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近代史期末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59:40
文档

近代史期末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年级2014级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8姓名瞿璇再议辛亥的历史影响摘要:辛亥已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党人在一百年前进行和改造中国的奋斗,自有其特殊情况,我们自然不可否认其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我今天要谈的不单是对辛亥的一味赞扬,否定先驱者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否定辛亥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辛亥重新解读。关键词:辛亥;性质;意义;历史影响从客观上来说,辛亥
推荐度:
导读《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年级2014级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8姓名瞿璇再议辛亥的历史影响摘要:辛亥已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党人在一百年前进行和改造中国的奋斗,自有其特殊情况,我们自然不可否认其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我今天要谈的不单是对辛亥的一味赞扬,否定先驱者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否定辛亥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辛亥重新解读。关键词:辛亥;性质;意义;历史影响从客观上来说,辛亥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期末论文

年    级        2014 级       

学    院       软件学院       

专    业       软件工程       

学    号       *******8       

姓    名         瞿璇         

再议辛亥的历史影响

摘要:辛亥已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党人在一百年前进行和改造中国的奋斗,自有其特殊情况,我们自然不可否认其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我今天要谈的不单是对辛亥的一味赞扬, 否定先驱者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否定辛亥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辛亥重新解读。 

关键词:辛亥;性质;意义;历史影响

从客观上来说,辛亥一举推翻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皇权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从主观上来说,辛亥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其影响不仅在国内极为深远,而且在亚、非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有程度不等的传播。

不可否认,辛亥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是,历史不仅有积极意义,更需要被客观的面对和评价。比方说,辛亥在废除封建君主政体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且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后来的军阀割据。具体内容如下: 

一、辛亥的性质

1.共和制与君主制的较量

从君主制走向共和制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种较量集中在派与清之间进行,也曾经在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过,同时亦在派内部和保皇派内部上演过。虽然对当时的仁人志士而言,君主制与共和制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但是,孙中山等人最终选择了共和制,并以此为旗帜,与清及一切拥护君主制的思想和行为搏斗,终于取得了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成就。结束中国数千年的君主制传统,开创共和制的新局面,是这场所取得的最显著成绩。

2.资产阶级

章开沅认为,判断一次的性质,不能仅仅根据领导这次的党派团体的宣言和领袖人物的主观愿望,更重要的还是必须认真考察其主要的社会实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社会效果。

比较而言,阶级分析法成为辛亥性质研究中的一柄利器。虽然孙中山往往以全体“国民”的名义宣传纲领,号召人民;但是此一全民性并不能完全取代其阶级性,依照章开沅先生的说法来看,资产阶级无疑是辛亥的一个重要标签。

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1.君主制度在中国的消亡有一定的必然性

君主在中国存在长达两千多之久。前期其能适应社会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后期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 其腐朽性进一步突出地表现出来, 外不能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 内不能处理好复杂的国内局势, 而且其存在的条件也逐渐丧失。

首先,经济基础不断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现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面对西方廉价商品倾销时已显得力不从心。正如所指出的:“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 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其次,阶级基础逐渐缩小和离心。时人记述:“已命端方, 复起岑春煊, 又寄谕滇督李经羲援川, 李以不能离滇辞;旋又寄谕陕抚钱能训援川,钱以栈道不便行军辞;又谕粤张鸣岐分兵援川, 张以粤乱方棘辞。”说明当时官僚体系已经动摇,清君主的权威已不能正常施行。

最后,思想基础不断遭受冲击而动摇。鸦片战争以后,知识分子在不断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上,他们发现中国向前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问题;一面是儒家礼教遭到冲击,一面是中国皇帝所宣扬的“君权神授” 、“万世一系”思想不断遭到质疑,清的多次战败、割地赔款、咸丰皇帝懦弱出逃等事件更是大大冲击群众思想。

2.清朝统治者也为君主制度的废除做出的“贡献”

清末中国开始执行新政,朝廷派员出国学习就是有力的证明。张海鹏先生主笔的《20 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就认为:新政的“ 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 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立宪, 在设资政院, 在各省设咨议局, 扩大了表达。” 武昌爆发前, 君主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三、辛亥的后续与失败

1.辛亥后的军阀割据

首先,辛亥进一步刺激了地方势力的膨胀。辛亥之前, 由于集权的削弱, 地方势力已经形成, 并且其权力有不断扩大之势。其后,从武昌到南京临时成立, 各地先后称都的有一百几十个。有的一省有好几个,这大大刺激了地方势力野心膨胀, 并各自为政, 俨然“王国” 。

