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现代健康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胜任健康管理、休闲饮食、社会保险、健康产品生产和销售等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行政部门相关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在各类健康服务机构,如健康管理公司、休闲饮食中心、护理中心、心理咨询机构中从事健康保健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私人健康维护、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档案管理、健康状况监测、健康教育培训等工作。
2. 在各类健康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包括医药\器械生产及经营、化妆品和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从事健康产品营销、产品咨询、客户服务与销售管理等工作;
3、在医疗卫生服务及行政管理机构,如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预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体检机构、计生部门、医药监管部门等,从事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咨询、健康状况调查、健康标本采样和卫生事务管理;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能胜任相关岗位的的工作,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2)掌握健康信息管理、健康咨询与指导、服务管理、健康监测与评估、传统中医养生保健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规、客户关系管理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4)了解国内外养生保健与健康促进理论前沿、发展趋势及实践的现状;
2.能力结构
(1)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正确运用健康服务管理的理论、概念、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系统思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具有交际能力,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让对方理解,能举止得当、情感表达具有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3)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各模块的专业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掌握传统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服务技能;具备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的能力;系统地掌握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掌握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并进行健康维护的基本知识;掌握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产品的宣传、健康教育和推广的方法;
(4)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了解和运用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结合所学专业,掌握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把握创业机会,实施创业活动,控制创业风险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政治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2)具有道德素质,热爱物业管理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热情积极、细致周到,有较强的责任感。
(3)具有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科学的体育健康与锻炼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4)具有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吃苦、宽容、诚信,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愿意扎根基层;
(5)应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证书,包括: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保健按摩师、中医康复保健师、芳香保健师等。
4。 专业能力实现矩阵
(1)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确定思路
首先,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研究,确定市场对健康服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其次,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确定本专业所适应的岗位集群;再次,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确定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最后,根据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能力和能力要素
根据健康服务与管理岗位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在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六大专业能力:健康服务管理能力模块、健康信息收集和管理;健康评估与检测,健康促进能力,健康维护能力;中医养生技能;健康咨询能力,进一步梳理细化分解成相应的能力要素,并给出培养这些能力要素的实现途径,专业能力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表1:专业能力实现矩阵
| 专业能力 | 能力要素 | 课程模块 | 主要实现途径(课程) |
| 人文素质 | 政治思想过硬,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较强,懂礼仪,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功底。 | 政治思想素质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 |
| 健康服务管理 | 掌握健康行业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企业市场营销推广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掌握健康服务管理、客户服务和关系管理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 基础企业管理知识模块 |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经营模拟演练、经管综合仿真实训 |
| 营销和推广知识模块 | 市场营销、演讲与沟通、演讲与沟通实训、公共管理 | ||
| 健康服务管理知识模块 | 健康服务与运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商务礼仪 | ||
| 健康信息管理 | 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学、统计学知识等;掌握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掌握信息管理基础知识; | 健康信息收集模块 | 卫生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 |
| 健康信息管理模块 | 计算机应用基础、健康管理学、健康信息管理 | ||
| 健康评估与检测 | 掌握临床医学知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知识等;掌握健康检测,健康危险评估的理论与知识; | 医学知识模块 | 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 |
| 健康评估与检测模块 | 健康评估、健康检测技术、 | ||
| 健康促进 | 掌握营养学、运动健康学、体重健康管理等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制定健康促进计划的相关方法和步骤; | 健康保健知识模块 | 健康营养学、运动与健康、体重健康管理 |
| 健康促进计划制定模块 | 长期护理保健、饮食保健技术、运动保健技术、美容技术实训 | ||
| 中医养生 | 掌握各种健康养生的技术和知识,能够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以及具体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养生建议和措施,帮助客户树立信心,积极主动的跟客户沟通,并帮助客户长期坚持。 | 基础中医学知识模块 | 中医临床学、中医养生学 |
| 中医养生保健模块 | 中医保健技术、推拿与理疗、中医食疗学、经络血脉养生、足疗 | ||
| 健康咨询 | 掌握健康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具备一定客户服务和关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对客户进行沟通、指导和服务;能够对客户进行健康产品和推广;有较强的公开演讲和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 健康心理咨询模块 | 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实训 |
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门类:公共管理类,码:120410T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4年,实行3~7年弹性学制。
五、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环节)的学分和所需选修课程的学分,并取得180学分,方能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医学
核心课程:健康管理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服务运营管理、健康评估、中医养生学、健康心理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1:健康管理概论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流程等,掌握健康管理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进行计划、预防和控制的全过程,它是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的一门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2:基础医学概论
内容简介:本课程重点介绍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生命科学基础理论如细胞、遗传、物质代谢、病原生物、免疫和药理,以及人体正常与病理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的疾病。按照人体各系统将组织胚胎、正常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理生理及相关疾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拓宽学习视野,建立学习 探索 学习的模式,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3:临床医学概论
内容简介:本课程介绍了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内容,包括诊断技术、治疗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疾病各论,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专业核心课程4:健康信息管理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健康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具备运用基本方法与主要技术进行健康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将信息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准确全面的采集、处理和管理客户的健康信息。
专业核心课程5:健康服务与运营管理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健康行业服务行业的全新的运营管理理念与模式,使学生掌握现代运营管理和高端服务管理两个专业方向的特色知识,培养学生认识服务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的能力,运用所学的服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专业核心课程6:健康评估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收集资料,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评估,根据被评估者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进行全面评估、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情况,做出健康诊断。
专业核心课程7:中医养生学
内容简介: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研究调摄身心、养护生命、却病延年的理论和方法的中医分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们学习了解中医养生的文化根源性;系统掌握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掌握常用养生方法;学习掌握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制定养生计划和方案.
