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29:38
文档

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

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董志翘.敦煌文书词语考释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马国强.敦煌变文校注琐议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2期曾良.敦煌文献字义杂考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续)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刘长东.“辜侥”索解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颜廷亮.与世纪同龄的敦煌文学研究社科纵横199
推荐度:
导读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董志翘.敦煌文书词语考释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马国强.敦煌变文校注琐议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2期曾良.敦煌文献字义杂考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续)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刘长东.“辜侥”索解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颜廷亮.与世纪同龄的敦煌文学研究社科纵横199
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

董志翘.敦煌文书词语考释 敦煌研究 1998年第1期 

马国强.敦煌变文校注琐议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 

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 

曾良.敦煌文献字义杂考 语言研究 1998年第2期 

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续)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 

刘长东. “辜侥”索解 古汉语研究 1998年第4期 

颜廷亮.与世纪同龄的敦煌文学研究 社科纵横 1998年第4期 

蒋宗许. “兀自”“搜牢”“条牒”“闹篮”考辨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 

汪维辉.《敦煌变文集》拾校 台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曾良.六朝唐宋词语考释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 

李丹禾.《敦煌社邑文书辑校》补正 敦煌研究 1999年第2期 

刘瑞明.为《敦煌文献语言词典》进一言 辞书研究 1999年第2期 

崔石岗.郑振铎与国外敦煌文献 文史杂志 1999年第3期 

韩梅.《敦煌变文选注》校勘拾零 文教资料 1999年第3期 

马国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张延成.中古词语拾零六则 语文学刊 1999年第3期 

刘瑞明.吐鲁番出土文书释词 西域研究 1999年第4期 

施谢捷.敦煌文献语词校释丛札 敦煌研究 1999年第4期 

董志翘.唐五代词语考释 古汉语研究 2000年第1期 

李绪洙.敦煌变文字词札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刘瑞明.《王昭君变文》再校议 敦煌学辑刊 2000年第1期 

时建国.敦煌变文字义拾零 古汉语研究 2000年第1期 

曾良.词语零札 古汉语研究 2000年第1期 

张生汉.敦煌变文词语零札 古汉语研究 2000年第1期 

方一新.近年来国内敦煌语词校释研究专著四种述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 

马国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续)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张鸿勋.变文研究述评二题──敦煌变文研究回顾与思考之一 敦煌研究 2000年第2期 

张锡厚.敦煌文学研究的历史回眸 敦煌研究 2000年第2期 

郑阿财.潘重规先生敦煌学研究成果与贡献 敦煌研究 2000年第2期 

王宗祥.黾勉求真 集其大成──评《敦煌变文校注》 敦煌研究 2000年第3期 

曾良.敦煌文献词语考释五则 语言研究 2000年第4期 

刘瑞明.《孔子项托相问书》再校议 敦煌学辑刊 2001年第1期 

牟华林.《庐山远公话》中的别字异文所反映的语音现象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 

王宗祥.敦煌变文断代研究札记二则 敦煌研究 2001年第1期 

王宗祥.敦煌变文断代研究札记二则 敦煌研究2001年1期

李小荣.《兄常劝弟奉修三宝,弟不敬信, 兄得生天缘》校注 敦煌研究 2001年第2期 

马国强.敦煌变文字词札记 古汉语研究 2001年第2期 

张涌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敦煌文献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 

陈明娥.敦煌变文双音新词全面透视 敦煌研究 2001年第3期 

陈秀兰.敦煌变文与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 古汉语研究 2001年第3期 

陆永峰.四川与变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 

王启涛.四川方言的佛教语词拾零 文史杂志 2001年第3期 

王启涛.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词语考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陈明娥.20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 敦煌学辑刊 2002年第1期 

陈友冰.五十年来敦煌学研究历程及其特征 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第1期

范登脉. “白汗”正诂 医古文知识 2002年第1期 

蒋宗福.敦煌文献词语札记 古汉语研究 2002年第1期 

刘瑞明.《庐山远公话》校注商补 敦煌学辑刊 2002年第1期 

王启涛.中古汉语疑难词语考辨 古汉语研究 2002年第1期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 古汉语研究 2002年第2期 

李小荣.敦煌变文作品校录二种 敦煌学辑刊 2002年第2期 

刘瑞明.《汉将王陵变》与《捉季布传文》校注 敦煌学辑刊 2002年第2期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札记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 

黄征.《降魔变文》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李绪洙.词语补释三则 古汉语研究 2002年第4期 

陈明娥.从双音新词的存亡看敦煌变文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 

陈秀兰. “五轮投地”来源考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S4期 

敦煌变文词语校释 黑维强 敦煌学辑刊 2003年第1期 

黄征.《燕子赋》研究 敦煌研究 2003年第1期 

王绍峰.说“捉搦” 敦煌学辑刊 2003年第1期 

武建宇.敦煌变文校读偶得 敦煌研究 2003年第1期 

袁津琥.以“不辞”为例谈谈当前词语考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武建宇.《庐山远公话》校记三则 敦煌研究 2003年第2期 

武晓玲.《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商补 敦煌研究 2003年第3期 

陈明娥.从敦煌变文看中近古汉语词缀的新变化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 

吴蕴慧.《敦煌变文校注》校勘零拾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方一新.20世纪的唐代词汇研究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黄建宁.《庐山远公话》中的“莫言不道” 敦煌研究 2004年第1期 

李进立.敦煌文献词语札记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 

刘显.略论《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引文校订的必要性 语文学刊 2004年第1期 

姚美玲.敦煌变文词语例释 敦煌学辑刊 2004年第1期 

张涌泉. “捍劳”校释匡正 古汉语研究 2004年第1期 

傅义春.《敦煌变文》中的“举”“擎”义常用动词初探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王绍峰.读《敦煌变文校注》札记 古汉语研究 2004年第2期 

吴光正.1949年前敦煌文学研究的若干特点 文学遗产 2004年第3期 

吴蕴慧.《敦煌变文校注》校释札记 古汉语研究 2004年第3期 

陈明娥.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的特点及成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 

黄大祥. “停腾”辨 敦煌研究 2004年第5期 

李小荣.《阿鼻地狱变文》校注 敦煌研究 2004年第5期 

吴蕴慧.《敦煌变文校注》校释补正 敦煌研究 2004年第5期

陈秀兰.敦煌变文校读札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 

黄建宁.《双恩记》补校 敦煌研究 2004年第6期 

于淑健.《大正藏》第85卷词语辑释 敦煌研究 2004年第6期 

刘显.《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引文匡补 语文学刊 2004年第11 

陈明娥.从敦煌变文多音词看近代汉语复音化的趋势 敦煌学辑刊 2005年第1期 

傅义春.《敦煌变文》中的“采拾”义动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黄晓宁.娘≠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富世平.变文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龚泽军.《敦煌变文校注》读札 敦煌研究 2005年第2期 

项楚.《维摩诘经讲》新校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杨同军.释“自扑”及相关词语 敦煌学辑刊 2005年第4期 

黄大宏.《敦煌变文集》补校散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年第5期 

叶斌.从杭州方言看敦煌变文的部分词语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 

程惠新.黄征:《敦煌变文校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刘显.《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引文匡补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俞晓红.敦煌变文“处”字解 学语文 2006年第1期 

俞晓红.论敦煌变文语汇的佛典渊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第1期 

莎日娜.20世纪敦煌变文的发现与研究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魏耕原.寒山诗俗语难词疑议 语言研究 2006年第2期 

 

 回复 引用 报告 道具 TOP 

 

  

杨小平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杨小平 当前离线 

UID21044 帖子448 精华0 积分574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78 小时 注册时间2004-10-10 最后登录2010-10-28  

秀才

 35# 

 发表于 2006-9-16 11:48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陈丽萍)

2002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1陈丽萍(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2江海云(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

原载《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摘要: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出版敦煌学研究的相关著作共56部,公开发表论文404篇。本文拟分专著与论文两个部分对当年敦煌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其中论文又以敦煌文献、敦煌宗教、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考古与保护、敦煌语言文字与文学、敦煌学史、专著评介、学术动态及其他等专题分类索引,以供学界查阅。

  关键词:2002年  敦煌学研究  论著索引

  中图分类法: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03)02-0147-15  

  在2001年所做敦煌学研究论著索引的基础上,我们对2002年与敦煌学相关的论著也进行了搜集整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2年敦煌学研究的相关专著共计56部,论文共计404篇, 研究成果在数量上略多于去年。 本文将2002年敦煌学研究状况分为专著与论文两个部分撰为索引。其中论文部分又以敦煌文献、敦煌宗教、敦煌史地、敦煌石窟艺术与考古保护、敦煌语言文字与文学、敦煌学史、专著评介、学术动态及其他等专题进行归类介绍,以供学界查阅之便。

  2002年度敦煌研究的专业学术刊物中,《敦煌研究》第4期被列为石窟保护专号,以及一些石窟保护的法规的相继出台,可见石窟保护是本年度敦煌学界比较重视的一项内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敦煌学研究中心与日本驹泽大学禅文化研究所、日本花园大学国际禅文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日敦煌佛教学术会议”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举办的“纪念姜亮夫诞辰一百周年暨缅怀蒋礼鸿、郭在贻教授学术成就汉语史、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与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理工大学、敦煌吐鲁番学会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联合举办的“国际敦煌学学术史研讨会” ,是本年度国内召开的四次重要的敦煌学学术会议。本年度,甘肃教育出版社集中推出了一套代表敦煌学学者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丛书,多为她们早年发表的论文结集出版,其中包括了敦煌学研究理论、石窟艺术、文献整理研究与敦煌学史回顾等多方面的内容。另外,法国藏敦煌文献叶继续刊布出版。

一、专著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7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8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

《俄藏敦煌艺术品(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姜亮夫《姜亮夫全集》(1-24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刘进宝《敦煌学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荣新江《敦煌学新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陈国灿《敦煌学史事新证》,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孙修身《敦煌与中西交通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张鸿勋《敦煌俗文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陆庆夫、王冀青、郭锋《中外敦煌学家评传》,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夏鼐《敦煌考古漫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

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4月。

郭锋《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

罗秉芬《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评注及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

邓浩、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文献》,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

汪泛舟《敦煌石窟僧诗校释》,和平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6月。

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

杨曾文校写《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杨宝玉《敦煌沧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3月。

李伟国《敦煌话语》,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阎国权《敦煌一千二百年》,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

卢秀文《中国石窟图文志》,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

郑汝中、台建群主编《敦煌石窟全集》15《飞天画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

郑汝中主编《敦煌石窟全集》16《音乐画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

王惠民主编《敦煌石窟全集》6《弥勒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

《敦煌壁画?观世音菩萨:初唐莫高窟第57窟南壁》,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

《敦煌壁画?水墨山水:榆林窟第3窟西壁》,商务印书馆2002年3月。

金维诺《中国古代佛雕?佛教造像样式与风格》,文物出版社2002年5月。

黄征、江吟主编《敦煌书法精品(一)》,西泠印社2002年1月。

成文正主编《敦煌壁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张小琴、成文正主编《张小琴、成文正敦煌壁画临本选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

