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钢栈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栈桥、钻孔钢平台施工工艺比较复杂,存在风险比较多,安全管理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对导致事故的风险因子进行进一步辨识和管理。
1、一般风险因子辨识
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栈桥、钻孔钢平台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其中,易导致一般事故发生的致险因子进行辨识和梳理,其一般风险因子辨识汇总情况如下:
一般风险源识别汇总表
| 序号 | 危险因子 | 可能发生部位 | 伤害类型 |
| 1 | 用电不规范 | 栈桥施工用电所有部位 | 触电伤害 |
| 2 |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 各类伤害 | |
| 3 | 高空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 桥面和钢平台作业面 | 高空坠落 |
| 4 | 无安全警示牌和告知牌 | 施工各部位 | 各伤害类型 |
| 5 | 未设置安全步梯 | 上桥部位 | 高处坠落 |
| 6 | 无救生衣、救生圈 | 水上作业 | 深水高危 |
| 7 | 混放氧气瓶 | 工地现场 | 爆炸伤害 |
较大及以上风险因子辨识如下表: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险源描述 | 引发事故 | 控制措施 |
| 1 | 施工用电 | 违章操作 | 触电 |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 |
| 配电设备、设施不规范 | 2、严格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 |||
| 电线路设备接零、接地不规范 | 3、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控制。 | |||
| 未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 4、电工作业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 |||
| 2 | 电焊作业 | 无过载、漏电保护等装置 | 触电 火灾 |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要求。 |
| 接零、接地不规范 | 2、规范过载、漏电、接地、接零等保护。 | |||
| 电线路老化,接地不规范 | 3、加强过程监控,规范电源线、把线接线长度及接头数量。 | |||
| 电焊工要持证上岗,不违章操作 | 4、加强用电安全教育,电工作业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操作。 | |||
| 未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 5、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 |||
| 3 | 气割作业 | 氧气、乙炔使用、存放不规范 | 火灾 爆炸 | 1、氧气、乙炔使用间距大于6米以上,距明火12米以上。 |
| 无安全保护装置或失效 | 2、氧气、乙炔瓶必须分库存放,严禁倒地存放。 | |||
| 无防火措施 | 3、存放及使用位置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 |||
| 4 | 起重作业 | 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 | 起重 伤害 | 1、严格执行“十吊”“十不吊”规定。 |
| 钢丝绳严重磨损 | 2、加强过程监控,一旦发现钢丝绳磨损严重及断丝超标立即更换。 | |||
| 吊具不规范,吊装违章作业 | 3、合理选择索具,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 |||
| 违章指挥 | 4、加强起重作业和信号指挥人员的业务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 |||
| 违章作业 | 5、吊机支腿及吊装作业必须满足有关规定,六级台风及以上严禁吊装作业。 | |||
| 5 | 施工机械 | 不做进场验收或验收不严 | 机械 伤害 | 1、严格机械设备验收制度。 |
| 不正常运转,带病作业 | 2、严禁带病作业和违章作业。 | |||
| 不维修保养 | 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 |||
| 安全防护不到位 | 4、加强过程监督检查,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及安全防护到位。 |
| 6 | 水上作业 | 不穿救生衣、不系安全带 | 溺水 | 1、严格按照审批的施工方案及《水上作业安全方案》实施。 |
| 2、对操作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 | ||||
| 3、禁止单人进行水上作业,加强安全监督。 | ||||
| 7 | 高处作业 | 临边防护不规范 | 高处 坠落 物体 打击 | 1、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要求。 |
| 脚手架、上下行人爬梯搭设不规范 | 2、脚手架人行爬梯搭设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 |||
| 材料、机具随意堆放 | 3、严禁高血压、高度近视等职业病进行高处作业。 | |||
| 恶劣气候进行高处作业 | 4、六级台风及以上严禁高处作业。 | |||
| 不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 5、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意识。 |
(一)、评价方法:
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
4、直接观察到的危险;
5、定量评价;
(二)、控制措施:a、建立运行控制程序;b、制订规章制度;c、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含应急救援措施);d、加强个人防护;e、进行培训;f、加强日常检查;
本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方法及标准如下: 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 C-发生事故的后果风险值D=LEC,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L) |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E) | 发生事故的后果(C) | |||
