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兽医寄生虫学复习思考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37:48
文档

兽医寄生虫学复习思考题

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猪血虱的头部和胸部的比例为(B)。A.头大于胸B.头小于胸C.头胸为一体D.头等于胸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猪蛔虫是以(B)感染宿主的。A.感染性三期幼虫B.感染性虫卵C.第一期幼虫D.童虫孢子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即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或子孢子的孢子化过程。补充宿主: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一般把第二个中间宿主称
推荐度:
导读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猪血虱的头部和胸部的比例为(B)。A.头大于胸B.头小于胸C.头胸为一体D.头等于胸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猪蛔虫是以(B)感染宿主的。A.感染性三期幼虫B.感染性虫卵C.第一期幼虫D.童虫孢子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即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或子孢子的孢子化过程。补充宿主: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一般把第二个中间宿主称

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

猪血虱的头部和胸部的比例为(B  )。

A.头大于胸         B.头小于胸    

 C.头胸为一体       D.头等于胸

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

猪蛔虫是以( B )感染宿主的。

A.感染性三期幼虫      B.感染性虫卵    

C.第一期幼虫          D.童虫

孢子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即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或子孢子的孢子化过程。

补充宿主: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一般把第二个中间宿主称为补充宿主。
肠旋毛虫:寄生于猪小肠的旋毛虫的成虫。

成虫期前驱虫:即在虫体性成熟前,就对其采取驱除措施,以避免虫体成熟后向外界散播虫卵或幼虫。

成虫期前驱虫:即在虫体性成熟前,就对其采取驱除措施,以避免虫体成熟后向外界散播虫卵或幼虫。

穿梭方案:开始时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至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以防止球虫发生抗药性。

雌雄同体:是指在一个虫体内,既有雌性生殖器官,又有雄性生殖器官,雌雄是同一个体,没有雌雄虫之分。

带虫免疫:动物耐过寄生虫病后,体内的虫体并没完全消失,还残留一部分在体内,使动物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抵抗力,这种免疫就称为带虫免疫。
定期寄生:寄生虫的生活史中,只有某个特定阶段需要寄生于宿主,如寄生于马胃中的马胃蝇幼虫。

二宿主蜱:在蜱发育过程中(卵、幼虫、若虫和成虫)需要2个宿主的蜱。

感染性虫卵:有的线虫种类,其虫卵不孵化就可感染宿主,这种对宿主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就称为感染性虫卵。住肉孢子虫引起的病理变化在(    A ) 特别是后肢、侧腹和腰部肌肉容易发现病变。

A.心肌和骨骼肌      B.心肌和咬肌    

 C.心肌和隔角肌       D.心肌和呼吸相关肌群

肌旋毛虫:寄生于横纹肌的旋毛虫的幼虫。

寄生:寄生物带给宿主以不同程度的危害的关系,宿主在此过程中往往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间接发育型生活史寄生虫: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

交合伞:是某些线虫雄虫的一种辅助交配器官,在雌雄交配时起固定雌虫的作用,在虫种鉴定时有一定意义。

接触感染:即病原体通过患病动物与易感动物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

经卵传递:梨形虫随雌蜱吸血进入蜱体内发育繁殖后,转入蜱的生殖系统,经过蜱卵传给蜱的一种途径。

柯赫氏兰体:即环形泰勒虫在宿主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时所形成的多核虫体,也叫裂殖体。 

梨形器:是某些圆叶目绦虫虫卵内所特有的一种灯泡样构造,位于六钩蚴胚胎的外面。

裂头蚴:是假叶目绦虫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一种幼虫阶段,也叫实尾蚴,是由原尾蚴发育而来的。

披鞘幼虫:蜕化后的旧角皮仍包裹在身体表面的幼虫,一般指的是线虫第三期幼虫。
蜱热:牛双芽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又称为红尿病。

期间传递:期间传递也叫经变态过程传递,是在蜱的同一个世代不同发育阶段传播易感动物。即传播者在幼蜱或若蜱阶段吸食了含梨形虫的血液后,并不能马上感染易感动物,而是发育到蜱的下一个阶段,即若蜱或成蜱时,才能造成感染。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由人畜共患寄生虫引起,也就是人和家畜可以共同感染的寄生虫病,它可以在人和家畜直接互相传播。

三宿主蜱:即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在三个宿主体上发育的蜱。

生物源性寄生虫:即生活史过程中需中间宿主参与的寄生虫。

水铃铛:细颈囊尾蚴呈乳白色、囊泡装,囊内充满透明液体,俗称水铃铛。其成虫是泡状带绦虫。

胎生:雌虫直接产出幼虫的生殖方式就叫胎生。
土源性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不需中间宿主参与的寄生虫。
吸盘:是吸虫的附着器官,多数呈圆盘状,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吸附在寄生部位的功能。

蝇蛆病:是由蝇类幼虫寄生于宿主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羽化:蝇类的蛹变成成蝇的过程就叫羽化。
预防性驱虫:是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按照预先拟订的驱虫计划,在每年的一定时间进行驱虫工作,目的在于免除某种寄生虫的感染或降低这些寄生虫对宿主的负面影响。

原虫:又称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能由一个细胞进行和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功能。

中绦期:绦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根据虫体种类的不同,有不同的幼虫发育类型。

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终末宿主。

猪囊尾蚴:猪囊尾蚴即猪囊虫,主要寄生在猪肌肉组织中,是猪囊虫病的病原,其成虫叫猪带绦虫,寄生在人小肠中。
贮藏宿主:有时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所需要的动物体内,但保持着对宿主的感染力,这种动物被称为贮藏宿主。 

 ( D   )不是寄生原虫的一种增殖的方式。

A. 裂殖生殖     B. 二   

  C. 孢子生殖    D. 结合生殖

不属于蠕虫类寄生虫的是(D )。 

A.  吸虫B.  线虫C.  绦虫D.  原虫

( D)的三龄幼虫背部拱起,各节上具有深棕色的横带,虫体后端齐平。

A.牛皮蝇

B.马胃蝇

C.驼喉蝇

D.羊狂蝇

鞭虫雄虫的交合刺是(A  )。

A.一根          B.二根        C.三根        D.四根
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A )。

