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9:57
文档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Na2O、Na2O2、Na2CO3、NaHCO3的组成、性质、用途2.过程与方法:(1)培养用类比猜想思想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2)培养学生用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方式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3)培养极短时间内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4)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方案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交流的愉悦感(2)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二).教学重点:Na2O
推荐度:
导读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Na2O、Na2O2、Na2CO3、NaHCO3的组成、性质、用途2.过程与方法:(1)培养用类比猜想思想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2)培养学生用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方式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3)培养极短时间内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4)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方案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交流的愉悦感(2)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二).教学重点:Na2O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Na2O、Na2O2、Na2CO3、NaHCO3的组成、性质、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用类比猜想思想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

(2)培养学生用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方式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

(3)培养极短时间内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

(4)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方案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合作交流的愉悦感

(2)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Na2O2的化学性质、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差异性与相似性

     教学难点: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差异性与相似性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四).教学实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反思
【导入新课】: 通过完成导学案和预习,请说出Na元素的化合物有哪些

【检验学生完成学案情况并提问】:钠的氧化物有Na2O与Na2O2, Na2O有什么性质?能写方程式吗?

 

【追问】:Na2O与Na2O2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自主学习方法介绍】:Na2O与Na2O2组成差别引发性质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可用对比列表呈现

【追问】: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根据氧化钠的性质你能猜想过氧化钠与水能反应吗?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追问】:怎样检查产物?

 

 

(老师协助,强调基本操作如滴液,先准备带火星木条等)

【指导现象描述】:

【思考】:对比Na2O与CO2反应,请猜测 Na2O2与CO2的产物。

【思考】:Na2O2的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要求】:在课后自主完成Na2O2的这两个反应双线桥的表示。

 

【结论】:Na2O是碱性氧化物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引导】:性质决定用途,Na2O2与CO2的反应,能用在什么地方。

提示:人呼出的是CO2,吸入O2

 

【思考】:Na2O2与CO2的其中一种产物是Na2CO3,他的同胞兄弟是谁,两者在组成上有什么差异

 

【自主学习方法介绍】:同样可作表格对比Na2CO3与NaHCO3

【思考】:

Na2CO3与NaHCO3这一对同胞兄弟如何区分?能用实验证实?

【过渡】:鉴别先从物理方法,再从化学方法入手

【用学案问题引导】:阅读课本P56科学探究:说说每一步实验的目的

(强制变量-同量同时同操作,交待实验量的问题,指导振荡的操作)

 

 

【指导现象描述】:

【引导】:Na2CO3的水溶液碱性强,NaHCO3的水溶液碱性弱,等量配成溶液是可用酚酞区分,两种盐都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时,选用哪一种碳酸盐比较合适呢?

【引导】:CaCO3受热能分解为CaO与CO2,NaHCO3与Na2CO3能不能分解呢?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固体加热的装置)

 

 

 

 

 【提问】:请描述现象与结论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NaHCO3、Na2CO3能与盐酸反应体现两者的相似性

NaHCO3加热分解,Na2CO3加热不分解体现了两者的差异性

 

【小结】:

【学生回答】

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钠盐

【部分学生较好完成学案】

Na2O+H2O=NaOH

Na2O+CO2=Na2CO3

 

 

【学生回答】相差一个氧原子

 

 

 

 

【学生猜想】

2Na2O2+2H2O=4NaOH+O2↑

 

 

用带火星木条检O2

用酚酞检NaOH

 

【学生演示教材P55】

Na2O2与H2O反应

 【学生猜想】

2Na2O2+CO2=2Na2CO3+O2↑

 

是,Na2O2中的O是-1价,O2是0价

 

 

 

 

 

潜水艇、呼吸面具

 

 

 

【学生回答】

NaHCO3

相差氢元素

 

 

 

【学生回答】

七嘴八舌,答不到点子上

 

 

 1步:溶解是否放热

2步:溶解的难易

3步:验证“纯碱”名字

【学生分组实验P56】

1、各取1/2药匙(约0.5g)

加5滴水,用手感温

2、加5mL水,充分振荡

3、在上述两溶液中滴加酚酞

 

NaHCO3

 

 

 

 

 同量同时同操作对两种盐进行加热并用石灰水检验是否有气体生成

 【两学生演示实验P56中加热两种盐】

【其他学生分组完成等量两种钠的碳酸盐与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反应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NaHCO3加热能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NaHCO3能分解,Na2CO3不能分解

 

NaHCO3与盐酸反应放气泡的速度快

 

 

呈现自主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用对比方式学习钠的氧化物

 

引导学生利用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学习物质

 

 

 

 

 

 

 

 

 指引学生自学学习的内容

 

 

 

 

 

 

Na2O2与CO2反应自然地过渡到碳酸盐的探究。

重复强化类比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目的的习惯

 

 

 

 

 

 

引出化学性质的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时建构控制变量的方式

 

 

 

 

 

学生预习了

 

 

协和部分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教学中已形成自己学习习惯

 

 

 

 

 

设计比较流畅,学生能跟得上

 

 

 

 学生紧张,滴管没有垂直悬空,污染酚酞,所以基本操作需要强化

 

课后发现滴一滴酚酞变红再褪色,稍后多加酚酞不褪色,不能认为Na2O2具有漂白性,浓NaOH也能使溶液褪色

 

 

 

 

 

①Na2O2的这两个反应双线桥的表示有难度,让学生在课后思考交流一下是建构自主学习手段

②碱性氧化物概念没达成也没展开讲,因为本课的重点放在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学生思维乱,不懂,再引入学习了两种盐的性质,过渡自然的。

 

 

 

 

 

 

 

 

 

 

 

 

 

 

 

 

 

 

 

 

 学生写NaHCO3分解生成Na、CO2、H2O,指出Na活泼不可能。

 

课后试做实验

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分别加酚酞,再滴加盐酸.Na2CO3溶液开始很少很少气泡,深红色不褪,后来 突然很快放气,深红即时褪色,Na2CO3分步反应先生NaHCO3。

 

反思综述:

①这节课以教材内容组织教学,不强调知识系统性,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即使容量大,这种作法使重点突出,亮点使教学目的达成度高。

②没时间讲到的,相关联的系统性知识怎么办?只能依赖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或在练习与讲评中呈现并解决。这一点可能就是教材编写的目的:呈现主干,系统化就要求学生自主内化。

③自主学习需要老师监控和检验效果。如方程式的掌握情况,要进行小测来监控,否则容易出现放羊效应,有的学生认真自主学习,有的学生就会放弃,产生两极分化的结果。

文档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Na2O、Na2O2、Na2CO3、NaHCO3的组成、性质、用途2.过程与方法:(1)培养用类比猜想思想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2)培养学生用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方式自主学习元素化合物(3)培养极短时间内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课堂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4)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前想清楚实验方案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合作交流的愉悦感(2)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二).教学重点:Na2O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