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年 月 日
2×25MW+2×50MW火电厂主接线设计
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次设计是火电厂主接线设计。该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25MW+2×50MW =150 MW。高压侧为110Kv,四回出线与系统相连,发电机电压级有10条电缆出线,其最大输送功率为150MW,该电厂的厂用电率为10%。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线方案,然后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比较后,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防雷保护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防雷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某新建地方热电厂,发电机组2×25MW+2×50MW,,U=6.3KV,发电机电压级有10条电缆出线,其最大综合负荷30MW,最小负荷20MW,厂用电率10%,高压侧为110KV,有4条回路与电力系统相连,中压侧35KV,最大综合负荷20MW,最小负荷15MW。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
系统容量2000MW,电抗值0.8(归算到100KVA)。
二、设计内容:
a)设计发电厂的主接线(两份选一),选择主变的型号;
b)选择短路点计算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和不对称短路电流并汇总成表;
c)选择各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并汇总成表;
三、 设计成果: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1号图纸一张。
设计时间:两周。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了解设计流程,建立设计项目的整体观念,融会贯通本学期所学知识,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2本课程设计的内容
1.2.1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电厂分析及发电机、主变选择。
(2)、电气主接线设计。
(3)、短路电流计算。
(4)、选择短路点计算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和不对称短路电流并汇总成表。
(5)、选择各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电抗器、电流互感器)并汇总成表。
1.2.2 本次设计最终的设计成品
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
(2)、主接线图一张。
第二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2.1 原始资料分析
2.1.1 原始资料
发电机组2×25MW+2×50MW,,U=6.3KV,发电机电压级有10条电缆出线,其最大综合负荷30MW,最小负荷20MW,厂用电率10%,高压侧为110KV,有4条回路与电力系统相连,中压侧35KV,最大综合负荷20MW,最小负荷15MW。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系统容量2000MW,电抗值0.8(归算到100KVA)。
2.1.2 原始资料分析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可知:该火电厂为小火电,不担任重要负荷的供电,对设计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等没有很严格的要求,拟定4台变压器。其地形条件不严格,但从节省用地考虑,尽可能使其布置紧凑,便于运行管理。另外,周围的环境和气候对设备的选择的制约也不大。综上,在设计中要充分分析所给的原始资料,同时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到设计的方案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依据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火电厂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枢纽条件、电站动能参数以及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布置、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所在电力系统和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定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要求为:
1、可靠性:衡量可靠性的指标,一般是根据主接线型式及主要设备操作的可能方式,按一定的规律计算出“不允许”事件的规律,停运的持续时间期望值等指标,对几种接线形式的择优。
2、灵活性:投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的操作要可靠方便、调度灵活。