A.猫        B.狗        C.鼠        D.狼

东毕吸虫线状,呈(  B)形弯曲,雌雄异体。

A.“L”      B.“C”     C. “U”        D.“V”

巴贝斯梨形虫是一种寄生于(   A )内的原虫。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组织细胞       D. 单核细胞

传播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的节肢动物是(A  )。

A.硬蜱         B.蠓         C.纹皮蝇        D.蚋

贝诺孢子虫病病原的终末宿主为(  B   ) 

A.犬       B.猫   C.牛    D.人   

雌蜱假头基背面有一对( A   )。

A.多孔区       B.哈氏器       C.须肢       D.吸盘

动物寄生虫包括三大类,它们是( D)。

A.吸虫﹑绦虫和线虫       

B.绦虫﹑线虫和原虫     

C.原虫﹑线虫和节肢动物寄生虫       

 D.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寄生虫

艾美尔球虫的传播途径是( A )。

A.经口感染         B.接触感染    

     C. 经昆虫感染      D.经胎盘感染 

弓形虫的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分别是( A)。 

A. 人、猫 D 猫、

 

B. 牛羊、人 

C. 猪、人 

姜片吸虫寄生在猪的(C )内。

A.胆管        B.盲肠      C.小肠      D.肺脏
弓形虫是(A )。

A.人畜共患寄生虫

B.单主寄生虫

C.多主寄生虫

D.细胞外寄生虫

具有抱雌沟的吸虫是(   D)。

A.前后盘吸虫    B.双腔吸虫     

C.阔盘吸虫     D.血吸虫
华支睾吸虫的寄生部位是( C  )。

A.十二指肠      B.瘤胃        C.胆管       D.胰管

检查吸虫卵常用的方法是( C     )。

A.饱和盐水漂浮法                        B.贝尔曼法

C.水洗沉淀法                          D.饱和硫酸镁漂浮法

华支睾吸虫的终末宿主有(D )。 

A. 人 

B. 犬猫 

C. 猪和猫 

D. 犬猫和人 

扩展莫尼茨绦虫的节间腺呈( A  )

A.圆环状        B.带状        C.扇状       D.点状
急性鸡球虫病的典型症状是(  A  ).

A.有些鸡拉血              B.有的鸡便秘  

  C.有些鸡食欲突然增加       D. 95%的鸡只突然死亡

杀死粪便内寄生虫卵和幼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  A  )

A.粪便堆肥发酵                        B.用消毒药处理

C.用火焰烧                            D.用甲醛蒸气杀灭

家畜感染日本分体吸虫的途径是(B )。

A.吃入水草上的囊蚴        B.尾蚴钻入皮肤

C.吃入水中的尾蚴          D.吃入含有囊蚴的钉镙

细粒棘球蚴病是( D)

A.土源性寄生虫病        B.原生动物性寄生虫病

C.非人畜共患病          D.人畜共患病

赖利绦虫每一成熟节片中有( D)套生殖器官。

A.四

B.三

C.二

D.一

下列寄生虫中不吸血的是(C )。 

A. 日本血吸虫 

B. 硬蜱 

C. 鸡球虫 

D. 捻转血矛线虫 

类圆线虫在宿主体内只有(    B )寄生。

A.雄虫            B.雌虫     

   C.雌虫和雄虫      D.杆虫型幼虫

锥虫属于( B  )。

A.根足纲       B.鞭毛虫纲   

 C.纤毛虫纲     D.孢子虫纲

马胃蝇的发育史包括(B)几个阶段。

A.幼虫﹑若虫﹑成虫              B. 卵﹑幼虫﹑蛹﹑成虫      

C. 卵﹑幼虫﹑若虫﹑成虫          D. 卵﹑若虫﹑蛹﹑成虫

下列药物中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疗效的是( D    )。

A.左咪唑                               B.吡喹酮  

C.伊维菌素                              D.丙硫咪唑

马圆线虫的口囊内有(B )齿。

A.2枚

B.3枚

C.4枚

D.0

消灭中间宿主是防治吸虫病的一个重要手段,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B)。 

A. 鱼虾 B淡水螺C猫科动物D牛羊

膜壳绦虫的虫卵内含有( B)。

A.似囊属蚴

B.六钩蚴

C.毛蚴

D.囊尾蚴

雄虫尾部有交合伞和两根交合刺的线虫属于( B  )。

A.尖尾科         B.圆线目  

  C.旋尾目       D.异刺科
牛胎毛滴虫寄生在牛的( A )。

A. 生殖道       B. 消化道     

C. 呼吸道      D. 泌尿道

雄螨有性吸盘的螨属于(B )属。

A.属         B.痒螨属       C.皮刺螨       D.蠕形螨

皮刺螨主要寄生于(A   )。

A.鸡       B.牛       C.猪      D.狗

引起弓形虫病的病原体是( D)。 

A. 包囊 

B. 滋养体 

C. 隐孢子虫 

D. 刚第弓形虫 

前后盘吸虫感染家畜的幼虫阶段是( B)。

A.胞蚴

B.囊蚴

C.尾蚴

D.毛蚴

引起鸡盲肠肝炎的病原体是(D )。

A.住白细胞原虫    B.鸡盲肠球虫   

 C.鸡异刺线虫      D.火鸡组织滴虫
曲子宫绦虫的虫卵内含有( B)。

A.似囊属蚴

B.六钩蚴

C.毛蚴

D.囊尾蚴

有一种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疗效的抗寄生虫药是(D  )。

A.左咪唑      B.伊维菌素    

C.吡喹酮      D.丙硫咪唑
日本分体吸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C )。

A. 小肠 B肝脏C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D脾脏

治疗牛、羊梨形虫病时,(   B )的效果较好。

A.灭绦灵    B.贝尼尔   C.左旋咪唑      D.丙硫咪唑
俗称“水铃铛儿”的寄生虫是( B )