专业核心课程8: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着重阐述人的心理行为与健康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知识与技能,研究人类个体、群体以及社会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探索其动因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规律性,并为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而提供科学的标准和方法.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统计表
| 实践环节名称 | 学分数 | 学期 | 周数 | 备注 |
| 入学教育 | 0.5 | 1 | 0.5 | |
| 军事训练 | 2 | 1 | 2 | |
| 认知实习 | 1 | 1 | 1 | |
| 课程实习 | 2 | 4 | 2 | |
| 项目实训 | 8 | 2-6 | 8 | |
|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 12 | 7-8 | 24 | |
| 毕业论文 | 10 | 8 | 14 | |
| 合计 | 35。5 | 51。5 |
1.实习实践目标:综合应用所学的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维护、健康指导等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实习相关健康管理的工作流程,能积极主动的主持或参与完成组织机构中的各项工作热舞;培养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结合专业综合实习任务,在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了解健康服务与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实习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对所当前学习专业以及今后就业行业的认同。
2。合作企业: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瑞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欧英明德管理养老学院.
3。实习实践标准
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践,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熟悉本专业发展背景、了解国内外养生保健与健康促进理论的最新理论,熟悉本行业的运作流程等.
(2)具备一定的传统保健和健康服务技能;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和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健康信息能力;能够针对顾客提出健康咨询与指导,并参与或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维护的能力;能够主持组织一场健康宣讲和教育活动。
(3)具备从事本专业的职业素质,爱岗敬业,富有责任新,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管理时间,按时完成任务;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地与客户沟通,同时能主动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学习各种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4。累计时间:41周
5.企业实习实践具体安排
表3: 企业学习安排表
| 项目 | 时间 | 计划安排 | 学习内容 | 培养目标 |
| 专业认知实习 | 1 周(第2学期) | 由教师带队学生实地参观专业实习基地,与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交流,聆听行业从业者的专业讲座,了解当前行业对岗位的相关要求。或者借助校内综合实训平台,进行企业经营模拟演练. | 参观健康管理相关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了解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了解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及文化,初步认知健康管理专业的相关岗位,树立对职业的认同感,初步明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 |
| 课程实习 | 2周(第4学期) | 学生在校内集中开展综合性实践课程实习,熟悉相关模块的专业技能. | 了解实习企业的健康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熟悉和掌握健康检测、健康评估、产品营销、中医保健技术 | 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公司某一流程的具体工作任务中,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悉。 |
|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 24周(第7、8学期) | 学生进入学校安排的企业集中实习,由学校、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 | 根据所在实习岗位,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去,及时完成企业指导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做好总结,开展实践为主的岗位训练. | 了解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产品特点等,熟悉实习任务的工作流程和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形成基础的职业价值观. |
| 毕业论文(设计) | 14周(第8学期) | 结合实习岗位工作内容,在企业和学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 综合专业相关知识,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实践项目,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完成论文撰写。 | 根据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和展现,并根据完成成果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评定. |
表4:课内课程学时学分统计表
