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41:46
文档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支付意愿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
推荐度:
导读环境经济学复习题支付意愿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支付意愿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它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需求指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帕累托改进如果社会资源重新配置,至少使某一社会成员的情况变好,而其他成员的境况没有变坏,那么这种变化是一种经济状态的改进,这种改进称为帕累托改进 。

市场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

个别需求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家庭对一种产品的需求

总体需求某个市场所有家庭对一种产品的需求

私人物品那些生产上具有竞争性消费上具有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公共物品指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达到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或者资源配置不能达到社会最佳状态的状态。

失效指在资源配置市场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

可耗竭资源该资源的储量一定,随着人们对其的开发和利用,其储量不断减少,最终会耗尽的资源.

可更新资源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能、气候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存量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储量

自然资源的流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流入量和流出量

舒适性资源指的是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

贴现是将某一时刻的金额计算成现在的时值的计算。

影子价格当资源稀缺时,为了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并使其生产效益或社会福利达到最优,对这类资源的价格或国家颁布的流通价格加以纠正,或是在没有市场价格时的补充的价格,这种价格称为影子价格。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2)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3)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国际环境问题

物质平衡理论的主要思想

❑现代经济系统

⏹构成:物质加工、能量转换、残余物处理和最终消费

⏹这四个部门之间,以及由这四个部门组成的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流动关系。

❑封闭经济系统

⏹(没有进口或出口),没有物质净积累

⏹在一个时间段内,从经济系统排入自然环境的剩余物的物质量必然大致等于从自然环境进入经济系统的物质量。

⏹推论:经济系统排放的残余物量大于生产过程利用的原材料量(原因: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许多投入,如水和大气,通常不被作为原材料考虑)

❑③上述思想亦适用于一个开放的、有物质积累的现代经济系统,但分析和计算更复杂。

❑④现代经济系统中使用污染控制技术的实质: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污染物的物质实体——各种残余物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

❑⑤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经济系统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的根本办法: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和循环使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量和使用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厂商数目很多产品无差别度没有对价格控制,进出行业非常容易

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特征,二者的总体需求的区别

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市场失灵与干预之间的关系市场失灵是干预的必要条件

外部性的分类、举例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技术外部性与货币外部性的区别及联系货币外部性是外部效果通过价格变化转换来体现的一种外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外部性是不会导致市场失效的;技术外部性是不能反映在价格变化或通过市场体系表现的外部现象。货币外部性不是真的外部性,只有技术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

解决外部性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让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制度安排将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内部化,转化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使技术外部性变为货币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当存在生产的负外部性时,生产者没有偿付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成本,就会有过多的生产产品,使产量超过了社会最优的产出水平。

•当存在生产的正外部性时,生产者没有获得全部的社会收益,产量就会小于社会最优的产出水平,使潜在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外部性的存在造成社会脱离最有效的生产状态,使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实现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在对外部性的制造者征收庇古税的同时,为了实现经济效率,也有必要对受害者征收税。因为如果受害者的策略是故意和过量接受外部性的损害,藉此来提高对污染者的征税额,那么就要对受害者征税,以控制这种的对策行为

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善的异同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交换最优和生产最优

实现最大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期初存量+期内流入量-期内流出量=期初存量+期内净流量=期末存量

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不但要考虑边际开采成本,而且要考虑边际使用成本。如果资源是不稀缺的,资源价格就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如果资源是稀缺的,资源价格就等于边际开采成本加上边际使用成本。边际使用成本是指边际机会成本的现值,是由于资源稀缺产生的额外的边际成本。    边际使用成本主要是受贴现率的影响。贴现率的大小反映了人们对边际使用成本的评价。    贴现率越大,边际使用成本就越小。

可耗竭资源之间如何发生替代

舒适性资源的特点及其经济利用的特点 舒适性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破坏的不可逆性

其经济利用的特点:日益显著的稀缺性,公共物品性,技术进步的非对称影响, 经济价值的构成,竞争性利用的可能决策的不可逆性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有形的资源价值无形的资源价值

费用效益分析的作用和基本步骤

作用费用效果分析只适用于性质相同或目标相同的活动的经济选择问题,而费用效益分析不仅能表明每个项目或方案是否值得执行,而且还能计算与比较几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相应的效益与费用的差额。这是更有力的决策工具。但它对决策的作用,不单纯地表现在分析的结论上,重要的在分析过程中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和反映出来的详细内容上。

步骤

▪识别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把发生在未来的费用与效益贴现为现值

▪对经过贴现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

•生产率变动法的基本步骤

•估计环境变化对受者(财产、机器设备或人等)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和范围

•估计该影响对成本和产出造成的影响

•估计成本或产出变化的市场价值

旅行费用法的步骤

•定义和划分旅游者的出发地区    在评价地点对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

•计算每一区域内到此地点旅游的人次(旅游率)

•求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

环境经济的类型“调节市场”和“建立市场”两类。

文档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

环境经济学复习题支付意愿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