A.链尾蚴        B.细劲囊尾蚴     

     C.多头蚴       D.棘球蚴

治疗猪囊虫病时,选下列(D  )药的效果好。

A.左旋咪唑      B.灭绦录      

C.敌百虫      D.丙硫咪唑

吸血量最大的蜱是(B   )。

A.雄蜱      B.雌蜱      C.若蜱      D.幼蜱

治疗猪囊虫病是,选下列(D   )药的效果好。

A.左旋咪唑      B.灭绦录  

C.敌百虫      D.丙硫咪唑

猪蛔虫的感染方式是( D   )。

A.宿主--中间宿主--宿主      B.宿主--媒介--宿主      

C.宿主--保虫宿主-宿主       D.宿主-土、水、饲料--宿主

猪蛔虫受精卵表面(B  )。

A.光滑          B.凹凸不平     

C.有光泽        D.无光泽

 比翼线虫寄生于鸡等动物的气管。( 对 )

 动物因为食入含有感染阶段虫体的淡水螺而感染华支睾吸虫。( 错 )

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猫及其它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人、猪、羊、鼠等。(对 )

弓形虫可以通过胎盘传播。( 对 )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外寄生原虫。( 错 )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发育史同鸡球虫相同。( 错)

鸡球虫可传播禽流感。( 错 )

急性鸡球虫病的主要表现是拉血便和死鸡。(对 )

疥螨寄生于宿主体表表面;而痒螨寄生于宿主表皮层。( 错)

矛形双腔吸虫寄生于牛羊胆管,而阔盘吸虫寄生于牛羊胰管。( 对)

脑多头蚴的成虫是细粒棘球绦虫。(  错)
蚯蚓可传播猪肺线虫病,鸡异刺线虫病和鸡黑头病。( 对)

 人主要通过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而被日本血吸虫感染。( 对 )

日本分体吸虫病分布在有锥实螺的地区。(错 )

 日本分体吸虫和东毕吸虫都是血吸虫。(对  )

日本分体吸虫系雌雄异体的吸虫。( 对)

  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鸡的盲肠内。( 对 )

如果把鸡刚刚排出的球虫卵囊,喂给另一批易感鸡,则这批鸡可能发病。( 错)

我国是伊氏锥虫病和马媾疫锥虫病的流行地区。(对 )

1.一种寄生虫的学名均由两个名字组成,第一个名字是( ),第二个名字是( )。

属名,种名
2.绦虫体节可分为三类:即( )、( )和( )。

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
3.前后盘吸虫的腹吸盘位于虫体的( )。

腹面后端
4.等孢属球虫孢子化卵囊内有( )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 )个子孢子。

2,4

5.蜱螨的生活史为不完全变态,包括( )、( )、( )和( )四个阶段。 

卵,幼虫,若虫,成虫
6.莫尼茨绦虫卵内有一个特殊构造,叫( ),所含的幼虫叫做( )。

梨形器,六钩蚴
7.引起马动脉瘤的线虫是( ),它的成虫寄生在马的( )。

普通圆线虫幼虫,盲结肠
8.硬蜱科有六个属在兽医学上有重要意义,这六个属是( )、( )、( )、( )、( )、( )。

硬蜱属,扇头蜱属,牛蜱属,血蜱属,革蜱属,璃眼蜱属
9.检查粪便中吸虫卵常用( )法;检查粪便中常见的线虫卵用( )法;检查和分离组织或粪便中的幼虫常用( )法。

沉淀,饱和盐水漂浮,幼虫分离
10.猪蛔虫幼虫从肠移行又回到肠中间途径( )、( )两个器官。

肝,肺
11、传统分类体系常将原虫分为        ,       ,      ,和       四大类。

鞭毛虫;阿米巴;孢子虫;纤毛虫

12、火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又名    或     

黑头病;盲肠炎

13、结肠小袋纤毛虫虫体有2种形态,一种是         ,另一种是         。

滋养体;包囊

14、马圆线虫病的病原分为       线虫和        线虫两大类。大型圆线虫主要是    线虫、         线虫和          线虫。

大型圆;小型圆;马圆;无齿圆;普通圆

15、弓形虫在猫体内有两种发育形式;一为       发育,最后形成卵囊;另一为单纯的     发育,形成        或      。

球虫;无性;速殖子;慢殖子

16、东毕吸虫卵的两端各有一个        。

附属物
17、莫尼茨绦虫的成熟节片中有      套雌雄性生殖器官,其中间宿主为        。

2;甲螨

18、伊氏锥虫病又叫      ,是由      纲、     科、    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牛、马属动物、骆驼及象等的      中引起的原虫病。

苏拉病;鞭毛虫;锥虫;血浆

19、双芽巴贝斯虫为      ,虫体长度    红细胞半径;其形态为多形性,典型的形态是成双的梨籽形虫体以其尖端相连成      角,每个虫体内有一团染色质块。

大型虫体;大于;锐

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为__________,终末宿主为__________;绵羊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是_________,终末宿主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猪;人;地螨;羊;牛

华支睾吸虫发育需      个中间宿主。

线虫的发育一般要经过      期幼虫期,其间经过    次蜕皮,第    期幼虫是感染性幼虫。

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于     的     部位。

5;4;3
蜱的身体区为分     和   两部分。

假头;躯体

捻转血矛线虫雄虫交合伞的背助呈      形;雌虫阴门处有一特殊构造叫         。雌虫的新鲜虫体外观呈“麻花状”,原因是红色的         和白色的         相扭曲所致。

人;阴道盖;肠管;生殖器官

莫尼茨绦虫卵内有一个特殊构造,叫( ),所含的幼虫叫做( )。

梨形器、六钩蚴
引起马动脉瘤的线虫是( ),它的成虫寄生在马的( )。普通圆线虫幼虫、盲结肠
27、硬蜱科有六个属在兽医学上有重要意义,这六个属是( )、( )、

