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1、 德国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韦伯被誉为“__________”,他认为,只有建立在合理-
合法基础上的科层制组织才是理想的组织。
2、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行政监督的__________原则。
3、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认为是___________。
4、行政组织系统的中枢是___________。
5、一般认为,衡量行政管理优劣的综合指标是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西方行政学家西蒙认为,贯穿组织活动全过程的是( )。
A、决策 B、计划 C、指挥 D、协调
2、行政领导通过充分放权,让下属根据实际需要无须请示而自主决定问题,这一领导类型被称为( )。
A 自决型 B 参与型 C 放任型 D 民主型
3、按沟通渠道划分,有以下几种沟通( )。
A、口头 B、书面 C、 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4、行政协调的作用大致可概括为( )。
A、 凝聚作用 B、平衡作用 C、放大作用 D、监督作用
5、行政领导者应承担的责任包括以下几种责任( )。
A、政治责任 B、法律责任 C、文化责任 D、工作责任
6、现代意义上的考试录用制度最早确立于(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7、法制监督根据监督主体或监督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
A 立法监督 B 司法监督 C 检查监督 D 职能监督
8、公务员调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
A、分配 B、转任 C、轮换 D、调任
9、行政效率测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接测量法和( )。
A、行政费用法 B、准测量法 C、时效法 D、综合测量法
10、在目标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处理一切问题的准绳是目标,这一现代管理方法也称为( )
A 任务管理 B 成果管理 C 单元管理 D 标的管理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3分,共15分)
1、行政道德总是从属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
2、行政环境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效。
3、一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政决策都是无效的。
4、行政效率的定性研究是不必要的。
5.任何行政组织中都存在着非正式沟通。(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行政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2、简述我国公录用的原则。
3、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五、论述题(15分)
1、试论述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参:
一、填空
1、“组织理论之父” 2、公开性 3、议行合一制 4、领导机关 5、行政效率
二、不定项选择
1、A 2、C 3、CD 4、ABC 5、ABD
6、A 7、ABC 8、BCD 9、D 10、BD
三、判断改错题
1、正确。行政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活动,直接体现并执行国家的意志,必然从属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行政道德在本质上总是反映一定政治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体现着国家对社会利益的分配。
2、错误。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制约条件,是行政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但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为力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创造性的。
3、正确。行政决策必须坚持依法决策原则,决策中不能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必须改正过来。一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政决策都是无效的。
4、错误。行政效率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对行政效率的定性研究和评价是必要的,它为行政效率的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价值判断标准。
5、正确。任何行政组织内部既存在正式沟通,又存在非正式沟通。
四、简答
1、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和掌握行政工作的一般规律,获取指导行政工作的原理、原则和系统知识,指导现实行政管理日趋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高效地实现行政目标。
2、公开原则;平等原则;竞争原则;择优原则。
3、决策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决策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决策内容具有广泛性;决策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五、论述
(1)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
(2)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准绳;
(4)提高行政效率始终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和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