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10:22
文档

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2二、变形监测技术依据…………………………………………………2三、变形观测之前基坑周围原地物地貌的数据采集…………………3四、位移观测……………………………………………………………3五、沉降观测……………………………………………………………5六、使用仪器……………………………………………………………6七、观测周期…………………………………………………………7八、变形控制值和预警值………………………………………………7九、提交资料…………
推荐度:
导读一、工程概况……………………………………………………………2二、变形监测技术依据…………………………………………………2三、变形观测之前基坑周围原地物地貌的数据采集…………………3四、位移观测……………………………………………………………3五、沉降观测……………………………………………………………5六、使用仪器……………………………………………………………6七、观测周期…………………………………………………………7八、变形控制值和预警值………………………………………………7九、提交资料…………
一、工程概况……………………………………………………………2

二、变形监测技术依据…………………………………………………2

三、变形观测之前基坑周围原地物地貌的数据采集…………………3

四、位移观测……………………………………………………………3

五、沉降观测……………………………………………………………5

六、使用仪器 ……………………………………………………………6 

七、观测周期  …………………………………………………………7

八、变形控制值和预警值………………………………………………7

九、提交资料……………………………………………………………8

十、生产安全与质量保证………………………………………………8

十一、附图………………………………………………………………11

十二、附表…… ………………………………………………………13

十三、监测费用预算……………………………………………………15

汇通天下控股(中国)有限公司

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一、概况

拟建的大中华国际广场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路和火车站,场地东边为多栋7层民房,南边为某高层砼结构,西边为地铁站和地铁隧道,北边为京湖大酒店和多栋7层民房(浅基础)场地西侧距基坑约13m处为电缆沟。拟建工程为地下四层建筑物。本次设计的基坑开挖深度约18m,东西宽约65m,南北长约150m,基坑周长约396m,面积约8545m2。

进行监测的目的是测得观测目标变化的动态和趋势,为开发商和设计院提供可靠的变形技术数据,以便对基坑支护进行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受汇通天下控股(中国)有限公司托, 我院承接了深圳市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的编写及监测工作。

二、变形监测技术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7-91);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SJG05-96);

7、 甲方提供的相关工程资料。

三、变形观测之前基坑周围原地物地貌的数据采集

工地开工和变形观测之前首先要对基坑周围的的原地形和建筑物进行数据采集,测出周围道路和建筑物的原始标高,对周围现状道路的裂缝等进行拍照,以便于日后比较。

四、位移观测

1、位移观测基准点的布设:

本次位移观测拟采用基线法,每条基线两侧各布设2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就,基坑为5边形,需要布设5条基线20个观测基点,点位布置在稳定、可靠、质地坚硬不易破坏的地方,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位移观测基准点的编号为WG1、WG2……。

2、基坑位移监测点布设:

基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四周布置,一般按《规范》10~15m左右间距设置一个点,点位设在地连墙上,共设坡顶监测点31个,其点编号为W1、W2、……W31;基坑坡顶监测点采用φ12mm螺纹钢在浇灌压顶梁同时嵌入压顶梁内,待混凝土凝固后,标志中心加锯十字丝,以便位移监测。具体布点点位见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沉降、位移观测点布点图。

3、 位移观测的实施细则

位移观测拟采用基线法,在基线一端架设全站仪,照准另一端基准点,定出基线位置,直接量取观测点到基线的垂直距离,通过各次垂距的比较计算出位移量;

当有的点用基线法不方便时可采用小角法:小角法观测方法即在位移监测点基准点上设站,照准固定目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固定目标至监测点之夹角,水平角观测两测回取平均值,即为观测点小角值。

位移观测精度执行标准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二级精度要求进行,其坐标中误差必须满足≤3mm的要求。

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方向观测法限差(″)

等级仪器

类型

测回数两次照准

目标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

二级DJ2268138
观测方式采用DJ2型全站仪水平角观测两测回,边长、垂直角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四次读数),并进行气温、气压改正。

4、位移观测成果的计算方式

采用基线法时,直接量取观测点到基线的垂直距离,通过各次垂距的比较计算出位移量;

用小角法公式计算偏移量。

小角法偏移量计算公式:Q=A/P″·L

Q:偏移量(mm)

A:观测点的小角值(秒)

