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化集团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搬迁工程
工艺管道安装施工
总体方案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建设单位:
批 准:
审 核:
监理单位:
批 准:
审 核:
施工单位: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管道施工准备
4、材料验收及管理
5、管道预制
6、管道安装
7、管道焊接
8、压力试验
9、管道系统吹洗
10、施工机具、劳动力计划安排
11、安全技术措施
12、检验计量器具配备表
13、施工进度计划
附图:管道施工流程图
1 工程概况
1.1大化集团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原位于大连市渤海湾的甘井子区,于1996年建成。由于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现搬迁至大连市瓦房店松木岛化工园区。
1.2合成氨装置属于典型的化工装置,其管道材质多,高温、高压、底温、有毒、易燃、易爆介质均有,同时,装置中管道布置紧凑、密集,因此安装技术和质量要求高。
1.3拆除的管道材料部分利旧使用,由于各单元新蓝图与原蓝图均有不同程度差异,故需采购部分材料,伴热管不再利旧使用。
1.4本工程工艺管道共约7万米,管道材质主要有碳钢(Q235-B、20#、20G、16MnDG)、卷管(L235)不锈钢(0Cr18Ni9、0Cr18Ni10 Ni、0Cr18Ni11Nb、00Cr19Ni10)、合金钢管12Cr1MoVG、09Mn2VDG、铝合金(5A03)、非金属管道等。最高设计压力17.6MPa,最高设计温度430℃;最低设计温度-196℃。
工程量一览表:
| 单元号 | 单元名称 | 碳钢 | 不锈钢 | 合金钢 | 铝合金 | 非金属 | 小计 (延长米) |
| 100 | 空分 | 2840 | 435 | 5 | 1116 | 4400 | |
| 100A | 空分(新) | 1440 | 345 | 1785 | |||
| 400 | CO2变换 | 2050 | 520 | 230 | 2780 | ||
| 500 | 低温甲醇洗 | 2172 | 1919 | 1035 | 5126 | ||
| 600 | 液氮洗 | 230 | 270 | 60 | 560 | ||
| 700 | 合成 | 590 | 260 | 231 | 1100 | ||
| 800 | 液氨罐区 | 3260 | 119 | 3380 | |||
| 900 | 硫回收 | 2301 | 66 | 2367 | |||
| 1100 | 合成压缩 | 2010 | 60 | 2070 | |||
| 1200 | 火炬 | 1200 | 400 | 1600 | |||
| 1300 | 蒸汽系统 | 2630 | 84 | 19 | 2752 | ||
| 404 | 循环水及地下管网 | 3500 | 6500 | 10000 | |||
| PR20-26 | 管廊管道 | 14250 | 2170 | 1910 | 18330 | ||
| 1400 | 仪表空压站 | 114 | 104 | 218 | |||
| 100B | 空分压缩 | ||||||
| 外管廊 | 8860 | 1542 | 1252 | 115 | |||
| 合计 | 68108 |
2.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3大化集团30万吨/年合成氨厂搬迁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4 合成氨装置工艺施工图纸
3 施工准备
3.1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
3.2用于新装置的利旧管道、管道材料应检验合格。利旧材料的检验详见“关于大化合成氨搬迁项目利旧管道检验技术要求的基本意见”
3.3技术人员应整理出利旧管道,利旧管道材料,新采购管道材料及废弃材料明细表,按下表填写:
| 序号 | 管线号 | 设计温度 | 设计压力 | 材质 | 规格或标准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3.5管道预制厂搭设三个约100m2预制钢平台.
3.6土建建工程及设备安装进度能满足管道安装要求
3.7焊接工艺评定齐全
4. 材料验收和管理
4.1 新购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产品质量证明书
4.2 外观检查,核对材质、规格、型号、数量。
4.3 钢管按下列程序进行验收
产品质量证明书 检查出厂标志 目测外观 核对规格并测量尺寸
4.4 合金钢管应用光谱分析复查其主要合金元素。
4.5 室外存放的管材、管道附件应设置垫木和防雨棚,防止受潮生锈。
4.6 新购、利旧管材及管道附件按材质、规格分类放置,并挂牌作出明显标记并刷色带.
