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年XX月XX日
修订历史记录
| 版本 | 日期 | AMD | 修订者 | 审阅着 | 说明 |
所有权申明
本文档的版权属XXXX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本文档所含的任何构思、设计、工艺及其他技术信息均属本公司所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未经本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全部或部分复制本书内容,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第三方知悉。
1简介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范围。
实例:本测试报告为XXX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或达到XXX功能目标)。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提示:通常,用户对测试结论部分感兴趣,开发人员希望从缺陷结果以及分析得到产品开发质量的信息,项目管理者对测试执行中成本、资源和时间予与重视,而高层经理希望能够阅读到简单的图表并且能够与其他项目进行同向比较。
1.2项目背景
对项目目标和目的进行简要说明。必要时包括简史,可直接从需求或者招标文件中拷贝。
1.3系统简介
如果设计说明书有此部分,则可抄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如无,可简单画一下项目的架构图等。
1.4术语和缩写词
列出设计本系统/项目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语约定。对于技术相关的名词和与多义词一定要注明清楚,以便阅读时不会产生歧义。
1.5参考资料
1.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手册以及其他项目文档都是范围内可参考的内容。
2.测试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指标、公司规范和质量手册等等
2测试概要
测试的概要介绍,包括测试的一些声明、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等,主要是测试情况简介。
2.1测试用例设计
简要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例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以及用这类方法(3-4句)。
2.2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提示:清单如下,如果系统/项目比较大,则用表格方式列出数据库服务器 配置(应用服务器配置和客户端配置):CPU,内存,硬盘,可用空间大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例如:
| 服务器 | 服务器配置 |
| 操作系统 | |
| CPU | |
| 内存 | |
| 硬盘 | |
| 可用空间大小 | |
| 应用软件 |
2.3测试方法(和工具)
简要介绍测试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3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3.1测试基本信息
这部分主要汇总各种数据并进行度量,度量包括对测试过程的度量和能力评估、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度量和产品评估。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描述测试资源消耗情况,记录实际数据。(测试、项目经理关注部分)
3.1.1测试组织
可列出简单的测试组架构图,包括:
测试组架构 (如存在分组、用户参与等情况)
测试经理(领导人员)
主要测试人员
参与测试人员
3.1.2测试时间
列出测试的跨度和工作量,最好区分测试文档和活动的时间。数据可供过程度量使用。
例如 XXX子系统/子功能 实际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 总工时/总工作日
任务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总计
3.1.3测试版本
给出测试的版本,如果是最终报告,可能要报告测试次数回归测试多少次。列出表格清单则便于知道那个子系统/子模块的测试频度。
3.2覆盖分析
3.2.1测试覆盖
需求/功能用例个数 执行总数 未执行 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例如:
|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 ||||
| 需求/功能 | 用例个数 | 执行总数 | 未执行 | 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
此处列表的目的仅在于更好的查看测试结果。
3.3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统计主要涉及到被测系统的质量,因此,这部分成为开发人员、质量人员重点关注的部分。
3.3.1缺陷汇总
按照严重级别分布(bug流程修改后,这里再做修改):
| 按照严重级别 | Blocker(有妨碍的) | Critical(紧要的) | Major(严重的) | Minor(次要的) | Trivial(不严重的) | 总计 |
| Bug数量 |
| 功能一 | 功能二 | 功能三 | 功能四 | 功能五 | 总计 | |
| 第一轮 | ||||||
| 第二轮 | ||||||
| 第三轮 | ||||||
| 总计 |
本部分对上述缺陷和其他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缺陷综合分析
缺陷发现效率 = 缺陷总数/执行测试用时
可到具体人员得出平均指标
用例质量 = 缺陷总数/测试用例总数 ×100%
缺陷密度 = 缺陷总数/功能点总数
缺陷密度可以得出系统各功能或各需求的缺陷分布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那部分功能/需求缺陷最多,从而在今后开发注意避免并注意在实施时予与关注,测试经验表明,测试缺陷越多的部分,其隐藏的缺陷也越多。
测试曲线图
描绘被测系统每工作日/周缺陷数情况,得出缺陷走势和趋向
3.3.3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残留缺陷
编号:BUG号
缺陷概要:该缺陷描述的事实
原因分析:如何引起缺陷,缺陷的后果,描述造成软件局限性和其他性的原因
预防和改进措施:弥补手段和长期策略
未解决问题
功能/测试类型:
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缺陷:具体描述
评价: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这些问题如果发出去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测试结论与建议
报告到了这个部分就是一个总结了,对上述过程、缺陷分析之后该下个结论,此部分为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以及高层经理关注,请清晰扼要的下定论。
4测试结论
1.测试执行是否充分(可以增加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描述)
2. 对测试风险的控制措施和成效
3. 测试目标是否完成
4. 测试是否通过
5. 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目标
5建议
1.对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明,描述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实施和运行带来的影响
2.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后续工作
3.对缺陷修改和产品设计的建议
4.对过程改进方面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