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袁振国 | 华东师范大学 | 当代教育学 | 著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 59 | 基础教育 | 霍益萍 | 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 | 著作 | 广西教育出版社 |
| 60 | 基础教育 | 乔际平 | 首都师范大学 | 全面提高北京市初中教育质量 | 研究报告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 61 | 基础教育 | 李希贵 |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 | 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语文实验室计划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62 | 职业技术教育 | 马叔平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 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 研究报告 | 北京教育出版社 |
| 63 | 教育信息技术 | 游泽清 | 天津师范大学 | 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高等教育 | 林金辉 | 厦门大学 |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65 | 基础教育 | 王敏勤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和谐教学的原理与模式 | 著作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66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王坤庆 | 华中师范大学 | 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67 | 高等教育 | 胡建华 | 南京师范大学 | 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 | 著作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68 | 德育 | 刘守旗 |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 | 著作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69 | 基础教育 | 朱德全 | 西南大学 | 教育实验研究 | 著作 | 重庆出版社 |
| 70 | 教育信息技术 | 李艺 | 南京师范大学 | 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模型建构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71 | 高等教育 | 章仁彪 | 同济大学 | “全球化”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论纲 | 论文 | 教育改革与管理 |
| 72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冯建军 | 南京师范大学 | 当代主体教育论 | 著作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73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朱家存 | 安徽师范大学 | 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著作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74 | 高等教育 | 李岚 | 南华大学 | 面向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并行培养模式的研究 | 论文 |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
| 75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刘世民 | 四川师范大学 | 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 | 著作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76 | 基础教育 | 张熊飞 | 陕西师范大学 |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 著作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 77 | 基础教育 | 孔企平 | 华东师范大学 |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 | 著作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78 | 高等教育 | 林汉川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经济管理类博士培养新模式探索 | 研究报告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 79 | 基础教育 | 江东霞 | 上海宁区实验小学 | 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80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卜玉华 | 华东师范大学 | 课程理念探析——历史,现在与未来 | 著作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81 | 基础教育 | 宋秋前 | 浙江海洋学院 | 教学缺失与矫治策略 | 著作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82 | 教育发展战略 | 刘大为 | 教育部教育发展规划司 | 西部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研究咨询报告 | 西部开发办、教育部 |
| 83 | 教育发展战略 | 胡瑞文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做大、做强、做活”上海教育 推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 研究咨询报告 | 上海市教委 |
| 84 | 高等教育 | 张掌然 | 武汉大学 | 思维训练 | 著作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 85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赖德胜 | 北京师范大学 | 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86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张人杰 | 广州大学 | 中小学教育与教师 | 著作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87 | 教育信息技术 | 李龙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教学过程设计 | 著作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88 | 基础教育 | 余文森 | 福建师范大学 |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 基础教育 | 袭普良 |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 教学的再创造——中学政治学科教学创造的理论与实践 | 著作 | 同心出版社 |
| 90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孙绵涛 | 沈阳师范大学 | 关于国家教育体系的探讨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91 | 教育信息技术 | 林福宗 | 清华大学 | 网上教学行为与教学系统设计 | 论文 | Behavior&Information Technology |
| 92 | 职业技术教育 | 马必学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研究 | 研究报告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 93 | 教育心理 | 吴增强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当代青年心理辅导 | 著作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94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胡淑云 | 北京教育学院 | 九品官人法考论 | 著作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95 | 基础教育 | 封莉蓉 | 宋庆龄幼儿园 |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幼儿园质的案例研究 | 研究报告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96 | 基础教育 | 张曼玲 | 上海市卢湾区教育局 | 新世纪中小学校长培养的创新实践研究 | 研究报告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 97 | 基础教育 | 李培湘 | 西华师范大学 | 素质教育目标导学研究 | 著作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 98 | 德育 | 毕世响 | 福建师范大学 | 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生活道德教育 | 著作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 99 | 基础教育 | 和学新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应用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00 | 德育 | 郭成 | 沈阳师范大学 | 大学校园文化的嬗变和构建 | 著作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101 | 基础教育 | 温恒福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实施新课程的新理念与新技术 | 著作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102 | 基础教育 | 谢宏 |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 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 | 研究报告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 103 | 基础教育 | 汪潮 | 浙江教育学院 | 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 | 著作 | 杭州大学出版 |