| 分数 |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 分数 | 频繁程度 | 分数 | 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
| 10 | 完全可以预料 | 10 | 连续暴露 | 100 | 大灾难,十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
| 6 | 相当可能 | 6 | 每天工作事件暴露 | 40 | 灾难,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
| 3 | 可能,但不经常 | 3 | 每周一次暴露 | 15 |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
| 1 |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 2 | 每月一次暴露 | 7 | 严重,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
| 0.5 |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 1 | 每年几次暴露 | 3 | 重大、伤残/积极损失1万元以下 |
| 0.2 | 极不可能 | 0.5 | 非常罕见的暴露 | 1 | 轻伤,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
| 0.1 | 实际不可能 | ||||
| D值 | 危险程度 | 危险等级 |
| >320 | 及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 5级 |
| 160 – 320 |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 4级 |
| 70 – 160 |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 3级 |
| 20 - 70 |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 2级 |
| <20 |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1级 |
钢便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措施清单(一)
| 作业活动 | 设备与材料 | 危险源名称 | 可能的风险 | 现有控制措施 | 风险评价 | 风险等级 | |||
| L | E | C | D | E | |||||
| 钢 栈 桥 施 工 | 油漆 | 无个人防护用品 | 其他伤害 | d | 3 | 3 | 1 | 9 | 1级 |
| 铁锤 | 无个人防护用品 | 物体打击 | d | 3 | 3 | 1 | 9 | 1级 | |
| 石灰 | 无个人防护用品 | 其他伤害 | d | 3 | 3 | 1 | 9 | 1级 | |
| 测量人员 | 在陡坡架设测量仪器 | 其他伤害 | d | 1 | 2 | 3 | 6 | 1级 | |
| 测量人员在陡坡等不安全地进行测量 | 其他伤害 | d | 1 | 2 | 3 | 6 | 1级 | ||
| 测量人员未用防护用品 | 灼烫 | d | 6 | 6 | 1 | 36 | 2级 | ||
| 夏天露天作业 | 其他伤害 | d | 6 | 3 | 1 | 18 | 1级 | ||
| 水泵、抽水机 | 旋转部位无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a、b | 3 | 6 | 3 | 45 | 2级 | |
| 电线私接乱搭 | 触电 | a、b | 3 | 6 | 7 | 126 | 3级 | ||
| 电线有破损,绝缘层破裂 | 触电 | a、b | 3 | 6 | 7 | 126 | 3级 | ||
| 电线未架空 | 触电 | a、b | 3 | 3 | 15 | 135 | 3级 | ||
| 无漏电保护器 | 触电 | a、b | 3 | 6 | 7 | 126 | 3级 | ||
| 使用裸漏开关,开关无防护 | 触电 | a、b | 3 | 6 | 7 | 126 | 3级 | ||
| 配电箱未上锁 | 触电 | a、b | 3 | 6 | 1 | 18 | 1级 | ||
| 未使用插头 | 触电 | a、b | 6 | 3 | 3 | 54 | 2级 | ||
| 无证上岗 | 触电 | a、b | 6 | 3 | 7 | 126 | 3级 | ||
| 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 触电火灾 | a、b | 3 | 3 | 1 | 9 | 1级 | ||
| 潜水泵内有大量泥沙 | 触电 | a、b | 1 | 3 | 1 | 3 | 1级 | ||
| 吊车 | 无证驾驶吊车 | 机械伤害 | b、f | 6 | 2 | 7 | 84 | 3级 | |
| 吊斗挂放不牢 | 物体打击 | a、b、e | 6 | 6 | 1 | 36 | 1级 | ||
| 吊车作业时不稳 | 车辆伤害 | a、b | 3 | 6 | 7 | 126 | 3级 | ||
| 吊运时未设防护 | 起重伤害 | d | 3 | 2 | 7 | 42 | 2级 | ||
| 吊运时未统一指挥 | 起重伤害 | a、b、f | 6 | 6 | 3 | 108 | 3级 | ||
| 吊运时猛起猛落 | 起重伤害 | a、b | 6 | 2 | 3 | 36 | 2级 | ||
| 起吊过重 | 起重伤害 | a、b | 3 | 2 | 7 | 42 | 2级 | ||
| 吊运时触及架空线路 | 触电 | a、b、e | 3 | 2 | 3 | 18 | 1级 | ||
| 作业活动 | 行为、设备或环境 | 潜在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结果 | 现有控制措施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 风险级别 | |||
| L | E | C | D | ||||||
钢 栈桥施工 | 作业 人员 行为 | 没有使用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 人身伤害 | b、d、e、f | 6 | 1 | 7 | 42 | 2级 |
| 进入施工作业区没有戴安全帽 | 砸伤 | b、d、e、f | 3 | 3 | 3 | 27 | 2级 | ||
| 作业人员违规指挥、违规作业 | 人身伤害 | b、d、e、f | 3 | 1 | 15 | 45 | 2级 | ||
| 施工 用电 | 没有配备标准化的电闸箱及电路 | 电击伤害 | b、d、f | 1 | 0.5 | 15 | 8 | 1级 | |
| 所使用的电器设备不符合安全规定 | 电击伤害 | a、d、f | 3 | 3 | 7 | 63 | 2级 | ||
| 运输 车辆 | 运输车辆安全装置不全、失效 | 机械、挤伤害 | a、d、f | 1 | 6 | 7 | 42 | 2级 | |
| 氧气、乙炔 | 未分开放有效距离 | 烧伤 | e、f | 1 | 6 | 7 | 42 | 2级 | |
| 钢丝绳 | 拉伤 | 机械伤害 | e、f | 3 | 1 | 3 | 9 | 1级 | |
| 电焊 | 未带保护措施 | 烧伤 | e、f | 6 | 2 | 3 | 36 | 2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