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研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30:22
文档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研报告

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习惯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以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就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当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
推荐度:
导读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习惯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以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就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当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
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习惯调研报告

     [摘要]本报告以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就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当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尚未养成。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习惯   调查与分析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一、调查目的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伴随、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在人生道路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研究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征及其培养方法,尤其是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培养,对于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就设计了关于数学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内容  

1、调查对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  

3、调查内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学生问卷中设置了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课题组通过观察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确定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读题审题习惯表现:  附表1-1     读题次数情况调查     

做应用题时,你一般读题(    )  
年级  1-2遍  2-3遍  3遍以上  
六年级学生  29  

85.29%  

5  

14.7%  

0  

0%  

从附表1—1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做题时只读1-2遍,并且越到高年级越突出。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反复把题默读几遍,认真、仔细、全面地、逐字逐句、逐符号的读题,边读边思考。通过读题弄清题里说的是什么,弄清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在低年级,要求在读题时用手指指着所读的部分,手眼合一。

附表1-2     审题能力情况调查  

你在审题时,能做到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吗?(    )  
年级  都能做到  基本能做到   

    做不到  

六年级学生  1  

2.94%  

25  

73.51%  

8 

23.52%  

 附表1-3    家长反馈情况调查    

你的孩子在家学习时能认真读题、审题吗?(   )  

年级  能认真专注地读题审题  边看电视边做不太认真  

不认真写好了应付检查  

六年级学生家长  3  

8.82%  

22  

.7%  

9  

26.47%  

从附表1-2和1-3可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审题,既是一种学习能力,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学生没有掌握好审题的技巧和方法。不少同学在审题这一关容易出问题,不是漏看,就是错看,或没能理解题目的真实含义就下笔,往往一看就做,一做就错。学生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因此,我们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                                                                              2、书写习惯表现  附表2-1     卷面书写情况调查     

数学考试或作业时,你是否注重卷面的工整(   )  
年级  非常注重  比较注重  无所谓  
六年级学生  3  

8.82%  

18  

52.94%  

13  

38.24%  

从附表2—1可看出:有38.24%的学生认为卷面工整无所谓,导致的后果将是:字迹潦草,书写速度也相对加快,于是思考问题不全面,笔误也会增加。长此以往,学生养成粗心的习惯,错误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数学成绩下降。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第一,学生和教师普遍重视语文学习中汉字的端正书写,而对于数学中数字的书写虽有提醒但要求并不严格,很少像汉字一样进行专门的训练。第二,教师在批改时,只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的正误。至于字迹的端正则只在做课堂作业时,提醒一番。第三,教师没有经常的督促,他们便会渐渐忽视,导致作业潦草。  

附表2-2     打草稿习惯情况调查 

你的草稿打在(   )  
年级  草稿本上  其它课本上  写在桌上  
六年级学生  23  

67.65%  

8  

23.52%  

3  

8.82%  

从附表2—2可看出:学生打草稿的习惯较好,但仍有待改进。从调查看,有8.82%的学生在桌子上打草稿,23.52%的学生写在其他课本上,这些行为表现,实在令人担忧。 

  3、预复习习惯的表现  

附表3-1     预习习惯情况调查  

上新课前,你(     )  

年级  总是主动预习  从不主动预习    

有时会预习  
六年级学生  3  

8.82%  

5  

14.7%  

26  

76.47%  

附表3-2    复习习惯情况调查  

你认为课后复习(    )  

年级  有必要  没必要  无所谓  
六年级学生  26  

76.47%  

2  

5.88%  

6  

17.65%  

    从附表3-1和3-2可看出:主动预习的学生非常少,大多数学生偶尔预习。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据调查所知,绝大多数的小学生没有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师也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的习惯,新课上完了,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困难在哪里,带着问题上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除了预习外还要注意及时复习,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所以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才会提高学习效率。  

四、对策与思考:  

    1、结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其实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从而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转化为一种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另一部分学生的习惯较差,具体表现在:课前不能做到主动预习,课后不能主动地进行复习;书写潦草,不注重卷面的工整;思维能力有限;家庭环境差,父母大多外出务工,不能督促、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有些学生家庭作业拖拉,质量差。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2、科学认识  

    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更是树立终生学习的重要基础。  

    3、策略提示  

    课题组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拟订了相应的措施。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4、调查后的思考:  

    (1)、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否怎样进行界定与评价?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只是教学的初步目标和一些可视化的内容,关键是培养一种意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终身发展和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可能性,为其今后走上社会作好准备。  

    (2)、结合课程改革怎样更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要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行为,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注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文档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研报告

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习惯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以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就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当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与分析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