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42:22
文档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为1牛B.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3牛C.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速度约15米/秒D.中学生单脚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0帕2.学习了昆虫的生长周期后,小明同学以简图的方式整理比较了家蚕和蝗虫的生命周期,关于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起点是D,过程为D→A→B→C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推荐度:
导读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为1牛B.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3牛C.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速度约15米/秒D.中学生单脚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0帕2.学习了昆虫的生长周期后,小明同学以简图的方式整理比较了家蚕和蝗虫的生命周期,关于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起点是D,过程为D→A→B→C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为1牛

B.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3牛

C.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速度约15米/秒

D.中学生单脚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0帕

2.学习了昆虫的生长周期后,小明同学以简图的方式整理比较了家蚕和蝗虫的生命周期,关于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起点是D,过程为D→A→B→C

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B为蛹期,C为成虫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A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C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3.小科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800米比赛中,全程匀速直线运动

B.跳高时从起跳到最高点过程中,所受重力大小不变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做引体向上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4.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质量不同的两个木块M、N,N的质量较小。按照如图两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推力F1、F2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种方式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F1<F2

C.p1>p2 .p1=p2

5.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

D.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强

6.小科在学习《耳和听觉》这一节时做了一些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耳是听觉器官,所以在耳中产生听觉 .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

C.人们将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三要素 .优美的音乐在一定时候也会成为噪声

7.2020年4月8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粉红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粉红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 .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

C.“超级月亮”大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 .当天绍兴柯桥地区昼夜等长

8.如图为“多肉”的植物盆栽,多肉植物能在叶缘上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以后,就可以发育成一株生活的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与以下选项中最接近的是(  )

A.被子植物的有性繁殖 .变形虫的生殖

C.桃树扦插 .水螅的出芽生殖

9.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后,“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进行科学考察,登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大步。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下列哪件事是可以真实发生的?(  )

A.水装在漏斗中,漏斗下端会滴水不漏

B.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C.轻易地举起500千克的重物

D.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推力

10.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面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光反射后墙上出现了亮点A。若要使反射光在墙上的亮点下移,下列操作中,不可行的是(  )

A.镜子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B.镜子的左侧抬高些

C.逆时针转动激光笔

D.向右平行移动激光笔

11.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12.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构建概念图时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下列各项中的概念,能分别代表图中①②③的是(  )

A.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B.原核生物、细菌、真菌

C.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子房、子房壁、胚

13.“钱江潮水,天下奇观。”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浪涛。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月球的形状有关 .与月球上没有空气有关

C.与月球上没有水有关 .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14.当地球运动至如图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冬至日 .夏至日 .秋分日 .春分日

1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16.小麦是我国北方常见农作物,图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土壤的贫瘠与肥沃不会影响小麦种子的萌发,因为小麦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________。

(2)由图可知,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

17.烟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之乡,随着水果发酵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日臻完善,烟台的水果产业也迅速发展。请分析回答。

(1)甲图是制作果酒和果醋需要的[ ]________ 和B醋酸杆菌。

(2)乙图是酿造果酒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说明________ 。

(3)B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 ,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 。

18.如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若发生日食,则A为________;

(2)日食发生的日期通常为农历________,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9.南瓜花分雄花和雌花,属于不完全花。仔细观察图中的南瓜花,图乙是________(填雌花或雄花),其结构1将发育成为________。  

20.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为了增大路面被照亮的面积,反射板表面应该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一些。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________。

21.百合花(如图)是一种观赏花卉,其球根含丰富淀粉,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的功效,也是一种药食兼用的花卉。请回答: 

(1)图中①是花蕊中的________,剖开子房,见到子房中有很多白色颗粒,这些颗粒是________;    

(2)花农一般采取鳞片扦插的方法繁殖,这种方法的优点除了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外,还有_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粗糙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光在反射板表面发生了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现象

(2)路灯选用白色粗糙的向上凹反射板的优点_____

(3)灯光经过反射板后传播方向发生_____

23.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投下救灾物资。请分析救灾物资离开飞机后的运动状态:

    

(1)救灾物资由于________,离开飞机后仍能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2)救灾物资由于________往下下落。    

(3)救灾物资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离开飞机后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为下图中的________。  

三、探究题

24.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1234
小球质量/g

254540
小球半径/cm

0.50.51.52
小球收尾速度/(m/s)

16404020
(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25.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薄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  

(1)为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将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厘米,此时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___厘米;    