色带一览表:
| 序号 | 管道材质 | 色带 | 备注 | 序号 | 管道材质 | 色带 | 备注 |
| 1 | 20# | 绿红 | 11 | 0Cr18Ni9 | 红 | ||
| 2 | 20G | 绿兰 | 12 | 0Cr18Ni10Ti | 兰 | ||
| 3 | L245 | 白 | 13 | 0Cr19Ni10 | 黄 | ||
| 4 | 16MnD | 绿紫 | 14 | 0Cr18Ni11Nb | 绿 | ||
| 5 | 16MnDG | 绿黄 | 15 | 5A03 | 紫 | ||
| 6 | 09Mn2V | 红白 | 16 | 5083 | 橙 | ||
| 7 | 09Mn2VDG | 红黑 | |||||
| 8 | 12Cr1MOVG | 红兰 | |||||
| 9 | 12Cr1MOG | 红紫 | |||||
| 10 | 12Cr2MOVG | 红黄 |
4.8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管段材料表标明的材料等级进行领料。
4.9材料管理人员必须领料单中提供的管子、管件、阀门的型号材质进行发放材料,并作发料记录。建立各装置,各施工队领料台账。
4.10不锈钢、铝合金材料吊装用软吊索。
4.11阀门检验
1)阀门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
2)新购阀门试验:
a)下列管道的阀门,应逐个进行试验;
输送有毒、易燃管线上的阀门,设计压力≥1MPa,或设计压力≤1 MPa且设计温度≤-29℃; 设计温度≥186℃的无毒,非可燃介质的管道。
b) 设计压力≤1 MPa, 186℃≥设计温度≥-29℃介的无毒,非可燃介质的管道,应从每批中抽查10%(至少一个)进行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
c)阀门壳体强度试验压力P=1.5公称压力,时间不少于5分钟,以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压力P=公称压力,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试压合格后填写阀门试压记录。抽查的阀门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查,仍不合格则该批阀门不得使用。
d)安全阀必须到有法定检定资格的单位进行调试或监督调试,调整合格后填写安全阀调试报告。
e) 试验合格的阀门,应及时排尽内部积水,密封面应涂防锈油,关闭阀门,用塑料布封闭出入口,并填写《阀门试验记录》。
f) 公称压力小于1MPa,公称直径≥600mm的闸阀,壳体压力试验可随管道系统压力试验时一同试验,闸板密封试验可采用色印方法进行检验,接合面上的色印应连续。
3)拆除的阀门由施工方提供清单,业主进行检验.不合格产品由业主提供清单以便采购.
