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得 分 | |
| 评卷人 |
| 1 A B C D E | 15 A B C D E | 29 A B C D E |
| 2 A B C D E | 16 A B C D E | 30 A B C D E |
| 3 A B C D E | 17 A B C D E | 31 A B C D E |
| 4 A B C D E | 18 A B C D E | 32 A B C D E |
| 5 A B C D E | 19 A B C D E | 33 A B C D E |
| 6 A B C D E | 20 A B C D E | 34 A B C D E |
| 7 A B C D E | 21 A B C D E | 35 A B C D E |
| 8 A B C D E | 22 A B C D E | 36 A B C D E |
| 9 A B C D E | 23 A B C D E | 37 A B C D E |
| 10 A B C D E | 24 A B C D E | 38 A B C D E |
| 11 A B C D E | 25 A B C D E | 39 A B C D E |
| 12 A B C D E | 26 A B C D E | 40 A B C D E |
| 13 A B C D E | 27 A B C D E | |
| 14 A B C D E | 28 A B C D E |
A.正反馈 B.负反馈 C.前馈 D.条件反射 E.反射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原发性主动转运B.继发性主动转运 C.经载体易化扩散D.经通道易化扩散E.入胞
3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安静时对Na+通透性大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4动作电位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去极化达到
A.阈电位 B.峰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
5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Mg2+
6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
A 体积B 表面积C 数量D 比重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7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B 凝血酶激活过程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 有无血小板参与E 有无Ca2+参与
8.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 C抗原B A抗原C D抗原D E抗原E B抗原
9在等容收缩期: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10射血分数指的是搏出量与下列哪个因素的百分比?
A.回心血量 B.心输出量 C.等容舒张期容积 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1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D.大动脉血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2区分心肌快、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的大小 B.0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速度 E.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
13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A.收缩早期结束 B.收缩期末 C.舒张早期结束 D.舒张中期末 E.舒张期结束
14下列情况下,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 B.毛细血管前阻力减小 C.淋巴回流畅通 D.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15胸膜腔内负压形成的条件是:
A.肺回缩力B.肺泡表面张力C.气道阻力D.吸气肌收缩E.无效腔的存在
16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脑脊液的[H+],维持中枢pH环境 B.在机体低氧时维持对呼吸的驱动 C.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受抑制时维持机体对CO2的反应 D.当动脉血PCO2突然增高时引起机体快速呼吸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7氧离曲线右移是因为:
A.体温升高B.血液pH升高C.血液PCO2降低D.2,3-磷酸甘油酸减少E.H+浓度下降
18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D.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E.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胆汁、胰液、小肠液的分泌
19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蠕动B.紧张性收缩C.分节运动D.容受性舒张E.袋状往返运动
20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脊髓腰骶部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下丘脑及大脑皮层
21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是( )
A. 肌肉运动 B. 高温 C. 寒冷 D. 情绪紧张 E. 进食
22基础代谢是指 ( )
A. 深睡时的能量代谢 B. 运动时的能量代谢 C. 安静时的物质代谢 D. 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E. 安静时的能量代谢
23肾脏球旁细胞的生理功能是:
A.分泌血管紧张素 B.分泌肾素 C.分泌醛固酮 D.分泌前列腺素 E.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24对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C.基膜层 D.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E.以上都不是
25各段肾小管,重吸收物质量最大的是:
A.集合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升支粗段 D.髓袢降支 E.近端小管
26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渗透性利尿 C.水利尿 D.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27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
A 主点B 节点C 近点D 远点E 焦点
28能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所作的旋转变速运动的装置是
A 垂直半规管B 水平半规管C 椭圆囊D 球囊E 囊斑
29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时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极化 B.超极化 c.后电位 D.复极化 E.去极化
30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D.多巴胺E.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31反射活动后发放的结构基础是:
A.聚合原则 B.辐散式原则C.环状联系D.连锁式联系E.单线式联系
32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A.轴突-树突式突触B.轴突-轴突式突触C.轴突-胞体式突触D.胞体-树突式突触E.胞体-胞体式突触
33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34体表感觉的皮层代表区主要位于:
A.前回 B.后回 C.岛叶皮层 D.颞叶皮层 E.边缘系统
35震颤麻痹病变部位主要位于:
A.黑质 B.红核 C.苍白球 D.小脑 E.丘脑底核
36慢波睡眠的特征:
A.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B.生长素分泌减少 C.多梦 D.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E.对促进生长,体力恢复有利
37下列激素中,不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
A.皮质醇 B.醛固酮 C.1,25-二羟维生素D3 D.雌二醇 E.睾酮
38人幼年时生长素缺乏会导致
A.呆小症B.侏儒症 C.粘液性水肿D.糖尿病E.肢端肥大症
39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E.生长素
40正常妇女体内的雌激素主要是:
A.雌酮 B.雌二醇 C.雌三醇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孕酮
| 得 分 | |
| 评卷人 |
1、兴奋性
2、血细胞比容
3、代偿间歇
4、胃排空
5、暗适应
| 得 分 | |
| 评卷人 |
1、每个囊泡中储存的Ach量通常是相当恒定的, 释放时是通过 作用,以 为单位倾囊释放。
2、由心房向心室的兴奋传递,在____区突然减慢,这种现象称为____
3、右心衰竭时,中心静脉压____ ,静脉回心血量____ 。
4、刺激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是 、 和 。
5、 有“生命中枢”之称。。
| 得 分 | |
| 评卷人 |
1、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特点相比有何不同?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种类及意义。
3、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为何不宜吸入纯氧来改善缺氧状况?
4、糖尿病人尿量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5、简述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影响因素。
6、简述胰岛素的作用?
| 得 分 | |
| 评卷人 |
1、 试述动脉血压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