张东苗、金卫东《敦煌壁画线描图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张东苗、金卫东《再现敦煌:大型敦煌壁画复原精品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高金荣《敦煌舞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2月。

《敦煌古代体育画册》,商务印书馆2002年6月。

赵长安《敦煌菜典》,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8月。

赵长安《敦煌烹饪》,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8月。

陈直《敦煌汉简释文评议》,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

冯建华主编《河西简牍》,重庆出版社2002年9月。

兆彦主编《典藏中国——敦煌:大漠间神奇的丝绸之路遗迹》,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10月。

汪晓军《敦煌童话》,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5月。

蒋季成《莫高劫:敦煌国宝劫难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9月。

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

尕藏才旦《吐蕃文明面面观》,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

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下),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二、敦煌文献

王锷《陇右文献的内容与研究状况》,《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

郑惠珍《敦煌古籍流失及其整理的研究 》,《茂名学院学报》2002年2期。

曾雪梅《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来源及特点 》,《档案》2002年6期。

邓明《关于〈甘藏敦煌文献知多少?〉的一点补充 》,《档案》2002年2期。 

窦晓光《徽州历史档案与敦煌佛窟艺术的几点比较研究 》,《档案学通讯》2002年3期。

应武燕《〈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校录匡补》,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陈国灿《略论吐鲁番出土的敦煌文书》,《西域研究》2002年3期。

胜义《〈俄藏敦煌文献〉第十二册校读札记(上)》,《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李刈《石谷风藏敦煌写经部分残卷之定名》,《敦煌研究》2002年2期。

李刈《莫高窟北区出土部分写经残卷》,《敦煌研究》2002年5期。

余欣《浙敦065文书伪卷考——兼论敦煌文献的辨伪问题》,《敦煌研究》2002年3期。

马继兴《当前世界各地收藏的中国出土卷子本古医药文献备考》,《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赵平安《谈谈敦煌医学写本的释字问题》,《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陈明《俄藏敦煌文书中的一组吐鲁番医学残卷》,《敦煌研究》2002年3期。

张永文《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年3期。

王淑民《敦煌本〈汤液经法〉佚文研究——兼论经方对中医方剂学发展的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丛春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敦煌研究》2002年3期。

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中医药学刊》2002年4期。

张侬、刘强《敦煌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古医方的源流》,《敦煌研究》2002年6期。

罗秉芬《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长卷〉译注》(上),《中国藏学》2002年2期。

罗秉芬《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长卷〉译注》(下),《中国藏学》2002年3期。

刘乐贤《敦煌写本中媚道文献及相关问题》,《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侯全福《敦煌〈养生诀〉导读 》,《养生月刊》2002年2期。

李金梅、李重申《敦煌文献与体育史研究之关系》,《敦煌研究》2002年2期。

郭正忠《甲种敦煌算书的考校和释补》,《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1期。

黄正建《关于〈俄藏敦煌文献〉11至17册中占卜文书的缀合与定名等问题》,《敦煌研究》2002年2期。

李春远《关于敦煌遗书的书法化趋向》,《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方广锠《〈魏晋隋唐残墨〉缀目》,《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张娜丽《敦煌研究院藏李翰〈蒙求〉试解——与日藏古抄本之比较》,《敦煌研究》2002年5期。

张娜丽《〈敦煌本〈六字千文〉初探〉析疑(续)——兼述〈千字文〉注本问题》,《敦煌研究》2002年1期。

张娜丽《敦煌本〈注千字文〉注释》,《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郑炳林、徐晓丽《俄藏敦煌文献〈新集文字九经抄〉写本缀合与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1期。

许建平《北敦14681号〈尚书〉残卷的抄写时代及其版本来源——与王煦华先生商榷》,《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王锷《郑玄〈礼记注〉的学术特点及其版本》,《图书与情报》2002年3期。

张萍《敦煌西魏文书残卷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5期。

李锦绣《俄藏Дχ.3555号唐〈格式律令事类?祠部〉残卷试考》,《文史》第3辑。

孙林《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中国藏学》2002年2期。

尕藏加《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初探》,《中国藏学》2002年4期。

尕藏加《敦煌吐蕃藏文文献在藏学研究中的资料价值》,《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王尧《从敦煌文献看吐蕃文化》,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叶贵良《〈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斯?63号〈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校正》,《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日]石井公成《敦煌发现之地论宗诸文献与电脑自动异本处理》,《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三、敦煌宗教

方广锠《敦煌寺院所藏大藏经概况》,《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荣新江《再论敦煌藏经洞的宝藏——三界寺与藏经洞》,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文正义《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初探》,《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日]上山大俊《敦煌遗书的吐蕃特色与藏经洞封闭之谜》,《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宗舜《〈浙藏敦煌文献〉佛教资料考辨》,《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杨铭《重庆市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写经题录》,《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陈国灿《从敦煌吐鲁番所出早期写经看佛教的东传西渐》,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李正宇《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宗舜《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北京图书馆藏月091(7119)号卷子解读之一》,《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日]田中良昭《敦煌的禅宗灯史——其出现之意义》,《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日]石井修道《菏泽神会以降敦煌禅宗史文献之性质》,《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日]荒见泰史《唐代讲经的法会及押座文的位置》,吴兆路、林俊相、甲斐胜二主编《中国学研究》第5辑,济南出版社2002年6月。

楼宇烈《佛经通俗宣讲稿本——读敦煌遗书中“讲”札记》,《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李小荣《水陆法会小考》,《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释觉旻《从“三教大法师”看晚唐五代敦煌社会的三教结合》,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湛汝《敦煌佛教丧葬律仪研究——以晚唐五代的七七斋会为中心》,《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高启安《唐五代敦煌僧人饮食戒律初探——以“不食肉戒”为中心》,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郝春文《〈勘寻永安寺法律愿庆与老宿绍建相诤根由状〉及相关问题考》,《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马茜《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庶民佛教的发展》,《甘肃民族研究论丛》,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公维章《明清时期河西的民间观音信仰》,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陈丽萍《敦煌女性写经题记及反映的妇女问题》,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杨福泉《论唐代吐蕃本教对东巴教的影响》,《思想战线》2002年2期。

纪华传《菩提达摩碑文考释 》,《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4期。

李际宁《敦煌莫高窟北区53窟出土汉文〈华严经〉版本考》,《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日]落合俊典《敦煌本〈禅数杂事〉下与日本金刚寺本〈大安般经〉》,《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荣新江《有关敦煌本〈历代法宝记〉的新资料——积翠轩文库旧藏“略出本”校录》,《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杜斗城《流传于日本的〈十王生七经〉与〈地藏十王经〉》,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释永有《敦煌遗书中的金刚经》,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张子开《敦煌写本《六祖坛经》的题名 》,《宗教学研究》2002年3期。

张子开《敦煌写本〈六祖坛经〉中的修辞》,《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2期。

方广锠《敦煌本〈坛经〉首章校释疏义》,《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2年6月。

杨曾文《敦煌本〈坛经〉的佛经引述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日]西本照真《敦煌抄本中的三阶教文献》,《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买小英《俄藏本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校勘和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1期。

王惠民《敦煌遗书的观无量寿经变榜题底稿校录》,《敦煌研究》2002年5期。

林世田《武则天称帝与图谶祥瑞——以S.6502〈大云经疏〉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陈国灿《姜亮夫〈莫高窟年表〉魏晋写经系年订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

杨富学《西域回鹘文佛教文献及其价值》,《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百年回顾》,《宗教》2002年2期。

牛汝极《回鹘藏传佛教文献》,《中国藏学》2002年2期。

牛汝极《莫高窟北区发现的叙利亚文景教——回鹘文佛教双语写本再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2期。

牛汝极《敦煌吐鲁番回鹘佛教文献与回鹘语大藏经》,《西域研究》2002年2期。

张铁山《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敦煌本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研究》,《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4期。

张铁山《敦煌莫高窟北区B52窟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残叶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日]冲本克己《敦煌发现的藏文禅宗文献及所遗课题》,《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黄维忠《敦煌市档案局所藏藏文写经定名》,《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段晴《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一件梵语残卷》,《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王承文《古灵宝经的斋官制度与天师道及佛教的关系》,《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萧登福《敦煌写卷所见受道教避谷食气思想影响的佛经》,《宗教学研究》2002年2期。

王卡《敦煌残抄本陶公传授仪校读记》,《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王卡《敦煌本〈老子节解〉残页考释》,《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王卡《敦煌本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书考释》,《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刘永明《试论曹延禄的醮祭活动——道教与民间宗教相结合的典型》,《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冯利华《两件敦煌写本道经补校——以〈洞渊神咒经斩鬼品七〉和〈太上灵宝洞玄灭度五练生尸经〉》,《西域研究》2002年4期。

四、敦煌史地

李宝通《敦煌索劢楼兰屯田时限探赜》,《敦煌研究》2002年1期。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2年2期。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02年3期。

赵贞《大中二年(848)沙州谴使中原路线蠡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3期。

刘进宝《归义军土地制度研究》,《西北史研究》第2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刘进宝《归义军政权柴税征收试探》,《西北史研究》第2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陈国灿《莫高窟北47窟新出〈唐开元廿四年(736)后丁租牒〉的复原与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2期。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等价物》,《中国史研究》2002年3期。

乜小红《试论唐五代宋初敦煌畜牧区域的分布》,《敦煌研究》2002年2期。

李并成《汉唐冥水(籍端水)冥泽及其变迁考》,《西北史研究》第2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西北史研究》第2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并成《历史上祁连山区森林的变迁与破坏考》,《西北史研究》第2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杜琪《书仪缘起蠡测及敦煌书仪概说》,《社科纵横》2002年6期。

吴丽娱《再析P.2945书仪的年代与曹氏归义军通使中原》,《敦煌研究》2002年3期。

宫云维《司马光〈书仪〉版本考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6期。

吴丽娱《再论复书与别纸》,《燕京学报》第13期。

吴丽娱《关于〈朋友书仪〉的再考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2年1期。

吴丽娱《试论晚唐五代的客将、客司与客省》,《中国史研究》2002年4期。

高启安《唐五代敦煌的“饮食胡风”》,《民族研究》2002年3期。

高启安《敦煌文献中的“草子”为“沙米”考》,《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宋晓梅《高昌张氏家族的敦煌源流》,《寻根》2002年4期。

郑显文《唐代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初探》,《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3期。

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又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2年5期。

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1期;又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2年4期。

盛会莲《唐五代百姓房舍的分配及相关问题之试析》,《敦煌研究》2002年6期。

张艳云《从敦煌的婚书程式看唐代许婚制度》,《敦煌研究》2002年6期。

杨慧玲《敦煌契约文书中的保人、口承人、同便人、同取人》,《敦煌研究》2002年6期。

楚永桥《〈燕子赋〉与唐代司法制度 》,《文学遗产》2002年4期;又载《敦煌研究》2002年6期。

王斐弘《敦煌写本〈文明判集残卷〉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3期。

段小强、陈康《从敦煌〈杖前飞〉谈唐代马球运动》,《敦煌研究》2002年6期。

陈于柱、魏万斗《唐宋阴阳宅宗初探—以敦煌写本宅经为考察》,《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冯培红《岁稔民安—归义军保唐西境》,《甘肃文史》2002年1期。

