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鲈乡路(柳胥路~联中路)路桥新建工程 | 施工单位 | 吴江市明港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 |
| 交底部位 | 钻孔灌注桩 | |||
| 交底提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 ||||
| 交底内容: 钻孔灌注桩属隐蔽工程,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造成很大损失,处理也十分困难,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为加强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现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所施工的灌注桩均为Ⅰ类桩。 1、施工准备: 1.1、施工开始前,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报验,主要是钢筋原材料及钢筋的焊接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在过程中使用;水下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试验需检测合格同时水下C30混凝土配合比需做验证试验,强度符合要求后搅拌站方可投入生产。 1.2、所有的钻机必须配备6名以上的工人,且熟练工不少于3名。钻机上还必须配备经过校核的测绳2条,泥浆三大指标的测量仪器一套。钻孔开始前,导管要按规范的要求,做水密承压试验。 1.3、明确各工序开工前,进行报验。经项目部和监理同意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主要为开钻前、提钻前、下钢筋笼及浇筑前。 1.4、所示钻机悬挂标示牌,内容为桩基的墩台号、设计标高、桩径、钻孔深度、转盘标高及钻机负责人。 1.5、施工前需确定标准的施工工艺,通过首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来获取本标段地质实际情况,检验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以及进场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是否满足施工的需要,同时验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灌注桩的大面积施工提供技术、数据参考。 2、工艺流程 2.1水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水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2 陆上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陆上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3.1、测量放样 根据项目部已复测,监理组已批准使用的导线点,进行桩位放样,放样采用全站仪,并以横向和纵向的桩距进行自检,桩位放线后由项目部技术科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测,报监理组测量工程师复核。桩位确定后,在桩位中心四周布设4个控制桩,控制桩需固定牢固,同时详细记录控制桩到桩位中心距离。在埋设护筒时以此控制,确保护筒埋设准确,并在钻孔过程中及钢筋笼安放过程中也以此控制,作为校核桩位中心及钢筋笼位置的依据。 3.2、成孔定位和成孔垂直度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孔口埋设护筒,以起定位、保护孔口、维持水头等作用。护筒用钢板或混凝土制作,内径应比桩径大200-400mm,埋入河床硬土深度不宜小于1.5m,在护筒顶部应开设1一2个溢浆口。 水中钻孔桩护筒顶与钻孔平台齐平,在水中埋设钢护筒采用振动下沉的方法,即采用振动打拔桩机振动下沉钢护筒,为了钢护筒在振动下沉时产生过大的位移,预先在桩位处利用工字钢横梁做导向架,导向架在准确定位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整体性。将护筒锤击至不透水土层深度不少于1.5m,并保证护筒位置平直、稳固、准确和不变位。护筒接头处采用焊接连接并打磨平整,保证不漏水。 陆地上钻孔桩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无杂质的粘土填实。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位置应保持稳定。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 对现场的钢护筒进行加固,保证其强调和刚度,确保不变形。 3.3、泥浆护壁技术 泥浆护壁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关键之一。泥浆护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泥浆护壁按土层的性质可以用原土造浆,即钻孔时直接注人清水使之与原位的粘土混合成护壁泥浆,也可用人工制备的泥浆。可根据现场情况具定。 泥浆的作用是护壁、浮砂、冷却钻头和润滑,其中护壁和携砂是主要的。注入干净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1g/cm3左右,泥浆稠度过大会影响钻进速度,而泥浆过稀则不利于护壁和排渣。排出泥浆的比重应控制在1.2-1.4 g/cm3左右;当穿过容易塌孔的土层时排出泥浆的比重可增大至1.3-1.5 g/cm3。泥浆除控制比重外,还应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 清孔完成泥浆指标表 相对密度 | 粘度(pa.s) | 含砂率 (%) | 胶体(%) | |
| 1.03~1.1 | 17~20 | <2 | ≥98 | |
初钻开始时应低档慢速度钻进,使护筒刃脚处形成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进护筒刃脚下1m后,可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
加接钻杆时应先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冲洗液循环3~5min后,再拧卸加接钻杆。若护筒底出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中倒入黏土块,再放入钻头倒转,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
