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文学原理》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31:10
文档

《水文学原理》试题

名词解释1.水文学2.水循环3.大循环4.小循环5.水的三相点6.多年平均径流系数7.多年平均蒸发系数8.总热9.分子混合10.紊动混合11.对流混合12.气旋雨13.对流雨一14.地形雨15.台风雨16.暴雨17.暴雨型霪雨18.霪雨19.降水量20.降水历时21.降水时间22.降水强度23.降水面积24.降水过程线25.等雨量线26.团粒结构27.土壤比重28.土壤干容重29.土壤孔隙比30.孔隙度31.32.分子力33.毛管力34.结合水35.吸湿水36.薄膜水37.自由水38.毛管悬着
推荐度:
导读名词解释1.水文学2.水循环3.大循环4.小循环5.水的三相点6.多年平均径流系数7.多年平均蒸发系数8.总热9.分子混合10.紊动混合11.对流混合12.气旋雨13.对流雨一14.地形雨15.台风雨16.暴雨17.暴雨型霪雨18.霪雨19.降水量20.降水历时21.降水时间22.降水强度23.降水面积24.降水过程线25.等雨量线26.团粒结构27.土壤比重28.土壤干容重29.土壤孔隙比30.孔隙度31.32.分子力33.毛管力34.结合水35.吸湿水36.薄膜水37.自由水38.毛管悬着
 名词解释

1.水文学

2.水循环

3.大循环

4.小循环

5.水的三相点

6.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7.多年平均蒸发系数

8.总热

9.分子混合

10.紊动混合

11.对流混合

12.气旋雨

13.对流雨一

14. 地形雨

15.台风雨

16.暴雨

17.暴雨型霪雨

18.霪雨

19.降水量

20.降水历时

21.降水时间

22.降水强度

23.降水面积

24.降水过程线

25.等雨量线

26.团粒结构

27.土壤比重

28.土壤干容重

29.土壤孔隙比

30.孔隙度

31.

32.分子力

33.毛管力

34.结合水

35.吸湿水

36.薄膜水

37.自由水

38.毛管悬着水

39.支持毛管水

40.自由重力水

41.支持重力水

42.土壤重量含水率

43.土壤容积含水率

44.最大吸湿量

45.最大分子持水量

46.凋萎含水量

47.毛管断裂含水量

48.田间持水量

49.饱和含水量

50.土水势

51.基模势

52.溶质势

53.压力势

54.重力势

55.渗透系数

56.下渗

57.渗润阶段

58.渗漏阶段

59.渗透阶段

60.下渗率

61.下渗能力

62.饱和带

63.水分传递带

.湿润带

65.湿润锋

66.土壤水分的再分布

67.饱和蒸发面

68.汽化潜热

69.饱和水汽压

70.蒸发潜热

71.蒸发能力

72.孔隙空间

73.裂隙空间

74.岩溶空间

75.包气带水

76.饱水带水

77.承压水

78.孔隙水

79.裂隙水

80.岩溶水

81.河岸调节作用

82.潜水泉

83.径流形成过程

84.流域蓄渗过程

85.坡地汇流过程

86.河网汇流过程

87.等流时线

88.等流面积

.河流

90.流域

91.分水线

92.闭合流域

93.河网密度

94.径流总量

95.径流模数

96.流量变率

97.径流深度

98.水文年度

99.径流的年内变化

100.径流的年际变化

101.洪水

102.枯水

103.植物截流

104.填洼

105.产流

106.产流机制

107.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机制

108.壤中径流的产流机制

109.地下径流的产流机制

110.饱和地面径流机制

111.回归流机制

112.流域下渗能力面积分配曲线

113.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

114.洪水波

115.波流量

116.洪水波体

117.洪水波高

118.洪水波长

119.洪水波位相

120.波速

121.洪水波的推移

122.洪水波的坦化

123.运动波

124.扩散波

125.惯性波 

126.动力波

127.河槽调节作用

128.槽蓄方程

129.特征河长

130.单位入流

131.单位矩形入流

132.单位瞬时脉冲入流

133.S曲线

134.瞬时单位线

135.时段单位线

136.比降上断面

137.比降下断面

138.基本水尺断面

139.浮标断面

140.基线

141.绝对基面

142.假定基面

143.测站基面

144.冻结基面

145.水尺零点高程

146.起点距

147.测得水深

148.实际水深

149.有效水深

150.河底高程

151.断面

152.浮标系数

153.全沙

154.冲泻质

155.床沙质

156.悬移质

157.推移质

158.输沙率

159.输沙量

160.颗粒级配

161.单沙

162.断沙

163.普遍冲淤

1.局部冲淤

二简答

1 简述水文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2 水文现象的特点?

