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培林
我家养了一头大黄牛。它长着一对长而弯曲的角,滚瓜溜圆的躯体,粗
壮结实的四条腿,碗口大的蹄子,配着一身黄缎般的皮毛,显得格外稳重而
健美。
一天放学回家,大黄牛卧在树下休息。我发现它的嘴在不停地嚼着,一
张一合,好像在吃什么东西。当时,我以为牛嘴里的还没吃完,并不曾留意。
可是,当我吃完饭要上学时,它还在那里不断地嚼着。它是在嚼什么呢?吃
草吗?树底下并没有草!出于好奇,我掰开牛嘴一看,牛嚼的确实是草。哪
里来的草呢?我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于是,我蹲在大黄牛旁仔细观察起来。只见牛把嘴里的草嚼碎后,便咽
了下去。稍歇一会儿,又有一块什么东西从脖子底下慢慢上升,升到嘴里时,
牛又开始咀嚼了,这是不是草呢?我又掰开牛嘴,看到的还是草。通过多次
观察,我发现只要休息下来,总是在无休止地咀嚼
为了真正弄清这种现象,我找了许多书看,终于在自然常识课中找到了
答案。原来牛的这种吃食方式叫做“反刍”。另外,还有羊和骆驼也和牛一
样,吃食时先把草在嘴里粗嚼一下咽到胃里,等到休息时又把胃里泡软的草
升到嘴里重新嚼磨,磨细后才吞到胃里消化、吸收
【简评】
生活处处有学问,这是一句话,另一句话是,学问只给有心人,合起来,
就是“有心处处有学问”。这位小作者,对于牛的方方面面,只作一般的观
察,对牛的吃食方式,则作了极细致的观察,带着研究的目光去看,就有了
较深入的了解。
观察也要有重点,要拣有特点的地方看。
The newborn calf fears not the tiger.
初生牛犊不怕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