冯培红、姚桂兰《归义军时期敦煌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僧使交往》,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王兰平《敦煌写本Дχ.06062归义军时期〈大般若经〉抄写纸历及其相关问题考释》,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郑炳林、徐晓丽《敦煌写本P.3973〈往五台山行记〉残卷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邓文宽《张怀深平定甘州回鹘史事钩沉》,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李树辉《Sar   Uj  ur考源——兼论龟兹回鹘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的关系》,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徐晓卉《敦煌归义军时期的道场司探析》,《敦煌研究》2002年2期。

颜延亮《有关张球生平及其著作的一件新见文献——〈〈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序〉校录及其他》,《敦煌研究》2002年5期。

徐晓丽《回鹘天公主与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徐晓丽《敦煌石窟所见天公主考辩》,《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金滢坤《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2期。

陆离《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源流辨析》,《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中国藏学》2002年3期。

钱伯泉《唐代瓜州的墨离军与河西地区的吐谷浑》,《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4期。

陈海涛《唐代入华粟特人的佛教信仰及其原因》,《华林》第2卷,中华书局2002年1月。

陈海涛《唐代入华粟人商业活动的历史意义》,《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日]荒川正晴著,陈海涛译、杨富学校《唐帝国和粟特人的交易活动》,《敦煌研究》2002年3期。

劳心《从敦煌文献看9世纪后的西州——兼论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木杵文书年代和沙州回鹘的兴衰》,《敦煌研究》2002年1期。

荣新江《甘州回鹘成立史论》,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杨富学《沙州回鹘及其政权组织》,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李正宇《悄然湮没的王国——沙州回鹘国》,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胡小鹏《元明敦煌与裕固族的历史关系》,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杨富学《9—12世纪的沙州回鹘文化》,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下),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杨富学、赞丹卓尕《近年国内河西回鹘研究综述》,赞丹卓尕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续集》(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徐晓丽、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吐谷浑与吐蕃移民妇女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王欣《敦煌悬泉治遗址所出有关乌孙的几枚汉简考释》,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魏启鹏《〈敦煌悬泉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校笺》,《简帛研究》第5辑。

胡同庆《论古代敦煌环保意识基础及其与现代大西北可持续发展之关系》,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李并成《明清时期河西地区“水案”史料的梳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6期。

李炳泉《西汉西域渠犁屯田考论 》,《西域研究》2002年1期。

刘永明《敦煌历日探源》,《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3期。

刘永明《散见敦煌历朔闰辑考》,《敦煌研究》2002年6期。

晏昌贵《敦煌具注历日中的“往亡”》,《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

李金梅《对敦煌气功养生文化的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王爱和《摩醯首罗卜性质初步分析》,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杨富学《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甘肃文化》2002年6期。

刘戈《回鹘文契约中“bil”与汉文契约中的“知”现象考》,《民族研究》2002年5期。

刘戈《回鹘文契约文书中bitidim的写法》,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孙林、张月芬《藏族史学的起源与早期特色》,《大学学报(中文版)》2002年2期。

赵书城、蒙应杰、马建国、陆为国《敦煌学Web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1期。

王志铭《论敦煌书法的艺术价值》,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方孝坤《敦煌书法艺术述论》,《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郑祖襄《也谈唐代的急、慢曲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3期。

陈应时《中日琵琶古谱中的“、”号——琵琶古谱节奏解译的分歧点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1期。

应有勤《敦煌琵琶谱译解——“挚拍说”与反拨研究的殊途同归》,《音乐研究》2002年1期。

应有勤《中日对古谱涵义和解译的比较研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1期。

赵玉卿、郑莲《关于敦煌乐谱的定弦法研究》,《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2期。

五、敦煌石窟艺术与考古、保护

魏小杰《探赜敦煌雕塑艺术》,《西北美术》2002年2期。

张应生、吴少明《敦煌壁画形式构成初探》,《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3期。       

冰河《敦煌壁画艺术及其民族性透析》,《甘肃民族研究》2002年3期。

陈方平《有序的形式与自由的时空——敦煌壁画构图的装饰性分析》,《西北美术》2002年4期。

李晓玉《敦煌壁画临本的收藏》,《敦煌研究》2002年5期。

杨雄《敦煌变文与壁画内容之比较》,《西北史研究》第2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12月。

霍旭初《敦煌佛教艺术的西传——从新发现的阿艾石窟谈起》,《敦煌研究》2002年1期。

叶玉梅《敦煌文化对佛教文化艺术之影响——敦煌壁画与壁画比较》,《艺术研究》2002年2期。

谢成水《从栖霞山石窟看南方文化对敦煌艺术的影响》,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又载《敦煌研究》2002年5期。

黄征《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的考察(代前言)》,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张先堂《南京栖霞山飞天与敦煌飞天图像比较研究》,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马德《栖霞石窟与敦煌石窟的历史渊源试探——兼论新发现的栖霞飞天的时代》,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徐忆农《论南京敦煌两地佛教艺术之关系》,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刘曼春《六朝佛教艺术与敦煌佛教艺术对比研究》,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杨雄《南朝风范  南国风情——栖霞飞天初探》,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张亚莎《印度?卫藏?敦煌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论》,《敦煌研究》2002年3期。

陈雪静《迦陵频伽起源考》,《敦煌研究》2002年3期。

赵声良《双飞天源流初探》,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谢生保《敦煌飞天形态姿态的来源》,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沈珉《由飞天佛教艺术的世俗化》,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林莹《谈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本生故事”画》,《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

高启安《莫高窟61窟“五台山灵口之店推磨图”之我见》,《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公维章《莫高窟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札记》,《敦煌研究》2002年5期。

孙继民《莫高窟61窟五台山“永昌之县”小议》,《敦煌研究》2002年5期。

袁德领《试论莫高窟272窟的内容》,《敦煌研究》2002年5期。 

袁德领《莫高窟196窟前室北壁上部内容考辩》,《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王惠民《婆薮仙与鹿头梵志》,《敦煌研究》2002年2期。

张元林《莫高窟北朝窟中的婆薮仙和鹿头梵志形象再识》,《敦煌研究》2002年2期。

Tianshu Zhu《中国佛教艺术里的须弥山图像》,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刘永增《阿弥陀经的光明信仰与药师经的审判思想》,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殷光明《敦煌卢舍那佛法界图像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殷光明《敦煌卢舍那佛法界图像研究之二》,《敦煌研究》2002年1期。

赖文英《北传早期的“法华三昧”禅法与造像》,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车佐贤《辕辐与敦煌壁画中的四轮车》,《敦煌研究》2002年1期。

杨雄、杨春晖《敦煌壁画中的竹画》,《敦煌研究》2002年5期。

杜元《早期山水画与敦煌壁画中的树木描写》,《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谢生保《敦煌故事画中的刑罚》,《敦煌研究》2002年6期。

李重申、李金梅、李小惠、李小唐《敦煌莫高石窟与角抵》,《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1期。

王超《敦煌壁画中的古代武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4期。

刘珂艳《浅析敦煌莫高窟背光图案中火焰纹的演变》,《装饰》2002年4期。

孙晓丽《敦煌莫高窟隋代藻井图案类型分析》,《装饰》2002年4期。

庄壮《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4期。

汤君《敦煌燕乐歌舞考略》,《文艺研究》2002年3期。

黎蔷《五台山佛教乐舞戏曲文化钩沉》,《敦煌研究》2002年2期。

李静杰《五代前后降魔图像的新发展——以巴黎集美美术馆所藏敦煌出土绢画为例》,《故宫博物馆院刊》2002年6期。

谢生保《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剪纸艺术品——兼论中国民间剪纸的渊源和发展》,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日]田中公明著,刘永增译《敦煌寂静四十二尊荼罗》,《敦煌研究》2002年5期。

刘玉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与敦煌晚唐壁画》,《美术之友》2002年1期。

牛汝极《敦煌榆林千佛洞12窟回鹘文题记》,《大学学报》2002年1期。

蔡伟堂、郭俊叶、张小刚《敦煌莫高窟上寺中寺发掘简报》,《敦煌研究》2002年1期。

沙武田《敦煌莫高窟72——76窟窟前殿堂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4期。

沙武田《关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资料》,《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马德《莫高窟新发现的窟龛与墓塔遗迹》,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敦煌发现蒙古人卖身契》,《北京档案》2002年9期。

陈明、沙武田《莫高窟98窟及其对曹氏归义军时期大窟营建之影响》,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沙武田《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3期。

樊锦诗《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 》,《研究》2002年Z1期。

徐翎《甘肃立法保护敦煌石窟工程启动》,《美术学报》2002年2期。

樊锦诗《〈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的制定与收获》,《敦煌研究》2002年4期。

William G?Bown、樊锦诗《中美合作研制敦煌数字图像档案》,《敦煌研究》2002年4期。

李最雄《敦煌莫高窟唐代绘画颜料分析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4期。

王进玉、王进聪《敦煌石窟铜绿颜料的应用与来源》,《敦煌研究》2002年4期。

甘肃省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唐代模印砖墓》,《文物》2002年1期。

卢燕玲、田小龙、韩鉴卿《甘肃河西地区墓葬壁画与砖画颜料分析比较》,《敦煌研究》2002年4期。

马赞峰、李最雄、苏伯民、Michael R Schilling、林博民《偏光显微镜在壁画颜料分析中的应用》,《敦煌研究》2002年4期。

范宇权、李最雄、于宗仁、赵林毅、樊再轩《修复加固材料对莫高窟壁画颜料颜色的影响》,《敦煌研究》2002年4期。

李最雄《丝绸之路石窟的岩石特征及加固》,《敦煌研究》2002年4期。

汪万福、马赞峰、蔺创业、徐淑青、刘复玳《昆虫对石窟壁画的危害与防治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4期。

秦全胜、郑彩霞、汪万福、李红寿《敦煌莫高窟窟区树木蒸腾耗水量的估算》,《敦煌研究》2002年4期。

郭青林、薛平、侯文芳、王旭东《安西榆林窟环境特征》,《敦煌研究》2002年4期。

林博明、罗微《敦煌莫高窟地区风沙移动与磨蚀的控制方法 》,《丝绸之路》2002年12期。

鲁东明、潘云鹤、陈任《敦煌石窟虚拟重现与壁画修复模拟》,《测绘学报》2002年1期。

华忠、鲁东明、潘云鹤《敦煌壁画虚拟复原及演变》,《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年2期。

陈平、纳鹏君、毛学峰、何天稀、马骞、王柱命、刘惠琳、侯经国《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敦煌壁画胶结材料中氨基酸》,《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2年2期。

石宜辉、鲁东明、潘云鹤《敦煌石窟彩塑漫游技术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6期。

张俊、李凤森、李华《低端环境下实现虚拟敦煌漫游实时传输与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6期。