( )、(  )、( )、( )。

硬蜱属、扇头蜱属、牛蜱属、血蜱属、革蜱属、璃眼蜱属
28、检查粪便中吸虫卵常用( )法;检查粪便中常见的线虫卵用( )法;检查和分离组织或粪便中的幼虫常用( )法。沉淀、饱和盐水漂

浮、幼虫分离

29、猪蛔虫幼虫从肠移行又回到肠中间途径( )﹑( )两个器官。肝、肺
30、东毕吸虫卵的两端各有一个( )构造。

附属物
31、蜱的口器由( )、( )和( )组成。

须肢、螯肢、口下板
32、驽巴贝斯虫虫体长度( )于红细胞半径,典型虫体为( )形,以其尖端相连成(  )角大、双梨籽、锐
33、钩虫主要经( )途径感染宿主,虫体发育率高。皮肤
34、鸡球虫的发育史分为( )、( )和( )三个阶段。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
35、犬恶丝虫传播媒介主要是    ;巴贝斯虫的中间宿主为    

蚊子、硬蜱
36、绦虫节片由前向后依次为       、      和      。

头节、颈节、链体
37、弓形虫的终末宿主为        ;猪是猪带绦虫的      宿主。

猫、中间
38、住白细胞原虫的传播媒介是___   _ 和_    ___。

蠓、蚋
39、通过检查动物上的    、    和     可以确定动物是否被跳蚤感染。

跳蚤、卵、跳蚤粪便
40、重要的8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___   _、 ___   _、___   _、

___   ____  、___   _、___   _、___   _、___   _。

 弓形虫病 , 日本血吸虫病 , 姜片吸虫病 , 华枝睾吸虫病 , 猪囊尾蚴病 , 牛囊尾蚴病 , 棘球蚴病、旋毛虫病

1.说明旋毛虫病的感染流行的原因及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202-205

5.简述牛巴贝斯梨形虫病病原的种类和形态特点。315-316

3.简述纹皮蝇蛆的生活史。276-277

2.描述莫尼茨绦虫的宿主、寄生部位、生活史及莫尼茨绦虫病的诊断方法。116-119

4.试述肝片吸虫的一般形态和生活史。肝片吸虫体扁平,形如树叶,长20~30mm,宽8~13mm。头端小、呈显著圆锥状,名头椎,与相连处有明显的分界,后端较大,有时略尖。在头椎的前端在一口吸盘,直径约1.6mm.在头椎之后有较小之 腹吸盘,直径约1mm。虫卵棕黄色,大小为130~150×63~90μm,内含有未发育的卵细胞。虫卵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成毛蚴,毛蚴钻入螺体发育成尾蚴,尾蚴由螺体排出后,在水面植物叶上结囊成囊蚴。动物吞食含有囊蚴的植物或饮水后,囊蚴就在宿主的十二指肠内脱囊成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侵入肝脏而达胆管成长为成虫。

6.简述猪带绦虫的生活史和控制策略。

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节不断脱落,并随人的粪便排除体外,污染食物和饮水。猪或人等中间宿主吞食了由孕节释出的虫卵或孕节,在消化道中消化液的作用下,六钩蚴逸出,钻入肠粘膜的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被带到机体各组织器官中。但主要是到达横纹肌内发育,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囊泡体,之后囊上出现凹陷,并在凹陷处形成头节,长出吸盘和顶突,形成成熟的猪囊尾蚴,猪囊尾蚴可在猪体内生存数年,最后钙化死亡。

猪囊尾蚴主要寄生于横纹肌,尤其活动性较强的咬肌、胳肌、心肌等处。严重感染者还可寄生于肝、肺、肾、脑等内脏器官。

人感染猪带绦虫是由于吃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而获感染。囊尾蚴在胃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在小肠内翻出头节,以其吸盘和小钩固着于肠粘膜上发育,从颈节不断长出体节。猪带绦虫的潜隐期为2~3个月,但其在人体内可寄生数年至数十年,不断向外排出孕节,称为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来源。

    防治 有钩绦虫和猪囊尾蚴病对人的危害性很大。另外,有囊尾蚴的猪肉,常不能供食用,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这类病应着重预防,而不是治疗,发现病例应即使作无害化处理。

    本病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

(1)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对有囊尾蚴的猪肉,应作无害处理。

(2)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普查,发现人患绦虫病时,及时驱虫。驱虫后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必须严格处理;驱虫可采用灭绦灵和南瓜子等。

(3)做到人有厕所、猪有圈。在北方主要是改造连茅圈,防止猪食人粪而感染囊虫,彻底杜绝猪和人粪的接触机会。人粪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利用。

(4)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猪囊尾蚴病的危害以及感染途径和方式的认识,自觉参与防治囊虫病。

7.简述集约化猪场寄生虫病控制方案。

猪蛔虫病、仔猪类圆线虫病、猪鞭虫病、猪食道口线虫病(猪结节虫病)、猪胃虫病、猪疥螨病、猪虱病和猪球虫病均可发生在规模化猪场。目前用于治疗线虫病的药物有左咪唑、甲苯咪唑、氟苯咪唑、丙硫苯咪唑、伊维菌素、和爱比菌素。用于治疗外寄生虫病的药用敌百虫、蝇毒磷乳剂、双甲眯、溴氢菊酯、伊维菌素和爱比菌素。预防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要定期按计划驱虫。首先要对全场猪全部驱虫,以后公猪每年至少驱虫两次,母猪产前1~2周选伊维菌素或爱比菌素驱虫一次,仔猪转群时驱虫一次,新进的猪驱虫后再和其他猪并群。同时注意猪舍的清洁卫生,产房和猪舍在进猪前都需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猪球虫病的防治应根据每个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8.简述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生活史及控制措施。