3、经济性:通过优化比选,工程设计应尽力做到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
2.3 主接线图
见附录图2.3(a);2.3(b)
由于图2.3(a)设计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皆强于图2.3(b),故选择图2.3(a)为主接线设计方案。
2.4 发电机的选择
由原始资料可知,需选用两台25MW发电机G3、G4 ,同时选择两台50MW发电机G1、G2 。查《电气工程手册》可知这两类发电机参数如下:
G1、G2 的参数: ;X’’d2=0.3;
G3、G4 的参数: ;X’’d1=0.13;
2.5 主变压器的选择
火电厂的厂用电较少(10%),且没有地区负荷,因此,选择主变压器的容量应大致等于与其连接的发电机容量。水电厂多数担任峰荷,为了操作方便,其主变压器经常不从电网切开,因此要求变压器空载损耗尽量小。
2.5.1相数的选择
主变采用三相或单相,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根据设计手册有关规定,当运输条件不受时,在330KV及以下的电厂及变电所均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三相变压器比相同容量的单相变压器具有节省投资,占地面积小,运行过程损耗小的优点,同时本电厂的运输地理条件不受,因而选用三相变压器。
2.5.2绕组数量和连接方式的选择
(1)绕组数量选择: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规定:“最大机组容量为125MW及以下的发电厂,当有两种升高电压向用户供电与或与系统相连接时,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结合本电厂实际,因而采用双绕组变压器。
(2)绕组连接方式选择:我国110KV及以上的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35KV一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结合很电厂实际,因而主变压器接线方式采用连接。
2.5.3普通型与自偶型选择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规定:“在220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才宜优先考虑采用自偶变压器。自偶变压器一般作为联络变压器和连接两个直接接地系统。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本电厂实际,选用普通型变压器。
综上所述,需要两种容量的变压器:20000KVA(两台台)和6300KVA(两台)。结合本电厂实际,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选择型式为:110kV级三绕组电力变压器SFS9-20000/110和双绕组电力变压器SF9-6300/110。
第三章 短路电流计算
3.1 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假设
(1)短路过程中各发电机之间不发生摇摆,并认为所有发电机的电势都相同电位。
(2)负荷只作近似估计,或当作恒定电抗,或当作某种临时附加电源,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不计磁路饱和。系统各元件的参数都是恒定的,可以用叠加原理。
(4)对称三相系统。除不对称短路故障处不对称之外,实际系统都是对称的。
(5)忽略了高压线的电阻电容,忽略变压器的电阻和励磁电流,这就是说,发电机、输电、变电和用电的元件均匀纯电抗表示。
(6)金属性短路,即不计过度电阻的影响,认为过渡电阻为零的短路情况。
3.2 电路元件的参数计算
选取基准容量为150MVA,归算到100KV侧进行标么值计算。
具体的计算过程详见设计计算书。
3.3 网络变换与化简方法
综合运用Y—变换,网络中间点消去法,对该电厂的接线与外界接线进行变换和简化。
具体的计算过程详见设计计算书。
3.4 短路电流实用计算方法
工程计算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常采用实用曲线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1)选择计算短路点;
(2)画等值网络图;
A、选取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
B、首先去掉系统中的所有负荷分支。线路电容、各元件的电阻,发电机电抗用次暂态电抗。
C、将各元件电抗换算为同一基准的标么值电抗。
D、汇出等值网络图,并将各元件电抗统一编号。
E、化简等值网络:为计算不同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值,需要将等值网络分别化简为短路点为中心的辐射形等值网络,并求出各电流与短路点之间的电抗,即转移电抗以及无限大电源对短路点的转移电抗。
(3)求出计算电抗,
式中为第i台等值发电机的额定容量。
(4)由运算曲线查出个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么值(运算曲线只作到)。
(5)计算无限大功率的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
(6)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名值和短路容量。
(7)计算冲击电流。
(8)绘制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表(表)。
具体的计算过程详见设计计算书。
