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报告以我们学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为对象,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具体就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这四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表明当前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尚未养成。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习惯 调查与分析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一、调查目的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伴随、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在人生道路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研究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特征及其培养方法,尤其是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培养,对于推进数学素质教育的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就设计了关于数学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内容
1、调查对象:六年级学生及家长。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
3、调查内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学生问卷中设置了读题审题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预复习习惯等四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课题组通过观察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确定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读题审题习惯表现: 附表1-1 读题次数情况调查
| 做应用题时,你一般读题( ) | ||||||
| 年级 | 1-2遍 | 2-3遍 | 3遍以上 | |||
| 六年级学生 | 29 | 85.29% | 5 | 14.7% | 0 | 0% |
附表1-2 审题能力情况调查
| 你在审题时,能做到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吗?( ) | ||||||
| 年级 | 都能做到 | 基本能做到 | 做不到 | |||
| 六年级学生 | 1 | 2.94% | 25 | 73.51% | 8 | 23.52% |
| 你的孩子在家学习时能认真读题、审题吗?( ) | ||||||
| 年级 | 能认真专注地读题审题 | 边看电视边做不太认真 | 不认真写好了应付检查 | |||
| 六年级学生家长 | 3 | 8.82% | 22 | .7% | 9 | 26.47% |
| 数学考试或作业时,你是否注重卷面的工整( ) | ||||||
| 年级 | 非常注重 | 比较注重 | 无所谓 | |||
| 六年级学生 | 3 | 8.82% | 18 | 52.94% | 13 | 38.24% |
附表2-2 打草稿习惯情况调查
| 你的草稿打在( ) | ||||||
| 年级 | 草稿本上 | 其它课本上 | 写在桌上 | |||
| 六年级学生 | 23 | 67.65% | 8 | 23.52% | 3 | 8.82% |
3、预复习习惯的表现
附表3-1 预习习惯情况调查
| 上新课前,你( ) | ||||||
| 年级 | 总是主动预习 | 从不主动预习 | 有时会预习 | |||
| 六年级学生 | 3 | 8.82% | 5 | 14.7% | 26 | 76.47% |
| 你认为课后复习( ) | ||||||
| 年级 | 有必要 | 没必要 | 无所谓 | |||
| 六年级学生 | 26 | 76.47% | 2 | 5.88% | 6 | 17.65% |
四、对策与思考:
1、结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好坏其实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和对他们的学习要求。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从而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转化为一种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另一部分学生的习惯较差,具体表现在:课前不能做到主动预习,课后不能主动地进行复习;书写潦草,不注重卷面的工整;思维能力有限;家庭环境差,父母大多外出务工,不能督促、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导致有些学生家庭作业拖拉,质量差。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2、科学认识
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更是树立终生学习的重要基础。
3、策略提示
课题组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拟订了相应的措施。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4、调查后的思考:
(1)、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否怎样进行界定与评价?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只是教学的初步目标和一些可视化的内容,关键是培养一种意识。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终身发展和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可能性,为其今后走上社会作好准备。
(2)、结合课程改革怎样更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要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行为,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注重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人才,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