六、敦煌语言文字与文学

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要论》,《汉语史学报》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陈明娥《二十世纪的敦煌变文语言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杨秀英《敦煌愿文社会交际称谓词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6期。

竺家宁《敦煌卷子P.4663词汇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黑维强《敦煌文献词语陕北方言证》,《敦煌研究》2002年1期。

徐朝东《英藏敦煌韵书S.11383A、B、C、试释》,《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

窦秀艳《从〈敦煌变文〉用韵看汉语声调中的“浊上变去”》,《山东行经学院学报》2002年2期。

徐真真《敦煌本〈文选音〉残卷校证》,《敦煌研究》2002年3期。

邓鸥英《说“中间”、“之间”、“间”》,《语言研究》2002年3期。

栗学英《从“惊忙”一词看“忙”的意义演变》,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杨秀英《从愿文复数表示法看复数词尾“们”的产生》,《殷都学刊》2002年2期。

叶贵良《“州”字考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期。 

陈秀兰《“五轮投地”来源考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4期。

邓鸥英《敦煌变文俗语词札记》,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储小旵《敦煌词语考释七则》,《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1期。

曾述忠《敦煌文献词语考释一则》,《古汉语研究》2002年2期。

蒋宗福《敦煌文献词语札记》,《古汉语研究》2002年1期。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语文研究》2002年3期。

叶贵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释义商榷举例》,《敦煌研究》2002年3期。

叶爱国《〈敦煌俗别字补正〉商榷》,《敦煌研究》2002年5期。

杨秀英《敦煌愿文词义试解》,《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期。

张生汉《敦煌愿文校读札记》,《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4期。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古汉语研究》2002年2期。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札记》,《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期。

于淑健《〈浙藏敦煌文献疑难杂字辑考〉》,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启功《试论〈郑注论语〉一则的牵强附会 》,《文艺研究》2002年6期。

伏俊琏《敦煌俗赋的文学史意义》,《史学月刊》2002年1期。

胡立华、杨国学《敦煌文献中的俗赋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5期。

汤君《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中州学刊》2002年6期。

汤君《敦煌写本S.6537词卷考辩》,《文献》2002年2期。

陈明娥《从双音新词的存亡看敦煌变文在汉语史上的地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5期。

王继如《敦煌变文研究尚有可为》,《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12月。

李小荣《敦煌变文作品校录二种》,《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项楚《〈庐山远公话〉与变文早期形态》,《纪念徐朔方先生从教五十周年国际研讨会论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刘瑞明《〈庐山远公话〉校注商补》,《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刘瑞明《〈汉将王陵变〉与〈捉季布传文〉校注》,《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黄征《〈降魔变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期。

白化文《对敦煌俗文学中讲唱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思考》,《国学研究》第9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张子开《初唐后50年间的禅宗白话诗 》,《五台山研究》2002年3期。

邵文实《敦煌佛教文学与边塞文学》,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王晓平《东亚愿文考》,《敦煌研究》2002年5期。

徐俊《敦煌写本诗歌续考》,《敦煌研究》2002年5期。

王卡《唐代道教女冠诗歌的瑰宝—读敦煌本〈瑶池新咏集〉校读记》,《中国道教》2002年4期。

王勋成《敦煌写本〈高兴歌〉作者考》,《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邓鸥英《敦煌诗歌〈释氏歌偈铭丛钞〉补校》,《敦煌研究》2002年2期。

郑阿财《敦煌写本〈九想观〉诗歌新探》,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新加坡]郭淑云《敦煌〈百鸟名〉〈全相莺哥行孝义传〉与〈鹦哥宝卷〉的互文本性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5期。

徐俊《俄藏Дχ.11414+ Дχ.02947前秦拟古诗残本研究——兼论背面文书的地域和时代》,《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袁书会《敦煌藏卷中白话小说与佛教的关系》,《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3期。

李小荣《〈狸猫换太子〉的来历》,《河北学刊》2002年2期。

王毅《由隐到显:从〈云谣集〉到〈挂枝儿〉两性关系的嬗变》,《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期。

王毅《怨怒总归缘  啼笑任真情——〈云谣集〉与〈桂枝儿〉中闺怨题材之异同》,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七、敦煌学史

李并成《新世纪敦煌学发展的若干断想》,《敦煌研究》2002年1期。

高千《陇上敦煌学的回顾和思考》,《敦煌研究》2002年1期。

陈友冰《五十年来敦煌学研究历程及其特征》,《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

陈海涛《法国的敦煌学研究》,《法国研究》2002年1期。

耿升《法国汉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西北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2期。

Aida-Yuen Wong《Dunhuangology and the Kyoto School Oriental Studies》,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姜洪源《劫余敦煌文献运京的前前后后》,《档案》2002年6期。

王冀青《高楠顺次郎与敦煌佛典——牛津大学藏斯坦因与高楠顺次郎往来通信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王冀青《牛津大学包德利图书馆藏斯坦因与失吹庆辉往来通信调查报告》,《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荣新江《周一良先生与书》,《读书》2002年6期。

荣新江《才高四海,学贯八书——周一良先生与敦煌学》,《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季羡林《悼念周一良》,《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饶宗颐《木兰花令》,《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白化文《从圆珍述及讲俗的两段文字谈起——纪念周太初(一良)先生》,《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郭熹微《哭周师》,《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胡宝国《周一良先生与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阎步克《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邓文宽《深切怀念周一良先生》,《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周启博《父亲周一良最后一个月工作与健康情况》,《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赵和平《周一良先生学术简历及著述年表》,《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王桂兰《论王重民对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贡献 》,《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3期。

马德《敦煌学史上的丰碑——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编校手记》,《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沈颂金《黄文弼与西北边疆史地研究》,《史学史研究》2002年1期。

顾炳枢《敦煌最早的“保护神”——长卷大师李丁陇与他的敦煌梦》,《文史春秋》2002年11期。

方广锠《季羡林与佛教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1期。

陈晋肃《敦煌文化:世界文化交流史上的精彩华章——著名敦煌学家、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段文杰先生访谈录 》,《探索与争鸣》2002年9期。

李玉君《孟列夫与汉学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周绍良《得〈佛说大藏经目录〉因缘记——为启元白先生90华诞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

柴剑虹《求真求实会于心——学习启功先生鉴赏与研究敦煌写本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

万宇《栖霞飞天引起的文化话题——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访谈录》,《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

李伟国、谢宝耿《钟情敦煌学和宋史、学者型的出版人——李伟国编审访谈》,《学术月刊》2002年12期。

八、学术动态

杨宝玉《2001年敦煌史学研究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1期。

陈丽萍、冯培红《2001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索引》,《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王兰平、冯培红《新世纪的首次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动态》2002年2期。

荣新江《21世纪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3期。

刘进宝《新时期敦煌学的一次盛会——21世纪敦煌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敦煌研究》2002年1期。

徐晓丽《二十一世纪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敦煌学辑刊》2002年1期。

郝春文《中日学者“草创期的敦煌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华林》第2卷,中华书局2002年1月。

郝春文《“草创期的敦煌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方广锠《“草创期的敦煌学”研讨会散记》,《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柴剑虹《盛衰与共,切磋增谊》,《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赵和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绥圆《中日敦煌佛教学术会议召开》,《中国禅学》第1卷,中华书局2002年6月。

方广锠《中日敦煌佛教学术会议召开》,《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2期。

应重《中日敦煌佛教学术会议召开》,《佛学研究》2002年10期。

杨秀清《飞天袅袅会栖霞——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研讨会综述》,黄征主编《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黎知谨《敦煌与丝路文化学术讲座座谈会纪要》,《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2年8期。

张启安《二届敦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综述》,《档案》2002年6期。

宛志亮《二届敦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档案》2002年6期。

孙晓峰、项一峰《麦积山石窟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探讨会综述》,《敦煌研究》2002年5期。

阎廷亮、魏文斌《炳灵寺石窟学术探讨会综述》,《敦煌研究》2002年5期。

九、专著评介

柴剑虹《〈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一卷出版》,《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2年3期。

赵和平《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一卷)》,《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胡同庆《〈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一卷)评介》,《敦煌研究》2002年1期。

孟彦弘《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一卷》(简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5期。

陈明《新材料?新问题?新史识——读荣新江教授新作〈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西域研究》2002年2期。

李鸿宾《中西学术之间:荣新江新著〈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4期。

李更《学贵知津—〈敦煌学十八讲〉读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3期。

余欣《教科书的范式创新之作—读荣新江教授新著〈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4期。

张小贵《读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

韩香《回鹘史研究的一部新作——〈回鹘文契约文书初探〉评介》,《西域研究》2002年2期。

傲奇《研究回鹘文契约文书的创新之作—读〈回鹘文契约文书初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2期。

周广荣《陆永峰〈敦煌变文研究〉》,《华林》第2卷,中华书局2002年1月。

荣新江《M. Cohen, J.-P. Drège, J. Giès(eds.), La Sérinde, terre d’échanges》,《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荣新江《P. Koskikallio and A. Lehmuskallio(eds.), C. G. Mannerheim in Central Aisa 1906-1908》,《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余欣《éric Trombert, Le crédit à Dunhuang. vie matérielle et société en Chine médiévale》,《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王素《朱雷〈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柴剑虹《蒋礼鸿〈蒋礼鸿集〉》,《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孟宪实《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张总《殷光明〈北凉石塔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刘屹《李德范〈敦煌道藏〉》,《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汪习波《佚名〈唐抄文选集注汇存〉》,《敦煌吐鲁番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许全盛《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十、其他

李正宇《敦煌饮食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敦煌研究》2002年6期。

高启安《浅议敦煌饮食的开发》,《敦煌研究》2002年6期。

孟亚《吃敦煌菜  品敦煌文化》,《质量指南》2002年3期。

郑屹、李勇锋《丝路珍馐——敦煌菜系》,《丝绸之路》2002年5期。

振中《卢舍那,东方的蒙娜丽莎 》,《丝绸之路》2002年5期。

王君《希腊爱神与中国敦煌菩萨》,《云梦学刊》2002年5期。

李岩云、杨俊《敦煌佛爷庙湾唐代模印砖墓》,《丝绸之路》2002年5期。

李淑萍《敦煌辞典》,《美术之友》2002年3期。

黄家龙《敦煌行报告》,《美术学报》2002年1期。

黄适远《从敦煌走过》,《丝绸之路》2002年4期。

朱幼棣《敦煌墨池》,《寻根》2002年1期。

梅墨生《敦煌漫忆》,《陕西水利》2002年1期。

胡杨《敦煌笔记》,《丝绸之路》2002年12期。

周生霞《敦煌马的传说》,《丝绸之路》2002年9期。

石湾《厄运袭击敦煌月牙泉》,《生态经济》2002年1期。

吴尚平《千年不竭月牙城 》,《丝绸之路》2002年3期。

王牧《失落的河西走廊》,《旅游》2002年4期。

傅克元《长城?雄关》,《城乡建设》2002年3期。

张力《西去楼兰》,《今日中国(中文版)》2002年6期。

朱奕《从敦煌到拉卜楞寺——领略甘肃》,《丝绸之路》2002年12期。

《敦煌艺术展轰动日本》,《丝绸之路》2002年4期。

陆丽《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  纪念币发行的重大意义 》,《广西金融研究》2002年S1期。