| 总学时/总学分 | 课程类别 | 学时 | 占总学时百分比 | 学分 | 占总学分 百分比 | 备注 |
2072/ 129.5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744 | 35。91% | 46.5 | 35.91% | |
|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 512 | 24。71% | 32 | 24。71% | ||
| 专业必修课 | 288 | 13。90% | 18 | 13。90% | ||
| 通识选修课 | 160 | 7.72% | 10 | 7.72% | ||
|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 | 48 | 2。32% | 3 | 2。32% | ||
| 专业选修课 | 320 | 15.44% | 20 | 15.44% | ||
| 必修课合计 | 1544 | 74。52% | 96。5 | 74.52% | ||
| 选修课合计 | 528 | 25。48% | 33 | 25.48% |
| 课程类别 | 学分 | 小计 | 占总学分百分比 | |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32 | 96.5 | 58.48% |
|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 26.5 | |||
| 专业必修课 | 14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10 | |||
|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 | 2 | |||
| 专业选修课 | 12 | |||
| 实践教学 | 入学教育 | 0.5 | 68。5 | 41.52% |
| 军事训练 | 2 | |||
| 实验 | 6。5 | |||
| 课内实践 | 26.5 | |||
| 项目实训 | 8 | |||
| 认知实习 | 1 | |||
| 课程实习 | 2 | |||
|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 12 | |||
| 毕业论文(设计) | 10 | |||
|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计 | 165 | 100% | ||
|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 | 15 | |||
| 合计 | 180 | |||
表6: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 学年 | 学期 | 教学环节安排(单位:周) | 合计 | |||||||
| 一 | 1 | 课堂教学13 | 军事训练2 | 入学教育0。5 | 机动2 | 考试1 | 19 | |||
| 2 | 课堂教学16 | 课程实践2 | 机动1 | 考试1 | 20 | |||||
| 二 | 3 | 课堂教学16 | 项目实训1 | 课程实践 | 机动1 | 考试1 | 20 | |||
| 4 | 课堂教学16 | 项目实训1 | 课程实习1 | 机动1 | 考试1 | 20 | ||||
| 三 | 5 | 课堂教学16 | 项目实训2 | 课程实习1 | 机动1 | 考试1 | 20 | |||
| 6 | 课堂教学16 | 项目实训4 | 机动1 | 考试1 | 20 | |||||
| 四 | 7 |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20 | 20 | |||||||
| 8 |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4 | 毕业论文(设计)14 | 毕业离校2 | 20 | ||||||
1。通识教育平台(必修46。5学分,选修10学分)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教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 总计 | 讲授 | 实验 | 实践 | ||||||||
|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48 | 32 | 16 | 考试 | 1 |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2 | 24 | 8 | 考试 | 2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32 | 16 | 考试 | 3 | |||||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 | 96 | 32 | 考试 | 4 | ||||||
| 形势与 | 2 | 32 | 32 | 考查 | 1-4 | 在线自主学习为主 | |||||
| 体育 | 7。5 | 120 | 120 | 考查 | 1-4 | 体育俱乐部制 | |||||
| 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考查 | 1 | 在线自主学习为主 | |||||
| 大学英语 | 13 | 208 | 208 | 考试 | 1-4 | 分级教学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3 | 48 | 24 | 24 | 考试 | 1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2 | 在线自主学习为主 | ||||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2 | 32 | 32 | 考查 | 2 | 在线自主学习为主 | |||||
| 创业基础 | 1 | 16 | 16 | 考查 | 3 | ||||||
| 小计 | 46。5 | 744 | 512 | 24 | 208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综合素质课 | 10 | 160 | 160 | 2—8 | 在线自主学习为主,详见当学期公布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清单 | |||||
| 小计 | 10 | 160 | 160 | ||||||||
| 合计 | 56.5 | 904 | 672 | 24 | 208 |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教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 总计 | 讲授 | 实验 | 实践 | ||||||||
|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 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 | 经济数学(1) | 6 | 96 | 96 | 考试 | 1,2 | 分级教学 | |||
| 管理学 | 2 | 32 | 32 | 考查 | 1 | ||||||
| 健康管理概论 | 3 | 48 | 32 | 16 | 考查 | 1 | |||||