5 管道预制
5.1 管子切割
1)镀锌钢管、小直径的碳钢钢管,宜用切割机下料,大直径管可以用氧—乙炔火焰切割,氧—乙炔切割后,用砂轮机打磨,使钢管坡口露出金属光泽。
2)铝合金管施工详见“冷箱管道施工方案”
3) PVC管采用钢锯或软质砂轮机切割
4)切口平面倾斜偏差为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2mm。
5)管子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切口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 凸凹等缺陷,熔渣、氧化铁、铁屑等应予以清除。
5.2 管道坡口及组对
(1)管道组对前,应对距坡口25mm范围内的氧化皮及其他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进行清理。
(2)管道的坡口加工形式和尺寸:
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焊件坡口形式和尺寸(mm)
坡口
| 名称 | 厚度 | 坡口形式 | 坡口尺寸 | 备注 | ||
| c | p | α | ||||
| V型 坡口 | 3~9 | 0~2 | 0~2 | 65~75 | ||
9~26 | 0~3 | 0~3 | 55~65 | |||
| 角焊接头 | 法兰角焊接头 | — | — | — | K=1.4S但不大于颈部厚度 | |
| 角焊接头 | 承插焊接法兰 | 1.6 | — | — | K=1.4S且不大于颈部厚度 | |
| 承插接头 | 1.6 | — | — | K=1.4T 且不小于3.2 | ||
4)不等厚管子、管件组对时,如果内壁错边量超过上条规定或外壁错边量大于3mm时,应按下图进行修整。
S2-S1≤10mm S2-S1≤10mm
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 内壁尺寸不相等的削薄
焊件坡口形式
5)不锈钢管、铝合金管道对口找平直时,应使用木锤或铁锤外包铜皮。
6)管道预制应考虑运输和安装的方便,并留有调整活口。预制完毕的管段应将内部清理干净,封闭管口并编好标号妥善保管。
7)预制管道组合件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不得产生永久性变形。
8)对接焊管材、管件坡口表面应光滑无凸瘤,其形式、尺寸如下:
| 坡口名称 | 坡口形式 | 基本尺寸(mm) | 适用范围 | |||
| V 型 坡 口 | S | ≤5 | 6-10 | 12-20 | 对 接 焊 | |
| α | 80±5 | 75±5 | 65±5 | |||
| C | 1±1 | 2±1 | 2±1 | |||
| d | 1+1 | 1+1 | 1+1 | |||
5.3.1 根据管道安装自身的特点,其预制工作应包括如下内容:
1) 整条管线利旧的管道、一条管线中部分利旧的管线,均加工为预制件以便安装。
2)与设备连接,应将与设备连接的法兰做标识妥善保管.
3) 所有的放空和导淋系统,在预制厂内集中预制。
4) 管道预制考虑到安装的需要,应留有水平及垂直方向的调整活口。
5) 承插焊阀门在焊接时应将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6) 预制完毕尚不安装的管段,应并用塑料布封闭管口。
7) 预制组件应有足够的刚性,不得产生永久变形。预制完后应及时编号、封口,妥善保管
8) 管道预制应在空间三个方向上的适当部位预留调整段或调整口,调整口的直管段宜加长50-100mm,调整段宜现场实测。
9) 管道上仪表接头及其它支管接头应在预制时一起完成,以避免管道就位后开孔及焊接,造成管内熔渣存积。
10) 预制管段上法兰应置于容易拧紧螺栓的位置。
11) 预制管段上的焊口应躲开管架,并便于施焊和检验。
5.4 支、吊架制作
1) 支、吊架形式按设计图纸选用(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
2) 支、吊架的螺栓孔,应用钻床或手电钻加工。不得使用氧乙炔焰割孔。
3) 管道支、吊架的角焊缝应焊肉饱满,焊脚高度应不底于簿件厚度的1.5倍。
4) 制作合格的支、吊架,应进行防锈处理,编号标记,妥善保管。
6 管道安装
6.1 管道安装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1)先地下管后地上管;
2)先大管后小管;
3)先高压管后低压管;
4)先不锈钢、合金钢管后碳钢管;
6.1 管道安装一般规定
1)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办理交接手续。
2)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3) 管道穿越墙或构筑物时,应加设套管, 套管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4) 合金钢、不锈钢管道不应焊接临时支撑物,不锈钢管不得用铁质工具敲击。