肝片吸虫的终末宿主主要为反刍动物。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虫卵爱适宜的温度(25~26℃)、氧气和水分及光线条件下,约经10~20天,孵化出毛蚴在水中游动,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即钻入其体内。毛蚴在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几个阶段,最后尾蚴逸出螺体,这一过程约需35~50天。侵入螺体内的一个毛蚴经无性繁殖可以发育形成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尾蚴。尾蚴在水中游动,在水中或附着在水生职务上脱掉尾部,形成囊蚴。终末宿主饮水或吃草时,连同囊蚴一起吞食而遭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脱囊,一部分童虫穿过肠壁,到达腹腔,由肝包膜进入到肝脏,经移行到达胆管。另一部分童虫钻入肠粘膜,经肠系膜静脉进入肝脏。牛羊自吞食囊蚴到发育为成虫(粪便内查到虫卵)约需2~3个月,成虫的寄生期限为3~5年。

治疗肝片吸虫病,应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及时治疗患病家畜,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硝氯酚、丙硫眯唑、溴酚磷、三氯苯唑、碘硝晴酚等。

预防  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出适合于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首先是预防性的定期驱虫。对急性病例,可在夏、秋季选用肝蛭净等对童虫效果好的药物。针对慢性病例,北方全年可进行两次驱虫,第一次在冬末春初,由舍饲转为放牧之前进行,第二次在秋末冬初,有放牧转为舍饲之前进行。大面积的预防驱虫,应统一时间和地点,对于驱虫后的家畜粪便可应用堆积发酵法杀死其中的病原,以免污染环境。利用这种方法在1~2周内,不仅可以杀死片形吸虫卵,而且对其它寄生蠕虫卵和幼虫亦可杀灭。南方终年放牧,每年可进行3次驱虫。

其次应采取措施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大量养殖水禽,用以消灭螺类;亦可采用化学灭螺法,如从每年的3~5月份,气候转暖,螺类可视活动起,利用1:50000的硫酸酮或氨水,2.5mg/L的血防67,或在草地上小范围的死水内用生石灰等。

第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牛、羊、骆驼感染囊蚴。不要在低洼、潮湿、多囊蚴的地方放牧;在牧区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划地轮牧,可将牧地划分为4块,每月一块(从3~11月),这样间隔3月方能轮牧一次(从片形吸虫卵发育到囊蚴一般约需55~75天),就可以大大降低牛羊感染的机会;保持牛羊的饮水和饲草水生,不要饮用停滞不流的沟渠、池塘有椎实螺及那囊蚴滋生的水(应灭螺后饮用),最好饮用井水或质量好的流水,将低洼潮湿地的牧草割后晒干再喂牛羊等。

9.简述疥螨和痒螨感染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根据发病季节(秋末、冬初和初春多发)和明显的症状(剧痒和皮肤病变)以及接触感染,大面积发生等特点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从健康与病患交界的皮肤处采集病料,疥螨病患畜还应用凸刃刀片在病灶的边缘处刮取皮屑至微出血,将病料带回实验室检查,发现虫体才能确诊。

治疗 3%的敌百虫溶液患部涂擦;每千克体重500mg双甲醚涂擦、喷淋或药浴;每千克体重500mg溴氢菊酯喷淋或药浴;每千克体重200mg巴胺磷药浴;每千克体重500mg辛硫磷药浴;每千克体重250mg二嗪农(螨净)喷淋或药浴;每千克体重0.2mg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皮下注射等。

治疗患病牛、羊还应注意:已经确诊的患畜,要在专设场地隔离治疗。从患畜身上清楚下来的污物,包括毛、痂皮等要集中销毁,治疗器械、工具要彻底消毒,接触患畜的人员手臂、衣物等也要消毒,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病原扩散。

患畜较多时,应先对少数患畜试验,以鉴定药物的安全性,然后再大面积使用,防止意外发生。治疗后的患畜,应放在未被污染的或消过毒的地方饲养,并注意护理。

由于大多数杀螨药对螨卵的作用较差,因此应间隔5~7天重复治疗,以杀死新孵出的幼虫。如果用涂擦的方法治疗,通常一次涂药面积不应超过体表面积的1/3,以免发生中毒。

预防 定期进行畜群检查和灭螨处理。在流行区,对群牧的牛羊不论发病与否,要定期用药。螨病对绵羊和山羊的危害极大,在牧区常用药浴方法。根据羊只的多少,可选择小的或大的药浴池。药浴常在夏季进行,要注意如下几点:①在牧区,同一区域内的羊只应集中同时进行,不得漏浴,对护羊犬也应同时药浴;②绵羊在剪毛后1周,山羊在抓绒后进行;③药浴要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最好在中午1点左右,药液不能太凉,最好30~70℃。药浴后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④药液浓度计算要准确,用倍比稀释法重复多次,混匀药液,大批羊只药浴前,应选择少量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羊进行安全性试验,药浴后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生中毒,要及时处理;⑤药浴前要让羊只充分休息,饮足水;⑥药浴时间为1~2分钟,要将羊头压入药液1~2次,要药浴池后,让羊只在斜坡处站一会儿,让药浴流入池内。并适时补充药液,维持药液的浓度;⑦药浴后羊只不得马上渡水。最好在7~8天后进行第二次药浴。

畜舍要经常保持干燥清洁,通风透光,不要使牛、羊过于拥挤。畜舍及饲养管理用具要定期消毒。

引入牛、羊时应事先了解有无螨病存在,引入后应间隔一段时间,详细观察,并作螨病检查,必要时进行灭螨处理后再合群。

经常注意牛、羊群中有无发痒、脱毛现象,及时检出可疑患畜,并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对同群未发病的其他牛、羊也要进行灭螨处理,对圈舍也应喷洒药液、彻底消毒。做好螨病牛、羊皮毛的处理,以防止病原扩散,同时要防止饲养人员或用具散播病原。