| 104 | 德育 | 沈壮海 | 武汉大学 | 中国传统德教方及其现实意义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05 | 基础教育 | 曹中平 | 湖南师范大学 |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著作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06 | 体育卫生美育 | 顾荣芳 | 南京师范大学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 | 著作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107 | 基础教育 | 王秀兰 | 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 | 主动教育理论构建 | 著作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108 | 基础教育 | 王在勇 | 山东省滨州市教学研究室 | 农村地区初中“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策略研究 | 著作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 109 | 基础教育 | 钱源伟 | 上海师范大学 |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 著作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 110 | 体育卫生美育 | 邓宗琦 | 华中师范大学 | 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 论文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11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刘晓东 | 南京师范大学 | 儿童精神哲学 | 著作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12 | 德育 | 扈中平 | 华南师范大学 | 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 113 | 高等教育 | 周其凤 | 北京大学 | 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 | 研究报告 | 北京大学 |
| 114 | 基础教育 | 陶文中 |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小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 | 研究报告 | 教育研究 |
| 115 | 高等教育 | 赵祖地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高校德育评估概论 | 著作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116 | 高等教育 | 胡成功 | 长江大学 | 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问题 | 论文 | 高等教育研究 |
| 117 | 职业技术教育 | 周明星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 职业教育学通论 | 著作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118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姜乐仁 | 华中师范大学 | 启发式教学新探——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开始的研究报告 | 著作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19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张东娇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沟通论 | 著作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 120 | 高等教育 | 邬大光 | 厦门大学 | 民办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联姻——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道路选择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21 | 高等教育 | 张慧洁 | 复旦大学 |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概述 | 著作 | 吉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 |
| 122 | 高等教育 | 何仁龙 | 华东理工大学 | 基础性 实践性 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 | 论文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 123 | 高等教育 | 刘俊学 | 湖南工学院 | 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论 | 著作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124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吴开俊 | 广州大学 |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的影响 | 论文 | 教育与经济 |
| 125 | 基础教育 | 徐承博 |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 发达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及实践研究 | 研究报告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126 | 教育信息技术 | 夏旭 | 南方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搜索引擎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 著作 |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 127 | 教育发展战略 | 张武升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教育创新论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128 | 高等教育 | 阎亚林 | 西北大学 | 论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 | 论文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129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曲绍卫 | 北京科技大学 |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 | 著作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130 | 教育发展战略 | 景民 | 甘肃省教育培训中心 | 教育特区——贫困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 | 著作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 131 | 高等教育 | 滕利荣 | 吉林大学 | 创建实验教学精品实验室的实践与思考 | 论文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 132 | 高等教育 | 刘海波 | 华东师范大学 |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分析框架 | 论文 | 教育发展研究 |
| 133 | 高等教育 | 董云川 | 云南大学 | SARS对高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论文 | 教育发展研究 |
| 134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张新平 | 南京师范大学 | 教育组织范式论 | 著作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 135 | 教育发展战略 | 吴远香 | 中国传媒大学 | 教育主动适应需求的机制研究 | 著作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136 | 高等教育 | 胡有清 | 南京大学 | 文科理论教学论 | 著作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137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李政涛 | 华东师范大学 | 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从知识、科学、信仰和人的角度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138 | 高等教育 | 冯惠敏 |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及通识课程设计方案 | 论文 | 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 |
| 139 | 职业技术教育 | 王国荣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工读交替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研究报告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 140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金林祥 | 华东师范大学 |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反思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141 | 高等教育 | 张进辅 | 西南大学 | 中国大学生传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 论文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142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杨颖秀 | 东北师范大学 | 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研究 | 著作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43 | 高等教育 | 林茂全 | 大连轻工业学院 | 开放与变革中的高等教育 | 著作 | 辽宁省民族出版社 |
| 145 | 基础教育 | 王斌华 | 华东师范大学 |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 著作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 146 | 德育 | 林庭芳 | 西南大学 | “两课”教学法专题研究 | 著作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47 | 德育 | 刘慧 | 沈阳师范大学 | 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48 | 教育发展战略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21世纪中国教育展望 | 著作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 149 | 高等教育 | 罗选民 | 清华大学 | 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 | 论文 | 翻译季刊 |
