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 | |||||||||||
| 学科 | 语 文 | 年级 | 六 | 授课人 | 柴荣芳 | ||||||
| 所在学校 | 原州区第二小学 | ||||||||||
| 课程名称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节选片段名称 | 五次擦然火柴 | ||||||||
| 全课教学目标 |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 ||||||||||
| 节选部分目标 | 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 ||||||||||
| 信息技术在其中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 搜集资料,制作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的幻灯片,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 ||||||||||
| 教学过程 | |||||||||||
| 环节 | 教 学 内 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信息技术手段 | |||||||
| 环节一 | 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 | 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 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 幻灯片(放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的课件) | |||||||
| 环节二 | 围绕中心,提出疑问 | 在读课文,然后通过现实与幻想进行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 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 幻灯片(放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的课件) | |||||||
| 环节三 | 感情朗读,体会现实 |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 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 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 | 播放小女孩带着微笑死去的幻灯片 | |||||||
| 听课教师评价 | |||||||||||
| 教学流程基本上很完整,也很详细,但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琢磨和改进。而且在课堂上可能出现很多突发情况,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改进处事态度和方式。在设计上机课的时候,尽量考虑学生的层次问题,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对全面的教学方案。 | |||||||||||
| 自我反思 | |||||||||||
| 信息技术使用起到什么作用,是否达到预计目标 | 信息技术使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协调发展和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 ||||||||||
| 有什么不足或遗憾 | 我们除了落实“从小女孩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感悟社会的黑暗和人情的冷漠”外,还应该教给学生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不同国家的多样文化、小女孩面对生活的态度等都是可以挖掘的,但我却比较禁锢自己,教学中没有很好的把这些“点”铺出来给学生想象。常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看别人的模式也要有自己的创新,我想,我应该朝此目标迈进 | ||||||||||
| 如果再上一次,你将进行哪些改进? | 若在上一次,我会更好的把信息技术投入到教学中,完全彻底的把教学投入到信息技术中去,使教学得到进一步改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