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采食习性
牛采食时较急,不细致,食物不经充分咀嚼而只是将其与唾液混合成大小和密度适宜的食团后便匆匆咽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吃进的食物又被重新逆呕回口腔进行细嚼,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反刍。
由于采食饲料速度快,咀嚼不充分,当喂给整粒谷料时,未被嚼碎的谷料由于密度大沉于瘤胃底而转往第三胃和第四胃,常不被反刍,而真胃和小肠对未嚼碎的料又消化不完全,这就易造成饲料浪费,如粪便中会见到整粒未消化粒料。喂给大块块根、块茎类饲料时,则常会发生食道梗阻现象,如块根、块茎卡在食道内,危及牛的生命。如果饲料中混有铁钉、铁针、玻璃片等尖锐之物,也常会被吞下,造成胃和心包膜的创伤。所以,草料在喂前一定要筛簸干净,精料在喂前应碾碎压扁。
2合理饲喂
就饲料种类而言,牛喜欢吃精料、青绿饲料和多汁饲料,其次是优质青干草、低水分青贮料,最不喜欢吃的是未加工处理的秸杆类粗料。就形态而言,喜欢吃1立方厘米左右的颗粒料,最不爱吃粉状料。因此,用秸杆喂牛,应尽量铡得短一些,并拌以精料。有条件的饲养场制作秸杆颗粒料也是一种好方法,选择合适的饲料尤为重要。
牛适于放牧饲养,由于没有上门齿,不会啃吃太短的牧草,所以牧草长度未超过5厘米时不要放牧。草原上常采用牛在前、羊在后的混牧方式,是一种可采用的方法。牛采食还有竞争性,自由采食时也会相互抢食,可利用这一特点增加牛对粗饲料的采食量。
牛吃下的食物转移慢,约需2~7天才能完成一个消化过程。因此,每昼夜饲喂的次数不宜太多,以2~3次为宜。但每次喂量要足,让牛一次吃饱,中间不要停顿。牛每次采食一般不到12小时就能吃饱,食后30~60分钟开始反刍,每次反刍40~50分钟。所以,牛全天采食约需5~6小时;如果饲料粗糙,多为秸杆类粗料或长草,则采食时间延长,约需8小时。气候的变化以及草原牧草的茂密度也会影响放牧牛的采食时间。
牛的采食量与其体重相关,犊牛随着体重增加采食量会逐渐增大,但相对采食量,即采食量与体重之比则随体重增加而减少。6月龄犊牛的采食量约为体重的3.0%;12月龄则降至2.8%;500千克则为2.3%。此外,诸如饲料的形态、精料的比例、日粮的营养高低、环境、气候、温度的变化都会对牛采食量有影响。但牛采食量的多少并不能保证能满足人们制定的生产指标所需要的养分。因此,在生产中,为了提高养牛生产效率,要进行饲料加工和日粮配合,让牛群充分满足每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以达到养牛者预期的目标。
反刍是牛消化食物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牛采食行为的一种继续。反刍时,食物逆呕到口腔,经再咀嚼,然后再被咽回。反刍时的咀嚼比采食时的咀嚼细致得多。在对逆呕食团进行再咀嚼过程中,不断有大量唾液混入食团,其分泌量超过采食时的分泌量。唾液分泌有两种生理功能,一是促进食糜形成,有利于食物被消化;二是对瘤胃发酵具有巨大的作用。唾液中含有大量盐类,特别是碳酸氢钠和磷酸氢钠,这些盐类担负着缓冲剂的作用,使瘤胃的pH值稳定在6.0~7.0之间,为瘤胃发酵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唾液中含有大量内源性尿素,对牛蛋白质代谢的稳衡、提高氮素利用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据报道,每头牛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为100~200升,在每个反刍中咽下唾液2~3次。反刍活动开始到暂停,进入间歇期,称为一次“反刍周期”。成年牛每天约有10~15次反刍周期,所以一昼夜反刍时间7~8小时。一般晚上反刍时间较白天多,约占2/3。牛睡眠时间较短,因此可在夜间放牧或喂饲,也能保证有较多的反刍时间。
3小结
在养牛生产中,要充分了解牛的习性,合理的进行饲养管理,
同时根据不同
品种、不同用
途进行相应
的、不同的管
理,才能达到
预期效果。
牛的采食习性及合理饲喂
吕冬1安云科1吴作松2
(1.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10101,2、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0101)http://yangniu.net/
http://www.yangzhidao.com/
http://www.nongyehu.com/yangniu/
牛的采食习性及合理饲喂
作者:吕冬, 安云科, 吴作松
作者单位:吕冬,安云科(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110101), 吴作松(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0101)
刊名:
养殖技术顾问
英文刊名: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
年,卷(期):2014(4)
引用本文格式:吕冬.安云科.吴作松牛的采食习性及合理饲喂[期刊论文]-养殖技术顾问 20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