5) 需反复拆装的部位,如设备进、出口、调节阀、孔板法兰、安全阀及所有水压试验吹扫中需拆除的管段法兰,应选用临时垫片,最后复位时再加装正式垫片,但加装临时垫片,应在单线图上做记录,临时垫片厚度应与正式垫片厚度一致。
6) 高压管道安装前应将管内清理干净,经检查无铁锈、尘土、油、水及其它污物为
合格。
6.2连接压缩机的管道安装
1)与压缩机连接的管道安装前必须将其内部处理干净。
2)与连接的管道,应从机械设备侧开始安装。其水平度及铅垂度的允许偏
差:A级或Ⅰ类管道为0.6mm/m;B级或Ⅱ、Ⅲ类管道为1mm/m,C级或Ⅳ、Ⅴ类管道为1.5mm/m。水平偏差造成的坡度,不应使管内存液。
3)管道的坡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4)传动设备入口管,在系统吹扫前不得与设备连接,应用有标记的盲板隔离
静设备连接的管道
6.3 阀门安装
1) 阀门安装时,应核对其型号,并按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
2) 安全阀阀体应铅垂安装,阀体应定位牢固,管道的重量,胀缩量及振动,均不得使安全阀产生变形。
3) 大型阀门安装前,应预先安好有关的支架,不得将阀门的重量附加在设备或管道上。
4) 阀门安装时手轮方向应便于操作,标高一致,排列应整齐美观。安全阀两侧阀门的阀杆,可倾斜安装或水平安装。
6.4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1)工艺管道一般法兰连接
| 项目 | 允许偏差 | 备注 |
| 平行度 | ≤1.5/1000,且≯2mm | 在法兰圆周任一点测量 |
| 同轴度 | 不超过5%d | 保证螺栓能自由穿入 |
2)与传动设备连接的管道
| 设备转速·r/min | 平行度mm | 同轴度mm |
| 3000-6000 | ≤0.15 | ≤0.50 |
| >6000 | ≤0.10 | ≤0.20 |
| 项 目 | 允许偏差 mm | ||||
| 坐标及标高 | 室外 | 架空 | 15 | ||
| 地沟 | 15 | ||||
| 埋地 | 25 | ||||
| 室内 | 架空 | 10 | |||
| 地沟 | 15 | ||||
| 水平管弯曲 | Dg≤100 | 1/1000 | 最大20 | ||
| Dg≥100 | 1.5/1000 | ||||
| 立管垂直度 | 2/1000 | 最大15 | |||
| 成排 管段 | 以同一平面上 | ±5 | |||
| 间距 | ±5 | ||||
| 交叉 | 管外壁或保温层间距 | ±10 | |||
a、直管段两环缝距离不应小于100mm。
b、焊缝距变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径。
c、环焊缝距支、吊架的净距不小于50mm,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小于100mm。
d、在环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
e、加固圈距环缝不小于50mm。
6.5 伴管施工。
1)伴管应与主管平行安装、位置、间距、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能自行排水与防
止存液。
2) 在一根主管上安装多根伴管,伴管间应有定距措施。水平安装时应对称铺设在主
管的下部:铅垂管道的伴管应均匀分布在主管的周围。
3) 水平伴热管应安装在主管下方,在绕越管架时,应尽量靠近主管伴设。伴管可用镀锌铁丝固定在主管上,弯管部分的绑扎点为3~5处;直管部分的绑扎
点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 伴管公称直径 | 绑扎点间距(mm) |
| 10 | 800 |
| 15 | 1000 |
| 20 | 1500 |
| >20 | 2000 |
1) 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与管子接触良好。
2) 无热位移管道的吊架,其吊杆应铅垂安装;有热位移的管道,吊杆应向热位移相反方向并按位移值的一半倾斜安装。
3)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无毛刺、焊瘤,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从支承面中心向热位移反方向偏移,偏移量为管道热位移值的一半。
4) 弹簧支、吊架的弹簧高度,应按设计要求调整,并作出记录。弹簧的临时固定件, 应待全系统安装、试压、绝热施工完毕后,方可拆除。
5) 管道安装完毕,应按设计要求逐个核对支、吊架形式、材质和位置。碳钢支架不得直接与不锈钢管接触,中间应衬以胶皮或石棉橡胶板。
6)管托、支、吊架的安装焊缝应满焊,不得有漏焊、欠焊和裂纹等缺陷。管道与支架焊
接时,管子不得有咬肉、烧穿等现象。
6.7 管廊管道、附塔管道安装
1) 管廊安装完后,可进行管廊管道安装,管道可渐根吊入管廊内.