(3)在蜡烛B位置放一块木板,木板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2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丽所在小组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A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实验中很难控制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她重新设计实验如图乙,当她水平向左加速拉动木板时,待木块A稳定后,A受到的摩擦力_____(填“<”、“>”或“=”)弹簧秤所受的拉力;

(2)小丽按图乙,只改变砝码,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

实验次数1234
砝码重G(N)

3579
木块G(N)

1111
弹簧秤示数F(N)

0.81.21.62.0
(3)实验中,小丽拿掉木块A上的砝码,对木块A、以及对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分别测量,测得截去后的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完整时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

(4)小张用如丙图的方式来测定滑动摩擦力,但实验屡次失败。在弹簧秤符合实验要求,且不改变木块放置、不换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

27.小金想从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款运动鞋中选一双鞋底更粗糙的参加拔河比赛。他借助所学物理知识来判断哪双运动鞋底更粗糙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与小金一起完成实验:

(1)小金向运动鞋中放沙袋用电子秤称量,使两只运动鞋的_____相等,其实验目的是_____

(2)把运动鞋分别放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运动鞋做_____运动,分别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和F乙,根据F甲_____F乙(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宝推断出甲款防滑运动鞋底更粗糙。

28.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小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罐头瓶,编号1-4,每一瓶底放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入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②将1-4号瓶做了如表所示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现象。

编号处 理 方 法实验现象
1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2不做处理盖上瓶盖放入 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3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盖上瓶盖放入 5℃的培养箱中

不萌发
4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盖上瓶盖放入25℃的培养箱中

萌发
请回答:

(1)1号瓶与_____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比较分析3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1号瓶和2号瓶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吗?__________________。

(4)4号瓶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原因是_______。

29.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 1 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______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

30.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    

(2)小军和小民商议,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请你帮他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    

(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4)在图甲中的光屏上已经呈清晰像的情况下,若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对光屏上的像会造成什么影响?______(选填)。            

A.像变成原来的一半大小,但变亮       B.像的大小、亮度均不变

C.像变成原来的一半,但变暗         D.像大小不变,但变暗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拉开易拉罐的力比托起两个鸡蛋要费劲的多,肯定大于1N,故A不符合题意;

B.苹果的质量大约为

较大的苹果可以达到这个质量,故B符合题意;

C.因为

15m/s=54km/h

人骑自行车肯定不能一个小时达到54km,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kg,脚掌的宽大约10cm,长约20cm,那么脚掌面积大约

S=0.1m×0.2m=0.02m2

那么单脚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解析:A

【分析】

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

A.家蚕的一生要经过D卵、A幼虫、B蛹和 C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

B.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D卵、A幼虫、C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C成虫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而不是A幼虫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不符合题意。

D.家蚕的一生要经过D卵、A幼虫、B蛹和 C成虫四个时期,“春蚕吐丝”主要是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延长幼虫期,是A幼虫发育良好是提高蚕丝质量的关键,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动物的生长时期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B

解析:B

【详解】

A.运动员在800米比赛中,速度先增大,再匀速,最后加速,故A错误; 

B.根据G=mg可知,跳高时从起跳到最高点过程中,人的质量不变,那么所受重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

C.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做引体向上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作用在单杠上,人的重力作用在人身上,二者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B

【详解】

左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M, 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M+GN, 因此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更大。物体M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相同,由知道,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更大,即p1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因为图中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更大,所以图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更大,即f1故选B。

5.A

解析:A

【详解】

AB.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就没有声音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B错误;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因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没有了,故C错误;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响,是因为传播声音的空气的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6.A

解析:A

【分析】

(1)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分析。

(2)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3)根据声音的三要素分析。

(4)根据噪声的定义分析。

【详解】

A.耳蜗里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听觉神经传进大脑,最后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三要素为响度、音调、音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凡是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就都是噪声;音乐虽然优美,但是晚上人们都休息的时候播放,肯定影响人体的健康,也就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B

【详解】

A、月球表面并没有大气层,A不符合题意。

   B、月球表面有阴暗和明亮的地区,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氏陷地带,B符合题意。

   C、"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甶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的体积没有变,C不符合题意。

   D、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春分日,当日昼夜等长,2020年4月8日位于春分和夏至日之间,当天绍兴地区应该是昼长于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C

解析:C

【分析】

(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2)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3)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压条等。

【详解】

如图为“多肉”的植物盆栽,多肉植物能在叶缘上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以后,就可以发育成一株生活的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叶片属于营养器官,因此还属于营养繁殖。

A.被子植物的有性繁殖,经过有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与“多肉”繁殖方式差别很大,A错误。