10.试述弓形虫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要点(1)直接镜检:取肺、肝、淋巴结作涂片,要姬姆萨氏液染色后检查;或取患畜的体液、脑脊液作涂片染色检查;也可取淋巴结研碎后加生理盐水过滤,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渣作涂片染色镜检。

(2)动物接种:取肺、肝、淋巴结研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加入双抗后,室温放置1小时。接种前摇匀,待较大组织沉淀后,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每只接种0.5~1.0毫升。约经1~3周,小鼠发病时,可在腹腔中查到虫体,或取小鼠肝、脾、脑作组织切片检查。

(3)血清学诊断:国内常用的有IHA法和ELISA法。

(4)PCR方法:提取待检动物组织DNA,以此为模板,按照发表的引物序列及扩增条件进行PCR扩增,如能扩出已知特异性片段,则表示待检猪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治疗 急性病例使用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疗效,磺胺药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或乙胺嘧啶合用有协同作用。亦可试用氯磷可霉素。

预防 防止饮水、饲料被猫粪直接或结节污染;控制或消灭鼠类;不用生肉喂猫,注意猫粪的消毒处理;家畜流产的胎儿及其一切排泄物,包括流产现场均需严格处理,对死于本病的可疑病畜也要严格处理。

11、简述使用鸡球虫病疫苗成功的五大要素。1.有质量保证的疫苗生产、贮藏和运输

2.正确的免疫程序、途径和剂量

3.免疫接种人员经过培训并被认可

4.免疫鸡群健康、无免疫抑制性疾病

5.免疫后对垫料管理正确,条件许可可进行垫料中卵囊计数检测

12、简述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弓形虫有三种感染途径,其一是经口感染:是此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即人、家畜及各种野生动物吞食猫粪中的卵囊,吞食带虫动物的肉、脏器以及乳、蛋中的滋养体、假包囊或包囊等都能引起感染;其二是经胎盘感染:孕妇及怀孕的母畜感染弓形虫后,能使其后代发生先天性感染;其三是经皮肤、粘膜感染:滋养体可通过损伤的粘膜、皮肤进入人、畜体内。

16、说明牛泰勒虫病的诊断方法?牛泰勒虫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有无本病、传播者蜱的有无及活动情况等) 、临床症状(高热、贫血及体表淋巴结肿大)、病理变化(全身性出血及淋巴结肿大,第4胃粘膜溃疡斑)考虑是否为泰勒虫病。血液涂片检出虫体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此外,环形泰勒虫病可作淋巴结穿刺检查石榴体;瑟氏泰勒虫病淋巴结穿刺较难检出石榴体。

13、简述脑多头蚴的生活史及脑多头蚴病的主要症状。脑多头蚴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多头蚴和成虫几个阶段。成虫寄生于狗、狼或狐狸的小肠内,幼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兽的脑、脊髓组织中。

虫体孕节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后,虫卵逸出污染草、饲料和饮水。易感动物吞食后,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中,发育为脑多头蚴。犬等食肉动物如果吞食了含多头蚴的脑脊髓而遭受感染,原头蚴附着于小肠壁上发育,虫体逐渐成熟。

脑多头蚴病后期的主要症状是出现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寄生部位不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17、简述跳蚤的生活史和危害作用。

跳蚤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除成虫寄生于动物体外,其余三个阶段均在夏季于动物活动场所的地面或犬、猫的窝内完成。蚤在动物体上大量吸血,引起动物痒感、皮肤炎症,影响采食和休息;大量寄生时可致动物贫血,消瘦或死亡;此外,蚤能传播一些疾病,特别是作为人的宠物的寄生虫,可跳至人体引起瘙痒,导致疾病。

14、简述猪棘头虫和猪蛔虫在虫体形态方面的差异。猪棘头虫色彩呈粉红色或乳白色,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由前向后渐变细,

头端有一可伸缩的吻突,上有5~6列较大的向后弯曲的小钩。雌虫远大于雄虫,雄虫交合伞呈圆屋顶状。虫卵长椭圆形,深褐色,壳上布满斑点状小穴,颇似核桃,卵内含棘头蚴。而猪蛔虫色彩呈淡红色或淡黄色,两端较细,头端有三片唇。雄虫尾端弯曲呈钩状,有一对等长的交合刺,泄殖孔周围有许多小乳突;雌虫稍大于雄虫,尾端较直,生殖孔开口在虫体前1/3部后端。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具特征性。

25、寄生于禽类(主要是水禽)和猪消化道的膜壳科绦虫种类主要有那些?分别描述其寄生部位和终末宿主名称。寄生于禽类和猪消化道的膜壳科绦虫主要种类及宿主和寄生部位分别是:矛形剑带绦虫寄生于鸭、鹅等水禽的小肠内;片形皱褶绦虫寄生于鸭、鹅、鸡等鸟类的小肠内;膜壳绦虫寄生于家鸡和火鸡或家鸭、鹅和其它水禽类的小肠内;克氏伪裸头绦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偶见于人体。

5、试述细粒棘球蚴的宿主、寄生部位、感染来源、生活史、致病作用及细粒棘球蚴病的预防措施。

细粒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人及其它动物等中间宿主的肝、肺等组织器官中;其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中。终末宿主是重要的感染来源,虫体的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污染草、饲料和饮水。家畜和人吞食虫卵后,六钩蚴钻入肠壁血管中,随血流到肝、肺组织中寄生,经生长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棘球蚴。犬和其它的食肉动物因吞食了含棘球蚴的脏器而受感染,最后发育为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蚴的致病作用是在寄生过程中,压迫所寄生的脏器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萎缩和机能障碍。肝脏寄生时,能导致消化失调,出现黄疸,肝区压痛明显;肺脏寄生时会出现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

该病的预防是警犬和家犬要定期驱虫,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彻底销毁,对野犬也应采取一定措施;要加强屠宰场的卫生管理,凡有棘球蚴的内脏或其他组织,应一律销毁;经常保持畜舍,饲草、料和饮水卫生,防止犬粪的污染;常与犬接触的人员应严格注意卫生防护,防止虫卵感染。