| 经济学 | 3 | 48 | 48 | 考试 | 2 | ||||||
| 市场营销学 | 2 | 32 | 24 | 8 | 考查 | 2 | |||||
| 基础医学概论 | 4 | 48 | 16 | 考试 | 2 | ||||||
| 临床医学概论 | 4 | 48 | 16 | 考试 | 3 | ||||||
| 卫生统计学 | 3 | 48 | 32 | 16 | 考试 | 4 | |||||
| 预防医学 | 4 | 48 | 16 | 考试 | 4 | ||||||
| 小计 | 32 | 512 | 424 | 72 | 16 | ||||||
| 学科专业基础选修课 | 公文写作 | 3 | 48 | 32 | 16 | 考查 | 3 | 选修3学分 | |||
| 演讲与沟通 | 3 | 48 | 32 | 16 | 考查 | 3 | |||||
| 组织行为学 | 3 | 48 | 32 | 16 | 考试 | 4 | |||||
| 客户关系管理 | 3 | 48 | 32 | 16 | 考查 | 4 | |||||
| 小计 | 3 | 48 | 32 | 16 | |||||||
| 合计 | 35 | 560 | 456 | 72 | 32 |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教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 总计 | 讲授 | 实验 | 实践 | ||||||||
| 专业课程平台 | 专业必修课 | 健康信息管理 | 2 | 32 | 24 | 8 | 考试 | 3 | |||
| 健康服务运营管理 | 2 | 32 | 24 | 8 | 考查 | 3 | |||||
| 中医临床学 | 4 | 56 | 8 | 考试 | 5 | ||||||
| 健康评估 | 3 | 48 | 32 | 16 | 考试 | 5 | |||||
| 中医养生学 | 4 | 56 | 8 | 考试 | 6 | ||||||
| 健康心理学 | 3 | 48 | 32 | 16 | 考试 | 6 | |||||
| 小计 | 18 | 288 | 224 | 8 | 56 | ||||||
| 专业选修课 | 卫生法规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4 | 选修10学分 | |||
| 卫生事业管理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4 | |||||
| 健康保障学 | 2 | 32 | 32 | 考查 | 5 | ||||||
| 心理咨询 | 2 | 32 | 32 | 考查 | 5 | ||||||
| 市场调查与预测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
| 商务礼仪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
| 健康营养学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健康管理师方向必选,中医养生任选 | ||||
| 运动与健康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
| 健康检测技术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
| 长期护理保健 | 2 | 32 | 32 | 考查 | 6 | ||||||
| 体重健康管理 | 2 | 32 | 32 | 考查 | 6 | ||||||
| 运动保健技术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6 | |||||
| 中医保健技术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中医养生方向必选,健康管理师方向任选 | ||||
| 推拿与理疗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5 | |||||
| 中医食疗学 | 2 | 32 | 32 | 考查 | 6 | ||||||
| 中医健身 | 2 | 32 | 32 | 考查 | 6 | ||||||
| 经络血脉养生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6 | |||||
| 足疗 | 2 | 32 | 16 | 16 | 考查 | 6 | |||||
| 小计 | 20 | 320 | 192 | 128 | |||||||
| 合计 | 38 | 608 | 416 | 8 | 184 |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周数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 实践教学课程平台 | 其他环节 | 入学教育 | 0。5 | 0.5 | 1 | ||
| 军事训练 | 2 | 2 | 1 | ||||
| 实习实训 | 认知实习 | 1 | 1 | 1 | |||
| 课程实习 | 2 | 2 | 4 | ||||
| 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 | 12 | 24 | 8 | ||||
| 毕业论文(设计) | 10 | 14 | 8 | ||||
| 项目实训 | 演讲沟通实训 | 1 | 1 | 3 | |||
| 美容技术实训 | 1 | 1 | 4 | ||||
| 心理咨询实训 | 1 | 1 | 5 | ||||
| 健康检测实训 | 1 | 1 | 5 | ||||
| 经管综合仿真实训 | 3 | 3 | 6 | ||||
| 中医养生实训 | 1 | 1 | 6 | ||||
| 小计 | 35.5 | 51。5 | |||||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必修:创业基础实践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选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实践素质拓展学分:包括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发明专利、论文成果、课外阅读、学术讲座、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通过认定的方式计算学分,具体认定范围与程序见《武汉工商学院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
(2)课程素质拓展学分:包括选修英语拓展课程、数学拓展课程、政治拓展课程及跨专业选修课等课程.
十二、培养方案执行说明
1。非集中周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理论课程、实验实践课程按16学时计1学分。
2。集中周次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校内课程实践(含课程设计、综合实践项目等)1周计1学分;校外实践(含军训、认知实习、课程实习等)1周计1学分、不计学时;工程实践与毕业实习打通,共计24周,计12学分,毕业论文(设计)共14周,计10学分。
系主任: 教学副院长: 院 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