3 简述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

4 水文循环的四个运动规律?

5 什么是水循环?大循环?小循环?

6 水文循环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7 简述我国水文循环的路径?

8 试写出通用的水量平衡方程式?

9 什么是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蒸发系数?他们之间的关系?

10 试写出通用的热量平衡方程式?蓄水体的热量平衡?

11 水文混合包括哪几类?各自特点?

12 降水按气流上升运动原因可分为哪几类?

13 降雨按雨量及其过程特征分为哪几类?

14 简述双累积曲线分析技术?

15 降水站网密度的上下限?

16 区域平均降水量有哪四种方法?简述各自优缺点?

17 降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8 土壤水受到哪些作用力?

19 土壤水有哪些存在形式?

20 简述六个土壤水分常数?

21 什么是土水势?包含哪四个方面?

22 土壤水力特性的滞后现象?

23 简述下渗的物理过程?

24 下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垂线分布规律?

25 饱和下渗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

26 天然条件下的下渗中下渗与降雨强度的关系?

27 下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8 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29 土壤蒸发过程?

30 土壤蒸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1 区域总蒸发的规律?

32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33 径流的形成过程?

在径流形成中通常将流域蓄渗过程,到形成地面径流及早期的表层流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合称为流域汇流过程或汇流过程。如下面模式所示。径流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水在流域的再分配与运行过程。产流过程中水以垂向运行为主,它构成降雨在流域空间上的再分配过程,是构成不同产流机制和形成不同径流成分的基本过程。汇流过程中水以水平侧向运动为主,水平运行机制是构成降雨在时程上再分配的过程。

34 什么是等流时线?什么是等流时面积?

35 简述分水线和流域以及闭合流域?

36 河系的四种类型?

37 河网密度,及其对水文响应的影响?

38 河流的水源补给有哪些?各自特征?

39 简述径流的年内变化?什么是水文年度?

40 简述径流的年际变化?公式?含义?

41 洪水特性的三种表示方法?

42 洪水的因素有哪些?

43 枯水?枯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4 人类活动对径流有哪些影响?

45 径流形成过程中水分垂向运行机制有哪些?各自特征?

46 流域对降雨的径流效应有哪些?

47 流域对降雨的再分配功能有两大特点?

48 包气带的水分分布特征?

49 传统的产流观念?

50 传统的产流观念与现实现象之间的矛盾?

51 超渗地面产流机制的特征?产生条件?水量平衡方程式?

52 壤中径流产流机制的特征?产生条件?水量平衡方程式?

53 地下径流产流机制的特征?产生条件?水量平衡方程式?

54 饱和地面径流产流机制的特征?产生条件?水量平衡方程式?

55 回归流产流机制的特征?产生条件?水量平衡方程式?

56 举出两种常见的产流模式,并说出他的特点?

57 冻土情况下的产流机制有什么特点?

58 流域产流中的动态问题有哪些?缓变因素有哪些?

59 流域产流的特点?

60 饱和地面径流的产流过程特点?

61 超渗地面径流的产流过程的特点?

62 流域产流的影响因素?

63 洪水波可分为哪四类?

 什么是特征河长?当河长大于、等于、小于特征河长时槽蓄量与下断面的关系?

65 入流过程处理中可分为哪三类?

三 计算

1 一均质土样,测得其饱和含水量为0.42,田间持水量为0.24,调萎含水量为0.13,底面积为5m2,高度为1m。求当该土样的含水量为0.32时,该土样可以保持住的水量、可以排出的水量和可以供植物吸收的水量。(各含水量均为体积含水量,各水量也以体积记)

2 某流域,60%种植水稻,40%种植果树,果林的蓄水容量分布均匀且最大为20mm,稻田的蓄水容量分布均匀且最大为80mm(1)试绘出该流域的蓄水容量分配曲线,并计算出最大平均蓄水容量Wm;(2)试绘出W0=0,W0=20mm,W0=Wm,时的降雨径流关系曲线,并标出曲线各段斜率;(3)当初始土壤含水量    W0=0时,有一场连续三个时段的降雨如下表,试计算各时段的径流深。