| 150 | 职业技术教育 | 尚元明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 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及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 | 著作 | 苏州大学出版社 |
| 151 | 基础教育 | 龚春燕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 | 著作 | 科技文献出版社 |
| 152 | 高等教育 | 赵亚平 | 大连大学 | 高等教育——理念重塑、流程再造与高素质人才培养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53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郝文武 | 陕西师范大学 | 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54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胡劲松 | 华南师范大学 | 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55 | 教育发展战略 | 苏竣 | 清华大学 | 高等院校教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 研究报告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
| 156 | 职业技术教育 | 刘俊卿 | 辽宁教育研究院 | 盲聋哑学校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 | 著作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157 | 基础教育 | 恽昭世 | 上海师范大学 | 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思考 | 论文 | 课程.教材.教法 |
| 158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马啸风 | 首都师范大学 | 中国师范教育史 | 著作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59 | 德育 | 钱焕琦 | 南京师范大学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理性思考与实际演练 | 著作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160 | 成人教育 | 何非 | 辽宁省教育研究院 | 辽宁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布局的科学化研究 | 论文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 161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张学敏 | 西南大学 | 论贫困地区教育投资的问题与改革——教育投资宏观与教育成本补偿建构研究 | 论文 | 中国教育学刊 |
| 162 | 基础教育 | 马芯兰 |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 小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法 | 著作 | 北京科技出版社 |
| 163 | 体育卫生美育 | 季浏 | 华东师范大学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 著作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 1 | 基础教育 | 邱才训 | 广州市教育局 | 生物教学设计导论 | 著作 | 新世纪出版社 |
| 165 | 高等教育 | 王根顺 | 兰州大学 | 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 著作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 166 | 教育理论与教育史 | 周浩波 | 辽宁省教育厅 | 教育哲学 | 著作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167 | 体育卫生美育 | 周爱光 | 华南师范大学 | 竞技运动异化论 | 著作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68 | 教育发展战略 | 孙卫国 | 四川大学 | 我国西南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研究 | 著作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 169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祁型雨 | 沈阳师范大学 | 超越利益之争——教育的价值研究 | 著作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70 | 基础教育 | 袁征 | 洛阳大学 | 小学素质教育论 | 著作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 171 | 基础教育 | 徐崇文 | 上海市学习指导研究所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 | 研究报告 | 上海三联书店 |
| 172 | 体育卫生美育 | 于景春 | 云南艺术学院 | 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 | 论文 | 民族艺术研究 |
| 173 | 体育卫生美育 | 施永 | 东北师范大学 | 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 | 著作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74 | 德育 | 栾传大 |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教育研究 |
| 175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刘力 | 浙江大学 | 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 | 论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 176 | 基础教育 | 胡志刚 | 福建师范大学 | 教育时机论 | 著作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177 | 基础教育 | 陈建翔 | 北京师范大学 | 量子教育学:100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 | 论文 | 教育研究 |
| 178 | 基础教育 | 刘晶波 | 南京师范大学 | 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 | 著作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79 | 高等教育 | 朱樑 | 第二军医大学 | 医学计算机化题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研究报告软件 | 全军医学院 |
| 180 | 国防军事教育 | 库桂生 | 国防大学 | 关于调整改革院校和训练机构编制的建议 | 研究报告 | 总参谋部 |
| 181 | 国防军事教育 | 苑士军 |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 国家领土主权意识教育论 | 著作 | 海潮出版社 |
| 182 | 国防军事教育 | 董会瑜 |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 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 | 著作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 183 | 国防军事教育 | 杨洪江 |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 新时期领导干部教育概论 | 著作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 184 | 国防军事教育 | 杨世平 | 西安通信学院 |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军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研究报告 | 院校 |
| 185 | 国防军事教育 | 耿福荣 | 炮兵指挥学院 | 新世纪中校民族精神教育论 | 著作 | 炮兵院校 |
| 186 | 国防军事教育 | 马金海 | 炮兵指挥学院 | “自控式教育”研究 | 著作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 187 | 国防军事教育 | 任富兴 | 炮兵学院 | 军事创新教育论 | 著作 | 出版社 |
| 188 | 国防军事教育 | 苏怀东 | 工程兵指挥学院 | 论工程兵科技练兵 | 著作 | 出版社 |
| 1 | 国防军事教育 | 戚世权 | 电子工程学院 | 构建新型信息战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著作 | 出版社 |
| 190 | 国防军事教育 | 韩向前 | 南京政治学院 |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著作 | 四川教育出版社 |
| 191 | 国防军事教育 | 袁健康 | 汽车管理学院 | 军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 著作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 192 | 国防军事教育 | 韩福辰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 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分析与应用研究 | 著作 | 兵器工业出版社、院校 |
| 193 | 国防军事教育 | 杜 辉 |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21世纪的军校人才培养模式 | 著作 | 军事科学院出版社 |
| 194 | 国防军事教育 | 李志恒 | 空军第十三飞行学院 | 军事飞行教育概论 | 著作 | 蓝天出版社 |
| 195 | 国防军事教育 | 籍长国 | 空军航空大学 | 创新教育对策研究与应用探索 | 著作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96 | 国防军事教育 | 朱 平 | 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学校 | 士官教学法 | 著作 | 二炮司令部军训部 |
| 197 | 国防军事教育 | 陆思厚 | 指挥学院 | 院校教育特点规律研究 | 著作 | 人民出版社 |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审结果一览表一等奖(15项,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单列,以得分多少排序)名次学科姓名单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发表出版单位或适用范围1教育发展战略郝克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著作广东教育出版社2教育心理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教育发展战略“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教育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4基础教育魏国栋人民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材建设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