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评估报告
(桥梁桩基分部工程)
工程名称:新余大桥改建工程
建设单位:新余市渝水区城区建设投资开发公司
承包单位:中铁二十四局南昌建设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二O一 年 月 日
1、工程概况…………………………………………………..3
2、质量管理情况……………………………………………..4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4
4、质保资料的审查情况 …………………………………… 7
5、质量评定.……………………………………….….….…. 8
质 量 评 估 报 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新余大桥改建工程
2、工程地址:
新余大桥改建工程位于新余市内,是江西省省道(S223)新余至吉安公路的城市东出入口,其所在道路为新余市城市规划中的一条纵贯南北的主干道,占据新余市对外交通的咽喉。
3、工程范围:K0+133-K0+940
4、工程内容:桥梁桩基础
5、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结果,场地岩土自上而下为杂填土上更新统冲积粉质粘土及中更新统泥质细砂,圆砾,下部为白垩系南雄组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6、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新余大桥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硅酸岩水泥、普通硅酸岩水泥》(GB175-1999)
(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
(14)《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
(1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7、主要结构形式:钻孔灌注桩
8、分部工程开工完工日期:
开工日期为2009年 12月 1 日;完工日期为2011年 8月 31 日
9、施工主要工法:冲击钻进成孔法
10、分部工程的结构工程数量
(1)、水中主桥部分桩基础为Φ180cm的群桩,桩长28m,共36根。
(2)、北引桥桩基础为Φ120-180cm的排架桩,桩长由18-28m不等,共40根。
(3)、南引桥桩基础为为Φ120-180cm的排架桩,桩长由20-25m不等,共36根。
(4)、A匝道基础为为Φ120-140的群、排桩,桩长由22-25m不等,共22根。
(5)、B匝道基础为为Φ120-140的群、排桩,桩长由22-25m不等,共22根。
(6)、C匝道基础为为Φ120-140的群、排桩,桩长由22-27m不等,共16根
二、质量管理情况
2.1成孔设备选用,结合工程项目特点采用了冲击式钻机。
2.2项目部以工程部、质检部为主建立完善的自检体系,从自检、互检、交接检等各种制度确保工程质量;依照监理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报验。
2.4物资采购部及试验室严格对进场材料进行把关,严格按采购及试验室规章制度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把好了材料进场第一道关。
2.5全部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有关设计说明资料,了解设计要求,明确相关部位及工序之间的关系,审查图纸有无差错和表达不清楚的地方,对工程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了设计会审工作。
2.6开工报告的审批,施工单位正式开工前,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具备开工条件时,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分部工程开工令。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从方案报审、技术交底和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人员进场、机械设备进场、工程材料进场、抽检试验等情况编写:
1.1秉着“百年大计、质量为上”的指导思想和本公司“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质量方针,监理办严格把关,坚持监理工作程序,在桩基开工之前,审核并检查了施工单位的进场人员、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现场施工方法、质保体系和安保体系;审核分包商的分包资格;
1.2参加承包方的技术交底会议,同时监理办也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议,把握关键工序,明确监控重点;
1.3对于工程所需用的原材料审查其材料质保单、见证其试验项目取样,审查其试验结果,钢材、水泥进场要有质保单,由施工单位负责规格、型号、数量的签收,然后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照市质监站规定的见证取样办法采取试件,送至具备试验资质的法定试验单位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合格产品一律退回,确保原材料质量,真正做到只认质量、认规范,不认单位,不认人,做到质量第一。施工中所使用的商品砼要有具有一定资质等级的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报告,进入现场后每车检查其坍落度。监督取样且审查其试验结果。
1.4坚持上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通过,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实现了有效监控。
