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三、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
| 教 材 分 析 | 本单元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作准备。 |
|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
| 教 学 策 略 | 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4、把握计算教学的要求,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 |
| 课 时 划 分 | 信息窗1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课时 信息窗2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方法2课时 信息窗3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的笔算 2课时 信息窗4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测试与讲评 2课时 |
| 备课时间 | 2016、3、1 | 上课时间 | ||||||
| 课 题 | 信息窗1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 课型 | 新授 | 总课时数 | ||||
| 教 学 目 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2、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数的计算有新的认识,并在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
| 重 点 难 点 |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教学 媒体 | 课件 | 是否 详案 | 是 | |||
| 教学过程设计 | 修改补充 | |||||||
| 一、课前热身 50+20= 90-50= 32-7= 30+25= 85-40= 46+5=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咱们先猜个小谜语好吗? 小小虫儿真可爱, 飞到东来飞到西。 飞来飞去采花粉, 酿出蜜来人人夸。 (打一昆虫) 2、谈话: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担任不同工作的人所组成的,而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蜜蜂也跟人类一样,它们生活在一个蜜蜂王国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蜜蜂王国去了解一下蜜蜂们的生活吧。 (出示课件)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啊?(学生观看课件,从图中获得信息是:侍从32只、卫兵45只、保育员54只、清洁工23只) 三、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谈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 (1)列出算式。32+45= (只) (2)先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2、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 (1)列出算式。45-32= (只)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四、掌握方法,巩固知识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下列各题。 42+31= 76-25= 28+15= 81-34= 2、解决问题,我能行。(出示课件) 地球仪58元 书包26元 (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多少元? (2)一个书包比一个地球仪便宜多少元? 五、梳理知识,总结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到蜜蜂王国里了解了许多有关蜜蜂的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 ||||||||
| 教学反思: | ||||||||
| 备课时间 | 2016、3、1 | 上课时间 | |||||
| 课 题 | 信息窗2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方法(第一课时) | 课型 | 新授 | 总课时数 | |||
| 教 学 目 标 | 1. 使学生能够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将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上来,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 ||||||
| 重 点 难 点 | 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不进位算式。 | 教学 媒体 | 课件 | 是否 详案 | 是 | ||
| 教学过程设计 | 修改补充 | ||||||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参观蜜蜂王国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小蜜蜂很勤劳,这节课咱们去看看小蜜蜂准备出发采花蜜的情境,看看这次它们又带给我们哪些新知识好吗? (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问题: 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 3、二队和三队共有多少只? ……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 1、学生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小组交流计算的过程,全班汇报。 师板书竖式:320+210=530 320 + 210 530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小结: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解决“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 学生列式计算。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解决“二队和三队共有多少只?” 师:同学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尝试用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理解体会算理。 2、小测试:用竖式计算: 324+153= 29+540= 465-132= 857-37= 四、总结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并进行自评。 | |||||||
| 教学反思: | |||||||
| 备课时间 | 2016、3、1 | 上课时间 | |||||
| 课 题 | 信息窗2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方法(第二课时) | 课型 | 新授 | 总课时数 | |||
| 教 学 目 标 |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 ||||||
| 重 点 难 点 | 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 教学 媒体 | 课件 | 是否 详案 | 是 | ||
| 教学过程设计 | 修改补充 | ||||||
|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参观了小蜜蜂出发采花粉的情景。现在让我们再去看看,小蜜蜂又有什么新的行动了。(课件出示复习题)瞧,小蜜蜂要回家了,你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吗? 用前面所学近似数的知识连线,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三、四两队大约有几百只蜜蜂? 2、列式:86+103 3、交流解题方法,全班汇报。 (86接近100,103接近100。100+100=200。所以大约是200。) 4、小结:我们把大家用的这个方法叫做估算。 板书:86+103,把每个加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数,86接近100,103接近100,100+100=200。所以大约是200。因为是估算,不是精确数,所以我们用≈,表示约等于200。 86+103≈200 读作:86加103约等于200。 三、巩固新知:估算 273+302≈ 297+401≈ 352+213≈ 698-505≈ 709-604≈ 653-421≈ 引导学生知道:在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是取整百数,还是取几百几十,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一说怎么进行估算吗? | |||||||
| 教学反思: | |||||||
| 备课时间 | 2016、3、1 | 上课时间 | |||||
| 课 题 | 信息窗3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退位)的笔算 | 课型 | 新授 | 总课时数 | |||
| 教 学 目 标 | 1、学习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遇到进位或退位时,要注意写进位1或退位点。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 ||||||
| 重 点 难 点 | 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 教学 媒体 | 课件 | 是否 详案 | 是 | ||
| 教学过程设计 | 修改补充 | ||||||
| 一、情境导入 师:勤劳的小蜜蜂要出去采蜜了。瞧,它们来到花园里、果园里。他们分成两队在采蜜,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二、学习新知 1、找出数学信息 一队有518只,二队有227只。 第一队说:从家到果园592米。 第二队说:从家到花园384米。 2、提出数学问题 3、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 (1)列式:592+384= (2)估算:592接近600,384接近380, 600+380=980,592+384≈980。 (3)竖式计算方法: 说一说竖式计算要注意些什么?教师板书竖式计算方法。 4、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1)列式:518-227= (2)估一估:说说估算的方法。 (3)学习竖式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计算方法,小结竖式计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5、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解决。 6、总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 自主练习1、3题。学生完成,全班交流。重点说计算方法。 四、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
| 教学反思: | |||||||
| 备课时间 | 2016、3、1 | 上课时间 | |||||
| 课 题 | 信息窗4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 课型 | 新授 | 总课时数 | |||
|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验算。 2、学习和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检验方法。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 ||||||
| 重 点 难 点 | 学会验算。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检查方法。 | 教学 媒体 | 课件 | 是否 详案 | 是 | ||
| 教学过程设计 | 修改补充 | ||||||
| 一、情境导入 师:勤劳的蜜蜂采了一天的蜜,它们的劳动成果是怎样的呢?蜂王会怎么检查呢? 二、讲授新课 1、检查生产情况。提出问题:怎样检查呢? (1)列式:573+318= (2)用竖式计算。 师:算的对不对呢? (3)学习验算方法。 小结:验算加法的方法有两种: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相加;2、和减其中一个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2、检查使用情况。 (1)列式:1-2= (2)计算。 (3)学习验算方法。 小结:验算减法的方法有两种:1、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2、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师:计算时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 第49页第1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不能说一说验算的方法呢?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