徐恩存《敦煌母题:现代绘画的新向度——读唐勇力的工笔画》,《艺术探索》2002年2期。 

编辑:咫梅 

 

 回复 引用 报告 道具 TOP 

 

  

杨小平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杨小平 当前离线 

UID21044 帖子448 精华0 积分574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78 小时 注册时间2004-10-10 最后登录2010-10-28  

秀才

 36# 

 发表于 2006-9-16 11:50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陈丽萍

原载《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04年第一期

2003年中国地区的敦煌学研究,在2002年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本年度所出版的敦煌学专著数略少于2002年,但其中不少著作是近年一些敦煌学专题会议的论文集,所以本年度敦煌学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专题研究为主。因为论文集较多,使本年度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数明显多于上年度。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3年国内出版的敦煌学专著有42部,公开发表论文573篇。现将2003年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分为专著与论文两大部分撰成目录如下,以供学界同仁查阅。其中论文又分为概说、历史地理、社会、宗教、少数民族语言与文献、古籍、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艺术、语言文字、文学、敦煌学数据库建设、书序与书评、学术动态与纪念文、其它等15个部分,分类排列。因个人能力有限,疏漏在所难免,恳请专家见谅。

一、专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9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20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2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2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2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西域编辑部《法藏敦煌西域文献》2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月。

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

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

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八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

方广锠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九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7月。

F. W. Thomas编着,刘忠、杨铭译《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

杨富学着《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王启涛着《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巴蜀书社,2003年4月。

李小荣着《敦煌密教文献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周绍良、张锡厚主编《全敦煌诗》,作家出版社,2003年3月。

项楚着《驻马屋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叶昌炽着《缘督庐日记》(全12册),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2003年1月。

[法]童丕着,余欣、张建伟译《敦煌的借贷:中国中古时代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2月。

湛如着《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8月。

王昆吾着《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潘重规教授九五华秩并研究敦煌学一甲子纪念》,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编《敦煌与丝路文化学术讲座(第一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9月。

吴健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西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

关友惠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晚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

关友惠主编《敦煌石窟全集》13《图案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1月。

关友惠主编《敦煌石窟全集》14《图案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1月。

杨东苗、金卫东编着《敦煌手姿——敦煌高昌古格手姿白描600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

黄征、江吟主编《敦煌书法精品选(二)》,西泠印社,2003年1月。

萧默着《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

李最雄着《丝绸之路古遗地保存》,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潘云鹤、樊锦诗主编《敦煌:真实与虚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樊锦诗、刘永增着《敦煌鉴赏?精选50窟》,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  月。

陆其国着《风起大漠:敦煌纪事》,百家出版社,2003年8月。

《敦煌壁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月。

二、论文

1、概说

柴剑虹《近十年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新特点》,《文史知识》2003年5期。

Fan Jinshi《Building Dunhuang Academy into a World-class An-tiquities Museum》,《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1期。

刘正平《国外敦煌学及敦煌佛教研究概述》,《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年2期。

李正宇《敦煌学概述》,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颜廷亮《敦煌文化及其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颜廷亮《关于敦煌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问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德芳《简论悬泉汉简的学术价值》,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敦煌遗书  旷世之宝》,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范开宏《敦煌遗书及其价值浅说》,《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年2期。

朱雷《敦煌藏经洞发现之民间讲唱文艺作品的历史考察——二十一世纪的展望》,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马德《以史论窟  以窟证史——谈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的结合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素《敦煌本〈论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李并成《敦煌学与沙漠历史地理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李正宇《敦煌历史地理研究百年回眸》,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杨际平《敦煌出土文书与社会经济史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林和平《试论敦煌文献之辑佚价值》,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彭金章《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新发现的文献及其学术价值》,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罗培《徽州历史档案与敦煌古文化共性探悉》,《档案学研究》2003年4期。

杨宝玉《敦煌汉文文书分类目录(索引)述要》,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周义颦《对敦煌学文献归类的探讨与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4期。

李鸿恩《从中文文献计量分析敦煌学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府宪展《俄藏敦煌文献的编纂出版》,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柴剑虹《关于俄藏敦煌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谈学习潘重规先生在“新亚”演讲的体会》,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韩惠言《甘藏敦煌汉文文献概况》,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叶贵良《〈甘肃藏敦煌文献〉残卷未识原因初探》,《敦煌研究》2003年4期。

陈国灿《敦煌藏经洞魏晋写经击年订补——纪念姜亮夫先生编撰〈莫高窟年表〉六十年》,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严向东《有关敦煌古卷的几件事》,《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9期。

[日]石冢晴通《敦煌文献中混入日本抄本及伪抄本》,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朱雷《敦煌研究院藏〈唐景云二年张君义勋告〉真伪辨》,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荣新江《入海遗编照明眼——潘重规〈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卷子题记〉读后》,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徐晓丽、郑炳林《读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两件敦煌文书札记》,《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

郑炳林、徐晓丽《读〈俄藏敦煌文献〉第12册几件非佛献札记》,《敦煌研究》2003年4期。

高启安、买小英《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文献〉第11册非佛献辑录》,《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郝春文《〈敦煌写本社邑文书辑校〉补遗(四)》,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武汉强《敦煌祭文分类综述》,《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1期。

李锦绣《敦煌文书中的谱牒研究》,《文史知识》2003年5期。 

关长龙《敦煌本梦书杂议》,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陈国灿《略论吐鲁番出土的敦煌文书》,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王斐弘《辉煌与印证:敦煌〈文明判集残卷〉研究》,《现代法学》2003年4期。

姚培锋《绍兴人与敦煌学》,《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赵和平《试论浙江敦煌学研究的特色》,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周文馨《敦煌梦——敦煌研究院三代领导者的奋博足迹》,《西部人》2003年6期。

施萍婷《敦煌学杂谈之一》,《敦煌研究》2003年3期。

张弓《罗振玉与敦煌典籍研究——20世纪敦煌典籍研究回顾之一》,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朱瑞芬《罗振玉与敦煌文献档案的当代意义关照》,《档案》2003年2期。

荣新江《狩野直喜与王国维——早期敦煌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王冀青《榎一雄与英藏敦煌文献摄影——纪念榎一雄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暨英藏敦煌文献缩微胶卷摄影五十周年》,《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樊锦诗、蔡伟堂《奥登堡敦煌数据的价值》,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茂木雅博、孙晓岗《中日关于华尔纳的评价》,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冯志文《论王道士及其有关的人和事》,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振国《是是非非王圆箓》,《世界宗教文化》2003年4期。

孙闻浪《20世纪:西方列强掠夺我国文物知多少》,《文史春秋》2003年2期。

郝春文《如何评价20世纪初期外国“探险”队在敦煌的活动》,《文史知识》2003年5期。

彭杰《近代考古探险与敦煌宝藏外流》,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谢方《也谈斯坦因与敦煌文献》,《文史知识》2003年5期。

周劲思《斯坦因与敦煌文物的流失》,《华夏文化》2003年3期。

耿升《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姜洪源《中华文化肌体上的伤痕——华尔纳盗揭敦煌壁画》,《丝绸之路》2003年6期。

姜洪源《俄残军安置敦煌莫高窟的经过及史实订误》,《档案》2003年6期。

2、历史地理

袁延胜《也谈〈过长罗侯费用簿〉的史实》,《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叶爱国《〈过长罗侯费用簿〉的定名》,《敦煌研究》2003年2期。

钱伯泉《墨离军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孙继民《S.11453与S.11459文书的初步考察——唐代瀚海军文书研究之一》,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卢向前《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的戍与长行坊——驿传制度向长行制度变化之一侧面》,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潘春晖《P.2979〈唐开元廿四年岐州郿县县尉牒判集〉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5期。

刘进宝《“敦煌”名称的含义》,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褚良才《敦煌地理及历史沿革》,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刘进宝《汉代对敦煌的开拓与经营》,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赵评春《西汉玉门关、县及其长城建置时序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敦煌郡的边塞长城及烽警系统》,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纪宗安《丝绸之路新北道考实》,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王宗维《汉代河西与西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明伟《隋唐经营西域的重要战略措施》,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陆庆夫《唐代前期对河陇地区的经营及其效果》,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李树辉《丝绸之路与敦煌》,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吴礽骧《玉门关与玉门关候》,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吴礽骧《汉代玉门关及其入西域路线之变迁》,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劳贞一《阳关遗址的过去与未来》,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阎文儒《敦煌史地杂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马雍《西汉时期的玉门关和敦煌郡的西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吴礽骧《河西汉代驿道语沿线古城小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张德芳《汉简所反映的边塞防御设施和烽燧制度》,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张德芳《汉简所见边塞地区的官吏组织与候望系统》,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窦侠父《敦煌两关长城历史文化初探》,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纪忠元、纪永元《两关研究之思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东汉中期至宋初新旧玉门关并用考》,《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4期。

李并成《魏晋时期寄理敦煌郡北界之伊吾县城考》,《敦煌研究》2003年3期。

钱伯泉《〈西天路竟〉东段释地及研究》,《西域研究》2003年1期。

朱悦梅、李并成《〈沙州都督府图经〉纂修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敦煌研究》2003年5期。

施谢捷《〈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匡补(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

李并成《盛唐时期河西走廊的区位特点与开发》,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空间运作》,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艾冲《唐代河西地区都督府建制的兴废》,《敦煌研究》2003年3期。

赵贞《敦煌所出灵州道文书述略——兼论朔方韩氏对灵州道的经营》,《敦煌研究》2003年4期。

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疆域演变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行政区划制度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县诸乡置废申论》,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村庄聚落辑考》,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绿洲边缘荒漠植被破坏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1期。

李并成《敦煌文献与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侯仁之《敦煌县南湖绿洲沙漠化蠡测——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绿洲的个案调查之一》,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日]森安孝夫着,梁晓鹏译《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官印及其编年》,《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王艳明《瓜州曹氏与甘州回鹘的两次和亲始末—兼论甘州回鹘可汗世系》,《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

李并成《有关王玄策事迹的一条新史料》,《敦煌研究》2003年2期。

郑炳林《论晚唐敦煌文士张球即张景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乜小红《唐五代敦煌音声人试探》,《敦煌研究》2003年3期。

冯培红《P.3254v〈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陆庆夫《归义军政权与蕃兵蕃将》,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冯培红《二十世纪敦煌吐鲁番官制研究回顾》,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敦煌文献中的职官史料与唐五代藩镇官制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唐五代归义军节院与节院军使略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陆离《唐五代敦煌的司仓参军、仓曹与仓司——兼论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仓廪制度》,《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4期。

冯培红《唐五代归义军军资库司初探》,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唐五代敦煌地区的酒行、酒户和酒司》,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唐五代敦煌官府宴设机构考略》,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客司与归义军的外交活动》,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吴丽娱《试论晚唐五代的客将、客司与客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2期。