3.4、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桩机就位后及时复核钻盘标高,并做好记录。在钻孔深度到位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为有效地防止塌孔、缩径及桩孔偏斜等现象,应在复核钻具长度时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外,还根据不同土层情况对比地质资料,随时调整钻进速度。钻头直径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孔径的大小,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复核钻头直径,如发现其磨损超过2mm需及时处理。
3.5、清孔施工
清孔是保证在不塌孔的情况下,将桩孔底部的沉渣尽量排除干净。按设计要求,清孔后孔底残留的沉淀厚度不得大于100mm。清孔方法主要是换浆法。作用是借助泥浆泵的功力将孔底的残留钻渣(土、砂、砾等)在泥浆循环过程中不断排出,使孔内保持较纯的泥浆。通常清孔分两次进行,既在钻孔结束后清孔一次,待钢筋笼、导管安放完毕后再清一次孔。第二次清孔后应马上灌注混凝土,中间耽搁时间不宜过长。清孔后泥浆的含砂率降到2%以下,粘度为17s—20s、相对密度为1.03—1.10,且孔底沉淀层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量值时,即可终止清孔。
3.6、钢筋制作
现场所有制作完成的钢筋笼,应悬挂标牌,标牌的制作如下:
| 墩(台)号 | 桩号 | ||
| 钢筋笼长度 | 节数 | ||
| 第几节 | 负责人 |
钢筋的焊接长度为: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d为钢筋直径)主筋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为50%。
焊缝厚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不应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加强筋的直径要严格按图施工,焊接接头应顺着圆轴线。
各种钢筋间距符合图纸及设计要求。
吊环钢筋一律用光圆钢筋,禁止用螺纹钢。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1 |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净尺寸 | ±10 |
| 2 | 弯起钢筋的弯折 | ±20 |
| 3 | 箍筋内净尺寸 | ±5 |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用运输车运至桩位,采用25吨吊车安装钢筋笼,为保证下钢筋笼的速度,下钢筋笼时,要保证3个电焊工同时焊接。钢筋笼保护层垫块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沿钢筋笼周长每个断面为4个,且在竖直方向上下层错开,桩顶2m范围内垫块每个断面加密至6个,确保钢筋笼顶笼平面位置满足要求。
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钢筋笼下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塌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果是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
3.8、声测管的安装
声测管用粗铅丝每2米绑扎,或焊接圆环加固,但声测管必须紧贴加强箍筋内侧。声测管顶应露出桩顶60厘米。声测管的连接应连接密封,声测管下底用钢板焊死,上端应加盖帽,不得漏水。管与管接头处用外径76mm带丝扣的套管连接。
根据设计要求,选取P4/P15/P19承台的中桩,采用自平衡法进行基桩静载试验。荷载箱进场后,对所标注的尺寸、额定荷载值、张拉力等参数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按照设计要求的荷载箱放置位置,在钢筋加工棚内用行吊将荷载箱吊起,使钢筋笼中心与荷载箱中心在同一平面上,将钢筋笼主筋与荷载箱侧面进行点焊,荷载箱上、下板表面与钢筋笼主筋用L型钢筋焊接,确保钢筋笼与自平衡起吊时不相互分离,钢筋笼与荷载箱起吊放置孔口时,必须将荷载箱上、下板之间的主筋及螺旋筋断开,断开位置在下板表面向上1cm。
焊接上下喇叭筋,喇叭筋起导向和加固作用,喇叭筋的一端与钢筋笼主筋焊接,另一端焊在荷载箱内圆边缘处,其数量与主筋数量相同。喇叭筋与荷载箱的夹角应大于60度。
荷载箱已为声测管预留了通道,将声测管焊接在荷载箱上、下板表面即可。
保护位移杆的护套管底端焊接在荷载箱顶板上,用铅丝将护套管、传感线、高压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顶端引到钻孔平台上。
引桥单根桩为3根声测管,主墩为4根声测管
3.9、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坍落度采用180mm—220mm。
注意导管的埋设深度,导管底端距桩底一般为0.4m。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大于1米。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入深度。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6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不少于1m。
桩基试块由施工队制作,每根不少于4组。
3.10、泥浆处理
钻孔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采用专用排浆船运至指定地点排放,严禁污染太湖水域。
3.10、做好钻孔、浇筑等施工记录。
3.11桩基质量验收标准
1、桩孔的中心位置:群桩100mm,排架桩50mm。
2、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3、倾斜度:小于1%桩长,且不大于500mm。
4、孔深:不小于设计规定。
5、沉淀厚度:不大于100mm。
6、钢筋骨架底面高程:±50mm。
4、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4.1、所有水上作业人员均配备安全帽、救生衣、防滑胶鞋、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施工和人身安全。
4.2、遇6级及以上大风天气时停止一切水上作业,所有水上设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固定。
4.3、吊车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车应使用无故障吊机,确保安全施工。
4.4、施工人员进场后,每天先进行班前安全培训教育,对所要安装的实物进行检查,检查贝雷架及配件有无安全隐患。
5、总结
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质量检查比较困难,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及时向项目部汇报。有什么问题共同解决,确保桩基质量全部为I类桩。 | ||||
| 接受技术交底部门、人员签名: (附后) 年 月 日 | ||||
| 交底人签名: |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