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曙光小学 缪琼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书后的四字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抓住课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主动探究题目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主动质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一组邮票)从1988年开始,我国开始发行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邮票,每一枚邮票就代表一个动人的故事。
2、根据邮票上的图片,说说三国故事。
3、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它是由根据《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
4、师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生字“顾”、“茅”的写法。生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
(2)遇到生字或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多练习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半晌工夫 一个时辰 诸葛亮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
群雄纷争 三分天下 茅塞顿开
草堂 讨论 辅助 策略
(2)轻声自读,找出难读、易错字给大家提个醒。
(3)相机学习多音字:Sè堵塞 茅塞顿开 Sāi瓶塞 塞车 Sài边塞 塞外
(4)开火车读词。
3、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2)谁来做小小诸葛亮算算同学们写生字时会出现什么错。
(3)重点指导“恭”字。
课件出示“ ”,观察小篆体,这个字的左右两边代表两只手,上面是一个牛头,下面是一颗心,这就是古人供神、祭祖、拜佛时的样子,充满虔诚。这就是恭的篆书。后来人们为了让恭字更好看一些,就把心的第2笔卧钩改为竖钩。大家要留心竖钩的右边是两点,而且两点的位置是并列的。打开书到46页,将恭字描红一遍。再将其他生字也认真描红一遍。
4、词语学习得不错,老师相信大家课文读得会更好。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第一小节:谁来挑战?
(2)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第二节!
(3)第三节:这节比较长,我们分成两个部分,请一个同学读描写“卧龙冈景色”部分,另一个同学读写刘备怎么做的内容。
A课件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
b 谁知道“蜿蜒起伏”的意思,让我们先了解“蜿蜒”的意思,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抓住关键字,再理解整个词语的方法。)相机出示图片,升华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c同法学习“青翠欲滴”、“秀丽宜人”的意思。
d了解词语意思后再读这段话,注意要读出节奏,读出画面。
e 听范读,再读。
(4)第四小节:想一想,这里的“茅塞顿开”也可以换成哪些词语?(茅塞顿开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5)第五小节:刘备的话,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整体感知
1、课文读完了,让我们再回到课题上,想想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结果如何?
2、其实这就是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结果,中间部分就是经过。谁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划分文章脉络。
3、了解每部分内容后我们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其内容。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1 二访无果
2—4 三顾茅庐
5 如鱼得水
4、让我们将每部分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仿写
1、刚才,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感知了内容。课文中描绘的美景一直萦绕在我的眼前,让我们在读读文中的景物描写部分。
2、课件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
3、其实像这样的美景,我们也见过不少。请大家用“来到公园,只见…”这样的句式描绘一下!
4、质疑:欣赏了卧龙冈的美景,你有没有产生疑问?(提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结尾也有一段景色描写。)
五、课堂总结:
其实《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大家可以去读读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过段时间,我们来个《三国演义》知识竞赛。
六、板书设计:
8、三顾茅庐
1 二访无果
2—4 三顾茅庐
5 如鱼得水
七、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八、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