第四章 电气设备选择
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定
选择与校验电气设备时,一般应满足正常工作条件及承受短路电流的能力,并注意因地制宜,力求经济,同类设备尽量减少品种,同时考虑海拔、湿热带、污秽地区等特殊环境条件。本设计主要考虑温度和海拔两个环境因素。
4.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电器、电缆允许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即;电器、导体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即。
在计算发电机变压器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时,应按额定电流增加5%。这是考虑到在电压降低5%时,为确保功率输出额定,则电流允许超5%。
在选择导体、电器时,应注意环境条件:
1、选择导体、电器的环境温度一般采用表4.1所列的数值。
表4.1 选择导线、电器时使用的环境温度
| 类别 | 安装起点 | 环境温度() | |
| 最高 | 最低 | ||
| 裸导体 | 屋外 |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 |
| 屋内 | 该处通风设计温度。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 | ||
| 电缆 | 屋外电缆沟 |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 年最低气温 |
| 屋内电缆沟 | 屋内通风设计温度。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 ||
| 电缆隧道 | 屋内通风设计温度。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 ||
| 电气 | 屋外 | 年最高温度 | 年最低气温 |
| 屋内电抗器 | 该处通风设计最高排风温度 | ||
| 屋内其它电器 | 该处通风设计温度。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 | ||
2、110KV及以下电器,用于海拔不超过2000米时,可选用一般产品。
4.1.2 按短路条件校验
包括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验算。
1、短路热稳定校验
式中:—电器设备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及相应时间
—短路电流产生的热脉冲
计算用下式:
式中:、、—分别为短路发生瞬间、短路切除时间、短路切除时间的短路电流周期性分量(KA)
—短路切除(持续)时间,为继电保护时间与断路器的全开断时间之和(S)
—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等效时间,对于发电机出口可取0.15~0.2S,发电厂升压母线取0.08~0.1S,一般变电所取0.05S。若切除时间大于1S,只需考虑周期分量。
2、短路动稳定校验
动稳定校验一般采用短路冲击电流峰值,当回路的冲击系数与设备规定值不同,而且冲击电流值接近于设备极限通过电流峰值时,需要校验短路全电流有效值。
校验条件:
或
式中:—短路冲击电流峰值(KA);
—短路全电流有效值(KA);
—电器允许极限通过电流峰值(KA);
—电器允许的极限通过电流有效值(KA)。
3、电器的开断电流校验时,电器的开断计算时间取主保护时间及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之和。这里,我们按最坏的情况考虑,主保护失灵,机端断路器取后备保护时间2S,其余的取4S。
4、《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用熔断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除用有限流作用的熔断器保护者外,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仍应验算。”
4.2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断路器可按下表进行选择和校验
| 项目 | 额定电压 | 额定电流 | 开断电流 | 短路关合电流 | 热稳定 | 动稳定 |
| 断路器 | 应满足要求 | 应满足要求 |
采用LW11-110
隔离开关可按下表进行选择和校验
| 项目 | 额定电压 | 额定电流 | 热稳定 | 动稳定 |
| 隔离开关 | 应满足要求 | 应满足要求 |
4.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和校验
根据相关规定,在机端和110kV及以上等级的互感器的接线均采用三相星型接线,设互感器离测量仪表的距离均为100m,厂用变进线互感器采用两相星型接线,设互感器离测量仪表的距离为40m。
选择步骤大致如下:
选择结果如下:
| 电压等级 | 型号 | 额定电流(A) | 准确等级 | 热稳定倍数 | 动稳定倍数 | 二次负荷 |
| 110kV | LB-110 | 2000/1 | 0.2 | 40 | 100 | 0.8 |
第一章 变压器选择计算
在此主接线设计中,共有4台变压器T1、T2、T3、T4 。T1、T2 选用三绕组变压器,采用发电机有母线的接线方式;T3、T4 选用双绕组变压器,采用单元接线方式。
首先,计算T1、T2 两台三绕组变压器的容量,如下:
1.当6.3KV母线上负荷最小,且两台发电机满发时:
则美台变压器的容量:61.88/2=30.94MW=30940KVA;
又因为35KV侧最大供电容量为20MW,则每台承担10MW;
