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市场调查报告 | ||
| 学 院: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
| 课 程: | 文化市场调查 | |
| 班 级: | 公管81 | |
| 学 号: | 2238117 | |
| 姓 名: | 张为忠 | |
| 指导教师: | 李明 职称: 助教 | |
| 调查时间 | 2010 年 06 月25日至 2010 年06 月26 日 | |
| 调查地点 | 南京市、江心洲民俗村 | |
2010 年09月01日 | ||
|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 ||
江心洲民俗村居民文化消费倾向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0/8/26
调查地点:南京市、江心洲民俗村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是农民、自由职业者、个体私营业主和学生等构成;年龄在18岁以上;文化程度为小学毕业、初中或中专、高中或高职、本科及以上。
调查内容:1、江心洲民俗村居民收入2、文化休闲消费形式3、居民用于文化消份额费4、阻碍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5、居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等,共16个问题。
问卷回收:调查发放问卷共145份,回收145份,有效率为100%。
摘要: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的加快,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在逐渐发展。文化消费促使新农村的发展,加强了新农村村民的德智体三方面的综合发展。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江心洲民俗村的居民文化消费倾向,以及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从而体现出江心洲民俗村居民对于那些类型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对文化生活还有那些要求,对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还有什么要求。
二、江心洲民俗村居民文化消费概况
针对于这次江心洲民俗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倾向的调查,居民的文化消费内容主要表现在文化娱乐、与休闲上。集中体现在:看电视、看电影、上网、看报纸等。根据调查显示,性别与文化消费对象无太大差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文化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对于艺术品的收藏、看报纸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对于文化娱乐消费越高。这部分主要集中在阅读书报杂志、上网、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艺术园、旅行等,这部分的居民收入普遍较高,对文化消费的质量要求很高。居民对于喜欢的图书购买价格在20-30元的有52.41%人; 55.9%人每周会花2-5个小时用于文化休闲活动,主要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事农业、手工业的农民,平时闲暇时间较少。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表1、江心洲民俗村居民年收入
| 变量/家庭年收入 | 人数 | 比例 |
| 5000元以下 | 19 | 13.1% |
| 5000-25000元 | 61 | 42.7% |
| 25000-50000元 | 44 | 30.34% |
| 5万元以上 | 21 | 14.48% |
| 变量/学历 | 人数 | 比例 |
| 小学毕业以下 | 19 | 13.1% |
| 初中或中专 | 67 | 46.21% |
| 高中或高职 | 59 | 23.8% |
| 本科以上 | 2 | 1.38% |
方面的教育与宣传。
(二)、阻碍居民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
51.03%的居民认为对文化产品消费的影响最大的就是生活压力大;认为文化消费过于昂贵,工作或学习任务重的约26.9%人;没有时间周边缺乏合适的文化设施或文化场所的约28.28%人;认为确实没有兴趣的约15.17%人。由此,可以可能出,影响居民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就是生活压力大。对此,就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其生活压力,推动文化产品消费。
(三)、表3、江心洲民俗村居民文化休闲消费形式
| 变量/文化消费形式 | 人数 | 比例 |
| 看电视、听广播 | 73 | 50.34% |
| 看电影 | 67 | 46.21% |
| 上网 | 44.14% | |
| 阅读书报杂志 | 48 | 33.1% |
| 艺术品收藏 | 9 | 6.21% |
| 旅行 | 8 | 5.52% |
| 参观博物馆、展览馆、艺术园区 | 7 | 4.83% |
| 看文艺演出 | 5 | 3.45% |
三、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江心洲民俗村居民文化消费倾向的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偏低;居民的文化消费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江心洲民俗村附近缺少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力度。调查中居民反映,很多的财政投入没有切实的服务于民,针对于这一点,应该公开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切实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新农村的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的建设,同时也是精神问换的建设,它给居民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享受,也是精神享受。
四、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文化消费的对策
(一)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入。
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应用水平。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如针对江心洲的葡萄,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文化消费。)
(二)增设更多的公共娱乐、文化休闲场所,倡导文化消费观。
在上给予支持,经济上给予帮助,在周边地区建设一些公共娱乐设施、文化休闲场所、图书馆、展览馆等。还可以开设电影院、歌剧院、演艺场所、博物馆等,对门票的价格可以适当的降低,以适应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促进文化消费。
(三)、开设公益讲座,对居民进行科学知识普及。
| 针对目前的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促进居民的文化消费观。尽可能的多开设一些农业、手工业相关的知识讲座,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收入水平。同时,还要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与环境卫生事业的管理,给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 |
在这次与社会接触的时间里,我深深的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把知识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对于调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都要去克服、面对,对于居民不满的情绪,都要耐心的倾听。同时,此次调查也让我看到了差距在逐渐拉大,城乡的差别更加明显。的相关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许多决策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是面子工程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我感觉应该深入群众,多倾听农民的呼声,进行真正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任务很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人去努力,也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 望老师给予批评和指导,提出宝贵意见。 | ||
| 指 导 教 师 考 核 意 见 | 评语: | |
| 考核等级(五级记分制):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 备 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