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电子信息学院制定
2014 年 6 月
学院负责人:胡飞跃专业负责人:孙玲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电子信息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及信息与通信系统等相关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综合型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期待毕业生几年之内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在团队工作中,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
(3)能够利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电子系统设计、开发和维护等相关问题
(4)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提升能力;
(5) 具有跨职能团队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毕业要求
1、基本素质及知识体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科技前沿及发展趋势,了解电子产品与系统的设计、生产过程及与之相关的和法津、法规;
(6)掌握电子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及其它人文科学知识
(7)掌握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技术及方法,受到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及工程实习训练。
2、综合能力要求
(8)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9)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及其它人文科学知识进行各类电子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
(10)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1)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电路、EDA技术、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五、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注:实践类学时包括上机、实验与课程实践等学时。
九、有关说明
1、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模块课分3组,分别为电子信息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和信号处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方向,必须任选一组。专业选修课可从本专业其他方向模块课、选修课及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专业课范围内任意选择修读。
2、用双语教学的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3、所有课程均指定适量的自学内容。
十、教学进程计划表
附后
十一、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附后
5
1
分
)7践环
2
4
分
)
8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