15、简述马胃蝇幼虫对马的致病性。

初期幼虫的口前钩可损伤齿龈、舌和咽喉部粘膜,引起这些部位发生水肿、炎症以致溃疡。幼虫移行到胃和十二指肠后,由于对胃肠粘膜的损伤,引起胃肠壁水肿、发炎和溃疡,患马表现为慢性胃肠炎或出血性胃肠炎。由于幼虫吸食血液及虫体的毒素作用,患畜呈现以营养障碍为主的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等。在幼虫叮着的部位,病变似火山口状。有时幼虫堵塞幽门部和十二指肠,或造成胃或十二指肠穿孔。有的幼虫在排出体外之前,还要在直肠壁附着数日,因幼虫的刺激,病马常摩擦尾部,引起尾根或肛门擦伤和发炎。

19、简述马属动物常见的绦虫种类及寄生部位,并给出其各自的虫卵特征及区别。

马属动物常见的绦虫种类有:大裸头绦虫、叶状裸头绦虫和侏儒副裸头绦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偶见于胃和大肠。上述三种裸头绦虫的虫卵近于圆形,卵内都有梨形器,但不同的地方是:大裸头绦虫虫卵的梨形器长度小于虫卵半径;叶状裸头绦虫虫卵的梨形器长度约等于虫卵半径;侏儒副裸头绦虫虫卵的梨形器长度大于虫卵半径。

18、简述华支睾吸虫的宿主及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猪、狗、猫等动物或人的胆囊和胆管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毛蚴孵出,进而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后尾蚴从螺体逸出,游于水中,在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时,即钻入其体内,形成囊蚴。人、猪、犬和猫由于吞食这类鱼虾而被感染,幼虫在终末宿主的十二指肠破囊而出,进入胆管或胆囊,约经一个月发育为成虫。

20、说明硬蜱与软蜱的主要形态与生活习性差异。

硬蜱与软蜱的主要区别是:在形态上,软蜱驱体背面无盾板;而硬蜱有盾板。其它如软蜱成虫假头隐于虫体前端腹面(幼虫除外),雌雄虫形态相似。而硬蜱假头突出于虫体前端,雌雄虫吸血后,形态差异很大。在生活习性上,软蜱只在吸血时才到宿主身上,成虫吸血多半在夜间,吸完血后就落下来,藏在动物的居处缝隙内;而硬蜱则相反,除去有时蜕皮和产卵外,一直寄生在宿主体上。另外软蜱耐饥饿和抵抗力比硬蜱更强。

21、简述三种马大型圆线虫的形态特征及其区别。

三种马大型圆线虫虫体较大粗硬,形如火柴杆状。灰红褐色或淡绿色。头端钝圆,有发达的口囊,其内有齿或无。口孔周围有叶冠环绕。雄虫有发达的交合伞和两根细长的交合刺。三种主要的区别是:马圆线虫口囊内有一个大背齿(末端有分支)和二个亚腹齿;无齿圆线虫又称为阿尔夫线虫,口囊内无齿;普通圆线虫又称为戴拉风线虫,口囊内有一对耳状齿。

22、简述虱子的分类和吸血虱与食毛虱的主要区别。

虱子属于虱目,下分4个亚目:即吸虱亚目、细角虱亚目、钝角虱亚目和喙虱亚目。家畜的吸血虱属于吸虱亚目;家畜的毛虱属于细角虱亚目;而家禽的羽虱则属于细角虱亚目(长角羽虱科)和钝角虱亚目(短角羽虱科)。

吸血虱头部较胸部窄,刺吸式口器呈圆锥形。食毛虱包括毛虱和羽虱,它们与吸血虱的区别在于:头部钝圆,宽度大于胸部,咀嚼式口器。

23、简述布氏姜片吸虫的宿主及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猪、人的十二指肠;,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生活史与肝片吸虫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遇到合适的中间宿主——扁卷螺后即侵入其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及尾蚴阶段。后尾蚴离开螺体,进入水中,附着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猪采食含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虫体在猪的十二指肠渐发育为成虫。

24、弓形虫对猪的致病作用及症状

猪对弓形虫比较敏感,有时症状较为明显。初期表现为体温升高,稽留热。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大,多便秘。呼吸困难,喘息。继尔,身体下部、耳部及四肢出现紫红色斑点,逐渐融合,色彩变深。后期,有的病猪出现运动障碍、后躯麻痹、痉挛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卧地不起,衰竭而死。孕猪发生流产死胎。慢性病例则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3、请指出蠕形螨的宿主、发育过程及蠕形螨病的病变特点及诊断和防治措施。

蠕形螨一般寄生于犬、猫宿主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猪、山羊、牛有时也有蠕形螨寄生。

蠕形螨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宿主体上完成,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通常正常的犬、猫体表有少量蠕形螨存在,当机体应激或抵抗力下降时,虫体大量繁殖,引发疾病。一般认为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可能是传播方式之一。

病变多发生在眼、唇、耳和前腿内侧的无毛处,局部有1~5个小的、和周围界限分明的红斑状的病变,痒感不强烈;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出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时常可以发现体表淋巴结的病变。

诊断可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体表检查,对皮肤刮取物镜检。治疗局部病变可轻轻地剪去患处的毛,移去硬痂;先用洗发香波或消毒药清洗;然后根据药物说明,用阿维菌素、鱼藤酮、硫磺石灰水溶液等杀螨剂治疗;对全身病变者,如有深部化脓灶的存在,可用抗生素处理。预防主要是注意犬、猫舍内卫生,保持干燥、通风。给犬、猫以全价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全身蠕形螨病的猫、犬,不能用于繁殖后代。