B.变形虫是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但是与“多肉”繁殖方式差别很大,B错误。

C.桃树扦插,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还属于营养繁殖,与“多肉”繁殖方式很接近,C正确。

D.水螅的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但是与“多肉”繁殖方式差别很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9.D

解析:D

【详解】

A.在月球上,物体仍然受到月球引力,所以,漏斗中的水会不断滴下,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光不会发生散射,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可以到达月球表面而发生混合,所以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所以500kg的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

即在月球上举起500千克的重物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平衡条件知道,飞船向下匀速直线运动至月球表面的过程中,受到的月球的引力和竖直向上的推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解析:A

【详解】

A.镜子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都不发生变化,反射光在墙上的亮点位置不变,故A符合题意;

B.镜子的左侧抬高些,入射角增大,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增大,可知反射光在墙上的亮点位置下移,故B不符合题意;

C.逆时针转动激光笔,入射点右移,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可知反射光在墙上的亮点位置下移,故C不符合题意;

D.向右平行移动激光笔,入射点右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随之右移,通过做图可知反射光在墙上的亮点位置下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解析:B

【详解】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A不符合题意;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身体会向前倾倒,利用的是惯性,故B符合题意;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C不符合题意;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12.A

解析:A

【分析】

要解答此题需要明白题目中①②③的相互关系。题目中图示可知①包含了②跟③,而②与③是没有交集,也没有包含关系的。

【详解】

A.在物理学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以运动的方向来区分,机械运动包括了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且两种运动互不包含,A正确。

B.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题目中①不包含③,B错误。

C.银河系包括了太阳系,太阳系又包含了地月系。题目中②③互不包含,C错误。

D.子房是由子房壁与胚珠构成,不是胚,D错误。

【点睛】

解答这个题目要知道各个概念间的包含关系。

13.D

解析:D

【详解】

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导致的,但月球距离近。影响较大,其引潮力是太阳的2.2倍。

故选:D.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地球运动至如图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15.C

解析:C

【解析】

图甲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能发散光,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证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故C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6.胚乳    胚根    

【分析】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种子萌发时,储存在胚乳里的营养物质将供给胚芽、胚

解析:胚乳 胚根    

【分析】

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是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的,而胚是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种子萌发时,储存在胚乳里的营养物质将供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发育,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详解】

(1)土壤的贫瘠与肥沃不会影响小麦种子的萌发,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胚乳。

(2)由图可知,小麦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点睛】

关键是掌握种子萌发过程营养物质的供给以及萌发过程中胚各部分的变化。

17.A酵母菌    酣母菌的发酣需要适宜的温度    细菌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图甲是部分细菌、真菌的结构图,A内有液泡,外有细胞壁,是酵母菌。B有鞭毛,内无成形

解析:A酵母菌 酣母菌的发酣需要适宜的温度 细菌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图甲是部分细菌、真菌的结构图,A内有液泡,外有细胞壁,是酵母菌。B有鞭毛,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单细胞生物,应该是细菌,乙图是产酒量与温度的关系图,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

【详解】

(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制醋要用到B醋酸菌,B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

(2)由上题可知,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分析乙图的曲线可知,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增强,利于发酵,产生较多的酒精,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超过了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直至杀死酵母菌,产酒量会慢慢降低.这说明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3)B是细菌,因为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

【点睛】

明确食品的原因是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18.月球    初一    直线传播    

【详解】

(1)[1]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就形成了日全食,结

解析:月球 初一 直线传播    

【详解】

(1)[1]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就形成了日全食,结合图片,若发生日食,则A为月球。

(2)[2][3]农历初一前后,月相为新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会有部分或全部被遮挡,从而形成日食,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9.雌花    果实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花的类型,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详解】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

解析:雌花 果实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花的类型,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详解】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在单性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南瓜是单性花,甲只有雄蕊(花药和花丝)是雄花,乙是雌花,雌花包括柱头、花柱和1子房,雌蕊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

【点睛】

掌握南瓜花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0.粗糙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

(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不同:入射光线都是平行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范围较窄;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范围较宽。

(2)光在同一

解析:粗糙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

(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不同:入射光线都是平行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范围较窄;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范围较宽。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

【详解】

(1)[1]为了增大路面被照亮的面积,应该使反射板发生漫反射,即反射板表面应该粗糙一些。

(2)[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1.雌蕊    胚珠    繁殖速度快    

【分析】

(1)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2)根据扦插的优势和特征解题即可。

【详解】

解析:雌蕊 胚珠 繁殖速度快    

【分析】

(1)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

(2)根据扦插的优势和特征解题即可。

【详解】

(1)图中①是花蕊中的雌蕊,每个子房里生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一个胚珠发育一粒种子,多个胚珠发育多粒种子,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在子房内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 。