桩基原材料性能检测统计
| 序号 | 材料名称 | 进场数量 | 进场批次 | 规范应检组数 | 实测组数 | 见证取样送检 | 其中见证试验 | ||||
| 组数 | 抽检率 | 合格率 | 组数 | 抽检率 | 合格率 | ||||||
| 1 | 钢筋 | 867.858t | 22 | 47 | 47 | 47 | 100% | 100% | 36 | 76.6% | 100% |
| 2 | 砂 | 5160m³ | 18 | 13 | 18 | 18 | 100% | 100% | 6 | 33.3% | 100% |
| 3 | 石 | 8200m³ | 23 | 21 | 23 | 23 | 100% | 100% | 8 | 34.8% | 100% |
| 4 | 水泥 | 3500 t | 10 | 7 | 10 | 10 | 100% | 100% | 3 | 30% | 100% |
严格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及设计交底会议相关内容对各道工序进行有效监控,从开孔、终孔深度、岩样判断、检孔、钢筋笼制安、清孔、砼浇筑等各道工序,现场监理做到巡视、平行检查、旁站,从整个桩基施工过程的监理结果来看,各道工序检测结果符合设计、地勘、规范要求,对出现的个别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承包方能及时整改到位。
3、工程结构质量:
从施工工序过程中的放线定位,钻杆垂直度、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钢筋焊接检查、杂散电流的焊接是否符合规范(图纸)要求,浇筑砼的旁站监理、工程测量检测等情况编写,判定质量监控结果。
1.1监理办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结构质量。
1.2审核了施工单位工程定位记录,审核测量仪器的合格证明,审核测量放线主要专业人员岗位资格;审核测量放线成果。
1.3对钢筋笼的检查、孔口对接及吊装时的垂直度检查作为控制重点;对钢筋设置部位详细检查其数量、规格、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间距;孔口对接接头错开位置、焊接质量、箍筋、声测管安装等;查出问题及时通知整改,整改后进行复检,符合要求进行隐蔽验收签字,签署浇灌令后方可进行浇筑砼。
1.4对浇筑全过程进行旁站,现场施工人员到位情况监督、严格控制导管埋深、砼坍落度、首灌方量、砼质量,确保浇筑过程顺利实施
桥梁桩基砼检测统计表
| 设计强度 | 规范应检总数 | 实检总数 | 合格率 | 平均值 | 标准差 | 最小值 | 见证取样抽检 | 其中见证试验 | ||
| 组数 | 抽检率 | 组数 | 抽检率 | |||||||
| C30 | 172 | 172 | 100% | 40.622 | 2.903 | 32.0 | 344 | 100% | 172 | 100% |
| 单体建筑 | 桥梁 | 小计 | 检测比例 | 检测单位 | ||
| 桩数量(根) | 172 | 172 | ||||
| 检测方式 | 抽芯 | I类桩 | 8 | 9 | 5.23% |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 II类桩 | 1 | |||||
| 超声波 | I类桩 | 171 | 172 | 100% | 新余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
| II类桩 | 1 | |||||
| 合计 | I类桩 | 171 | ||||
| II类桩 | 1 | |||||
从资料收集、各种签证,质量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按新余市城建档案馆印制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办法》及新余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印制的《建设工程文件移交目录》的要求填写及组卷。归档文件材料签署手续完备等情况编写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齐全,经核查符合要求,基础分部工程质量主要控制资料详见下表:
| 序号 | 资料名称 | 份数 | 核查意见 |
| 1 |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 1/2/16份 | |
| 2 | 工程定位测量、防线记录 | 172份 | 合格 |
| 3 |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 合格 | |
| 4 |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砼块) | 172 | 合格 |
| 5 | 钢筋焊接 | 合格 | |
| 6 |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钢筋隐检) | 172份 | 合格 |
各分项工程评定情况如下表:
| 质量检验批名称 | 桥梁桩基 | 评定结果 | |
| 检验批次 | 合格率(%) | ||
| 成孔 | 172 | 100 | 合格 |
| 钢筋加工及安装 | 172 | 100 | 合格 |
| 砼浇筑 | 172 | 100 | 合格 |
本工程桥梁桩基分部工程完全按照设计图纸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施工,施工质量控制资料和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桩基质量符合设计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因此我方评定为:
本工程桥梁桩基分部工程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新余大桥改建工程项目监理部
项目总监:
二O一二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