则中压绕组=10/ωSφ=12.5MVA;
在发电厂有两种升高电压的情况下,当机组容量为125MW以下时,一般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但每个绕组的通过功率应达到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所以:35KV侧变压器绕组所占百分比为:12.5/30.94=40.4% > 15%满足要求。
2.当6.3KV母线符合最小,且T1、T2 退出时有:
根据上边计算结果应选20000KVA的变压器,选用型号为SFS9-20000/110,其参数如下:
额定容量(KVA):20000
额定电压(高/中/低)(KV): /38.5/6.3
联机组号:YNynod11
短路阻抗电压:高中17-18
中低 6.5
高低10.5
接下来对两台采用单元接线的双绕组变压器T3、T4 进行容量计算:
查《电工手册》选定变压器型号为双绕组SF9-6300/110,参数如下:
额定容量(KVA):6300
连接组号:YNd11
额定电压(KV):高压侧:11022.5%
低压侧:6.3
短路阻抗电压(%):10.5
第二章 短路电流计算
2.1等值电抗图
根据主接线图画出计算短路电流等值电抗图,如下图:
2.2计算电抗
选取各设备电抗值的计算
选取 SB = 100MW;UB = Uav ;
发电机G3、G4 的X’’d1 = 0.13;UB = 6.3kV;
则G3、G4 的电抗:X7=X10=0.13100/25=0.52;
发电机G1、G2 的X’’d2=0.3;UB=6.3kV;
则G1、G2 的电抗:X2=X4=0.3100/50=0.6;
对绕组变压器T1、T2 的电抗:X1=X2=0.105100/63=0.17
三绕组变压器T3、T4 的电抗:
2.3d1点的短路计算
110kV母线短路点d1 的短路电流计算:
2.3.1 转移阻抗
系统对d1 的转移阻抗:
XS = 0.8;
发电机组G1、G2 对d1 的转移阻抗:
X13=0.385;
发电机组G3、G4 对d1 的转移电抗:
X34=X14+X15=0.5225
2.3.2 计算电抗
系统:
发电机组G1、G2 :
发电机组G3、G4 :
2.3.3标幺值
有计算电抗查运算曲线的0.2s短路电流的标幺值:
; ; ;
2.3.4短路点总短路电流
2.4d2点的短路计算
35kV母线上短路点d2的短路电流计算:
2.4.1 电抗图化简如下:
2.4.2 转移电抗计算
2.4.3 计算电抗计算
2.4.4 标幺值计算
由计算电抗查运算曲线得0.2s短路电流的标幺值为:
; ; ;
2.4.5 短路总电流
2.5d3的短路计算
6.3kV母线短路电流d3的计算
2.5.1电抗图化简如下:
2.5.2转移阻抗计算
2.5.3计算电抗计算
2.5.4标幺值计算
由计算电抗运算曲线查得0.2s短路电流的标幺值为:
; ; ;
2.5.5短路总电流
短路电流汇总表
短路电流计算:
| 短路点 | 短路支路 | 基准容量 (MVA) | 基准电压 (KV) | 基准电流 (KA) | 转移电抗 (标幺值) | 计算电抗 (标幺值) | 短路电流 (标幺值) | 短路电流 (KA) | 短路容量 (MVA) |
| 发电机G1、G2 | 100 | 115 | 0.5021 | 0.385 | 0.385 | 2.3 | 1.1547 | 220 | |
| 发电机G3、G4 | 100 | 6.3 | 9.16 | 0.5225 | 0.1305 | 4.9 | 44.9063 | 490 | |
| 系统S | 100 | 115 | 0.5021 | 0.8 | 0.16 | 4.3 | 2.15 | 411.30435 | |
| 发电机G1、G2 | 100 | 115 | 0.5021 | 0.75 | 0.75 | 1.25 | 0.6276 | 119.56522 | |
| 发电机G3、G4 | 100 | 6.3 | 9.16 | 0.25 | 0.125 | 5.05 | 46.2810 | 505 | |
| 系统S | 100 | 115 | 0.5021 | 1.55 | 0.31 | 2. | 1.3254 | 252.52174 | |
| 发电机G1、G2 | 100 | 115 | 0.5021 | 0.774 | 0.774 | 1.23 | 0.6175 | 117.65217 | |
| 发电机G3、G4 | 100 | 6.3 | 9.16 | 0.26 | 0.13 | 4.9 | 44.9063 | 490 | |
| 系统S | 100 | 115 | 0.5021 | 1.608 | 0.322 | 2.3 | 1.15473 | 220 |
电气设备选择结果
断路器选择
| 电压等级 | 型号 | UNS | IMax | I’’ | Ish | QK | Ish |
| 110kV | LW11-110 | 110 | 347.198 | 35.55 | 85.404 | 233.08 | 85.404 |
| 电压等级 | 型号 | UN | IN | INbr | INU | It2(3s) | Ies |
| 110kV | LW11-110 | 110 | 1600 | 40 | 100 | 2976.75 | 100 |
| 电压等级 | 型号 | UNS | IMax | QK | Ish |
| 110 | GW5-110W | 110 | 347.198 | 233.08 | 85.404 |
| 电压等级 | 型号 | UN | IN | It2(5s) | Ies |
| 110 | GW5-110W | 110 | 1600 | 4961.25 | 100 |
| 电压等级 | 型号 | 额定电流(A) | 准确等级 | 热稳定倍数 | 动稳定倍数 | 二次负荷 |
| 110kV | LB-110 | 2000/1 | 0.2 | 40 | 100 | 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