其次, 辛亥后新的统一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时间短暂。辛亥后, 尽管南北妥协, 建立了统一的, 但其中矛盾重重。孙中山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不无感慨地说:“夫去一满洲之, 转生出无数强盗之, 为毒之烈, 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最后, 后来的一些军阀是在辛亥中成长起来的。人们熟知的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就是如此,再如旧桂系陆荣廷, 由于辛亥后广西地处边陲, 交通闭塞, 影响有限, 陆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又如粤军阀龙济光。此外, 还有云南的唐继尧、山西的阎锡山等等。辛亥后, 袁世凯当政期间, 成长起来的军阀就更多, 如四川军阀、湘系军阀等等。

2.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南京临时只存在三个月便夭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的果实。

辛亥后,袁世凯一武力压迫派,并命其党羽联名通电,宣城“若国民会议竟采用共和政体,吾人唯当奋力战斗,至死不承认次政体”。在高潮中附从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结果,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指使部下在北京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迫使派让步,派无奈也只能再次妥协。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决定将临时迁往北京。

四、辛亥在当前时代下的意义

1.从个人角度看

章开沅先生在接受“辛亥需探索上下三百年”采访时的回答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守望者,历史的叙述者。我们有所追求,但是好像离理想太远了,中国人的政治参与度,以及我们的国民心态,甚至包括我们的精神面貌当然有进步了。现在至少老百姓在维权这一点,已经进步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用法律来维权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向。但是总体上来讲,还差的很远,特别是在个人意识上,我认为变化是很不够的。”

要想真正从辛亥中提升个人,不是单单知道这样一件冷冰冰的事件的来龙去脉,知道的再细致、理解的再透彻、分析的再理性,都不如真真切切用心去感受一下当时的历史情况。我们赞美孙中山先生,不仅仅因为他在特殊的历史事件段里为中国的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当时那样的时期,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要想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总结并发展出三民主义,并且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同样,我们对辛亥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还要看它对日后的影响;对辛亥的研究不单单局限在中国,也要涉及甚至其他国家。

2.把辛亥放在长远的历史进程中

中华民族有三次腾飞,辛亥算第一次腾飞,辛亥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当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也就是为什么后面出现了五四运动。当然辛亥也为日后中国的发展做好了铺垫,日后新中国怎么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辛亥本身肯定也不是完美的,没有一个历史改革或者是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的,因为历史是曲折的,这也就引申了中国日后的发展。

再往后,就是1949年的变化,这次是全民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制度根本的变化,章开沅先生感慨道:“作为过来人,我们最欣赏的还是工农的翻身,尽管这个问题没有全部解决,但是至少当时一个体现上,以及他们的地位,他们的思想面貌等等,实际上工人比农民更好一点。1949年是根本上的。从民权来讲,工农的还是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另外就是我们也曾有过辉煌,比如改革开放,的英明,作为草根一分子来讲,我感觉是第三次。我们现在正在争取第四次。”

3.把辛亥放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

辛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辛亥的直接影响下, 1912 年,旅居中国的越南侨民组织了越南党,提出了民族和建立共和国的主张。1913 年,受到辛亥的鼓舞,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等地的侨民建立了民族协会和群众大会。朝鲜、菲律宾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了新的发展。

辛亥不仅对中国周边国家的民族运动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运动中也有相当多的国际力量的加入,如作为孙中山朋友的日本人的参与。这些人的社会身份的多样化和作为其指导思想的“大亚洲主义”的复杂性,也告诉我们研究辛亥需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人类历史的进阶,在不断向前进的过程中,却是“两点之间,曲线最短”。熊培云说过“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想来社会变革也是如此吧。是的,它发展得十分缓慢,甚至是以一种螺旋上升的形式,但是不经历循环往复不断摸索的过程,又怎么能实现最后里程碑式的飞跃呢。

参考资料:

[1]章开沅. 就辛亥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J]. 近代史研究, 1983( 2) .

[2]章开沅. 国内外辛亥史研究综览[M].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1991.

[3]选集(合订本)[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 .

[4]史晓风.恽毓鼎澄斋日记:第二册[ 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4 .

[5]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6]中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国父全集:第4 册[ M] .台北:中国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73.

[7]《中国近代史纲要》 教科书

[8]《章开沅:辛亥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采访稿

[9]丁健 《辛亥再思考》

[10]彭剑 《从政体转型角度看辛亥的性质》

文档

近代史期末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论文年级2014级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8姓名瞿璇再议辛亥的历史影响摘要:辛亥已过去了一百年。一百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党人在一百年前进行和改造中国的奋斗,自有其特殊情况,我们自然不可否认其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但我今天要谈的不单是对辛亥的一味赞扬,否定先驱者的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否定辛亥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辛亥重新解读。关键词:辛亥;性质;意义;历史影响从客观上来说,辛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