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2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6分)
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0.6分)
| A.过度城市化 |
| B.逆城市化 |
| C.郊区化 |
| D.城乡融合 |
2.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 (0.6分)
|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 B.计划生育 |
| C.缩小城乡差别 |
| D.扶贫 |
3.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是真实存在的实体,因而又被称为() 。 (0.6分)
| A.功能主义社会学 |
| B.人本主义社会学 |
| C.理解社会学 |
| D.实证主义社会学 |
4.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0.6分)
| A.核心家庭 |
| B.主干家庭 |
| C.联合家庭 |
| D.其他家庭 |
5. 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有全球性思想、全局性思想和( )。 (0.6分)
| A.综合性思想 |
| B.持久性思想 |
| C.战略性思想 |
| D.长期性思想 |
6. 对贫困的定义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 (0.6分)
| A.经济学定义 |
| B.政治学定义 |
| C.社会学定义 |
| D.环境学定义 |
7. 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一般性访谈与() (0.6分)
| A.个别访谈 |
| B.座谈会 |
| C.深度访谈 |
| D.集体访谈 |
8.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 (0.6分)
9.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 (0.6分)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 C.高出生率、底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10. 被尊称为“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学家是() (0.6分)
二. 多选题 (共10题,共8分)
1. 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 (0.8分)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属于结构性社会流动 |
| B.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的提高既是社会流动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流动的前提 |
| C.从重视个人发展的先赋条件到重视个人后天获得的条件的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
| D.在现代社会中,先赋条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不存在了 |
| E.从流动的方向看,空间流动属于水平流动 |
2. 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是( ) (0.8分)
| A.道德由习俗发展而来 |
| B.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弱 |
| C.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强 |
| D.道德相对于法律,约束力更广泛 |
| E.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形式 |
3. 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系?( ) (0.8分)
4. 下列行为中哪些不属于社会行为( ) (0.8分)
| A.“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
| B.口渴想喝水 |
| C.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
| D.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报复 |
| E.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
5. 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 (0.8分)
| A.社会进化 |
| B.社会 |
| C.社会改革 |
| D.社会发展 |
| E.社会倒退 |
6. 婚姻总是受到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 ) (0.8分)
| A.血缘关系 |
| B.民族 |
| C.宗教信仰 |
| D.阶级 |
| E.身体 |
7. 帕森斯把社会组织分为( ) (0.8分)
| A.经济组织 |
| B.政治组织 |
| C.整合组织 |
| D.文化组织 |
| E.文化维系组织 |
8.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在7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转,主要表现在( ) (0.8分)
| A.人口从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流动 |
| B.人口向城市郊区扩散蔓延 |
| C.城市结构由多核心式、一城多镇式向方格网状、同心圆式发展 |
| D.出现了由交通线连成的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
| E.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经济中作用下降,而代之以服务业与知识产业 |
9.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 (0.8分)
| A.产业结构的变化 |
| B.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
| C.闲暇时间的增加 |
|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
| E.生产关系的变化 |
10. “众口铄金”说明( ) (0.8分)
| A.社会的压力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手段 |
| B.“众口铄金”属于一种社会控制的“过控”现象 |
| C.“众口铄金”说明非制度化控制的力量不如制度化控制的力量容易驾驭 |
| D.“众口铄金”是通过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内在控制 |
| E.“众口铄金”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是一对矛盾 |
三. 判断题 (共10题,共6分)
1. 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日趋加快,这在当今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显著。 (0.6分)
2. 冲突的负功能是指冲突的破坏性。 (0.6分)
3. 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通过语言和行为直接发生的关系。 (0.6分)
4. 现代社会变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0.6分)
5. 社会关系是复杂的,但复杂的关系是由简单的关系组成和发展起来的。 (0.6分)
6.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什么,接受什么,都有一定的选择性。 (0.6分)
7. 现代社会变迁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0.6分)
8. 冲突的产生是由于个人或团体间的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存在根本对立。 (0.6分)
9.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失控”现象进行制止或制裁。 (0.6分)
10. 初级社会关系一般表现为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邻里关系。 (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