2) 管廊内部的三通支管、弯头应在管廊预制时施工完毕。引出管廊外的支管可待管道吊装定位后组对。
3) 附塔管道安装后的铅垂度,应以塔体在地面时的中心线为基准找正,其偏差应小
于1/1000,并应考虑管道水平悬臂自重挠度的影响。
4) 管道支架不得与塔体直接焊接,而应加焊护板。对已热处理的塔体,严禁在其上
施焊。护板应在热处理前焊完。
7 管道焊接
7.1 焊接准备
1) 焊接材料应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
2) 焊接材料应有符合工艺要求的贮存场所及烘干设施。并严格按照公司焊接材料的保管、烘干、发放及回收制度执行。
3) 现场焊接工作必须按照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执行,所有焊接工艺参数应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要求。
4)焊工必须具有相应材料焊接合格证书才能上岗。
7.2 焊接施工要求
1)焊接方法的选择
为保证施工质量,DN≤2〃的管道均采用全氩弧焊,DN>2〃的无缝钢管管道均采用氩电联焊。
2) 异种钢焊接时,应选用母材等级高一级的焊接材料。
3)每次施焊前,焊工必须在试验板上试焊以验证焊接设备, 焊接工艺的可靠性,不得在管子上引弧和试验电流。
4)填充焊的焊条直径, 可按下表规定选用。
| 管道壁厚mm | 焊条直径mm |
| ≤4 | ≤焊件厚度 |
| 4~12 | 3.2~4.0 |
| >12 | ≥4.0 |
6)焊件焊接时应放置稳固,以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附加应力。
7)焊前应对焊口组对质量进行检查,每道焊口应一次焊完。 多层焊时,相邻两层间接头应错开,以提高焊缝接头的致密性。
8)焊接完成后,焊缝上的药皮及焊缝两侧的飞溅和焊缝表面缺陷必须进行清理,不锈钢管道焊缝完成后,必须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
9) 需检测管道,每道焊口焊接完毕,应在单线图及管道焊口旁标上施焊焊工的焊工代号、管线号和焊口号。
10)所有管道焊口在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完成以前,不得进行涂漆、保温。
11)当焊接环境出现风、雨天气时,焊接时应采取适当的防风雨措施,如搭设防雨棚、防风棚等。
7.3 焊接检验
7.3.1 外观检验
1)外观检查要求焊缝金属面应平缓地与母材过渡, 焊缝表面应无气孔、裂纹、夹渣、凹凸不平等几何缺陷。
2) Ⅰ、Ⅱ级管道焊缝应无咬边缺陷, 其他管道焊缝存在的咬缺也应在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内。
3) 对接焊缝的焊缝余高及角焊缝焊角高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4)当发现焊缝表面有缺陷时,应及时消除。消除后应重进行检验,直至合格。
7.3.2 焊缝内部质量检验
1) 管道的X射线探伤检查比例,采取如下比例见下表。
| 序号 | 介质代号 | 无损探伤比例 | 备注 |
| 1 | 输送剧毒流体的管道 | 100% | |
| 2 | 设计压力≥4MPa,且设计温度≥400℃可燃、有毒流体的管道 | 100% | |
| 3 | 设计压力≥10MPa,且设计温度400℃非可燃、无毒流体的管道 | 100% | |
| 4 | 设计温度 < -29℃的低温管道 | 100% | |
| 5 | 设计压力≤1MPa,且设计温度≤400℃非可燃、无毒流体的管道 | ____ | |
| 6 | 其它管道进行抽样射线检验 | 5% | 质量不低于Ⅲ级 |
3)对不要求进行内部质量检验的焊缝,质检人员应对其全部进行外观检验。
7.3.3 焊缝返修
1) 当检验发现焊缝缺陷超标时,必须进行返修。
2) 同一焊工,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否则,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缝全部进行检验。
7.4焊缝热处理
1)工艺要求及热处理施工方法
a) 焊缝的无损检测在热处理完成后进行;
b) 管材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表
| 材质 | 焊前预热 | 焊后热处理 | ||
| 壁厚(mm) | 温度(℃) | 壁厚(mm) | 温度(℃) | |
| 12CrMo | 全部 | 200-300 | DN>100 | 700-750 |
| DN<100且tm<13 | 不处理 | |||
| 12Cr1MoV | 全部 | 250-300 | DN>100 | 700-750 |
| DN<100且tm<13 | 不处理 | |||
| 09MnV | ≥15 | 150-200 | ≥19 | 560-590 |