吴丽娱《敦煌书仪中的贺官》,《文史知识》2003年5期。

冯培红《归义军时期敦煌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僧使交往》,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王兰平《敦煌写本Дx.06062〈归义军时期〈大般若经〉抄写纸历〉及其相关问题考释》,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王克孝、阎廷亮《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手实文书的编制与类型》,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耿虎《也谈与地方的矛盾和长安三年括户——与孟宪实先生商榷》,《历史研究》2003年1期。

冯培红《唐五代敦煌的营田与营田使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冯培红《唐五代敦煌的河渠水利与水司管理机构初探》,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金圣翰《唐代均田制下宽乡的给田基准额》,《中国史研究》2003年4期。

刘进宝《再论晚唐五代的“地子”》,《历史研究》2003年2期;又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4期。

刘进宝《敦煌归义军赋税制的特点》,《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4期。

刘进宝《关于归义军时期税草的两个问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刘进宝《P.4525(8)〈官布籍〉所见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免征》,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种植棉花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杨秀清《敦煌——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郑学檬《唐代物价散论》,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郑炳林、徐晓丽《论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

郑炳林《敦煌西域出土回鹘文文献所载qunbu与汉文文献所见官布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外来商品辑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等价物》,《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1期;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康秀华写经施入疏〉与〈炫和尚货卖胡粉历〉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乜晓红《从吐鲁番敦煌雇人放羊契7—10世纪的雇佣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1期。

杜建录、吴毅《西夏手工工匠考》,《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4期。

3、社会

郑显文《唐代债权保障制度研究》,《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1期。

陈永胜《敦煌吐鲁番契约中的契约形式与契约制度》,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毛汉光《敦煌吐鲁番居民生存权之个案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陈永胜《后晋开运二年(945)寡妇阿龙地产诉讼案》,《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

李正宇《敦煌遗书一宗后晋时期敦煌民事诉讼档案》,《敦煌研究》2003年2期。

陈永胜《敦煌写本〈寅年令狐宠宠卖牛契〉中的瑕疵担保制度》,《甘肃学院学报》2003年3期。

苏金花《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

郝春文《〈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2003年1期;又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4期。

史江《宋代经济互助会社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

赵贞《唐五代“春衣”发放考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

李金梅、路志俊《敦煌古代的弓箭文化与现代弓箭运动》,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潘春辉《晚唐五代敦煌僧尼饮酒原因考》,《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4期。

高启安《敦煌饮食研究札记三题》,《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年3期。  

高启安《敦煌文献中的“须面”——我国最早的挂面》,《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年1期。

高启安《唐五代敦煌的宴饮坐向和座次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

赵和平《唐代书仪中所见妇人书札》,邓小楠主编《唐代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黄正建《敦煌占婚嫁文书与唐五代的占婚嫁》,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姚平《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学术月刊》2003年7期。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王晶波《敦煌相术与佛教占相内容异同论》,《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郑炳林《俄藏敦煌文献Дx.10787〈解梦书〉札记》,《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陈于柱《关于敦煌写本宅经分类问题的再讨论》,《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杨君《浅论敦煌符箓中的“善鬼护身”观念》,《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余欣《禁忌、仪式与法术——敦煌文献所见中古出行信仰之研究》,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余欣《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4、宗教

暨远志《北凉石塔所反映的佛教史问题》,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潘春晖《北周武帝灭佛莫高窟幸免原因蠡测》,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圣凯《1990年以来日本学界中国禅宗研究热点述评》,《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

杨富学、王书庆《东山法门及其对敦煌修禅的影响》,《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

[日]田中昭良《神会研究与敦煌遗书》,《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

[日]伊吹敦《早期禅宗史研究之回顾和展望》,《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

程正《近十年日本学者的中国禅研究成果》,《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

张先堂《唐代净土教宗师法照与五台山、并州关系新探》,《敦煌研究》2003年3期。

古正美《于阗与敦煌的毗沙门天王信仰》,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杨秀清《唐、宋敦煌地区的世俗信仰——以知识与思想为中心》,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袁德领《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的转经活动》,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冀志刚《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5期。

杨君《从敦煌写经看佛经在唐朝民间的来源及其流传》,《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

萧登福《敦煌写卷所见受道教避谷食气思想影响的佛典》,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杨森《与敦煌和尚狮子吼相关的几个问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中印文化对敦煌寺院的影响》,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人间化的特点》,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诸寺藏经与管理》,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阐扬三教大法师与敦煌兼容性形成》,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文书所见都师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北京图书馆藏〈吴和尚经论目录〉有关问题研究》,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日]上山大俊着,刘永增译《关于北图交力76号吴和尚藏书目录》,《敦煌研究》2003年1期。

郑阿财《敦煌疑伪经与灵验记关系之考察》,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郑阿财《敦煌写本〈佛顶心观世音菩萨大陀罗尼经〉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总《疑伪经典与佛教艺术探例》,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郑阿财《〈父母恩重经〉传布的历史考察——以敦煌本为中心》,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安忠义《甘肃省博物馆藏〈报父母恩重经变〉研究》,《丝绸之路》2003年S1期。

李小荣《〈高王观世音经〉考析》,《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刘楚华《读敦煌〈观音经注〉——P.3904》,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日]衣川贤次《唐玄宗〈御注金刚般如经〉的复原与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杨君《〈金刚经〉与唐朝民众崇经活动及其观念》,《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

蔡荣婷《敦煌本〈佛说妙好宝车经〉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何照清《〈坛经〉研究方法的反省与拓展——从〈坛经〉的版本考证谈起》,《中国禅学》第2卷,中华书局,2003年5月。

邰慧莉《敦煌本〈佛说玉耶女经〉初探》,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饶宗颐《敦煌悉昙章与琴曲悉昙章》,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日]京户慈光《关于〈净名经集解关中疏〉群》,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黄征《敦煌草书写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考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

景盛轩、徐之明《敦煌佛经词语考释》,《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

蒋宗福《敦煌禅宗文献词语札记》,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钱兴《〈父母恩重俗文〉俗字辨》,《镇江高专学报》2003年3期。 

张子开《敦煌本〈六祖坛经〉的修饰》,《敦煌研究》2003年1期。

董志翘《敦煌文献中〈往五台山巡礼记〉——兼谈日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及日记的起源》,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董志翘《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校理》,《敦煌研究》2003年3期。

张铁山《〈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1卷所收部分汉文佛经残叶出处考》,《敦煌研究》2003年2期。

汪娟《敦煌写本〈降生礼文〉初探》,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汪娟《敦煌写本〈瑜伽佛礼〉初探》,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柳存仁《〈老子化胡经〉卷八的成立年代》,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刘屹《试论敦煌本〈化胡经序〉的时代》,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杨森《武则天至玄宗时代敦煌的三洞法师中岳先生述略》,《敦煌研究》2003年3期。

李重申、苏萱、李金梅《敦煌遗书〈道德经〉与养生术》,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道教“三洞经书”和“三乘”考论》,《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王承文《敦煌本古灵宝经两部佚经考证》,《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冯利华《敦煌写本道经〈金真玉光八景飞经〉校读》,《西域研究》2003年2期。

冯利华《〈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校读——以斯二三八〈金真玉光八景飞经〉为例》,《宗教学研究》2003年2期。

叶贵良《介绍敦煌所见的一部道教佚经》,《中国道教》2003年4期。

黄夏年《景教〈一神论〉之“魂魄”探》,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5、古籍

许建平《〈俄藏敦煌文献〉儒家经典类写本的定名与缀合——以第11—17册未定名残片为重点》,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许建平《残卷定名正补》,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彭海《敦煌写本〈古文尚书〉与汉代孔府壁本〈尚书〉渊源辨析》,《敦煌研究》2003年2期。

许建平《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李索《英藏敦煌文献S.85〈春秋经传集解〉(残卷)校正》,《敦煌研究》2003年2期。

李索《敦煌写本〈春秋经传集解〉(残卷)学术价值新论》,《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1期。

刘长东《敦煌本〈孔子项托相问书〉考论》,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刘长东《孔子项托相问事考论——以敦煌汉文本〈孔子项托相问书〉为中心》,《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2期。

王小盾、何仟年《越南本〈孔子项托问答书〉简论》,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朱大星《〈文子〉敦煌本与竹简本、今本关系考论》,《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张涌泉《试论敦煌写本类书的校勘价值——以〈励忠节抄〉为例》,《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屈直敏《〈敦煌类书?励忠节抄〉校注尚补》,《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李梅《试论敦煌本〈文选〉的语言文字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3期。

范志新《俄藏敦煌写本φ.242〈文选注〉与李善五臣陆善经诸家注的关系——兼论写本的成书年代》,《敦煌研究》2003年4期。

李铭敬《日本及敦煌文献中所见〈文场秀句〉一书的考察》,《文学遗产》2003年2期。

杨秀恩《〈玉篇残卷〉等五种材料引〈说文〉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2期。

6、科技

王爱和《英藏S.681v与俄藏Дx.01454、Дx.02418v的拼接缀合与研究》,《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刘永明《唐宋之际历日发展考论》,《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1期。

邓文宽《敦煌历日与战国秦汉〈日书〉的文化关联》,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邓文宽《从“历日”到“具注历日”的转变——兼论历谱与历书的区别》,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孟嗣徽《五星图像考源——以藏经洞遗画为例》,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陈明《“八术”与“三俱”: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印度“生命吠陀”医学理论》,《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1期。

丛春雨《论敦煌中医药学的内涵及其学术价值》,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吴红彦、刘喜平《敦煌遗书中有关方剂学的文献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2期。

沈澍农《敦煌医药文献P.3596若干文字问题考证》,《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2期。

王杏林、许建平《S.202〈伤寒论〉写本校正》,《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王天生《敦煌石窟〈灸法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探讨》,《中国针灸》2003年11期。

张侬、王文《西北民间挑擦放寒方法的渊源及发展》,《中华医史杂志》2003年3期。

张承文、郭郡浩、蔡辉《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3期。

王凤仪、李生财、李立、王小荣、楚惠媛、席时燕《敦煌古方“紫苏煎”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血清、肺组织中SOD、MDA、NO含量的影响》,《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2期。

7、少数民族历史与语言

陆庆夫《归义军与辽及甘州回鹘关系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陆庆夫《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陆庆夫《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陆庆夫《唐宋之际的凉州嗢末》,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陆庆夫《党项的崛起与对河西的争夺》,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林冠群《〈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与唐代吐蕃史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林冠群《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中国藏学》2003年2期。

石硕《附国与吐蕃》,《中国藏学》2003年3期。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落蕃官初探》,《中国藏学》2003年2期。

苏航《试析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基层组织tshar——以Ch.73.xv.frag.12和P.T.2218为中心》,《中国藏学》2003年2期。

陆离《吐蕃统治敦煌基层兵制新考》,《中国史研究》2003年4期。

金滢坤《吐蕃统治敦煌的户籍制度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1期;又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3期。

陆离《有关吐蕃太子的文书研究》,《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杨森《五代宋时期于阗太子在敦煌的太子庄》,《敦煌研究》2003年4期。

沙武田、赵晓星《归义军时期敦煌文书中之“太子”探微》,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沙武田、赵晓星《归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的太子》,《敦煌研究》2003年4期。