(2)花农一般采取鳞片扦插的方法繁殖,而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

【点睛】

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22.漫反射    白色可以反射所有光,凹面板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    改变    

【详解】

(1)[1]反射板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板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

(

解析:漫反射 白色可以反射所有光,凹面板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 改变    

【详解】

(1)[1]反射板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板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

(2)[2]路灯选用白色粗糙的向上凹反射板,因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光,凹面板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

(3)[3]灯光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板反射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3.惯性    重力作用    乙    

【详解】

(1)救灾物资由于惯性,离开飞机后仍能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2)救灾物资由于重力作用往下下落。

(3)假如没有空气阻力作用,由于物资有惯性,它们在

解析:惯性 重力作用 乙    

【详解】

(1)救灾物资由于惯性,离开飞机后仍能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2)救灾物资由于重力作用往下下落。

(3)假如没有空气阻力作用,由于物资有惯性,它们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那么物资和飞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实际上物资受到阻力作用,那么它们在水平方向上做减速运动,逐渐落在飞机的后面。

故选乙。

三、探究题

24.4 20    

【详解】

(1)[1]因为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阻力等于自身重力,即

(2)[2]比较小球2和3可归纳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f与球的半径r的关系是当收尾速度一定时,f与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关系;比较小球1和2可归纳出:小球所受空气阻力f与球的收尾速度v的关系是当球的半径一定时,f与收尾速度成正比关系;故归纳得出:

将编号1中数据代入得:

解得:

k=50

所以:

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

解得:

25.未点燃 5 不能    

【详解】

(1)[1]为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的等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测得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厘米,此时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厘米。

(3)[3]由于蜡烛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蜡烛B位置放一块木板,木板上不能承接到像。

26.= 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弹簧秤在物体的作用点应在物体的重心以下    

【详解】

(1)[1]图乙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秤的拉力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秤所受的拉力。

(2)[2]按图乙只改变砝码,做了4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其它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变化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小丽拿掉木块A上的砝码,将木块A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对支持面的压力也变小了,即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4)[4]用如丙图的方式来测定滑动摩擦力,因弹簧秤在物体的作用点在重心之上,故木块会倾倒,可将弹簧秤与物体的作用点移至物体的重心以下。

27.质量 控制压力相等 匀速直线 大于    

【详解】

(1)[1][2]探究哪只鞋底更粗糙,需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即往鞋中放入相同质量的沙子,从而使其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对地面的压力也相同。

(2)[3][4]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需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只需测量拉力即可求出摩擦力。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推断出甲款防滑运动鞋底更粗糙,说明

f甲>f乙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F甲>F乙

28.水分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不能 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分析】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探究这些条件时我们用对照实验的方法。

【详解】

(1)(2)表中由两组对照,1和4变量是水分,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3和4变量是温度,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1号瓶与4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号瓶在低温环境下种子不能萌发,4号瓶在适宜的温度下萌发,所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本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号瓶和2号瓶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它们都不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

(4)种子的萌发同时还需要自身条件,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已死(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点睛】

本题是一道探究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29.10 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传感器示数相同 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铁块的重力无关 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板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且压力传感器和铁块之间无接触,不会对铁块产生摩擦    

【详解】

(1)实验中,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铁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拉力传感器向左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同,因此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10N;

(2)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实验实验中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

(3)三次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结论: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

(4)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铁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柯的说法不合理。

30.像在光屏 1、2、3、5、6、4 凸 D    

【详解】

(1) 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为了像在光屏;

(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所有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当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实像在不断变大,因此实像的排列顺序应该是:1、2、3、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虚像都是正立的,且物距越小,像越小,因此虚像的排列顺序为:6、4。那么所有像的排列顺序为: 1、2、3、5、6、4 ;

(3) 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 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这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即这时像应该成在光屏的右边。如果要使像成在光屏上,就必须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应自爱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适当的凸透镜;

(4) 若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 凸透镜的焦距不变,成像的大小不变,只是会聚的光线减少,即像的亮度下降,故选D。

文档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期末模拟试题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拉开易拉罐所用的力约为1牛B.一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3牛C.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速度约15米/秒D.中学生单脚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0帕2.学习了昆虫的生长周期后,小明同学以简图的方式整理比较了家蚕和蝗虫的生命周期,关于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则起点是D,过程为D→A→B→C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