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劳动力的准备
1、工作流程
2、劳务的选择与评定
(1)劳务的选择
项目经理部应从公司《合格劳务名册》中进行选择,录用《合格劳务名册》以外的劳务工,应对其进行评定。
(2)劳务的评定
劳务的评定应以劳务集体形式进行,评定合格的劳务集体以《项目部劳务清单》的形式登记造册。
1)对劳务集体的评定内容应涵盖如下内容:
①劳务集体中是否有未满18岁的劳务工;
②是否均持有相应工种上岗操作证的有效证件;
③是否具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工艺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④班组管理能力、配合协调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⑤识图能力、材料计算和鉴定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⑥是否有打架、酗酒等不良记录。
2)对于特殊工种项目经理部应验证其上岗操作证。
3)评定应在被评定人进场后十天内完成。
(3)被录用人必须提供如下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相应工种的上岗操作证复印件;
3)若项目所在地有特殊要求时,被录用人还应按要求提供健康证明、学历证明、计划生育证明等相应资料。
(4)项目经理部负责劳务选择的人员应核实被录用人提供资料的有效性(如:复印件与原件对照)。
(5)项目经理部录用劳务工应按当地劳动管理部门的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在“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中明确约定“用人单位对录用的人员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视为录用人员主动终止合同”。劳动合同必须由项目经理签字。
3、考察
(1)对劳务集体(专业班组)的考察应结合工程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全过程进行考察。
(2)劳务集体(专业班组)的考察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和专业施工员共同负责。发现被考察的专业班组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考察应为“不合格”:
1)不遵守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法律法规,有违法犯罪行为;
2)拒不执行公司及项目经理部有关规定;
3)实物工程质量达不到质量要求;
4)存在的质量、环境及安全隐患拒不整改;
5)不进行工程质量交接检,不能提供交接检记录。
(3)对考察不合格的劳务集体(专业班组)均应终止劳动合同,作辞退处理,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递到品质保证部。项目结束时,项目经理部将《项目部劳务清单》报送品质保证部。
清单中如含有特殊工种,应将特殊工种操作证的复印件会同清单一并报送。
(4)品质保证部根据各项目经理部提供的《项目部劳务清单》编制《合格劳务名册》及不合格劳务名单,以供各项目经理部在劳务选择时参考使用。《合格劳务名册》及不合格劳务名单应输入公司局域网,以备项目经理部查阅。
1.2劳动力安排计划
施工队伍是决定装饰工程最终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为保证业主所要求的工程质量,我公司将组织连续施工过优良工程的优秀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2、组织施工班组人员按计划进场,第一批工人于开工前两天到达工地。
3、开工前第一天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
劳动力计划表见如下:
| 工种 |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单位:人) | ||||||
| 管理人员 | 10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 木工 | 15 | 30 | 50 | 70 | 70 | 60 | 50 |
| 油漆工 | 0 | 20 | 30 | 30 | 50 | 50 | 40 |
| 粉刷工 | 5 | 30 | 50 | 70 | 70 | 50 | 40 |
| 玻璃工 | 0 | 5 | 10 | 20 | 20 | 20 | 10 |
| 金属工 | 10 | 20 | 20 | 20 | 20 | 20 | 10 |
| 泥水工 | 30 | 40 | 40 | 40 | 40 | 30 | 20 |
| 水电工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杂工 | 10 | 10 | 20 | 20 | 20 | 10 | 10 |
| 合计 | 90 | 181 | 246 | 296 | 316 | 266 | 206 |
1.3劳动力组织措施
1、劳动力的管理
劳动力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管理的任务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有关劳动力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度,从而协调职工的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1)充分挖掘劳动资源,合理安排和节约使用劳动力。正确招待定额,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2)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合理、节约、控制使用劳动力,改善劳 动组织,完善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制订劳动力调配管理方法,挖掘劳动潜力。
(3)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确定合理定额水平,监督劳动定额的使用。合理执行工资制度,控制工资限额,搞好工资分配,正确掌握奖惩制度。
(4)编制劳动计划,确定计划期内劳动力的需要量,随着施工过程的进展合理调整劳动力,保证劳动力的协调和合理使用。
2、对工人素质的控制措施
(1)、我们首先要选用素质较高的,并有大型室内精装修施工经验的劳动力,利用专业施工队组,以最熟练、最直接的方法做到最佳效果。
(2)、以严格的达标管理,制订奖罚办法,按工种单价提取一定的奖金额给达到工种优秀标准的工人。由专门成立的临时优秀工种评定小组确认达标即可领到本项目奖金,将目标结果与工人劳动收入直接挂钩,施行激励制度。
(3)、对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建立适应本项目施工特点、精干、高效的劳动组织形式。
(4)、对进场的专业分包队施工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不允许其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分包队组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
(5)、所有工程段各班组实行挂牌施工,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3、对各专业工人技术水平要求
为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所有专业技术工人必须经过预审程序,经审查合格者方可进场施工。
凭通过的素质审查表,在后勤部正式办理上岗手续,办理工卡,领取统一工作服等,素质审查表为工人资料,由项目部保留。
4、劳动力保障及应急措施
(1)、选择部分工人,长期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
(2)、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劳务分承包及专业分包单位;
(3)、根据本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劳动力需用计划,制定有效实际各阶段劳动计划表;
(4)、针对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编制切合实际的各个时段劳动力计划表,按劳动力计划,员工提早5天时间到工地现场;
(5)、由项目副经理统一按各阶段需用人员作详细计划安排表,制定需用人员措施;
(6)、与专业各班组明确约定必须按施工单位制定劳动力计划配备员工人数,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并明确阶段性工期和总工期提前完成或延迟完成奖罚制度和措施
5、提高劳动力生产率的措施
(1)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技术进步。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
(2)提高管理水平,科学的组织生产。改善劳动组织,建立相应的劳动组织,形成有利于个人技术的发挥,以及工种之间的分配和协作的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加强职工的文化、技术教育,使所有参加生产的职工都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有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