杨富学《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之弥勒信仰》,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谭蝉雪《敦煌的粟特居民及祆神祈赛》,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徐晓丽《回鹘天公主与敦煌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曾雪梅《甘肃省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叙录》,《敦煌研究》2003年5期。 

[日]高田时雄《吐蕃期敦煌有关受戒的藏文资料》,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胡晓鹏、杨惠玲《敦煌古藏文写本〈吐谷浑(阿豺)纪年〉残卷再探》,《敦煌研究》2003年1期。

仁欠卓玛《〈罗摩衍那〉的敦煌古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的比较》,《研究》2003年3期。

杨铭《四件英藏敦煌藏文文书考释》,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铁山《敦煌莫高窟北区B159窟出土回鹘文〈别译杂阿含经〉残卷研究(二)》,《民族语文》2003年1期。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八十华严》残页研究》,《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4期。

张铁山《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三件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民族语文》2003年6期。

张铁山《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过眼记》,《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出土两件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杨富学《回鹘文源流考辨》,《西域研究》2003年3期。

杨富学《从出土文献看汉语对回鹘语的影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杨富学《居庸关回鹘文功德记所见uday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1期。

吴其昱《敦煌北窟叙利亚文课经(Lechonary)诗篇残叶考释》,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聂鸿音《西夏文〈五更转〉残叶考》,《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5期。

刘文锁《佉卢文契约文书之特征》,《西域研究》2003年3期。 

8、考古与文物保护

萧巍《鸡首灶与鸡》,《丝绸之路》2003年S1期。

张瑞峰《敦煌市博物馆藏“通信校尉”龟纽银印?a href=mailto:识》,《文博》2003年2期。

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张德芳《敦煌悬泉置遗址》,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劳干《两关遗址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向达《两关杂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方诗铭《玉门位置辨》,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赵永复《汉代敦煌郡西境河玉门关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敦煌大方盘城及河仓城新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及其相关问题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汉敦煌郡的乡、里、南境塞墙和烽燧系统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新玉门关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汉代玉门关新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唐玉门关究竟在哪里》,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阳关区域古迹新探》,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古阳关下的又一处“古董滩”》,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贾应逸《藏经洞遗书与和阗佛教遗址》,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殷光明《从北凉石塔看莫高窟早期三窟的建造年代》,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百桥明穗《敦煌莫高窟早期窟试论——隋代窟诸问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裴珍达《敦煌莫高窟编年试论——以佛光形式为中心》,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党燕妮、王雅红《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中几则地名及其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张小刚《莫高窟第256窟至正年间“大宋国”题记考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沙武田、段小强《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3期。

[日]山崎淑子《试论敦煌莫高窟第217窟》,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敖特根《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研究综述》,《敦煌研究》2003年5期。

谢继胜《莫高窟第465窟壁画绘于西夏考》,《中国藏学》2003年2期。

刘永增《敦煌石窟中与禅观相关的几个问题》,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金申《榆林窟象牙龛佛像及想观携带式龛像》,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

沙武田《莫高窟第98窟及其对曹氏归义军时期大窟的营建之影响》,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第130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时代问题——兼及“藏经洞”封闭的年代关系》,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马德《宋干德四年重修敦煌北大像的“二期工程”——关于莫高窟第96窟前第2层遗址的时代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3年5期。

陈菊霞《〈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记〉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姜伯勤《天水隋石屏风墓胡人“酒如绳”祆祭画像石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刘进玉《敦煌石窟艺术应用颜料的产地之谜》,《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3期。

马赞峰、郭宏、王蕙贞、李最雄、Michael>识》,《文博》2003年2期。

夏鼐《新获之敦煌汉简》,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张德芳《敦煌悬泉置遗址》,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劳干《两关遗址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向达《两关杂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方诗铭《玉门位置辨》,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赵永复《汉代敦煌郡西境河玉门关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敦煌大方盘城及河仓城新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五代宋初的玉门关及其相关问题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汉敦煌郡的乡、里、南境塞墙和烽燧系统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河西走廊西部汉长城遗迹及其相关问题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新玉门关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汉代玉门关新考》,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唐玉门关究竟在哪里》,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正宇《阳关区域古迹新探》,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李并成《古阳关下的又一处“古董滩”》,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贾应逸《藏经洞遗书与和阗佛教遗址》,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殷光明《从北凉石塔看莫高窟早期三窟的建造年代》,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百桥明穗《敦煌莫高窟早期窟试论——隋代窟诸问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裴珍达《敦煌莫高窟编年试论——以佛光形式为中心》,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党燕妮、王雅红《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中几则地名及其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张小刚《莫高窟第256窟至正年间“大宋国”题记考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沙武田、段小强《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3期。

[日]山崎淑子《试论敦煌莫高窟第217窟》,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敖特根《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研究综述》,《敦煌研究》2003年5期。

谢继胜《莫高窟第465窟壁画绘于西夏考》,《中国藏学》2003年2期。

刘永增《敦煌石窟中与禅观相关的几个问题》,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金申《榆林窟象牙龛佛像及想观携带式龛像》,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

沙武田《莫高窟第98窟及其对曹氏归义军时期大窟的营建之影响》,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沙武田《关于莫高窟第130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时代问题——兼及“藏经洞”封闭的年代关系》,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马德《宋干德四年重修敦煌北大像的“二期工程”——关于莫高窟第96窟前第2层遗址的时代及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3年5期。

陈菊霞《〈大唐伊吾郡司马上柱国浔阳翟府君修功德碑记〉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姜伯勤《天水隋石屏风墓胡人“酒如绳”祆祭画像石图像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刘进玉《敦煌石窟艺术应用颜料的产地之谜》,《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3期。

马赞峰、郭宏、王蕙贞、李最雄、Michael Schilling《敦煌莫高窟第85窟颜色监测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2期。

马利《中国画颜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上海艺术家》2003年1期。 

吴荣鉴《敦煌壁画色彩应用与变色原因》,《敦煌研究》2003年5期。

《〈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3月1日起施行》,《丝绸之路》2003年4期。

张燕、孙建荣《樊锦诗解读〈条例〉》,《敦煌研究》2003年2期。

马学礼《敦煌石窟安防工程建设的若干思考》,《技术》2003年6期。

9、艺术 

孙果清《现存中国古代孤本、珍品舆图赏析(六)》,《地图》2003年6期。

王剑武《敦煌?永乐宫》,《艺术界》2003年3期。

刘玉慧《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中国审计》2003年Z1期。

王承植《外来文化交汇下的唐代琵琶音乐》,《戏曲艺术》2003年3期。

庄永平《唐乐古谱节拍探求》,《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1期。

庄壮《敦煌壁画上的吹奏乐器》,《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4期。

陈应时《论敦煌乐谱的节奏解译》,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王克芬、柴剑虹《对敦煌舞谱研究若干问题的再认识》,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高金荣《高丽乐在敦煌壁画舞姿中的反映》,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水原渭江《北京图书馆藏敦煌舞谱残卷(No.820)解读》,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克芬《敦煌舞蹈壁画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陈明《张议潮出行图中的乐舞》,《敦煌研究》2003年5期。

霍秀烽《敦煌石窟艺术内涵及其价值》,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荣新江《略谈于阗对敦煌石窟的贡献》,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小琴、锺瑜、孙宜生《想观极乐世界  意蕴大千图式——敦煌壁画中的思维与构图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胡朝阳、胡同庆《论敦煌壁画艺术中的节奏感与韵律》,《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胡朝阳、胡同庆《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吴晓云《从敦煌壁画的传神写照中看匠心》,《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4期。

高明《高贵华丽  形神兼备——敦煌唐代壁画考察札记》,《西北美术》2003年4期。 

邹锋《敦煌唐代彩塑中敷彩的作用》,《装饰》2003年2期。 

穆纪光《希腊“对偶倒列”与“东方维纳斯”》,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黄文昆《十六国的石窟寺与敦煌石窟艺术》,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杨雄《敦煌西晋壁画与敦煌壁画》,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沙武田、魏迎春《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程序化小议》,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刘永增《莫高窟第249窟天井画内容新识》,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元林《净土思想与仙界思想的合流——关于莫高窟第249窟窟顶西坡壁画定名的再思考》,《敦煌研究》2003年4期。

[日]八木春生《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研究一得》,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贺世哲《石室札记——重新解读莫高窟第285窟北壁八佛》,《敦煌研究》2003年1期。

谢成水《莫高窟北周第290、296窟中国线法的形式及其意义》,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小盾《从莫高窟第61窟维摩诘经变看经变画和讲的》,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吴荣鉴《榆林窟第29窟普贤经变画现状考略》,王亨通、颜廷亮主编《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李月伯《从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看中原文人画对敦煌壁画的影响》,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宫治昭著,贺小萍译《宇宙主释迦佛——从印度到中亚、中国》,《敦煌研究》2003年1期。

陈雪静《迦陵频伽起源考》,《宗教》2003年1期。

王惠民《敦煌隋至初唐的弥勒图像考察》,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弥勒经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艳云《河西石窟西夏壁画中的弥勒经变》,《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4期。

严智宏《唐朝前期的药师经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艳云《西夏壁画中的药师经变与药师佛形象》,《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1期。

海住《莫高窟华严经变相的考察》,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中国藏学》2003年2期。

谢生保《敦煌壁画中的刑罚》,《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3期。

史成礼、金海峰《敦煌壁画中的性文化——沙弥守戒自杀》,《西部人》2003年6期。

刘健《莫高窟壁画中不同时期的三幅〈夜半逾城〉的艺术特点》,《社科纵横》2003年6期。 

阚延龙《千手千眼观音的艺术特色》,《艺术百家》2003年2期。

王伯敏《敦煌莫高窟壁画山水五探》,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赵声良《敦煌唐代壁画中山水的空间表现》,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孙机《中国墨竹》,《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5期。

谢生保《试论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婆籔仙和鹿头梵志》,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张小刚《浅析敦煌艺术的鹿野苑中瑞像图》,《敦煌研究》2003年3期。

沙武田《敦煌壁画翼马图像试析》,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孙儒僴《石窟造型的民族形式——帐在石窟造型中的运用》,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陈康《敦煌壁画射箭图像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4期。

[日]小山满《敦煌隋唐纹样之与龙门古阳洞》,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李迅文《西夏时期敦煌装饰图案艺术》,《装饰》2003年5期。

胡文和《四川石窟密教造像的考察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英]韦陀《敦煌绘画中的取经僧形象》,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俞美霞《从辞赋谈敦煌壁画中的道教图像》,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石窟艺术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10、语言文字

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语言文字学》2003年2期。

蔡忠霖《官定正字之外的通行文字——从敦煌汉文写卷看俗字应有之地位》,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王继如《敦煌俗字研究法》,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朱凤玉《敦煌本〈碎金〉与宋、明俗用杂字之比较》,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陈明娥《从敦煌变文看中近古汉语词缀的新变化》,《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4期。

李永《敦煌变文可能态句法结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9期。

刘敬林《敦煌文牒词语校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郑贤章《敦煌音义写卷若干俗字重考》,《敦煌研究》2003年1期。