P″:常数206265(秒)

L:基准点至观测点之间平距(m)

通过各次偏移量的比较计算出位移量;

将第一次位移观测值作为各位移观测点的初始值。以后将每次观测值减去上次的观测值得到本次位移量,减去初始值得到总位移量。

位移变化量以基坑坡顶为标准,向基坑位移其值为“-”反之为:“+”。

五、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基准点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布设,在变形影响以外、在距建筑物基础深度1.5~2.0倍距离为半径的范围以内,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3个沉降基准点,编号为CG1、CG2、CG3。以CG1为起算,联测其余沉降基准点,且布设成闭合环,进行往返观测,取其中数作为沉降基准点的最或是值。

2、基坑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基坑坡顶沉降监测点应沿基坑四周连续墙外布置,一般按《规范》15m间距设置一个点,共设坡顶监测点31个,其点编号为C1、C2、……C31;基坑坡顶监测点采用φ20mm螺纹钢,在浇灌后待混凝土凝固,标志中心加锯十字丝,以便位移监测。具体布点点位见基坑支护沉降、位移布点图。

3、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

由于基坑属于超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离基坑太近,且大都为浅基础,对基坑变形甚为敏感。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规定,应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以便掌握基坑支护期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监测为基坑施工提供科学的数字信息,指导基坑安全施工。本次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共布设45个点,编号为C32、C2……C76,采用φ20mm钢筋打成倒“L”型嵌入建筑物墙体内,用水泥加固。

具体布点点位见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支护工程沉降、位移观测点布点图。

4、 观测的实施细则

    接甲方通知后开始第一次观测,首次观测联测全部的基准点及观测点,采用往返观测,形成水准闭合环线,整条线路闭合差不得大于±1.0mm (n为测站数)。经平差计算求得的高程作为各点高程的最或是值。

    沉降观测精度执行标准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二级精度要求进行,每次观测前应进行i角检查,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表:

二级水准测量执行技术标准

等级仪器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

(下丝读数)

二级DSZ 2≤50 m

≤1.0m

≤3.0 m

≥0.5 m

     

测站观测限差标准

等级       项目

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
二级0.5mm0.7mm
5、 沉降观测成果的计算方式

    沉降观测的平差计算拟采用E500计算机平差法进行,平差前应进行各项改正、验算各项限差、列表计算往返高差较差、限差并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

六、使用仪器

1、位移观测拟采用拓普康GTS-332型全站仪,徕卡镜座一套;

2、沉降观测拟采用苏制DSZ2型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苏制FS1型高精度测微平板;2米铟瓦水准尺和PC-E500S型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3、数码相机一台,通频对讲机三个。

七、观测周期:

    第一阶段为基坑开挖及支护完成阶段,预计3个月90天,基坑开挖前获取初始值数据,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每3天观测一次,预计30次。

第二阶段为基坑支护完成至基坑回填阶段,预计4个月120天,每7天一次,预计18次。

沉降、位移监测预计为期7个月,合计监测次数为45次。

大雨期间应增加观测次数,基坑趋于稳定后应减少观测次数,如监测中沉降、位移量发现异常情况,经甲方同意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地下室回填时即可结束观测。

监  测  频  率

项  目

点数 

基坑开挖后及支护完成阶段(90天)

基坑支护完成至基坑回填阶段(120天)

总监测次数
位移观测13点

1次/3天

1次/7天

48次

沉降观测31点

1次/3天

1次/7天

48次

八、变形控制值和预警值

按设计要求:基坑地面最大沉降允许值为0.0025h(且≤40mm),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0.0025h(且≤30mm)。

沉降报警值32mm,位移报警值24mm。报警值为允许值的80%。

另外、基坑周边地面沉降不得影响相邻各类管线的正常使用或差异沉降允许值。

当坡顶、路面、地面或周边建筑物等出现裂缝或沉降、位移量较大且不稳定,或超过设计预警值和允许值时,应用时通知甲方,监理及设计单位,以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九、提交资料

每次观测完毕应及时提供监测报告;如遇变形加大时应及时通知甲方和监理,以便于采取安全措施。主要提供资料如下:

1、第一次资料提供周围道路和建筑物的现状照片和道路原始标高图。

2、每次提供测绘技术报告,主要内容包:

(1) 沉降、位移观测技术说明;

(2) 沉降、位移观测成果表;

(3) 基坑沉降、位移观测点位布置图;

(4) 5次以后提供变形监测曲线图;

3、监测结束后提交技术总结及相关图件

十、生产安全与质量保证

1、监测工作严格按我院ISO9001质量认证和OHS18000安全认证体系运行。

2、每次进场观测,均应在观测前、观测中、观测后,及时与现场监理和施工单位保持联系,以利于工作协调、安全提示等。

3、做好质量及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对现场监测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和质量观念的教育,从安装监测设施开始,安装技术人员、普通工作人员、等均应遵守现场的生产安全制度,保持良好地合作态度,在时间和空间工作摆布上,与施工单位协调一致,杜绝不服从安全员指挥和提醒的现象。进场佩戴安全帽,不得在工作期间抽烟,以免引发火灾及留下安全隐患;不得穿拖鞋进入工程现场,树立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和设施的保护意识,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接近和触摸,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及时纠正。

4、使用可靠、完好、先进并经认真检校的测量仪器、设备,参加作业的仪器、设备在作业前按“规范”要求进行全面的检校,保持仪器、设备的最佳状态。不合格的仪器、设备不能投入生产。

监测自始至终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

(1)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2)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

(3)观测人员要固定;

(4)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5)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五定”措施减少了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结果更真实。

5、在观测中,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如实测记每一个数据,读数前确认仪器工作状态良好,工作档位正确,接线无误,读数时以仪器显示的稳定值为准,若发现数据不稳定,应立即查明原因再读,读数后,立即将数据填写在携带的记录表中,切莫错行错列,造成误差。整理和计算数据时,若发现有不合理或异常数据,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新到现场取数校核,每次的观测数据和计算表格应有观测员和校核员亲笔签字。所绘制的各种曲线,要选择合适的纵横比例尺,图件提交前要进行认真校核,及时将监测资料送达甲方、监理和设计。

各种原始记录、资料、成果及图件,在作业人员全面自查互校的基础上,由作业队组织最终检查,提交公司检查验收。

十一、附图

1、沉降观测基准点埋设规格:附图1

2、位移观测基准点埋设规格:附图2

3、基坑沉降、位移观测标志埋设规格:附图3

4、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志埋设规格:

            

十二、附表

位移观测成果表

                     第   次          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点号第一次

观测值

(m)

上  次

观测值

(m)

本  次

观测值

(m)

本次位移量

(mm)

总位移量

(mm)

备注
W1

“-”表示向基坑位移

“+”表示向基坑外位移

W2

W3

观测日期
   制表:                                               检查:

沉降观测成果表

                     第   次          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点号第一次

观测值

(m)

上  次

观测值

(m)

本  次

观测值

(m)

本  次

沉降量

(mm)

总  沉

降  量

(mm)

沉降

速率

(mm/天)

备注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观测日期
   制表:                                               检查:

十三、监测费用预算报价:

1、费用编制说明

(1)本工程监测点数及次数主要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工期确定,暂定监测48次。

(2)预算费用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有关规定取费。

(3)应力计等材料费按市场实际价格取费。

2、根据以上计费原则,本工程费用如下:

(1)埋点费为7650元;

(2)监测费为954240元;

(3)总费用为9610元,

具体计算过程见沉降、位移监测费用预算表

沉降、位移监测费用预算表

序号名  称

计费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元)
1埋设位移监测基准点201002000
2埋设沉降监测基准点3100300
3埋设基坑位移监测点31

501550
4埋设基坑沉降监测点31501550
5埋设建筑物沉降监测点

45502250
5埋点费小计

7650
6基坑位移监测个·次

31×48

  200297600
7基坑沉降监测个·次

31×48

180267840
8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个·次

45×48

180388800
9监测费小计

954240
总计9610

文档

大中华CAPA广场项目基坑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2二、变形监测技术依据…………………………………………………2三、变形观测之前基坑周围原地物地貌的数据采集…………………3四、位移观测……………………………………………………………3五、沉降观测……………………………………………………………5六、使用仪器……………………………………………………………6七、观测周期…………………………………………………………7八、变形控制值和预警值………………………………………………7九、提交资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