L
保温区
加热器
注:进行局部热处理时,加热宽度L不得小于5,R代表管子半径,T 代表管壁厚度,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小于100mm。
d) 焊后热处理的加热速率、热处理温度下的恒温时间及冷却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温度升至300℃以上时,加热速率不应大于(206×25/δ)℃/h,且不得大于220℃/h。(注:δ为管道壁厚)
2)恒温时间应为每25mm壁厚恒温1h,且不得少于15min,在恒温期间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应低于65℃。
3)冷却速率不应大于(260×25/δ)℃/h,且不得大于260℃/h,300℃以下可自然冷却。
e)焊缝热处理后应进行硬度检查,检测部位为焊缝、两侧热影响区两侧母材。合金钢不大于母材硬度的125%,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8 压力试验
8.1 试压前应具备的条件
1)管道系统安装完毕;支、吊架安装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 焊缝及其它应检查的部位,暂末涂漆和保温。
3) 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精度不低于1.5级;表的满刻度值为最大被测压力的1.5~2倍,压力表不少于2块。
4) 具有完善的、并经批准的试验方案。方案中应绘制“试压系统图”,试压系统图中应详细说明和注明试压的方法、介质、试验压力、参与试压的管线和设备,临时盲板,压力表位置、排气点、压力注入口和排放口等。
8.2 压力试验的一般规定
1) 管道系统强度与严密性试验,采用液压进行。
1) 管道的试验压力,取其设计压力的1.5倍。
2) 管道系统的试验压力以系统中最高点的压力表读数为准,但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附件及阀门的承受能力。
3) 试验前应将不能参与试验的系统、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离。安全阀、爆破板应拆卸。加置盲板的部位应有明显标记和记录。
4) 水压试验时,试压用水应有良好的水质。不锈钢管道以水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5) 试验过程中如遇泄漏,不得带压修理。缺陷消除后,应重新试验。
8.3 管道系统试验
1) 管道试压应按设计院提供的《管段特性表》选择试验介质和压力。
2) 液压试验应用洁净水进行。不锈钢管液压试验时,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系统注水时,应将空气排尽。
3)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考虑采取防冻措施。
4) 碳素钢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 200 ℃或合金钢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 350 ℃时,其强度试验压力应按下式换算:
Ps=K*P G [σ]1/[σ]2
式中:
K──系数,中低压取1.25,高压取1.5;
Ps──常温时试验压力,kgf/cm2 ;
PG──工作压力,kgf/cm ;
[σ]1 ──常温时材料的许用应力;
[σ]2 ──工作温度时材料的许用应力;
5) 盲板厚度的计算式见下:
t = D×√3p/16S
t:最小厚度 D:管子内径 S:板材允许压力 p:测试压力
6)盲板最小厚度选择见下表
盲板最小厚度选配表
测试压力(MPa)
| 管道规格(寸)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 DN100 | 6 | 6 | 8 | 9 | 9.1 | 10 | 11 | 12 | 13 | 13 |
| DN125 | 6 | 8 | 10 | 12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DN150 | 8 | 10 | 12 | 13 | 14 | 15 | 17 | 18 | 19 | 20 |
| DN200 | 10 | 12 | 14 | 17 | 18 | 20 | 22 | 23 | 25 | 26 |
| DN250 | 12 | 16 | 18 | 21 | 23 | 25 | 27 | 29 | 31 | 32 |
| DN300 | 14 | 18 | 22 | 25 | 27 | 30 | 32 | 35 | 37 | 39 |