时间14:00—20:0020:00—2:002:00—8:00
P(mm)305010
3 今有一地面下渗方程fp(t)=18 t -0.5+0.4(mm/分)

(1)求累积下渗能力曲线Fp(t)的表达式;(2)当均匀雨强I=9.4mm/分时,求产流开始时的时间;(3)求开始产流时的下渗总量F。

4 已知某土柱处于非饱和稳定下渗状态。其中A点位于地下水面以上80米,B点位于地下水面以上60米,已知q= -11cm/天,A、B两点基模势相等且为-34cm,无地面积水。求A、B间水流的方向及AB间的传导度。

5 某计算河段长24km,该河段特征河长12km,波速Ck=12km/h。(1)试求特征河长连续演算法的参数N。(2)根据S曲线求Δt=1小时的时段单位线U(1,t)

(3)当入流I(t)=10m3/s且一直维持不变时,试求该河段的出流过程。

t/k   N1.02.03.0
0.50.3930.0900.014
1.00.6320.20.080
2.00.8650.5940.323
3.00.9500.8010.577
4.00.9820.9080.762
5.00.9930.9600.875
6.00.9980.9860.938
6 某流域满足蓄满产流条件,流域蓄水容量面积分配曲线如下图。(1)求该流域最大蓄水容量Wm;(2)试绘制出W0=0mm、W0=35mm的降雨径流关系曲线,并标出曲线中各线段的斜率;(3)设有一场降雨如下表,求W0=0mm时各时段的径流深。

时间6:00-10:0010:00-14:0014:00-18:00
P(mm)306040
7某土柱地下水面上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距地下水面的高度为EA为0.5米,EB为1.0米,土壤含水量A为0.335,B为0.312,总势A为-0.45,A为-0.。(1)写出A、B两点的重力势、基模势,并判断土柱中水流的方向。

(2)当土柱中势能平衡,水分运动停止时,绘出其重力势、基模势和总势的分布曲线。

8 试写出非饱和土壤的垂向水流运动方程及其解的一般形式?若其下渗方程为ft=18t-0.5+0.4(mm/分)时,示意绘出下渗曲线的形状,并绘出不同均匀雨强I>f0,fc9 湖南拓溪水电站下游江南至夫溪河段长20.1km。已知河段的p=8376m3/s, Cp=2.79m/s。试求1967年5月13-14日江南洪水过程线所相应的夫溪洪峰衰减值。(取t=1h,在洪水过程线上查得Qp =5070 m3/s , Qp-1 =4790 m3/s , Qp+1 =4540m3/s )

10 某流域属蓄满产流,其蓄水容量分配曲线50%最大蓄水量为40mm,其余地区最大蓄水量为80mm,(1)求流域平均最大蓄水容量(2)绘出W0=0,W0=40,W0=Wm时的降雨径流关系曲线(3)已知一场降雨过程如下表所列,试求出Wm=40mm时各时段产流量。时段8-14雨量20mm时段14-20雨量20mm时段20-2雨量10mm

11 如右图,试写出各部分的产流机制(只考虑超渗地面径流和壤中流).

12 某水库1993年测得其入库年平均流量为110m3/S,出库年平均流量为120 m3/S,区间来水年平均流量为20 m3/S,总灌溉引水量为108 m3,库区水面平均面积为100km2,测得年降水量为1100mm,年水面蒸发量为1200mm;

(1)写出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式;

(2)当年水库的蓄水量是增加还是减少?试求出水库蓄量的变化量。

文档

《水文学原理》试题

名词解释1.水文学2.水循环3.大循环4.小循环5.水的三相点6.多年平均径流系数7.多年平均蒸发系数8.总热9.分子混合10.紊动混合11.对流混合12.气旋雨13.对流雨一14.地形雨15.台风雨16.暴雨17.暴雨型霪雨18.霪雨19.降水量20.降水历时21.降水时间22.降水强度23.降水面积24.降水过程线25.等雨量线26.团粒结构27.土壤比重28.土壤干容重29.土壤孔隙比30.孔隙度31.32.分子力33.毛管力34.结合水35.吸湿水36.薄膜水37.自由水38.毛管悬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