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桂聪敏 学号:************ 专业:中药学
实习时间:2014.8.10-2014.9.6
实习地点:汕头市金润堂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
实习课目:《中药鉴定》
实习主要内容:百部、关黄柏、山药的鉴别
百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百部(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
2.比较三种百部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百部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
蔓生百部: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根肉质,通常作纺锤形,数个至数十个簇生。茎上部蔓状,具纵纹。叶通常4片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全缘或带微波状,基部圆形或近于截形,偶为浅心形,中脉5~9条;叶柄线形,长1.5~2.5厘米。花梗丝状,长1.5~2.5厘米,其基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每梗通常单生1花;花被4片,淡绿色,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雄蕊4,紫色,花丝短,花药内向,线形,顶端有一线形附属体;子房卵形,甚小,无花柱。蒴果广卵形而扁;内有长椭圆形的种子数粒。花期5月。果期7月。生长于阳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直立百部: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有纵纹。叶常3~4片轮生,偶为5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5.5厘米,宽1.8~3.8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叶脉通常5条,中间3条特别明显;有短柄或几无柄。花腋生,多数生于近茎下部呈鳞片状的苞腋间;花梗细长,直立或斜向上。花期3~4月。生长于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对叶百部: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5米。块根肉质,纺锤形或圆柱形,长15~30厘米。茎上部缠绕。叶通常对生;广卵形,长8~30厘米,宽2.5~10厘米,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11条;叶柄长4~6厘米。花腋生;花下具1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被4片,披针形,黄绿色,有紫色脉纹。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生长于向阳的灌木林下。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直立百部 呈纺锤形,上端较细长,皱缩弯曲,长5~12cm,直径0.5~1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深纵沟,间或有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棕色或黄白色,皮部较宽,中柱扁缩。气微,味甘、苦。
蔓生百部 两端稍狭细,表面多不规则皱褶和横皱纹。
对叶百部 呈长纺锤形或长条形,长8~24cm,直径0.8~2cm。表面浅黄棕色至灰棕色,具浅纵皱纹或不规则纵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至暗棕色,中柱较大,髓部类白色。
3、显微鉴定
(1)组织切片
直立百部:根被(为3~4列细胞,壁木栓化及木化,具致密的细条纹)→皮层(较宽)→韧皮部束(内侧有少数非木化纤维)→木质部束(导管2~5个,并有木纤维和管胞,导管类多角形,径向直径约至48μm,偶有导管深入至髓部)→髓部散有少数细小纤维
蔓生百部:韧皮部纤维木化。导管径向直径约至184μm,通常深入至髓部,与外侧导管束作2~3轮排列
对叶百部:根被为3列细胞,细胞壁无细条纹,其最内层细胞的内壁特厚。皮层外侧散有纤维,类方形,壁微木化。中柱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各32~40个。木质部束导管圆多角形,直径至107μm,其内侧与木纤维和微木化的薄壁细胞连接成环层
4.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残渣加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0~11,再加三氯甲烷5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层,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为两份:一份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橙红色沉淀;另一份中滴加硅钨酸试液,生成乳白色沉淀。
关黄柏
实验目的
1.掌握关黄柏的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光黄柏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光黄柏的理化鉴定方法;
4.掌握光黄柏原植物鉴定要点。
一.实验内容
1.原植物鉴定注意点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乔木,高10~25米。树皮淡黄褐色或淡灰色,木栓层厚而软,有规则深纵沟裂。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13厘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4.5厘米,边缘具细锯齿或波状,有缘毛,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花小而多,黄绿色。浆果状核果球形,紫黑色,有香气。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关黄柏: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纤维性,有的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3.显微鉴定
粉末:
关黄柏:1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2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
3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80μm,有的呈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
4草酸钙方晶直径约24μm。
4.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关黄柏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柏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山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山药的形状鉴别特点;
2.掌握山药的显微鉴别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形态鉴定注意点
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粘性,断面茎细长,可达丈余。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白色小单生花,蒴果。
2.性状鉴定
山药: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3.显微鉴定
粉末:
山药:淀粉粒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大纲完成情况:熟练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学会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