| DN400 | 16 | 22 | 27 | 31 | 34 | 38 | 40 | 43 | 46 | 48 |
| DN500 | 20 | 27 | 33 | 38 | 43 | 47 | 51 | 54 | 57 | 60 |
8) 气压严密性试验按设计压力进行,试验介质一般采用空气或N2进行。试验时不得敲击管道。
9) 用涂刷肥皂水方法检查,如无泄漏,稳压30分钟,压力不降,则严密性试验为合格。
10) 泄漏量试验应在气压严密性试验合格后及时进行,
11) 泄漏量试验压力按设计压力进行,试验时间为24小时,以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9 管道系统吹洗
9.1 管道应按系统分别用压缩空气吹扫和水冲洗,蒸汽管道用蒸汽吹扫。
9.2 吹洗按管道试压吹洗系统图进行,顺序应按主管、支管、疏排管依次进行。
9.3 吹洗前应将系统内仪表加以保护,并将孔板、滤网、节流阀等拆除,妥善保管,待吹洗后复位。
9.4 吹洗压力不得超过设计压力,流速不宜小于20m/s。
9.5 吹洗前应考虑管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序,必要时应予加固。
9.6 蒸汽吹扫前,应缓慢升温暖管,且恒温一小时后进行吹扫,然后自然降温至环境温度,再升温、暖管、恒温进行第二次暖管,如此反复一般不少于三次。
9.7 蒸汽吹扫的排气管应引至室外,并加以明显标志,管口应朝上倾斜,保证安全排放。排气管应具有牢固的支承,以承受其排空的反作用力。排气管直径不宜小于被吹扫管的管径,长度应尽量短捷。
9.8 绝热管道的蒸汽吹扫工作,一般宜在绝热施工前进行
9.10 吹洗合格标准
1)空气吹扫:5分钟无明显的铁锈、尘土、水分及其它脏物为合格。
2)水冲洗:以目测出入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一致为合格。
9.11 蒸汽吹扫的检查方法及合格标准:
1)中压蒸汽管道的吹扫效果,应以检查装于排汽管的靶板为准。靶板表面应光洁,宽度为排汽管内径的5-8%,长度等于管子内径。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如靶板上肉眼可见的冲击斑痕不多于十点,每点不大于一毫米:即认为合格;
2)一般蒸汽或其他管道,可用创光木板置于排汽口处检查,板上应无铁锈、脏物。
10 施工机具及劳动力计划安排
10.1 施工机具计划
| 序号 | 机 具 | 规 格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汽车吊 | 16t | 台 | 4 | |
| 2 | 汽车吊 | 50t | 台 | 4 | |
| 3 | 汽车吊 | 80t | 台 | 2 | |
| 4 | 汽车吊 | 8t | 台 | 2 | |
| 5 | 叉车 | 5t | 台 | 1 | |
| 6 | 可控硅整流焊机 | ZX5-250 | 台 | 25 | |
| 7 | 逆变焊机 | ZX7-400 | 台 | 25 | |
| 8 | 空气压缩机 | 0.6MPa | 台 | 3 | |
| 9 | 磁力钻 | CZ30 | 台 | 4 | |
| 10 | 砂轮切割机 | Ф400 | 台 | 6 | |
| 11 | 角向磨光机 | Ф125 | 台 | 30 | |
| 12 | 角向磨光机 | Ф100 | 台 | 30 | |
| 13 | 倒链 | 5t | 台 | 16 | |
| 14 | 倒链 | 2t | 台 | 24 | |
| 15 | 倒链 | 1t | 台 | 16 | |
| 16 | 试压泵 | SY-350 | 台 | 8 | |
| 17 | 恒温箱 | 台 | 4 | ||
| 18 | 烘干箱 | HW650 | 台 | 4 | |
| 19 | X射线探伤机 | TX2505 | 台 | 4 |
| 20 | 保温桶 | 台 | 50 | ||
| 21 | 管道热处理设备 | 套 | 4 | ||
| 22 | 磁粉探伤仪 | 台 | 2 | ||
| 23 | 电动套丝机 | RIX-100 | 台 | 1 | |
| 24 | 电阻丝 | 米 | 50 | ||
| 25 | 加热片 | 片 | 20 | ||
| 26 | 热电偶 | 个 | 15 | ||
工艺管道施工劳动力配置一览表
年月
人数
| 工种 | 2007年 | 2008年 | ||||||||||||
| 9 | 10 | 11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管工 | 20 | 30 | 35 | 35 | 25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20 |
| 铆工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15 | 15 | 15 |
| 电焊 | 18 | 26 | 36 | 36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20 | 20 |