1、阐明猪旋毛虫和猪蛔虫的发育史和流行病学特点并进行比较。

猪感染旋毛虫主要是由于吃入带有肌旋毛虫包囊的肉食残渣或死鼠所致。幼虫进入宿主小肠后发育成熟为肠旋毛虫, 雌雄交配后,雌虫在肠壁淋巴间隙中产出大量幼虫,这些幼虫通过淋巴系统,然后经血液循环进入肌肉中发育,逐步蜷曲,形成肌旋毛虫包囊。

包囊抵抗力很强,一般肉类加工方法均不足以杀死肌旋毛虫。钙化后的包囊中,幼虫仍可保持活力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猪蛔虫的生活史是:雌虫产出的卵随宿主粪便排入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内含L2);被猪吃上后,卵内幼虫出来,钻入宿主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肝脏,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再到达心肺,变成第四期幼虫,后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口腔,再被咽下,到达小肠,变成第五期幼虫,最后发育为成虫。猪蛔虫主要通过吃奶、掘土、采食、饮水经口感染。其感染普遍的原因是:虫体是土源性线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壳厚,对外界环境变化抵抗力强;雌虫产卵量大。

猪旋毛虫和猪蛔虫一般都是经口感染猪,但猪旋毛虫是通过幼虫方式进入猪体内;而猪蛔虫是通过感染性虫卵方式进入猪体内,两者的移行和寄生部位有差异。旋毛虫发育有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之区分,不需要外界环境;而猪蛔虫仅是一个宿主,发育有外界环境阶段。

肌旋毛虫和猪蛔虫卵的抵抗力都比较强。6、试比较歧腔吸虫和前后盘吸虫的各自形态特点及生活史。

歧腔吸虫狭长呈矛形,体壁光滑半透明。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两个睾丸前后排列或左右并列于腹吸盘的后方。卵巢圆形,位于睾丸后方。卵黄腺位于体中部两侧。子宫弯曲,充满虫体的后半部,内含大量虫卵。而前后盘吸虫种类繁多,虫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内部构造均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但在形态结构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虫体肥实呈圆锥、圆筒或大米粒状,腹吸盘位于虫体后端,且显著大于口吸盘。

歧腔吸虫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陆地螺(蜗牛);第二中间宿主为蚂蚁。 虫卵随终末宿主粪便排至体外,被第一中间宿主蜗牛吞食后,在其体内孵出毛蚴,进而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当含尾蚴的粘性球从螺体排出后,被第二中间宿主蚂蚁吞食,尾蚴在其体内形成囊蚴。动物吃草时吞食了含囊蚴的蚂蚁而感染。虫体经十二指肠到达胆管内寄生,渐发育为成虫。

前后盘吸虫生活史类似于肝片吸虫。成虫在终末宿主的瘤胃内产卵,卵随粪便排至体外,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扁卷螺(属于淡水螺蛳),即钻入其体内,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附着在水草上形成囊蚴。牛、羊吞食含囊蚴的水草后而感染,到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

2、请阐述鸡球虫的发育史、诊断及防治中注意的问题。

球虫只需一个宿主,它的发育过程包括内生性发育和外生性发育。内生性发育包括在宿主体内进行的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两个阶段;外生性发育是指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的孢子生殖阶段:即随粪便排出的未孢子化卵囊在外界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在24~48h内发育为感染性卵囊(也称孢子化卵囊)。易感动物吞食了已孢子化的卵囊后,子孢子逸出,进入上皮细胞内,变为多核的裂殖体,之后形成许多裂殖子,再侵入新的上皮细胞,重复进行裂体生殖(裂殖体←→裂殖子)。如此几代后,一部殖子在宿主上皮细胞内发育为大小配子体。继而产生大小配子,形成合子,产生未孢子化卵囊随粪排出宿主体。

诊断时多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和肠粘膜刮取物中有否球虫卵囊。根据其种类、数量及患病动物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判定,必要时配合剖解加以确诊。

防治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即为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延长抗球虫药的使用时间,用药时可采取轮换用药(一种药物连续用几个月后改用另一种药物)和或穿梭用药(雏鸡料添加一种药物,继之在生长、肥育料内添加另一种化学特性不同的药物)方案。此外,还要注意有的药物在使用时有休药期问题。

4、蠕虫包括哪些寄生虫,分别有何特点?

蠕虫包括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4大类虫体。

吸虫大多呈扁平的叶片状,前端部具有口吸盘通消化器官,腹面具有腹吸盘,大多为雌雄同体。发育          史复杂,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间宿主。

绦虫呈扁平带状,分节,虫体由头节、颈节和体节三部分组成。最前端为头节,后为颈节,体节可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绦虫为雌雄同体。绦虫的发育史比较复杂,都需要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有不同类型的幼虫,如囊尾蚴、多头蚴、棘球蚴和似囊尾蚴等。

线虫外形一般呈线状、圆柱状,两端较细。雌雄异体。线虫的发育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分为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土源性线虫和需要中间宿主的生物源性线虫。

棘头虫虫体呈长圆柱状,虫体前端有一吻突,吻突上有小钩或棘。雌雄异体,雌虫远大于雄虫。虫体表皮平滑或带有不规则的皱纹或长有小刺或形成假的环节。虫体无固定色彩,常由于吸收宿主的营养,而呈现红、橙、褐、黄、棕或乳白色。

名词解释卵胎生:雌虫排出的卵中含有幼虫,这种生殖方式即为卵胎生。

内生性发育:即指球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它包括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两个阶段。

配子生殖:是某些原虫的一种有性繁殖方式,即大配子(雌性)和小配子(雄性)结合受精,进行生殖的过程。

文档

兽医寄生虫学复习思考题

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猪血虱的头部和胸部的比例为(B)。A.头大于胸B.头小于胸C.头胸为一体D.头等于胸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是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内已形成成熟的孢子囊和子孢子,可以对宿主造成感染。猪蛔虫是以(B)感染宿主的。A.感染性三期幼虫B.感染性虫卵C.第一期幼虫D.童虫孢子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即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或子孢子的孢子化过程。补充宿主:有些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二个中间宿主,一般把第二个中间宿主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