张小艳《删字符号卜与敦煌文献的解读》,《敦煌研究》2003年3期。

姜亮夫《敦煌写本隋释智骞楚辞音跋》,浙江大学古籍所编《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8月。

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

许建平《BD.09523〈礼记音义〉残卷跋》,《敦煌研究》2003年2期。

黄耀堃、黄海卓《道骞与〈楚辞音〉残卷的作者新考》,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张涌泉《〈说文〉“连篆读”发覆》,浙江大学古籍所编《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8月。

张金泉《莫高窟新出土的古韵书〈排字韵〉》,浙江大学古籍所编《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8月。

洪艺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通用量词探析》,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苏旸《敦煌契约中的量词》,《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4期。

竺家宁《敦煌卷子P.3006词汇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曾良《敦煌文献字义札记》,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项楚《敦煌变文新校》,《驻马屋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武建宇《敦煌变文校读偶得》,《敦煌研究》2003年1期。

黑维强《敦煌变文词语校释》,《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项楚《读变随札》,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金荣华《读敦煌变文杂记》,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吴蕴慧《〈敦煌变文校注〉校勘零拾》,《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4期。

吴蕴慧《〈敦煌变文校注〉校释拾零》,《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3年2期。

武晓玲《〈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讲〉商补》,《敦煌研究》2003年3期。

黄征《〈变文字义待质录〉考辨》,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江学旺《〈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校录指瑕》,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赵红《〈敦煌碑铭赞辑释〉补校》,《语言研究》2003年4期。

张先堂《敦煌写本〈晚唐佚名氏残诗集〉新校》,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杨兆贵《敦煌本〈鹘冠子〉上卷注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4期;又载《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4期。

赵红《〈驾幸温泉赋〉校补》,《敦煌研究》2003年4期。

项楚《〈庐山远公话〉新校》,《驻马屋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武建宇《〈庐山远公话〉校记三则》,《敦煌研究》2003年2期。

杨秀英《敦煌愿文社会交际称谓词初探》,《敦煌研究》2003年2期。

黄征、曾良、洪玉双《敦煌愿文补校》,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敦煌愿文集〉校补》,《西域研究》2003年2期。

罗宗涛《敦煌变文里詈骂及咒誓的探讨》,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日]砂冈和子《日本平安古记录文中的“件”——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公文比较》,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日]玄幸子《校订敦煌变文资料上的一个建议——“个”的问题》,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阚绪良《敦煌写本S.1725号“日别”考辨》,《文献》2003年3期。

郝招《敦煌新本〈杂集时要用字〉中“相扑”一词述略》,《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11期。

唐贤清《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中南大学学报》2003年1期;又载《语言文字学》2003年7期。

杨永龙《句尾语气词“吗”的语法化过程》,《语言科学》2003年1期;又载《语言文字学》2003年7期。

康保成《元杂剧的“宾白”与“表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4期。

王绍峰《说“捉搦”》,《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张小艳《“宀+林”字考 》,《语言研究》2003年1期。

张锡厚《是“根”,还是“恨”——重读敦煌本〈十恨〉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

蒋冀骋《“歹”见于敦煌文献吗》,《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

袁宾《唐宋“煞”字考》,《中国语文》2003年2期。

叶爱国《释“床”、“飠床”、“纟床”》,《敦煌研究》2003年4期。

11、文学

胡阿祥《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本土文学述论》,《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2期。

颜廷亮《一笔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学遗产》,纪忠元、纪永元主编《敦煌阳关玉门关论文选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刘瑞明《敦煌文学艺术性先驱作用例说》,《敦煌研究》2003年4期。

张锡厚《敦煌文概说》,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荒见泰始《敦煌的故事纲要本》,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王继如《敦煌变文研究尚有可为》,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伏俊琏《上古时期的看图讲经与变文的起源》,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李小荣《释家变文原初意义之推考》,《敦煌研究》2003年3期。

尚永琪《佛经义疏与讲、因缘文及变文的关系探讨》,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何国栋《“雅”“俗”转关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敦煌讲唱、歌辞类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全寅出《唐代变文话本小说初探》,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孙步忠《俗讲及民间讲书唱书促成了白话小说韵散相间体式的定型》,《敦煌研究》2003年3期。

车锡伦《中国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敦煌研究》2003年2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9期。

郭淑云《从敦煌变文套语运用传统口传文学的创作艺术》,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又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

黎蔷《目连文化现象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小盾《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1期;又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2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4期。

王昊《试论敦煌话本小说的情节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年6期。 

全弘哲《敦煌讲唱文学的口头表演特征》,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何剑平《〈维摩诘讲〉的撰写年代》,《敦煌研究》2003年4期。

何剑平《敦煌维摩诘文学中的金粟如来》,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孙昌武《敦煌写卷〈维摩诘讲〉的文学意义》,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李树辉《S.6551〈讲〉写作年代及相关史事考辨》,《敦煌研究》2003年5期。

王三庆《敦煌文献〈诸杂斋文一本〉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王三庆《敦煌文献中斋愿文的内容分析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张承东《试论敦煌写本斋文的骈文特色》,《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王国良《〈刘萨诃和尚因缘记〉探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黄征《〈降魔变〉残卷考证》,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霍旭初《印度、龟兹、敦煌降魔变文比较——佛教哲理通俗化的衍变》,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日]砂冈和子《傅斯年图书馆藏〈降魔变文〉补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

杜贵晨《〈三国演义〉徐庶归曹故事源流考论——兼论话本与变文的关系以及“三国学”的视野与方法》,《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6期。

李莉《试论敦煌本秋胡故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5期。

李莉《敦煌本秋胡故事结局探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 

王晓平《〈万叶集〉中的亲情与孝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3期。

欧天发《隐语与说唱文学之关系研究——以〈韩朋赋〉、〈武子胥变文〉为例》,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谢海平《由〈舜子变〉看唐人推行孝道教育的整治措施》,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贾雯鹤《〈舜子变〉故事演变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

黄亚平《武子胥故事的演变——史传系统与以敦煌变文为代表的民间系统的对比》,《敦煌研究》2003年2期。

杨挺《不存在儿郎伟文体和儿郎伟曲调》,《敦煌研究》2003年1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6期。

刘洁《从敦煌歌辞看中古时期中国女性的情爱观念及表情方式特点》,《敦煌研究》2003年5期。

项楚《〈敦煌歌辞总编〉佛教歌辞匡补举例》,《驻马屋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许建平《伯三六O二残卷作者考》,浙江大学古籍所编《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8月。

项楚《令章大师李稍云》,《驻马屋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项楚《王梵志诗中的他人作品》,《驻马屋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

陈庆浩、朱凤玉《王梵志诗之整理与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汤君《敦煌曲子词辨》,《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1期。

汤君《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3期。

张子开《敦煌文献中的白话禅诗》,《敦煌学辑刊》2003年1期。

张子开《敦煌佛教文献中的白话诗》,《宗教学研究》2003年4期 。

胡大浚《敦煌写卷中几首佚名诗考释》,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徐俊《敦煌先唐诗考》,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刘景云《后汉秦嘉徐淑诗文考》,《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徐俊《隋魏澹〈鹰赋〉校订——敦煌文学文献零扎之一》,《文献》2003年2期。

刘楚华《读〈维摩诘经十四品诗〉》,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李诚《〈十吉祥〉研究》,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巴蜀书社,2003年3月。

赵望泰《敦煌遗书S.5744〈祭某诗文抄〉本事探真》,《敦煌研究》2003年1期。

王勋成《从敦煌唐卷看刘商〈胡笳十八拍〉的写作年代》,《敦煌研究》2003年4期。

诸葛忆兵《论唐五代北宋词的“雅化”进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又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7期。

张承凤、李文莉《柳永词律斟议》,《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

张鸿勋《敦煌赋研究的几点思考》,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伏俊琏《百年敦煌赋研究》,梁尉英主编《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纪念藏经洞发现暨敦煌学百年:1900-2000(历史文化卷)》(下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伏俊琏《敦煌赋及其作者、写本诸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2期。

赵永桥《〈燕子赋〉与唐代司法制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2期。

黄征《〈燕子赋〉研究》,浙江大学古籍所编《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8月;又载《敦煌研究》2003年1期。

12、学术动态与纪念文

陈丽萍、江海云《2002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楼笑笑《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教授纪念会暨汉语史、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冯培红《敦煌写本研究、遗书修复及数字化国际研讨会综述》,《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

徐晓丽《21世纪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学》2003年1期。

姚永铭《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教授纪念会暨汉语史、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国际敦煌学学术史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藏学》2003年2期。

姜波《夏鼐先生的学术思想》,《华夏考古》2003年1期;又载《历史学》2003年9期。

周文骏、王红元《王重民先生的学术成就——纪念先生诞生100周年》,《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6期。

罗德运《王重民:敦煌学界的一代泰斗》,《图书与情报》2003年3期。

周文骏《王重民目录学研究述要——纪念先师王重民教授诞辰100周年》,《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3期。

李玉梅《陈寅恪西北学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5期。

陈其泰《陈寅恪治史风格续议》,《中州学刊》2003年4期。

傅杰《姜亮夫先生传略》,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方一新《蒋礼鸿先生传略》,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张涌泉《郭在贻先生传略》,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雷公《纳桑铺路焕新彩  无私师表引路人——缅怀恩师潘絜兹》,《丝绸之路》2003年1期。

沈建中《敦煌石窟写经生——记敦煌学一代宗师潘重规教授》,《台声》2003年3期。

陈滞冬《梦魂三匝绕敦煌——纪念张大千先生临摹敦煌壁画六十周年》,《四川文物》2003年2期。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四川文物》2003年2期。

13、书序与书评

季羡林《〈敦煌学研究丛书〉序》,《敦煌研究》2003年2期。

姜伯勤《〈敦煌壁画乐舞研究〉序》,《敦煌研究》2003年4期。

张广达《〈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序》,《敦煌研究》2003年4期。

柴剑虹《〈敦煌学通论〉序》,《敦煌研究》2003年4期。

苏远鸣、梁晓鹏《〈伯希和敦煌汉文文书目录〉第5卷〈序言〉》,《敦煌研究》2003年5期。

赵逵夫《学海述航——写在〈古典文献论丛〉之前》,《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3期。

曾昭聪《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读〈训诂问学丛稿〉》,《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9期。

范志新《构建文选学基础工程的遗憾——略议〈敦煌吐鲁番本文选〉》,《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5期。

郭渊《精心打造  意在创新——旅游图书〈敦煌鉴赏〉简评》,《美术之友》2003年6期。

柴剑虹《普及敦煌文化的开创之作——重新认识〈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的历史价值》,浙江大学汉语史研 

文档

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

1998到2006年敦煌学研究论文董志翘.敦煌文书词语考释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马国强.敦煌变文校注琐议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2期曾良.敦煌文献字义杂考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兼论佛典翻译对敦煌俗文学语汇形成的作用(续)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刘长东.“辜侥”索解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4期颜廷亮.与世纪同龄的敦煌文学研究社科纵横199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