| 起重 | 20 | 20 | 20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20 | 20 |
| 电工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 钳工 | 16 | 16 | 16 | 16 | 16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力工 | 20 | 2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 管理人员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35 |
| 合计 | 159 | 177 | 202 | 202 | 206 | 205 | 205 | 205 | 205 | 205 | 205 | 185 | 155 | 155 |
11 安全技术措施
1)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2) 2米及2米以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3) 高空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 各种电动机械设备, 必须具有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及漏电保护装置。
5) 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
6) 搬运和吊装管子时,应注意不要与裸露的电线接触, 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7) 各种工具和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无破损。 电动工具和电焊机应有可靠的接地。使用前应检查是有漏电现象。
8)为高空作业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牢固可靠,侧面应有拦杆。脚手架上铺设的跳板必须结实,两端必须绑扎在脚手架上。
9) 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零件等,应放在工具袋内, 或放在妥善的地点。上下传递物件不许抛丢,应系在绳子上吊下或放下。
10) 吊装管子的绳索必须绑牢。吊装时要服从统一指挥; 动作要协同一致。管子吊上管架后,必须装上管卡,不许浮放在支架上。以防掉下伤人。
11) 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时相距5米以上,现场易燃、易爆物应清除。
12) 焊缝探伤时,应设置明显的危险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并对工作区进行监督和检测。
13) 焊缝热处理时,应设置明显的防烫标志,绑扎焊口时,应戴防烫手套,严禁在雨雪天进行室外焊缝热处理。
14)管道试压前, 应检查管道与支架的紧固性和管道盲板的牢靠性,确认无问题后才能进行试压。
15)管道试压时,应划定危险区,并安排人员负责警戒,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升压和降压都应缓慢进行,不能过急。
16) 管道吹扫的排气管,应按规定引至安全地点
12 检验计量器具配备表
| 工程项目 |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4万吨/年苯酐项目 | ||||
| 检测参数名称 | 参数允许偏差 | 配备器具名称 | 器具准确度 | 单位 | 数量 |
| 中心线 | ±10mm | 钢卷尺 | 1mm | 把 | 50 |
| 标高 | ±10mm | 钢卷尺 | 1mm | 把 | 50 |
| 长度 | ±5.0mm | 钢盘尺 | 1mm | 把 | 10 |
| 水平度 | 2mm/m | 水平尺 | 1mm/m | 把 | 10 |
| 压力 | 0.1MPa | 压力表 | ≥1.5级 | 块 | 20 |
| 焊缝外观 | 按方案 | 焊口检测尺 | 0.5mm | 块 | 10 |
开工报告
防腐、清洗、脱脂
管托、支吊架制作
管道下料、坡口、螺纹加工
焊接环境管理
焊条发放、回收
管道预制
钢结构、管廊、设备、验收
管线安装
管道焊接
支架安装、弹簧吊架调整
焊缝返修
探伤委托
资料收集整理
静电接地
无损检测
强度试验
管道焊接试件
焊缝探伤
质量评定
气密试验
系统吹扫、清洗
签发探伤报告
管道涂漆、绝热
焊缝热处理
质量评定
附图:管道施工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